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工布江達縣做什麼生意好
工布江達縣經濟什麼的很不錯,可以嘗試的產品很多,商機也很多的,建議選擇適合工布江達縣發展的項目,考察完市場之後,在去決定做什麼項目比較合適,反正眼光要獨到一點,要能找到很好的項目才可以的,創業一定要找到順應市場潮流的產品,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不過創業的成功率並不高,建議從小本生意做起比較靠譜。
㈡ 工布江達縣的海拔是多少
工布江達縣全境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對高差1700—2000米,深切割地段相對高差達2000米以上,西部相對高差較小,但絕對高程大,具有高山剝蝕地貌特徵。地勢總體呈現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東部低的變化特徵。
工布江達縣地處藏南谷地向藏東高山峽谷區的過渡地帶,南以岡底斯山脈東延地段郭喀拉日居為界,北以念青唐古拉山脈為界,山脈、河谷呈近東西向展布,境內山峰林立,溝谷深切,屬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
(2)林芝工布江達縣電子水處理系統擴展閱讀
工布江達,藏語意為「凹地大谷口」。縣境地處藏南谷地向藏東高山峽谷區過渡地帶,呈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平均海拔3600米。屬溫帶半濕潤高原季風氣候,東部溫和濕潤,森林茂密,西部寒冷乾燥,為灌木草甸植被。雅魯藏布江支流尼洋河貫穿全境。旅遊景點有巴松措、太昭古城、巴嘎寺等。
工布江達縣境內主要種植青稞、小麥、油菜等作物,牧業以養殖藏豬和氂牛為主。土特產品主要有蟲草、麝香、松茸等。工業門類有采礦、水力發電、木材加工等。旅遊服務業在經濟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2013年,工布江達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3億元,財政收入6239萬元。
㈢ 工布江達縣的地理環境
工布江達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林芝市西部。東鄰林芝市巴宜區和波密縣,北接那曲地區嘉黎縣,西毗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南連米林縣、朗縣、山南地區加查縣和桑日縣。縣域地跨東經92°09′一94°25′,北緯29°26′—30°35′,東西長180千米,南北寬71千米,總面積11650平方千米。縣人民政府駐工布江達鎮果林卡,距拉薩市區270千米,距林芝市區130千米。 地層
工布江達縣境內出露的沉積岩地層由老到新主要有石炭系旁多群、上二疊統、下白堊統林布宗群、林子宗組以及第四系。石灰系旁多群廣泛出露於縣域北部,與上覆上二疊統地層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喜山期花崗岩呈侵入接觸。上二疊統在縣域中部大面積出露。下白堊統林布宗群和林子宗組分布於縣域西南部,出露面積較小。境內的第四系堆積物按成因類型劃分為冰磧物、沖洪積物、殘坡積物和泥石流堆積物四種。其中冰磧物為礫石、卵石、漂礫、岩屑夾粘土質,有底磧和側磧兩種類型,底磧物發育於古冰川溝谷階地及現代河床下部,堆積厚度30—80米;側磧物分布在山前斜坡地帶,呈壟狀堆積,厚約100米。沖洪積物出露於尼洋河、娘蒲曲、錯曲等河谷兩岸階地、漫灘及現代河床地段,以漂石、卵石、礫石和砂泥質為主。殘坡積物分布於溝谷兩岸坡麓及山脊地帶,出露面積廣,厚度一般小於3米,下部為岩屑,上部為腐殖土。泥石流堆積物在泥石流溝口向下游呈扇狀展布,堆積扇規模、厚度以及地面坡度各不相同。
