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北地區基於3S技術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體系構建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主要承擔西北五省(區)地質調查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西北地區野外地質項目工作區多為高海拔、高山峽谷、戈壁、沙漠等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的無人區,通訊條件有限,存在大量手機通訊、地面網路通信的盲區。目前,在通訊信號盲區,衛星電話、對講機成為地質人員主要通訊設備。但衛星電話的推廣應用受自動化程度低和成本高所限制,對講機的應用受距離和山體阻礙的限制,很難滿足野外地質工作人員的通信需求。急需通過高新技術為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提供動態化管理和服務,為野外地質調查工作人員提高生命安全保障。
「基於3S技術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為總項目承擔單位。在總項目的技術指導下,西北區3S 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組採用我國北斗一代衛星系統通訊與定位技術、網路技術、網格技術等先進的技術方法,積極開展了西北區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網格結點建設示範工作,組建基於北斗衛星通訊技術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信息網路,部署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系統。初步實現「野外人員-野外駐地-西安中心站」三級互聯互通。為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管理與服務提供了信息化通道,加大了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業務網的覆蓋范圍,從而增強了西安地質調查中心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通過在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以及西寧、烏魯木齊兩個野外工作站等地的示範與應用,構建西北地區野外地質調查生產調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遠程服務網格結點體系和管理平台,為西北地區野外地質調查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了一體化的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的新模式,從而增強了西安地質調查中心、烏魯木齊野外工作站、西寧野外工作站聯動服務意識,全面提升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綜合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西北地區基於3S技術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體系結點組網與部署
西安中心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網格結點屬於中國地質調查局二級網格結點,通過北斗衛星系統的無線通訊網路、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域網的長途數字鏈路專線兩條物理鏈路上鏈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心結點,同時與西寧、烏魯木齊兩個野外工作站採用北斗衛星通訊,建立聯動機制,實現「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野外工作站-野外駐地」四級互聯互通,使得野外工作人員能與各級管理部門、服務站點之間保持實時通訊。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結點體系如圖7-1所示。
圖7-1 西北地區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體系
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網路結點系統與地質調查項目的管理與服務流程緊密結合,具備野外工作人員態勢管理、路線示蹤、就近人員查找、簡訊廣播與群發、通訊與定位信息查詢等功能,可為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質量監控、檢查、管理和服務等各個環節提供野外地質調查、應急保障等多種信息數據的採集、傳輸、分享、處理、反饋和決策現代化的管理工具。
(一)北斗衛星通訊組兩
