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吳忠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10年主要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面對的形勢十分嚴峻,肩負的任務異常艱巨,必須有打大仗、打硬仗的充分准備,統籌兼顧,勇於突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狠抓「兩大任務」,著力加快項目建設。
堅持把實施招商引資和爭取項目「兩大任務」作為非常舉措全力推進,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低於25%。全年計劃實施各類重點項目473個,總投資753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265億元。
其中,實施工業項目95個,農林水牧項目129個,城市建設項目125個,道路交通項目14個,商貿流通和旅遊項目24個,社會事業及其他項目86個。加快推進國道211及聯絡線古窯子至青銅峽新材料基地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紅寺堡至桃山高速公路。繼續開展好回鄉文化宣傳周及系列招商引資洽談活動,主動外出到重點區域,圍繞能源化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包裝印刷等特色產業開展項目推介,不斷擴大招商成果。
篩選、包裝、推介一批市場潛力大、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和好項目,面向國內外大企業集團招大商、引大資。力爭全年招商落地資金突破150億元,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均達到85%以上。按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以上的目標要求,科學編制「十二五」規劃,認真儲備和謀劃一批「十二五」期間重點項目。
(二)、強化工業主導地位,著力發展新型工業。
工業是我市經濟發展的主力,也是受金融危機沖擊最嚴重的領域。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堅定不移實施「興工強市」戰略是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以上,地方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提升園區支撐能力。
加快太陽山及其鹽同紅工業園區建設,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廠等12個基礎設施項目,園區功能配套面積達到120平方公里,力爭年內實現工業產值30億元,努力把太陽山打造成新能源、鎂合金和煤化工產業基地。提升青銅峽新材料基地、金積、嘉寶工業園區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完善鹽池、同心、紅寺堡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利通區工業園區。加大園區觀摩、考核力度,努力形成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煤炭、電力、金屬鎂、化工等戰略主導產業,改造提升電解鋁、硅鐵、水泥、造紙等傳統產業,著力培育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多晶硅等新興產業。加快實施神華寧煤金鳳礦井、慶華四股泉礦井等煤炭開采項目和青鋁集團自備電廠、大唐新能源光伏發電、中節能光伏發電二期等能源電力項目,新增光伏、風力發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力促慶華二期煤焦化、華能煤電一體化、國電吳忠熱電公司熱電聯產、太陽鎂業鎂合金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積極與寧東能源基地對接,做好下游產業轉移承接工作。
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促其發展壯大。努力壯大輕工業,實施佳美紙業生活用紙、科冕葡萄酒等項目,擴大輕工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提升骨幹企業競爭力。實施產業優化升級、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品牌創建「四大工程」,加快西夏水泥、聖花米來擴建、雙維絨業公司絨製品和寧龍塑膠管業板材生產技改等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優勢骨幹企業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
力爭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2家,過10億元的企業3家,培育中國名牌產品1個,自治區名牌產品8個。加強工業發展的協調服務。把做好對企業的服務作為推進工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建立市直部門負責人服務企業績效報告等制度。重點解決好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難、用地難、用工難、拆遷難等問題,幫助企業堅定發展信心,改善發展環境,實現更快發展。
(三)緊抓黃河金岸新機遇,再掀城鄉建設新熱潮。
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建設沿黃城市帶、打造「黃河金岸」的戰略部署,深化「三城聯創」成效,大力實施城鄉基本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強力推進濱河新區建設。圍繞建設濱河生態水韻城市和西移東擴戰略,按照精心打造、打造精品的要求,全面加快黃河兩岸30平方公里新區建設。重點抓好黃河公路大橋及橋頭堡、黃河砌護工程、黃河樓、黃河生態星級酒店和「三廣場一中心」等標志性工程建設。
加快新區房地產項目開發,啟動龍河唐都、聖花苑等38個房地產項目,大力配合實施G211、古青線、京藏高速公路吳忠收費站遷移等道路建設項目,加快S101三期改造及市區靈州大道、利寧街南段等14條道路建設項目,構建快速交通路網。加快新區商貿、金融、醫療、電信等居民生活必需的服務網點布局,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向新區聚集,為把濱河新區建成「黃河金岸」最大的親水居住區打好基礎。
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加大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力度,重點解決群眾關注的交通、供熱、供水等問題,改善基礎條件。大力提升縣城品位。利通區、青銅峽市圍繞建成濱河首善之區和爭創全國百強縣目標,力爭率先在城鄉一體化上取得突破。