工布江達境內的岩漿岩主要出露於南部、北部地區,為喜山期、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侵入於石炭系與上二疊統地層中,呈不規則的長條狀產出,出露面積1530平方千米,岩性為灰色或斑狀黑雲母花崗岩,塊狀構造,岩石表層弱—中等風化,總體較堅硬。
構造
工布江達縣位於申錯—九子拉—朗呷馬斷裂帶與雅魯藏布江申大斷裂帶之間的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中部,境內發育的主要斷裂與褶皺構造有6個。其中錯高斷層近東西向展布,延伸190千米,斷層面北傾,破碎帶發育斷層角礫岩,北盤出露石炭系旁多群,南盤出露上二疊統地層,中段在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崗岩體中通過,斷層性質為壓性,並被色拉性質不明斷層所截;通木錯一白朗村斷層東西向延伸近50千米,斷面北傾,傾角40°;朗布朗村北逆斷層呈近東西展布,延伸32.5千米,斷面北傾,破碎帶寬度200米,斷層南部有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崗岩體出露;金達—加興性質不明斷層北東南西向展布,延伸長度40千米;色拉性質不明斷層呈北北東向延伸近20千米,並將錯高斷層截斷;工布江達復背斜的軸線展布於工布江達縣南部至巴宜區百巴一帶,近東西向延伸長85千米,由上二疊統地層組成,北翼北傾,南翼南傾,兩翼傾角均較陡。
境內的新構造運動以間歇式上升為主,具有明顯的繼承性特徵,主要表現為大型斷裂復活並兼有控震活斷層,造就了工布江達縣峰巒疊嶂、高差懸殊、岩石破碎以及干支流發育差異大的地形地貌特徵。 工布江達縣地處藏南谷地向藏東高山峽谷區的過渡地帶,南以岡底斯山脈東延地段郭喀拉日居為界,北以念青唐古拉山脈為界,山脈、河谷呈近東西向展布,境內山峰林立,溝谷深切,屬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地勢總體呈現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東部低的變化特徵,全境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對高差1700—2000米,深切割地段相對高差達2000米以上,西部相對高差較小,但絕對高程大,具有高山剝蝕地貌特徵。
工布江達縣全境大致可劃分為山地與谷地兩種地貌類型。
山地佔總面積的80%左右,在縣域北部、西部和南部廣泛分布,絕對高程在3900米以上,北部山峰海拔大多在5400米以上,南部山峰海拔都在5100米以上。山體岩石主要由花崗岩、砂板岩、碳酸鹽岩等構成,多數山嶺山勢陡峻、基岩裸露,局部發育殘坡積物。海拔5000米以上的分水嶺地帶,大多常年冰雪覆蓋,冰川槽谷、冰斗、冰川湖等冰蝕地貌發育。在同一山脈的南北兩側,因為南坡氣溫偏高,冰雪消融快,故風化剝蝕強度大於北坡,導致南坡溝谷縱坡降一般比北坡大。海拔5000米以下地區在地表水強烈的底蝕作用下,大多形成深切的溝谷,局部發育寬谷和盆地,境內共有大小山溝824條。
谷地主要分布在尼洋河及其日翁、娘蒲曲、錯曲、司馬朗曲等支流沿岸地帶。谷地海拔3300—3900米,按地貌形態與物質組成又可劃分為河床、高漫灘和Ⅰ級、Ⅱ級階地,谷地兩岸支溝口大多發育有洪積扇,堆積物以卵礫石土、碎石土和亞砂土為主。 工布江達縣境內水系發育,支溝眾多,河流總長度1792千米,河網密度0.04千米/平方千米。河流水量豐沛,流域內植被覆蓋度較高,泥沙含量較小,水質優於Ⅱ類水標准。