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北斗衛星通訊組網架構總體由四級構成,分別為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心結點、大區中心管理與服務結點、野外工作站、野外項目駐地。各級結點之間採用北斗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通訊技術,實現互聯互通,為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管理與服務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
西北區北斗衛星通訊組網建設工作主要包括西安中心結點北斗中心式指揮機的部署、項目駐地級北斗普通型指揮機的部署以及用戶級北斗藍牙通訊與定位終端的調試。北斗衛星終端設備購置情況見表7-1,西北區北斗衛星通訊組網如圖7-2a所示,北斗衛星通訊工作流程如圖7-2b所示。
表7-1 北斗衛星終端設備購置情況表
圖7-2a 北斗衛星通訊組網示意圖
圖7-2b 北斗衛星通訊工作流程圖
北斗中心式指揮機安裝於西安中心機房,上接北斗天線,用於接收北斗衛星通訊定位信息,下接伺服器,負責存儲北斗信息,負責西北區北斗用戶終端信息的監控與管理,構成西北區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結點的主要硬體設備。北斗普通型指揮機,該設備數據安全性高、穩定性強、重量輕、體型小,適合於野外項目駐地使用。通過筆記本電腦或台式機的串口與之連接,配套使用。北斗藍牙通訊定位模塊屬於用戶級北斗終端設備,具備北斗短報文通信與定位功能,無顯示屏,需通過無線藍牙技術與PDA 掌上機或平板電腦配套使用,適合於野外地質調查工作人員使用。
(二)北斗通訊定位設備部署
1.北斗中心式指揮機部署
北斗中心式指揮機(圖7-3)為管理型用戶機的高端產品,可對1000個北斗用戶終端進行監控、管理。產品整機模塊化設計,便於今後西北區北斗用戶容量擴容及進行系統維護。在數據安全性、處理速度、穩定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圖7-3 北斗中心式指揮機
西北區北斗中心式指揮機安裝於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機房,負責西北區北斗用戶終端信息的監控與管理,構成西北區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結點的主要硬體設備。具體部署如下:
2011年7月設備到位後,課題組組織並實施北斗中心式指揮機的安裝與調試。其中北斗中心式指揮機的主機安裝在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機房(位於辦公樓4層)。北斗中心式指揮機天線長25m,天線接收器固定於辦公樓7樓樓頂(圖7-4所示)。北斗中心式指揮機天線與正南方建築物的仰角小於45°。部署完後,北斗一代衛星系統的三顆同步衛星(東星、西星、備份星)波束均能被北斗中心式指揮機接收,且信號穩定,簡訊和定位操作的成功率達到95%以上(圖7-5)。
圖7-4 北斗中心式指揮機天線
圖7-5 北斗衛星信號接收
北斗中心式指揮機硬體性能及技術參數如下:
1)監控、管理下屬用戶的數量可擴展到1000個;
2)具備北斗定位、通信功能;
3)可監控下屬用戶的通訊與定位信息;
4)具備簡訊廣播與群發功能:
5)支持電子地圖顯示:
6)IC卡拆卸安裝簡便快捷;
7)內置數據伺服器,集成12英寸加固顯示器;
8)數據介面方式:RS232串口、網口;
9)整機採用2U 高度設計,可以直接安裝架設到標准19英寸機櫃中;
10)供電方式:交流220V、50Hz。
2.北斗普通型指揮機部署
北斗普通型指揮機為管理型用戶機,可對100個北斗終端用戶進行監控、管理。該設備數據安全性高、穩定性強、重量輕、體型小,適合於野外項目駐地使用。但無顯示屏,需通過筆記本電腦或台式機的串口與之連接,配套使用。北斗普通型指揮機示意圖如圖7-6所示。
圖7-6 北斗普通型指揮機示意圖
此次課題組購置北斗普通型指揮機1台,構成野外項目駐地級北斗衛星通訊組網設備。北斗普通型指揮機的架設十分便捷,l0 分鍾之內即可架設完畢,圖7-7為課題組在青海阿爾金1∶5萬打柴溝6幅區調項目駐地部署的北斗普通型指揮機。
圖7-7 野外駐地北斗普通指揮機部署
北斗普通型指揮機硬體性能與技術參數如下:
1)監控、管理下屬的用戶數量為100個;
2)具備北斗定位、通信功能:
3)具備監控下屬用戶定位、簡訊發送等功能;
4)支持電子地圖顯示;
5)數據介面方式:RS232串口:
6)整機採用1U高度設計,可直接安裝架設到標准19英寸機櫃中:
7)供電方式:交流:220V/50Hz或直流:9~32V。
3.北斗藍牙通訊定位終端部署
北斗藍牙通訊定位終端屬於用戶級北斗終端設備,具備北斗短報文通信與定位功能,無顯示屏,需通過無線藍牙技術與PDA 掌上機或平板電腦配套使用,適合於野外地質調查工作人員使用。
此次北斗通訊組網示範,課題組從相關北斗運營公司購置34台北斗藍牙通訊定位終端模塊(圖7-8)。
圖7-8 北斗藍牙通訊定位終端