紅寺堡區圍繞打造吳忠增長極、寧夏崛起區目標,加快新區規劃及開發建設,大面積植樹鋪綠,加快生態建城步伐。鹽池縣圍繞打造寧夏靚麗東大門目標,加快實施縣城東改西移、北控南擴,大力推進縣城西區開發建設。同心縣按照打造中部乾旱帶上具有濃郁回族風情的旱塬明珠目標,加快縣城西移南擴,全力抓好縣城新區開發建設。太陽山按照建設水保生態工業城目標,堅持產業開發和生態建設並舉,提升濕地開發和保護利用水平。
建設一批特色村鎮。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總體目標,做好小城鎮規劃,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管理水平,打造金積、葉升等10個現代文明小城鎮。加大村莊集中度建設,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新建「塞上農民新居」示範點14個,整治舊庄點70個。
(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圍繞建設濱河現代農業產業區、揚黃節水高效農業產業區、旱作避災生態農業產業區的目標,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提高農業集約化程度。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65億元,增長6%。
推進「十大基地」上規模、上水平。實施「優質糧食、高產奶牛、高效溫棚」等示範工程,建設孫家灘、葉升等現代農業示範園20個,發展優質糧食100萬畝,種植有機水稻6萬畝,冬麥20萬畝,發展訂單農業50萬畝;新建奶牛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110個,奶牛存欄達到17萬頭;新增灘羊30萬只,飼養量達到530萬只;新增肉牛5萬頭,出欄35萬頭,新增設施農業5萬畝、高酸蘋果5000畝、葡萄5萬畝、人工甘草21萬畝、紅棗7萬畝,發展適水產業2萬畝。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堅持「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整合資源、資金、人才和技術,盡快形成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龍頭和企業集群,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實施澇河橋清真牛羊肉市場深加工配套、中僑農牧肉牛育肥等項目;整合乳品資源,重點扶持夏進乳業、恆楓乳業擴規模、創品牌,培育兩個產值分別過10億元和5億元的大型乳業集團。做強萬勝、米來等一批骨幹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強龍頭帶動能力。
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組建農產品銷售行業協會,發展壯大農村專業合作社,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食品示範基地建設及認證工作,設立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和放心農產品專銷區20個。
爭取國家星火計劃、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攻克優勢特色產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難題,挖潛改造提升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科技示範檔次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繼續堅持大規模高標准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利通區、青銅峽市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項目,續建新建扁擔溝揚水泵站更新改造等8項農田水利工程,實施同心、鹽池、紅寺堡節水補灌工程,發展節水補灌面積10萬畝,實施杏樹梁淤地壩工程等5項生態水利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平方公里。加快農村道路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750公里,川區所有行政村通公交,山區9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交。
(五)突出特色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堅持把壯大第三產業,特別是發展具有吳忠特色和優勢的現代服務業作為壯大地方財源、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任務,完善基礎配套,加大政策引導,力促有新的發展和突破。
做強商貿流通業。圍繞打造區域性商貿服務業中心目標,加快構建與多元化消費相吻合、與產業發展相配套、與城鄉建設相適應的商貿服務體系。加大市場整合力度,加快「雙百市場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東郊市場遷建二期工程。依託現有各類專業市場功能,打造清真牛羊肉、瓜果蔬菜、糧油、鋼材建材、傢具裝飾材料和生活用品「六大物流基地」。完善農村流通服務體系,實行農產品流通企業與專業合作社直采對接,培育交易額億元專業市場6家、5億元專業市場3家。做好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管理工作。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依託「四個中國號」品牌影響力,加快發展清真肉製品、乳製品、方便休閑食品、調味品、保健品和回醫回葯、穆斯林用品,鼓勵特色產業面向中東阿拉伯市場走出去,逐步扭轉我市外貿出口水平長期低位徘徊的局面。
加快特色產業品牌建設,擴大清真食品「吃在吳忠」、穆斯林用品「購在吳忠」的社會影響力。力爭實現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產值100億元,增長13.6%。打造精品旅遊線路。
大力推進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建設,加快青銅古鎮、黃河聖壇等重點項目開發建設步伐,完善金沙灣、108塔、牛首山寺廟群配套設施,爭取進入5A級景區行列。整合提升市區、青銅峽黃河水上項目旅遊圈,完善鹽池革命烈士紀念園、同心紅軍西征紀念館和紅寺堡寧夏移民博物館等景點功能,構建青銅峽精品旅遊、市區濱河風景旅遊、鹽同紅色旅遊圈。力爭全年接待遊客14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7億元,實現「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目標。