縣境位於雅魯藏布江Ⅰ級支流尼洋河(尼洋曲、江達河)中上游地段,屬雅魯藏布江流域。尼洋河源於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的俄魯多錯,是雅魯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河流自源頭向東流出,經松多至加興轉向東北流向,通過金達、太昭繞一個較大的弧形後,在縣城復向東流。平均流量118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991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4.3立方米/秒。尼洋河上游段(源頭至工布江達縣城)長137千米,從海拔5210米降到3430米,落差1780米,河谷表現為起伏地形,階地發育。中游段(工布江達縣至林芝市區)長136千米,海拔高程從3430米下降到3000米,落差430米;河谷寬1—3千米,呈現寬谷地貌;谷地內一級階地發育,高出水面3—5米,二級階地小范圍零星出現,在干支流匯口處可見三、四級階地;尼洋河較大支流集中於此段。尼洋河支流很多,境內較大支流有巴河、朱拉曲、巴朗曲、娘曲、洞中弄等。 巴河位於縣域東南部,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脈西南麓,西南流入尼洋河,全長101千米,流域面積414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39立方米/秒,自然落差770米。 朱拉曲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脈西南山地,西南流經嘉黎縣北部和工布江達縣朱拉、雪卡等鄉鎮,至朗嘎注入幹流,全長97千米,流域面積1753平方千米,平均流量58.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734米。河道彎曲,河谷深切。支流多發育於幹流左岸。主要支流有扎拉曲等。 巴朗曲源出縣域北部山區,西南流折向南流,在百巴附近注入幹流,全長62千米,流域面積1687平方千米,平均流量56.2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170米。水系發育,主要支流有吉普曲、司馬朗曲等。 娘曲位於縣域東部,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脈西南側,西南流經娘蒲至太昭鎮注入幹流,全長87千米,流域面積1824平方千米,平均流量60.7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365米。 洞中弄源出縣域東南部山區,北流折向西北流,在鹿馬嶺注入幹流,全長約47千米,流域面積317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0.6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30米。 此外,境內還發育大小湖泊461個,溫泉11個。最大湖泊錯高湖(又名巴松錯、巴松措)位於縣城以東80千米的錯高鄉高山峽谷地帶,是西藏東部典型的冰川堰塞湖,湖面海拔3469米,湖泊面積26平方千米,呈新月狀,長15千米,寬3千米,湖水平均深度60.15米。 工布江達縣境內的植被因地形、氣候的影響,植被類型有東西向水平變化和等高環狀垂直分布的規律。
水平分布方面,東部仲薩、雪卡、錯高、朱拉是以喬木為主的森林植被,樹種有高山松、高山櫟、雲杉、冷杉、樺樹、落葉松等,林旁和水系兩邊有楊樹,陰坡喬木林中懸掛有松羅。中部工布江達、江達、娘蒲、金達等鄉鎮以灌木林為主,局部分布喬木林,樹種有高山櫟、樺樹、大萼杜鵑、榆樹、隱脈杜鵑等。西部加興鄉以灌木林和灌叢草甸為主,植被低矮,灌叢樹種以高山柳、隱脈杜鵑、雪叢杜鵑為主,草本以蒿草類和圓穗蓼、萎陵菜為主。
