Ⅰ 這是朋友從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礦區露天采區撿的,哪位大俠知道是什麼石頭
泥質岩,又稱粘土質岩。包括泥岩、粘土岩、頁岩、板岩等。因形成條件不同,有白、灰白、灰、黃、綠、紅褐、棕等各種顏色。常見膠狀、豆狀、鮞粒狀結構和鱗片狀、氈狀、格子狀構造。成分非常復雜,主要是高嶺石、伊利石、蒙脫石、綠泥石和混層粘土等粘土礦物
Ⅱ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做生意怎麼樣
這只鳥是從北京到拉薩,走的路線,你說,但我希望能幫助你:
注意:
高原反應:高原上的火車,一個緩慢的過程適應,行至5500米,氧含量在火車上的最高點是4500米,這個時候你沒事吧,到海拔約3400米,拉薩,所有的權利,我記得宜靜不宜動,有很好的休息,多吃些高熱量的食物,多喝水。一盒百服寧,高原反應的情況下,立即服葯,並卧床休息,不要急於活動,他們不能洗澡,一般高原反應會很快消退的不適,考慮氧氣,大量小葯店的氧氣。
開衫,有時寒冷的晚上,抵達拉薩,我們必須避免受涼。
住在八所學校或??冰雪覆蓋的平措康桑酒店,標准間,也超過了100,最便宜的床20。
2,操作簡單:每天
,在早上8點,也就是到布達拉宮西門站員工ID卡在網上給??你一個數字,11:00票後,可以隊列號領取證書,請記住,你想太早,下午參觀時間,這樣你就可以得到門票,九點鍾到了第二天,第二天的門票或只接收會受到影響。票價是100元。
從8:00到11:00,請訪問八角街和大昭寺,大昭寺70元的車費。
午餐可以去白雪覆蓋的餐廳八朗學納木措餐廳。
下午,北京路附近,專賣店,買了一些紀念品,如珊瑚,綠松石,克什米爾披肩,藏香等。西藏的話一定藏葯廠門市部。
三點半左右,一輛計程車去根裴污水仔山,參觀哲蚌寺,這個時間步長欽大殿,你可以看到誦經的場面,門票50元,你可以討價還價。
連夜趕到吉日香格里拉藏餐廳,一邊看藏戲,氣氛熱烈,許多外國人。最低收費50元。
天黑後,在布達拉宮在晚上來看看。
第二天:早起,也就是布達拉宮正門進入宮殿和時間,參觀時間約2小時。
輸出到大昭寺旁邊的埠亮瓊喝甜茶。
午餐打車到太陽島,四川風味,或去德吉路,有很多好吃的東西。
色拉寺,周一至周五下午在下午四點鍾左右,有一個辯論的寺廟在第一次訪問,你可以抓緊時間,或繼續羅布林卡,色拉寺和羅布林卡門票在50 - 60。
晚上去八角街的瑪吉阿米藏有餐廳。
在一起,吃過晚飯後,不妨到拉薩河,靜靜地等待著,看看美麗的天空。
第3天:喜歡看一輛計程車到附近的拉薩市拉薩市博物館附近的村莊,看到原生態的居民,許多寺廟,拉薩附近,旅遊,按照旅遊手冊的具體安排。
3,最好大廳旅遊局,醫院服務,在第一天的預訂,機票或車票就可以買到。
三天拉薩戰役,成千上萬的費用,就肯定有。 :)
給我留言,我希望你快樂的旅行! :)
Ⅲ 水處理系統有哪些
您的問題問的他泛了,現在的水處理系統都是按照廢水的種類來分的,而且時時刻刻都有新的研究成果誕生,沒人能說全都有哪些廢水處理系統的。我在這里先介紹些廢水的種類,更詳細的您可以網路上查詢。
廢水大體分為三個類別:
第一種是按工業企業的產品和加工對象分類,如金屬冶煉廢水、造紙廢水、製革廢水、金屬酸洗廢水、噴漆廢水、煉焦煤氣廢水、化學肥料廢水、紡織印染廢水、印染廢水、農葯廢水、電站廢水等。
第二種是按工業廢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學性質分類,含無機污染物為主的為無機廢水,含有機污染物為主的為有機廢水。例如電鍍廢水和礦物加工過程的廢水,是無機廢水;食品或石油加工過程的廢水,是有機廢水。
第三種是按廢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類,如酸性廢水、鹼性廢水、含氰廢水、含鉻廢水、含鎘廢水、含汞廢水、含酚廢水、含醛廢水、含油廢水、含硫廢