(六)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努力推進環境友好型發展。
生態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不懈追求,加快生態城市、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建設步伐,促進生態文明。生態城市建設再增亮點。依託現有水系,挖掘湖泊濕地資源,實施黃河堤防景觀綠化工程和高速公路兩側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青銅峽市和鹽池縣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紅寺堡區、同心縣加快創建自治區園林縣城,全市建制鎮要加快創建園林城鎮。
市區建設秦渠北岸、同心街等8條道路寬幅綠化帶。完成城市綠化1萬畝,新增城市綠地3000畝,新增水面6000畝,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6.5%和38.5%,園林式單位(小區)達到60%以上。完成黃河金岸綠色長城造林綠化1萬畝,貫通黃河兩側輻射2公里的生態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建設再上水平。
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重點項目,加快三北四期、封山育林和防沙治沙重點建設,加大農田防護林、農田林網、村莊綠化、綠色通道等建設力度,建設高標准農田林網1萬畝,村莊綠化1萬畝,封山育林6.5萬畝,治沙造林6.2萬畝,新增林木育苗5000畝。全市全年完成造林綠化30萬畝。環保治理再求突破。
實施昊勝造紙廢水深度處理等20個節能減排項目,開展自治區級循環經濟試點企業4家,市級6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較上年有所增加,黃河吳忠過境段段面水體水質穩定在三類,清水溝、南干溝水體達到五類水質標准。以農村小康環保行動為抓手,強化水源地保護,治理面源污染,做好「一池三改」。
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7個,規劃農村飲用水源地24個,農村垃圾處理率達到70%,積極爭創國家和自治區級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
(七)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為加快發展增添新動力。
把改革作為前進的持續動力,把創新作為發展的不竭源泉,堅持不懈,大膽推進。向改革要活力。加快行政管理、經濟領域、社會事業等各項改革,務求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進一步理順市與市轄區、市與「省管縣」職責許可權,健全政府職責體系,確保市轄區改革權責到位,「省管縣」改革配合到位,政府機構改革運轉到位,鄉鎮機構改革服務到位。
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精簡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特別要減少社會投資審批、項目核准,落實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規范開源信用擔保公司和城鄉建設投資公司運行機制。積極推進公用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將垃圾處理、中水回用等公用事業推向市場。
深化農村改革,規范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逐步擴大推廣范圍。實施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土地管理新機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統籌城鄉發展三項改革試點工作,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利用計劃,認真落實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全面推進土地開發整理,確保占補平衡。積極探索城鄉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鄉戶籍屏障。向創新要動力。圍繞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鼓勵和引導市場主體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提倡自主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市本級財政年度安排500萬元貼息資金用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積極落實與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力爭取得實質性進展。建立科技信息、科技創新和科技培訓體系,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年內新培育企業技術中心5個、科技型企業10個。全市科技特派員隊伍穩定在300人,發展一批專業技術人員進入企業創業。繼續優化政務、司法、金融三大環境,重點解決服務效能低和建設項目落地難、群眾怕打官司和打官司難、信用缺失和融資難等問題。
(八)加強社會事業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圍繞人民群眾的所想、所需、所盼解決好民生問題,讓群眾得到更多發展實惠是政府的根本責任。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健全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繼續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加快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改善辦學條件。紅寺堡區、同心縣實現教育強縣(區)目標。
啟動利通區、青銅峽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開展名師名校名校長評選活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大力發展衛生事業。按照做大市級醫院,做強縣級醫院,做實鄉鎮、社區和村衛生服務機構,做活民營醫院的思路,完善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服務網路,打造15分鍾醫療服務圈。完成吳忠市中醫院、青銅峽市醫院和利通區勝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