植被垂直分布方面,縣域東部海拔3300—3700米為天然針闊混交林,陽坡以高山櫟、高山松為主,陰坡以樺樹、雲杉、榆樹為主,海拔3700—4200米為雲杉林,4200—4500米系冷杉林帶,4500—4700米為灌叢林帶,海拔4700—5200米以高寒草甸類植被為主。牧草種類有高山蒿草、苔草、長芒草、圓穗蓼、翻白草、狼毒、獨一味等。縣域中部尼洋河南坡以樺樹林為主,海拔3700米以下至河谷底部為小灌木及山地草甸類植被,主要植物有水枸子、峨嵋薔薇、綉絨菊、岩生忍冬、苔草、蒿草等;海拔3700—4200米以樺樹林為主,伴有少量高山櫟;4200—4500米以大萼杜鵑、隱脈杜鵑、高山柳為主;4500米以上為雪叢杜鵑、高山蒿草等灌叢草甸類植被。尼洋河北坡主要以高山櫟為主,海拔3700米至河谷底部為高山櫟幼林,伴生水枸子、岩生忍冬、峨嵋薔薇等小灌木;3700—4200米為高山櫟密灌;4200米以上出現高山柳、雪叢杜鵑、高山蒿草、大花蒿草為主的亞高山灌叢草甸。縣域西部河谷農地以上為灌叢林與灌叢草甸交替分布,灌叢有隱脈杜鵑、高山柳,伴生低矮圓柏,4400—4500米是雪叢杜鵑、高山柳、高山蒿草等為主體的高山、亞高山灌叢草甸。 土壤分布
由於工布江達縣處於高原溫帶季風濕潤氣候向半濕潤氣候過渡地帶,植被群落從東到西截然不同,土壤水平分布也存在許多變化,森林線下的同一海拔高度從東到西出現棕壤和淋溶褐土兩個亞類。在同一海拔高度由於水熱條件和植被的分異,可出現亞高山草甸土和淋溶褐土,東部亞高山草甸土的海拔高度比西部較高。高山寒漠土只分布在西部海拔5200米以上的山脊,而東部同樣高度的山地無此類土壤。因氣候條件的影響,東西兩地的土壤垂直分布特點有所不同,西部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褐土,東部山地為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棕壤。
土壤類型
工布江達縣境內的土壤分為8個大類。高山寒漠土面積5974716.9畝,分布於縣域西部海拔5200—5600米的分水嶺脊線或古冰川冰磧台地上,成土年齡短,土層淺薄,土體內多角狀碎石,屬A、C型粗骨土,土壤濕度大,植被稀少;高山草甸土面積5367488.3畝,分布在海拔4800—5200米高山區,加興、仲薩、娘蒲分布較多,分為高山草甸土、高山灌叢草甸土2個亞類;亞高山草甸土面積3016369.5畝,包含亞高山草甸土、亞高山灌叢草甸土兩個亞類,各鄉鎮均有分布,以加興區面積較多;褐土面積169124.8畝,只有淋溶褐土一個亞類,主要分布在海拔在3300—4100米之間河流高階地、洪積台地和山地的下部;棕壤面積2882484.6畝,主要分布於縣境東南部和西南部海拔3100—4200米之間,絕大部分為森林土壤,森林植被繁茂,包括棕壤和白漿化棕壤兩個亞類;草甸土面積220854.7畝,分布於山溝谷地和低平河漫灘地,土壤水分條件較好,有草甸化腐殖層,包括草甸土、沼澤草甸土和林灌草甸土三個亞類;潮土面積4491.7畝,主要分布於尼洋河河床一帶,是20世紀60年代後開墾出來的農地土壤,有普通潮土一個亞類,石灰性潮土和非石灰性潮土兩個土屬;新積土面積79473.7畝,由近代非石灰性河流沖擊物發育而成,主要分布於尼洋河河床附近一帶,工布江達鎮面積最大。
㈣ 電子水處理儀安裝說明,哪個品牌好
電子水處理儀,又名電子除垢防垢儀。該設備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葯物,安裝使用非常簡單,可廣泛用於鍋爐、中央空調、換熱設備、循環水系統、工業通用水處理設備等,對物理性、生物性、化學性的垢類均有明顯的預防和清除效果
㈤ 工布江達縣的行政區劃
清代,在太昭設有塘汛、驛站,太昭等地事務主要由駐藏大臣衙門直接管理,其餘地方事務主要由宗政府、寺廟、家族統治。今江達鄉周圍由江達宗管轄,今朱拉鄉部分地方由朱拉寺管轄,今娘蒲鄉由拉如寺、巴嘎寺管轄,今仲薩鄉、工布江達鎮部分地方由阿沛羚卡統治。