水、含有機磷廢水和放射性廢水等。前兩種分類法不涉及廢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廢水的危害性。而第三種分類法,明確地指出廢水中主要污染物
的成分,能表明廢水一定的危害性。
全文您可以看這里:http://tieba..com/p/3898507829
Ⅳ 墨竹工卡縣唐家大理石礦()
唐家大理石礦位於拉薩市東北70公里處,屬墨竹工卡縣唐家區木中鄉。唐家至墨竹工卡有簡易公路通過礦區,距離約15公里與川藏公路相接,交通方便。
大理石礦區共3個礦段,是沿東西走向分布的3個大理岩透鏡體,出露於二疊系變質岩中,大理石質地堅硬,色彩鮮艷。木中鄉大理石礦段是主要礦段,大理石品種主要有3種:紫灰色花紋大理石,占總出露面積的四分之一;肉紅色大理石,占總出露面積的五分之一;白色大理石占總出露面積的一半以上。經物理性能測定,體重2.7,硬度3,吸水率0.09%—3.33%,抗剪正應力515—709公斤/平方厘米,抗壓強度596—668公斤/平方厘米。經化學分析不含對人體有害元素,化學成分、物理性能、工藝性能均能滿足建築板材的要求。
1973年,西藏地質局綜合普查大隊何大江等在路線地質調查中作為地層在地質報告中最早提到唐家大理岩。1985年西藏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三分隊粟登奎、姚文強等對大理石礦區進行地表詳查評價工作,查明了大理石的主要地質特徵和分布范圍,查明了大理石的品種及其化學成分、物理性能和工藝性能,計算大理石儲量為1082萬立方米,為一大型建築大理石礦床。
1984年,在黨中央的關懷和支持下,西藏興建43項工程,急需大理石板材,墨竹工卡縣辦起了唐家大理石廠,進行規模不大的開采和大理石加工。隨後,拉薩石材廠也在該礦區建起了大理石石材車間。43項工程完成後,大理石沒有了市場,唐家大理石石材加工業也於1986年相繼停業。
Ⅳ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派出所電話號碼是多少
你可以打110電話咨詢
應該是會告訴你的!
你在外地就加黑竹工卡縣的區號撥打110
在本地直接撥打110
Ⅵ 墨竹工卡縣有幾個鄉
請參考:
「墨竹工卡」藏語意思為「墨竹思金」神往的中間白地。 墨竹工卡位於西藏中部、拉薩河中上游米拉山西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積5512平方公里,墨竹工卡縣轄1個鎮、7個鄉:工卡鎮、扎雪鄉、門巴鄉、扎西崗鄉、日多鄉、尼瑪江熱鄉、甲瑪鄉、塘加鄉。共有43個行政村。,43個行政村,總人口3.8萬。縣政府駐地為工卡鎮。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面積5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63萬畝,草場490萬畝,林地面積42萬畝,總人口3.8萬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縣政府駐工卡。
墨竹工卡縣位於拉薩東部,地處西藏中部,距拉薩市區東約75公里處的318國道旁,縣政府所在地在工卡鎮,以農為主,農牧並舉。是林芝進入拉薩的東大門。全縣轄七鄉一鎮,43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41850人,其中農牧業人口39203人。縣域面積56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屬於高原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降水量502毫米,無霜期為90天左右。
Ⅶ 「3·」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滑坡
1 基本情況