強化食品葯品監管工作,確保食品葯品安全。加強計劃生育工作。深入開展計劃生育「星級鄉鎮」創建活動,實施「少生快富」工程,狠抓服務體系和信息化建設,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6%。,出生政策符合率達到88%以上。
促進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制訂出台加快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意見,創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體制機制。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農家書屋建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進一步凈化文化市場環境。全面實施《全民健身條例》,配套建設全民健身示範廣場、鄉鎮全民活動中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高標准辦好吳忠建城紀念等系列慶典宣傳活動。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城鎮居民、農民工、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利通區、青銅峽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自治區級試點工作。啟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試點工作。
積極探索全區范圍內異地就醫購葯聯網結算方法,努力實現醫療保險「一卡通」。抓好城鄉低保、救災救濟、大病救助和社會臨時救助工作,城鄉特困戶特重大疾病患者年醫療救助金額提高到5萬元。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形式,促進居家養老社會化建設。繼續大力改善農村特困群眾居住條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100戶,加快推進74個村「整村推進」步伐,搬遷移民2900戶1.23萬人,山區貧困人口減少15%。抓好創業就業工作。
落實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扎實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活動,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社保補貼等優惠政策。增加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數量,重點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50人。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加快「阿語翻譯」由勞務品牌向人才品牌打造過渡。全年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6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15萬人,輸出勞務25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0億元。
全力以赴為民辦實事。加大城市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力度,新建廉租房450套、經濟適用房3萬平方米,力爭將城市低收入家庭全部列入廉租房保障。加快實施安全飲水工程,解決10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爭取和落實好自治區民生計劃,切實辦理市政府為民承諾的各項實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建立和完善民意表達機制,暢通民主渠道。深入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規劃。加強法律援助工作,滿足困難群眾法律需求。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提高政府法制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做到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升社會管理水平。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增強群眾安全感。
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堅決打擊毒品犯罪。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認真開展道路交通、消防、礦山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構建應對突發性事件的危機管理機制。加強信訪工作,強化信訪工作責任,完善信訪工作機制,認真對待群眾訴求,著力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凝聚到推進跨越式發展上來。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示範社區」、「示範鄉鎮」創建活動。
加強民兵、預備役部隊及人民防空建設,完善國防動員體系,深入開展雙擁共建工作。做好地震、檔案、外事、統計、物價、廣播電視、婦女兒童、殘疾人保障、住房公積金等工作,統籌推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B. 寧夏鹽池的水質屬於鹼性還是酸性
用PH值試紙測一下便知是酸性或鹼性,<7是酸性,>7是鹼性。PH試紙醫葯商店或化學儀器試劑商店都有買的,不貴...。
C. 寧夏鹽池的水喝了肚子漲咋解決
不要喝
D. 工業循環水硬度高哪裡能 處理
一、活性炭過濾器介紹
活性炭過濾器最主要的應用耗材就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能夠有效濾除水中含有的異味、異色、余氯等。使用不同性能的活性炭,達到的水處理效果不同。將該過濾器用於純水預處理過程中,對離子交換樹脂起到保護作用,確保整套系統能夠穩定運行。
二、活性炭過濾器填裝濾料前處理
1、活性炭裝載後以過濾水清洗和反沖洗(不含余氯的濾後水)。
2、放水到濾層表面10一15 cm處,用3%一50%HCI浸泡12-24h。
3、排放廢酸液,用進水正洗到進出水鹼度相等;位於陽離子交換器後的活性炭過濾器正洗到出水硬度小於2mmo1/L。
4、活性炭輸送裝卸方式宜採用水力輸炭,也可採用人工輸炭。
三、活性炭過濾器設計過程中使用活性炭失效判斷
1、吸收水中有機物—去除率不大於15%一20%作為失效,或根據供水水質要求確定。
2、吸收水中余氯—出水中余氯大於0. 1mg/L作為失效。
3、為了維持出水質量,活性炭的利用率不能超過設定的穿透點,穿透點約為0. 05Co。當出水中有機物濃度達到0.