課題組在西北區選擇了4個野外地質調查項目進行北斗組網示範,其中區域地質調查類項目3個,地質災害類項目1個。課題組與野外工作人員共同測試了北斗通訊的穩定性、定位的精確性,同時與基於我國衛星的野外地質調查應用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組人員聯合測試了不同北斗衛星供應商北斗終端設備之間的兼容性、聯通性。
北斗藍牙通訊定位終端主要特點、性能指標等參數如下。
(1)主要特點
1)具備北斗終端設備的定位與通信功能;
2)通過藍牙連接PDA 掌上機或計算機,控制北斗終端的定位或通信進行無線數據的傳輸:
3)電池和IC 卡拆卸安裝方便;
4)環境適應能力滿足野外環境使用;
5)具備一鍵式平安報和危險報警功能。
(2)性能指標
1)接收靈敏度≤1×10-5(方位角0°~180°,仰角20°~50°,接收信號電平-154.6dBW);
2)首捕時間≤2s;
3)重捕時間≤1s;
4)藍牙傳輸距離≤10m。
(3)結構尺寸和重量
1)外形尺寸:整機長×寬×高:≤121mm×68mm×36mm(帶包角尺寸);
2)重量:≤0.5kg;
3)介面:RS232介面、藍牙介面。
(4)電源
1)待機功耗≤2W;
2)供電方式:內置電池;供電待機時間不少於10h。
二、管理與服務結點系統建設
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系統運行在基於現代化的北斗衛星通信技術、網路技術、網格技術等先進技術構建的通訊網路上。系統功能設計與地質調查業務流緊密結合,實現了西北區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遠程管理與服務,改變了以往地質調查工作信息傳遞、數據交換的模式。系統平台總體分為三部分:部署於大區機房的GSIGrid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部署於野外工作站或項目駐地的DGSS(2010)北斗信息監控模塊;安裝於野外地質人員掌上機的數字填圖野外數據採集系統(RGM ap)北斗功能模塊。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系統安裝與部署的詳細流程如下所述。
(一)GSIGrid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
西安地質調查中心GSIGrdi野外地質調查管理服務與安全保障系統內嵌於原有的中國地質調查信息網格平台西安結點中,通過網路訪問北斗中心式指揮機,並對其下屬卡的北斗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可實現野外地質調查工作人員的態勢管理,並實時獲取野外項目進展情況。同時可利用中心結點豐富的數據資源,為野外工作人員提供查詢服務,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管理與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GSIGird 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安裝過程分兩步實施:北斗信息資料庫安裝、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安裝。安裝與部署過程如下。
1.北斗信息資料庫安裝
北斗信息資料庫採用Oracle資料庫,資料庫版本為O racle10.2.0。安裝於北斗中心式指揮機上,安裝過程如下。
(1)Oracle資料庫安裝
本次資料庫採用O racle10.2.0,安裝與配置過程參考「O racle資料庫安裝手冊」。
(2)北斗資料庫導入
首先將BDServer文件夾拷貝到北斗中心式指揮機上,文件夾內容如圖7-9所示。
圖7-9 北斗資料庫文件
運行BDServer.exe,彈出圖7-10所示界面。
選擇「資料庫指令→資料庫創建(O racle)」菜單,彈出如圖7-11所示對話框。
輸入Oracle系統SYSTEM 用戶的密碼,輸入創建的新的資料庫的用戶名稱和用戶密碼,選擇北斗信息資料庫原型(.dmp文件),點擊「確定」按鈕,進入DOS資料庫導入界面,完成資料庫導入。
(3)北斗資料庫訪問
資料庫導入成功,彈出資料庫導入完成對話框。選擇「連接設置→打開串口」菜單,彈出如圖7-12所示對話框。
圖7-10 北斗資料庫導入(1)
圖7-11 北斗資料庫導入(2)
圖7-12 北斗資料庫訪問
串口設置為「串口2」,協議設置為「UART_40」;輸入北斗信息資料庫的用戶名、用戶密碼和連接地址,點擊「確定」彈出如下對話框,完成北斗資料庫部署工作。圖7-13為北斗資料庫運行界面,圖7-14為北斗野外人員信息資料庫管理界面。
2.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安裝
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主要包括實時監控(定位、通訊)人員信息查詢、北斗歷史信息(定位、通訊)查詢、路線追蹤、緊急搜救和交互通訊,路徑分析等功能。2011年11月在總項目承擔單位中國地調局發展研究中心的協助下,完成北斗應用態勢保障系統的安裝與調試工作,內嵌於中國地質調查信息網格平台西安結點中,所選伺服器為曙光天闊620r。
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安裝方法參考《GSIGrid 野外地質調查管理服務與安全保障系統部署手冊》,以下介紹系統硬體性能、系統資源以及運行情況。
(1)系統性能