2013年3月29日6時許,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扎西岡鄉斯布村普朗溝澤日山東坡約30萬m3塊碎石土體失穩形成滑坡,帶動下游溝道鬆散堆積物形成長約2km的碎屑流,滑坡碎屑流的總體積約200萬m3。其中,溝口段堆積體長約600m,寬70~180m,厚15~25m(圖1)。滑坡災害造成66 人死亡,17人失蹤。
「3·29」滑坡災害發生後,滑坡體後緣臨空,出現多條拉張裂縫,最長達600m,形成不穩定斜坡,變形斜坡的體積約350萬m3。4月1日以來,變形斜坡體前緣多次發生局部滑動,對下游2000多名搜救搶險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圖1 滑坡災害地質剖面圖
2 滑坡災害形成原因分析
2.1 地形陡峻,坡陡臨空
區域地形受拉薩河及其支流水系的切割,地形呈現溝谷與山樑相間格局,溝谷與山前接合地帶分布沖、洪積扇、階地及漫灘。南部分水嶺最高海拔在5569.2m,北部拉薩河谷地平均海拔3780m左右,山地與河谷最大相對高差約1790m。區域水文地處雅魯藏布江一級支流拉薩河流域系。滑坡區域地形坡度大,切割強烈,溝谷發育且縱坡降大。滑坡後緣高程5359m,前緣高程4535m,高差824m。滑坡發生的普朗溝源頭地形陡峻,坡度達50°以上。普朗溝呈「V」形狹長溝谷,滑坡源頭到堆積區長約1980m。
2.2 氣候條件惡劣,雨雪凍融作用強烈
滑坡所在區域年最大降雨量 784.4mm(1990年),年最小降雨量 284.5mm(1983年),日最大降雨量47.3mm(2002年8月19日),一次最大暴雨量33.0mm,持續時間3~4小時。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勻。2012年11月至今年2月期間,氣候極度乾燥。3月以來,連續多次陣雪,雪水凍融物理風化作用強烈,降低了斜坡體穩定性。
2.3 地層破碎,表層堆積物鬆散
滑坡區域的覆蓋層為第四系(Q4)殘坡積塊碎石層。表層第四系殘坡積塊碎石層主要為塊度小於20cm的碎石構成,厚度可達3~5m。基岩主要出露下白堊統林布宗組(K1l)灰色砂岩、黑色頁岩、炭質泥岩;下侏羅統多底溝組(J3d)灰黑色中厚層灰岩和英安岩、流紋岩、凝灰岩、火山角礫岩等中酸性火山岩帶岩石組合。岩體強風化帶厚20~30m,個別地段達90m。岩石普遍具有變質和蝕變現象,具片狀構造,原岩礦物全部或部分蝕變為綠泥石、綠簾石、絹雲母和碳酸鹽礦物。岩石蝕變強烈,岩體破碎。
2.4 地質構造條件復雜,新構造活動強烈
滑坡所在區域推覆構造、滑覆構造發育。推覆(褶皺)構造軸跡主要是呈北西向的紅—塔背斜、夏工普向斜、牛馬塘背斜。滑覆構造主要由東西向的滑覆體斷裂、滑覆體褶皺組成。地質構造作用和新構造活動強烈。區域地震背景活躍,區域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15g,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區。
2.5 「3·29」滑坡—碎屑流具有連鎖反應特徵
「3·29」滑坡的啟動過程是,溝谷源頭高陡斜坡後緣的殘坡積物首先失穩滑動,其後推動前緣鬆散堆積體失穩形成整體滑動。滑坡進入溝谷後,進一步鏟刮溝底和兩側鬆散堆積物,形成大規模滑坡—碎屑流,摧毀掩埋溝口施工人員暫住地,造成災難。
綜上所述,「3·29」滑坡災害是在地形陡峻、岩石破碎、冰雪凍融強烈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質災害。
3 經驗與啟示
(1)加強對滑坡災害的監測預警,在滑坡源頭、搜救現場設立警戒標志;對滑坡後緣不穩定斜坡加以防範,避免再次發生地質災害;對搶險搜救區進行場地整理,消除次生災害隱患。
(2)高度重視全面排查居民區、工程建設區、工礦企業、旅遊區和臨時人員居住地等場址的地質安全,加強監測預警,落實防災預案和責任制,嚴防地質災害造成群死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