95Co時,則認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完全耗盡。
四、活性炭過濾器的運行操作
合上總電源,電源指示燈亮,同時檢查確認進水閥開啟正常、進水泵運行正常。進水箱處於中液位以上。
1、運行
開啟活性炭過濾器的上進水閥V2和下排水閥V5及進水閥V1。啟動進水泵。當下排水閥V5出水時。調節進水流量到額定值。當出水清澈時,開啟出水閥V7,關閉下排水閥V5,可向後道設備送水。
2、反洗
當活性炭過濾器運行時間延長,其出水壓差增加,當過濾器壓差增加0.05—0.07Mpa時,設備需要反洗。開啟下進水閥V4及進水閥V1,上排水閥V3,啟動進水泵,調節進水閥V1,使進水量盡可能大。反洗時間約20—45分鍾。然後關閉進水泵,關閉各閥。
3、正洗
每次反洗結束後,需進行正洗。開啟上進水閥V2和進水閥V1,下排水閥V5,啟動進水泵,調節進水閥V1,控制進水量為正常水量。正洗時間約15—30分鍾,至下排出水清澈為止。然後關閉進水泵,關閉各閥。活性炭過濾器可進入正常運行或待機狀態。
五、活性炭過濾器使用注意事項
1、該過濾器長期停運後,重新開啟時,要對濾料進行約5分鍾的正洗,沖洗至出水清澈為止。
2、初次運行或長期停運後再運行時,應對設備進行排氣:開啟排氣閥V8,進水閥V1、V4,然後進水,直到排氣閥V8排出水沒有空氣為止(部分小型過濾器不單獨設置排氣閥V8,可用V3進行排氣)。
3、對於大型過濾器,可用空氣擦洗,以增強反沖洗效果,一般通入壓縮空氣(強度10—18 l/s.m2),然後進行氣水反沖洗。
4、進行反洗時應控制好反沖洗強度,應避免活性炭沖洗泄漏出系統。
5、根據進水水質的情況,應定期更換活性炭濾料,一般3~6個月更換一次。
E. 鹽池縣陸原達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鹽池縣陸原達商貿有限公司是2018-03-1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鹽池縣鹽州翰府營業房4-7號。
鹽池縣陸原達商貿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40323MA76DK3P47,企業法人羅佳福,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鹽池縣陸原達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水泥熟料、石膏、石膏粉、建築材料、五金、日用百貨、勞保用品、辦公用品、水暖材料、消防材料銷售;普通貨物運輸;工程機械租賃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鹽池縣陸原達商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F. 西北地區最大的環境問題是本地區今後的發展方向是
1.水土流失面積有增無減
水土流失是我國生態環境最突出的問題之一。目前總的情況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積;災害加重,惡性循環;水土流失面積有增無減。由於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山地面積大,平均海拔高,一方面由於重力梯度和水力梯度的作用,極易形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高差懸殊的台階地勢對我國水土流失的地域分布具有重大影響。我國水土流失的重點地區集中在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以西,青藏高原及蒙新乾旱區以東的地區。這一地區處於我國地勢總階梯中的第二級台階上,大致成北東向的寬600—800公里,長達3000餘公里的條帶,也是我國生態環境脆弱帶(氣候干濕交替型)所在區域。從全國范圍看,水土流失特別嚴重的地區從北到南主要有:西遼河上游、黃土高原地區、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橫斷山脈地區以及南方部分山地丘陵區。我國水土流失強度以西北省份最為嚴重,前八名為:陝西、甘肅、山西、內蒙古、青海、寧夏、遼寧、北京,除水力侵蝕為主的區域外,在西北、華北、東北部分地區以及青藏高原地區還分布有風力和凍融侵蝕的區域。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響深遠,其最直接的後果是破壞土地資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帶走大量營養物質,降低土壤肥力,並最終導致土地生產力的下降;其次是造成下遊河道與水庫的淤積,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庫庫容,縮短水庫壽命。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蝕」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加速侵蝕」相互迭加的結果,又由於後者的強度增加而不斷發展。今後,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人地關系日趨緊張,對土地的開發強度會越來越大,如無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將進一步加劇。
2.森林資源危機深重
中國歷史上曾是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但經歷代的砍伐破壞,中國已成為一個典型的少林國,森林覆蓋率和人均佔有量居世界後列。據第三次全國森林清查(1984—1988年),我國森林面積為12465萬公傾,覆蓋率12.98%,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987年為31.1%);人均林地面積不足0.114公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2%;人均佔有森林蓄積量8.3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7%。