伺服器CPU:Intel(R)Xeon(TM)CPU 3.20GHz;
圖7-13 北斗資料庫運行界面
圖7.14 北斗野外人員信息資料庫
伺服器硬碟:希捷500G;
伺服器內存:DDR34.00GB;
伺服器顯卡,RADEON 7000 RADEON VE Family:
伺服器網卡:Intel(R)PRO/1000M TNetworkConnection。
(2)系統資源
數據資源:地球基本數據(VritualEarthData)、中國省界瓦片數據(clipline.HDF)、Oracle資料庫(beidou.dmp);
站點資源:IGServer伺服器、系統站點(VirtualEarthDotNet);
軟體資源:O racle10g或以上版本O racle客戶端/伺服器、GSIGrid野外地質調查管理服務與安全保障系統-信息平台 BDServer、北斗應急保障系統站點配置工具MVEConfigGuide。
3.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運行情況
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部署完成後,課題組人員對系統的各項功能進行了測試與示範。系統運行正常,以下為部分功能使用截圖。圖7-15是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管理界面,圖7-16是西北區人員列表示意圖,圖7-17是北斗簡訊監控(應急救援示範),圖7-18是北斗終端移動軌跡跟蹤(柞水縣境內)。
圖7-15 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管理界面
圖7-16 西北區人員列表示意圖
圖7-17 北斗簡訊監控(應急救援示範)
圖7-18 北斗終端移動軌跡跟蹤(柞水縣境內)
(二)DGSS(2010)北斗信息監控模塊部署
DGSS北斗信息監控模塊集成於數字地質調查信息綜合平台(DGSInfo),安裝在伺服器或筆記本電腦上,通過串口線連接北斗普通型指揮機,構成野外工作站或項目駐地級野外工作管理與服務結點的軟體系統。同時具備北斗藍牙模塊的所有功能和北斗應急態勢保障系統的部分功能。
課題組所選筆記本型號IBM T61,通過串口線連接北斗普通型指揮機,完成項目駐地級野外工作管理與服務結點系統建設工作。並通過在陝西秦嶺山陽縣、青海省門源縣青石嘴地區礦產遠景調查項目、青海 1∶25萬巴什庫爾干幅(J46C001001)、茫崖鎮幅(J46C002001)區域地質調查(修測)項目、青海阿爾金1∶5萬打柴溝6幅區調項目以及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環境災害項目的示範,測試了DGSS北斗信息監控模塊的各項功能,以下詳細介紹該系統部署流程及系統運行情況。
1.運行環境
系統運行環境需要符合表7-2中的要求。
表7-2 系統運行環境需要符合的要求
2.連接北斗設備
安裝完DGSS北斗信息監控模塊後,需通過串口方式連接筆記本電腦與北斗普通型指揮機。由於IBM T61不提供串口介面,課題組需要將串口轉換為USB連接。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安裝USB串口線驅動程序;
2)打開北斗設備,將其通過USB 介面與PC 相連;
3)打開「設備管理器」(在「我的電腦」上點擊右鍵或者在「控制面板」中找),按下圖找到「USB SerialP ort」,設置其串口號(本次示範所選串口為COM 4),如圖7-19所示。
圖7-19 筆記本串口設置
3.訪問北斗普通指揮機
進入DGSInfo系統,依次選擇菜單「北斗→打開串口」,選擇所需連接北斗設備對應的串口號進行連接,本次組網示範課題組選擇的埠為COM 4。點擊「OK」進入DGSS北斗信息監控模塊。如圖7-20所示。
圖7-20 連接北斗普通指揮機
4.DGSS北斗功能應用情況
DG SS 北斗信息監控模塊部署完後,課題組錄入了野外示範人員信息資料庫,並在4個野外示範項目所在工區,對系統各項功能進行了全面測試與示範。經測試,系統與西安中心結點之間通訊正常,能有效地監控其下屬卡信息。圖7-21至圖7-23為系統運行部分截圖。
圖7-21 北斗普通指揮機用戶信息庫
圖7-22 北斗普通指揮機DGSS系統運行界面
圖7-23 北斗普通指揮機DGSS系統簡訊管理
(三)RGMap北斗功能模塊部署
數字填圖野外數據採集系統(RGMap)中的北斗功能適用於野外一線工作人員使用,運行於掌上機中。系統支持北斗藍牙移動模塊和大部分種類的北斗移動一體機(屏幕尺寸和操作系統需達到要求),其中,北斗藍牙模塊通過藍牙功能與程序連接,一體機中的北斗模塊通過串口直接與程序連接。本次示範所配備的掌上機型號為合眾思壯集思寶 M 758(圖7-24)、Getac PS535FC-1(圖7-25)。系統具體部署及應用情況如下。
圖7-24 集思寶M758
圖7-25 Getac PS535
1.運行環境
RGMap系統運行介質為掌上機,操作系統為微軟Window Mobile系列,屏幕尺寸應大於3.5英寸。由於各種機型的操作系統與屏幕大小有所不同,RGMap適用於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統,課題組所選掌上機操作系統版本如下;
1)W indows Mobile6.5,機型:集思寶M758:
2)W indows M obile6.2,機型:Getac PS535FC.