民國二年(1913年,藏歷第十五饒迥水牛年),西藏地方政府全面推行宗豁制度,在工布江達境內設江達宗、雪卡宗,今朱拉、錯高、雪卡由雪巴宗管轄,今江達、金達、加興由江達宗管轄,今仲薩、工布江達鎮由阿沛豁卡管轄。
1959年7月,江達宗轄5個區、19個鄉,132個自然村;8月,設立雪巴縣和太昭縣。其中雪巴縣轄雪卡、錯高、朱拉、百巴、尼屋5個區;太昭縣轄4個區、11個鄉,133個自然村,分別為金達區(轄加興鄉、金達鄉、下巴鄉)、太昭區(轄太昭鄉、拉如鄉、金鄉)、阿沛區(轄吉德鄉、幫格鄉、孜嘎鄉)和仲薩區(轄嘎索梅鄉、林則鄉)。
1960年8月,阿沛區更名為峽龍區。工布江達縣轄峽龍、太昭、仲薩、金達4個區。
1961年,太昭區更名為江達區,增設加興區。工布江達縣行政區劃調整為5個區、19個鄉、133個自然村。其中加興區轄松多、白朗羅馬、加興3個鄉,金達區轄中巴、金達、下巴、尼比4個鄉,江達區轄金、太昭、拉如、吾崗4個鄉,峽龍區轄吉德、峽龍、扎瑪、朗嘎4個鄉,仲薩區轄林則、結巴、拉崗、梅4個鄉。
1962年,江達區的金鄉劃分為金鄉、娘蓋鄉;加興區劃分為加興鄉、下巴唐鄉。
1963年,金達區的下巴唐鄉劃為下巴鄉、多青木鄉;拉如鄉遷出成立娘蒲區,轄拉如、布久、吾崗3個鄉。工布江達縣轄6個區、21個鄉。
1964年7月,撤銷雪巴縣,其所屬雪卡、錯高、朱拉三個區劃歸工布江達縣。工布江達縣轄9個區、32個鄉。
1965年5月,朱拉區的柳四朗鄉、吉木雄鄉合並為朱拉鄉。
1970年底,工布江達縣建立32個人民公社,129個生產隊;其中牧業公社2個,其中牧業隊12個。 1973年工布江達縣行政區劃區所轄公社所轄大隊加興區加興公社吉朗、加興、下巴唐、學朗、西朗、拉布朗羅馬林公社白朗、羅馬林松多公社一隊、二隊、三隊金達區金達公社金達、查布、千木、傑麥中巴公社得、色江娘、只布、達青、拉榮(牧)、仲榮(牧)下巴公社強洛、朗沙、仲堆、甲龍多青木公社(牧)一隊、二隊、三隊尼比公社桑生、雪、仲村、尼比、旁江達區江達公社江達、公中、米吉、昂巴宗娘蓋公社皮康、娘蓋、俄路崗、巴村金公社唐頂、金、幫嘎崗、朗麥娘蒲區拉如公社拉如、江舉、幫昂布久公社通果、峽沙、米瑞、古覺吾崗公社(牧)措朗、吾朗、崗朗、吉朗峽龍區朗嘎公社朗嘎、結定、娘當、孜嘎、西日扎瑪公社幫格、扎瑪、拉果旁、拉龍峽龍公社仲、嘎旦、峽龍、結定、達巴莎、帕朗莎仲薩區林則公社林則、幫達、傑巴那崗公社仲薩、那崗、比久青梅公社貢巴、梅、巴雄(牧)、阿布朗(牧)結強公社結、恰那、牧業三隊雪卡區東瑪公社嘎拉、甲熱、東瑪、拉如、木巴、措久雪卡公社雪卡、孜木宗、連巴仲當公社得吉、仲當巴河公社許巴、丁當、幫久、嘎讓、巴河、歐巴朱拉區朱拉公社吉木雄、扎朗、白拉、比里、賽龍扎堆公社扎堆、邦、布如朗達公社色章、朗達一隊、朗達二隊嘎當公社嘎當、崗登、富、崩嘎錯高區結巴公社結巴一隊、結巴二隊、羅扎拉公社扎拉一隊、扎拉二隊、久巴錯高公社錯高一隊、錯高二隊、麥措木1983年,確定4個區6個人民公社19個生產隊(加興區羅馬林公社的羅馬林一隊、二隊、三隊(白朗)、四隊(加色);下巴唐公社的拉讓隊、下巴唐隊、西朗隊、學朗隊和吉朗隊;娘蒲區布久公社的古覺隊、通果隊、峽沙隊;拉如公社的拉如隊、幫昂隊;朱拉區嘎當公社的四隊(巴)、五隊(崩嘎);錯高區結巴公社的一隊、二隊、三隊)為半農半牧生產隊。
1984年10—12月,撤銷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恢復鄉、行政村建制。
1986年2月,工布江達縣轄9個區、26個鄉、128個行政村、186個自然村;12月,撤銷9個區,在原區的基礎上建起9個鄉,實行縣轄鄉、鄉轄村體制。
1999年12月,撤銷雪卡鄉,設立巴河鎮;撤銷峽龍鄉,設立工布江達鎮;撤銷金達鄉,設立金達鎮。工布江達縣轄3個鎮、6個鄉,128個行政村。 截至2013年,工布江達縣轄3個鎮、6個鄉,1個社區、79個行政村。