森林是維持陸地自然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吸收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改變和調節局部地區小氣候,防風固沙,改良土壤等多項功能。森林資源的日益喪失,將使森林的生態功能進一步減弱,導致生態環境的不斷退化。
3.草原退化日趨嚴重
長期以來,對草原掠奪性的粗放經營,破壞了草地生態平衡,使草地生態系統嚴重惡化。目前,草地退化面積已達13億畝,並且仍以每年2000萬畝的速度發展。
4.沙漠化土地迅速蔓延
據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研究表明,我國北方地區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積達14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5.5%。1987年我國已沙漠化的土地達20.12萬平方公里,潛在沙漠化土地面積13.28萬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土地比1975年增中了2.52萬平方公里,主要由潛在沙漠化土地發展而來,年均增2100平方公里,快於從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的發展速度(1560平方公里/年)。沙漠化對農牧業發展影響最大的區域為東起松嫩沙地,西至寧夏鹽池的半乾旱農牧交錯地區,約佔全國沙漠化土地的69%。我國目前約有5900萬畝農田、7400萬畝草場和2000多公里的鐵路受到沙漠化的威脅。
對我國沙漠化成因分析表明,沙漠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於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造成的,包括過度農墾、過度放牧、過度采樵和水資源利用不當等。如果繼續保持目前的資源利用方式和強度,土地沙漠化將會繼續發展下去。
5.野生及珍稀物種的生存面臨威脅
我國的生物資源相當豐富,野生及人工培植的動植物種類很多。擁有高等植物近3萬種,陸棲脊椎動物超過2300種,由於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環境污染、自然災害、過度捕獵等,使大量野生動植物的生境受到極大破壞,很多物種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屬於我國特有的物種和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達312種和種類,列為國家瀕危植物名錄的第一批植物即達354種。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標志。生物多樣性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越來越為人們重視。在我國,由於經費、管理、發展水平等原因,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並沒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6.水環境污染不斷加重
目前,我國廢水排放量緩慢增長,1990年,全國廢水排放量(不包括鄉鎮工業)為354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49億噸。從構成看,工業廢水得到一定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斷提高,但工業廢水中的污染物並沒有顯著減少,有些還在增加。由於我國廢水處理率低,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或間接排入水體,水體污染十分突出。我國長江、黃河、珠江幹流水質尚好,准河、松花江、遼河等水系污染物不斷加重。河流的城市段污染明顯,小河重於大河,北方重於南方,1990年,在評價的94個河流城市段中,65個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佔69.1%,主要以氨氮、揮發酚和耗氧有機物為主。監測表明,城市地表水中污染物不斷增加,多數城市地下水局部水質有所惡化。據調查,全國約有1.7億人飲用受有機物污染的水,約7億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水。我國湖泊水體的富營養化也日趨嚴重,城市飲用水源污染導致的污染事故不斷上升。1990年夏天,在我國各省污涇比排列首位的江蘇省的太湖梅梁灣湖區,發生了大規模藻類激增,造成無錫市生活用水困難,工廠停產,對人民生活和生產影響很大。我國沿岸海域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石油類、營養鹽、有機物和重金屬,近海海域富營養化突出,赤潮發生頻繁,面積有所擴大,1990年共發生34起。2000年,我國廢水排放量預計將達到417.5億噸(與GDP的增長彈性0.26),人均32噸,在廢水處理率不會有顯著提高的情況下,水環境污染將進一步加重。
我國北方部分地區和一些沿海城市,由於缺水、過量開采地下水,出現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而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又加劇了供水緊張。
7.大氣污染趨勢難以改變