鄉鎮所轄村居工布江達鎮果林卡社區、結底崗村、達帕莎村、阿沛村、卓木村、賓格村、拉古旁村、扎瑪村、孜嘎村、結定村、娘當村 金達鎮多其木村、峽索村、強洛村、朗色村、新生村、加龍村、仲榮村、拉榮村、達金村、德村、金達村、扎布村、嘎木村、色江娘村、仲村、旁村巴河鎮秀巴村、仲當村、堆果村、雪卡村、孜木宗村、東瑪村、拉如村、朗色村、邦久村、叮當村錯高鄉錯久村、雜拉村、錯高村、結巴村、羅池村 朱拉鄉柳四朗村、扎熱村、吉木雄村、扎堆村、四章村、崩嘎村、嘎唐村、壩村、波村仲莎鄉林則村、那崗村、仲莎村、麥巴村、翁布朗村、巴朗村、結牧村 江達鄉昂巴宗村、米吉村、皮康村、朗村、吾路崗村、太昭村、唐丁村、幫嘎崗村娘蒲鄉拉如村、尼木納村、朝納村、同吉村、崗納村、吾納村、米瑞村加興鄉松多村、白朗村、羅瑪林村、西朗村、下巴塘村、吉朗村、加興村
㈥ 電子水處理器裝在什麼位置
首先要明白它的工作原理,電子水處理技術,是通過高頻電磁場、高壓靜電或低壓電場的作用,使溶解在水中的正負離子(垢分子)被水分子包圍,通過磁場、電場作用,降低離子間引力,減少有效碰撞次數,使帶電離子結晶習性發生改變,不易發生化學反應。
下面介紹點安裝重點吧
1.垂直安裝。 2.設備至較大容量電器(>20KW)的最小間距為5~6m,如無法滿足時,則應在中間設置屏蔽接地裝置。 3.設備可裝在系統總干管上,宜靠近冷凍機組,應設旁通管。 4.重視排污,排污量為0.5%~1.0%,當處理水量為中等以上時,應設旁濾水處理。
其他的還有一些要求,相較來說不是過於重要的
㈦ (二十)西藏工布江達縣亞貴拉鉛鋅銀礦普查實物地質資料
西藏工布江達縣亞貴拉鉛鋅銀礦普查項目是中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1月29日下達的青藏高原地質礦產調查與評價項目。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在充分收集區內地質、礦產、物化探等資料基礎上,採用地質、物化探及探礦工程等綜合方法手段對礦區開展普查評價。通過1∶1萬地質草測,大致查明鉛鋅銀成礦地質條件,並大致了解區內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特徵等開采技術條件;通過1∶5000高精度磁法剖面測量、1∶5000激電中梯剖面測量,確定礦化體(帶)分布范圍;通過稀疏取樣工程,大致控制礦體規模、形態、產狀等特徵,並總結礦區找礦標志;大致查明礦石的物質組成、礦石質量,並進行相應的綜合評價以及可行性評價的概略研究,探求資源量。
1.礦床成礦地質背景簡介
(1)地質概況
礦區處於龍馬拉-亞貴拉鉛鋅多金屬成礦帶中東部,門巴-多其木斷裂北側。區內地層僅出露上石炭統—下二疊統來姑組,岩漿活動強烈,斷裂構造發育,成礦地質條件十分有利。
(2)礦床成因
區內成礦作用具長期性、多期性,是由熱水沉積作用與多期構造改造及岩漿熱液活動相互疊加富集而成,成礦作用應以熱水沉積作用為主,礦床初步成因分析認為成因類型可能為熱水沉積-岩漿熱液疊加改造型鉛鋅銀鉬礦床。
(3)礦石類型
根據賦礦岩石種類區內礦石自然類型可劃分為矽卡岩型鉛鋅礦石和碎裂變石英砂岩型鉛鋅礦石兩種,其中矽卡岩型鉛鋅礦石是區內的主要礦石類型,占礦石量的85% 左右,且礦石含量高、質量好。
根據賦礦岩石物質成分礦石自然類型為矽卡岩型鉛鋅礦石,可進一步劃分為透輝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綠簾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4種類型。由於岩漿熱液疊加改造,致使區內鉛鋅礦體含量普遍較高。其中石榴透輝矽卡岩型和矽卡岩化碎裂大理岩型鉛鋅礦石礦化相對較好。
(4)礦體特徵
區內礦體均分布於礦區中部,產於上石炭統—下二疊統來姑組第二岩性段或石英斑岩脈中,總體上呈近平行展布,呈層狀、似層狀或脈狀產出,走向近東西,傾向北偏西,傾角一般為60°~70°,局部較陡,在70°以上。礦體形態較簡單,沿走向、傾向連續性較好,延伸穩定,局部具膨脹收縮及分支復合,礦體長85~1582 m 不等,平均厚1.91~7.97 m。