我國城市大氣污染嚴重,北方重於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勢頭甚於大城市;產煤區重於非產煤區,冬季重於夏季,且差距正在縮小。我國1990年廢氣排放量(不包括鄉鎮工業)為8.5萬億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495萬噸,居世界前列。對城市大氣污染物監測,降塵和總懸浮顆粒物普遍超標,多數城市二氧化硫濃度均在二級標准附近波動,氮氧化物濃度呈上升趨勢。總懸浮顆粒物污染嚴重的城市為石家莊、南充、吉林、烏魯木齊、洛陽、唐山,城市二氧化硫污染嚴重的城市為重慶、貴陽、宜賓、南充、石家莊、青島和烏魯木齊。我國酸雨以西南和華南地區較為嚴重,盡管僅限於局部,但有向東部地區擴展的趨勢。
燃煤是形成我國大氣污染的根本原因。1990年,我國一次能源總產量10.4億噸標准煤;消耗量為9.8億噸,其中原煤分別佔74.2%和75.6%。由於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很難改變,作為人均能耗很低的大國,能源特別是煤炭的消耗仍將大幅度提高,由此帶來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將進一步增加。預測表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增加1%,廢氣排放量增長0.55%,2000年我國廢氣排放量將達到11.5萬億標立方米,屆時,煤煙型大氣污染的將難以緩解。
8.固體廢棄物不斷上升,城市雜訊污染嚴重
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圾日益增加,綜合利用率低下。1990年,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不包括鄉鎮工業)為5.8億噸,比1981年增長了54%,綜合利用率僅為29%左右,歷年積存量為64.8億噸,人均5.7噸,佔地約5.8萬公頃。不斷增長的有毒有害廢棄物,將成為潛在的危險。據統計,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為6000萬噸,但垃圾無害化處理平均不到5%,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渣和城市垃圾堆存於城郊等地,成為嚴重的二次污染源。2000年,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將增長到6.7億噸,比1985年增長近50%。
我國城市的環境噪音多數處於高聲級,其中交通噪音佔32.7%,生活噪音佔40.6%,工業及其它方面的噪音佔26.7%。城市各功能區環境噪音普遍超標,並呈上升趨勢。
9.農村環境問題不斷激化
鄉鎮企業的發展使農村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帶來眾多環境問題。由於鄉鎮工業也農業環境連接緊密,因此其排放的污染物直接威脅農田和作物。目前遭受工業「三廢」及城市垃圾危害的農田已達1億畝。據估算,2000年鄉鎮工業三廢排放量將成倍增加。除環境污染外,鄉鎮企業對資源的破壞和浪費也十分驚人,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導,後果更為嚴重。
10.自然災害與環境事故頻繁
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季風影響,災害頻繁,損失巨大。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內,我國發生過較大旱災1056次,較大洪澇災害1092次。幾乎每兩年就發生旱、澇災害各一次。1949年以後,災害發生次數增多,頻率加快,危害加重。全國年均農作物受災面積,60年代高於50年代,70年代又高於60年代,而80年代又高於70年代,全國年均成災面積80年代是50年代的2.2倍,是70年代的1.8倍。研究表明,地球上每年的旱澇災害,對生態環境構成了巨大威脅,其經濟損失占各類自然災害總損失的55%以上。而旱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我國自然災害中也居首位。以糧食減產為例,由於成災面積的增長和單產提高,因災害造成糧食減產數呈上升趨勢。此外,每年因災害還造成人員財產等重大損失。
惡性的突發環境事故也造成嚴重危害,近年來發生的污染事故每年均在3000次以上,1990年為3462次。1987年上海地區因污染而爆發的甲型肝炎流行使31萬人感染,學校停課,工人停工,經濟損失嚴重,影響惡劣,值得提出的是,這類事件常常具有突發性而難於防範,在我國環境污染趨勢未能緩解的情況下,類似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突發環境事件仍有隨時爆發的可能。
人類活動造成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引起巨額外部經濟損失,直接影響到經濟指標和經濟趨勢。據中國環境科學院的研究,目前我國環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為358.5億元,其中大氣、水、廢渣和農葯污染分別佔28.15%,43.69%,1.6%和26.56%;生態破壞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為499億元,其中農業資源、草場退化、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分別為72.8%,0.50%,23%和3.7%。兩項合計為857.6億元。約佔1985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
G. 為什麼鹽池裡的水一年四季既不溢出,也不幹涸,你能做出比較科學的解釋嗎 是 解州鹽池
長時間下雨後,四周山上的水都流注到池裡,所以不幹涸;不溢出是因為地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