亞貴拉礦段M1、M4、M6礦體和扎哇礦段ZM2為區內的主要礦體,其中M1、M4鉛鋅礦體呈似層狀分布於Ⅰ號礦化帶西部,賦存於礦區第二岩性段中下部的碎裂大理岩中,並受近東西向的斷裂破碎帶控制,二者近平行產出,相距約30~60 m。含礦岩石均為矽卡岩化碎裂大理岩或矽卡岩,礦體圍岩主要為碎裂大理岩和大理岩;M6、ZM2鉛鋅礦體均分布於Ⅱ號礦化帶中部,賦存於第二岩性段中上部變石英砂岩與大理岩岩性轉換部位,並受大理岩控制。含礦岩石主要為矽卡岩,局部為碎裂變石英砂岩,礦體圍岩主要為大理岩和變石英砂岩。在M6、ZM2鉛鋅礦體之間沿走向延伸部位地表局部見有鉛鋅礦轉石,激電測量極化率高值點及遙感羥基蝕變、鐵染蝕變異常也均沿該部位分布,說明二者沿走向可以連接,應為同一條礦體。
2.項目成果進展與實物資料情況
1)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通過本次工作,礦區目前共發現鉛鋅礦體13個、鉬礦體1個。2008~2009年度重點對亞貴拉礦段M1、M4、M6鉛鋅礦體用鑽探工程進行了深部驗證,並對新發現的M5、M11、M12鉛鋅礦體用槽探工程進行了地表追索揭露。使區內主要礦體工程式控制製程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且新發現的M11 鉛鋅礦體厚度大、含量高,具進一步工作價值。
2)2008~2009年本次工作在亞貴拉礦區共施工完成槽探工程8個,施工完成鑽孔10個,並對企業介入後施工的大部分鑽孔、坑道進行了編錄取樣和資料收集,目前亞貴拉礦段M1、M4、M6 鉛鋅礦體工程式控制製程度基本達到詳查要求。本次工作已完成工程除M5 TC1、TC12-1探槽和ZK1202、ZK2008鑽孔未見礦外,其他工程均見礦。
3)通過工作,在28線以西基本查明了區內主要鉛鋅礦體均賦存於上石炭統—下二疊統來姑組變凝灰質石英砂岩與大理岩岩性轉換部位或石英斑岩的接觸帶附近,鉬礦體賦存於石英斑岩脈及其上盤的變石英砂岩中,成因上與燕山晚期岩漿岩關系密切。
3.實物資料採集工作情況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咨詢地質專家,並且經河南省地調院有關專家推薦,選取鑽孔ZK308、ZK408、ZK603岩心入選國家實物資料庫。
ZK308鑽孔,進尺396.85m,揭露4層鉛鋅礦化層、1層輝鉬礦化層。孔內可見變石英砂岩、大理岩、矽卡岩、石英斑岩、石英脈、花崗斑岩等,鉛鋅礦主要賦存於石英斑岩中,輝外礦賦存於細粒變石英砂岩中。鉛鋅礦化層的主要礦石礦物有磁黃鐵礦、黃鐵礦、鉛鋅礦,脈石礦物有方解石和石英等,金屬礦結構為自形-半自形中粗粒晶結構,塊狀、團粒狀、細脈狀及浸染狀構造。
ZK408鑽孔,進尺557.31m,揭露9層鉛鋅礦化層。孔內可見石英斑岩、礦化石英斑岩、泥質粉砂岩、硅化大理岩、礦化大理岩、礦化矽卡岩、矽卡岩、變石英砂岩等。礦化體賦存於石英斑岩、大理岩、矽卡岩中,主要金屬礦化為磁黃鐵礦化、黃鐵礦化、鉛鋅礦化,具浸染狀、塊狀構造,斑狀結構、粒狀變晶結構。
ZK603鑽孔,進尺577.32m,揭露7層鉛鋅礦化層,孔內可見變石英砂岩、變泥質粉砂岩、砂質板岩、碎裂大理岩、石英斑岩、矽卡岩等。礦化體賦存於矽卡岩、變石英斑岩、大理岩中,主要礦化為黃鐵礦化、方鉛礦化、閃鋅礦化,礦石具中細粒變晶結構,塊狀、浸染狀構造。
4.相關資料
1)西藏工布江達縣亞貴拉鉛鋅礦區地形地質及工程位置圖;
2)亞貴拉鉛鋅礦區3勘探線剖面圖;
3)亞貴拉鉛鋅礦區4勘探線剖面圖;
4)亞貴拉鉛鋅礦區6勘探線剖面圖;
5)亞貴拉鉛鋅礦區ZK308鑽孔柱狀圖;
6)亞貴拉鉛鋅礦區ZK408鑽孔柱狀圖;
7)亞貴拉鉛鋅礦區ZK603鑽孔柱狀圖;
8)ZK308鑽孔原始地質記錄本;
9)ZK408鑽孔原始地質記錄本;
10)ZK603鑽孔原始地質記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