RGMap程序安裝:將RGMap(WM6)程序拷貝到掌上機中。由DGSInfo系統生成野外手圖數據拷貝到掌上機的「M y Documents」目錄下。具體操作見《數字地質調查系統操作指南(上冊)(中冊)》。
2.連接北斗藍牙模塊
首先在掌上機上進入藍牙程序設置界面,搜索對應北斗藍牙模塊的藍牙號,然後進行藍牙配對(北斗藍牙模塊的藍牙配對密碼為8個0),並為北斗藍牙模塊建立「發送埠」(即COM 埠),此COM 埠即為RGMap北斗功能模塊訪問北斗藍牙模塊的COM 串口。連接過程見圖7-26。
圖7-26 連接北斗藍牙模塊
連接北斗藍牙模塊時有如下兩點需要注意:
1)建立COM 時,建議取消「安全連接」選項,否則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藍牙信號中斷;
2)一個COM 埠只能連接一台北斗藍牙模塊,且不能刪除此連接。因掌上機的COM埠數量有限,掌上機連接北斗藍牙模塊數量過多時,會造成無法建立「發送埠」的現象(解決辦法為恢復掌上機操作系統)。建議在掌上機背面貼上與之唯一對應的北斗藍牙模塊的藍牙號,避免因混亂使用而造成無法建立「發送埠」。
3.RGM ap北斗功能應用情況
在秦嶺、青藏高原、新疆等地,課題組人員針對RGM ap的短報文收發、平安報、遇險警報、定位等其他北斗功能進行了全面測試與示範,熟練掌握了各項功能的應用技術。圖7-27為RGM ap北斗模塊實際應用的界面展示。
圖7-27 ROMap北斗模塊運行界面
2. 茫崖鑫源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茫崖鑫源商貿有限公司是2017-09-2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花土溝鎮創業路140號。
茫崖鑫源商貿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32826MA75812K75,企業法人呂小鋒,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茫崖鑫源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干貨、水果、蔬菜、水產、糧油、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煙、酒、日用品、化妝品、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箱包、皮具、家用電器、禮品零售批發。 (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茫崖鑫源商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 你去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這個地方沒
茫崖,位於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7°32′— 38°59′,東經90°07′— 93°09′之間。西鄰新疆、東連冷湖、北瀕羅布泊、南接格爾木,區域面積31173.1平方公里,約佔全州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其中荒漠戈壁和流動沙丘佔全區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重峰疊的阿爾金山雄峙其北,白雪皚皚的阿喀祁漫塔格山高聳其西南,形成山盆相間的地形格局。除北部阿哈提山,西南部阿喀祁漫塔格山海拔高度在3800米以上外,約佔全區總面積80%的盆地區海拔高度在2689—3800米之間。
氣候屬於大陸荒漠區氣候類型,風多雨少,寒冷乾燥,晝夜溫差大是主要的氣候特徵,也是環境艱苦,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區年日照時數平均3151.68小時,年平均氣溫3.46℃,年最低溫度-24℃,年最高溫度29.92℃,年降水量平均41.58毫米,年蒸發量平均2633.16毫米,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往年最大風速24.2米/秒,但由於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近年沙塵暴頻發,最大風速增至28米/秒。茫崖地區空氣稀薄,含氧量比海平面少30%左右,大氣污染較少,空氣清新,天空碧藍,景色如畫。
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是茫崖突出的區域特徵。茫崖蘊藏著石油、天然氣、石棉、天青石、芒硝、煤、鐵、銅、鉛鋅、金、銀等共26種礦產。現初步探明石油儲量2.6649億噸,天然氣儲量3500億立方米,石棉儲量4839萬噸,天青石儲量1592.9萬噸,鉀礦儲量6039.6萬噸,芒硝儲量54.7億噸。天青石、石棉儲量居全國首位,其它如金、銀、鋰、鋅等在全省也佔有一定的比例。礦產儲量潛在價值達76732.54億元(依據國家地礦部1990年發布的《礦產儲量潛在價值計算參數表》計算),佔全省的44.28%。此外,還有野氂牛、野駱駝、野馬、藏羚羊、藏雪雞等110多種野生動物,鎖陽、甘草、大黃、雪蓮、沙棘等250多種野生植物。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構成了茫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
茫崖行政委員會現轄兩鎮一鄉(茫崖鎮、花土溝鎮和尕斯鄉)。現全區常住人口為24000餘人,其中牧業人口246人。有漢、蒙古、撒拉、維吾爾、土、滿、東鄉、壯、侗等10多個民族,漢族約占總人口的94.2%。人口主要集中於茫崖鎮和花土溝鎮,其它地方多荒無人煙,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另有流動人口約為9000人。駐地花土溝是全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中心。
地圖見↓
http://ditu.google.cn/maps?hl=zh-CN&q=%E9%9D%92%E6%B5%B7%E7%9C%81%E6%B5%B7%E8%A5%BF%E5%B7%9E%E8%8C%AB%E5%B4%96&ie=UTF8&hq=&hnear=%E9%9D%92%E6%B5%B7%E7%9C%81%E6%B5%B7%E8%A5%BF%E8%92%99%E5%8F%A4%E6%97%8F%E8%97%8F%E6%97%8F%E8%87%AA%E6%B2%BB%E5%B7%9E%E5%BE%B7%E4%BB%A4%E5%93%88%E5%B8%82%E8%8C%AB%E5%B4%96%E8%B7%AF&t=h&z=16&brcurrent=3,0x37bac182e732c293:0xcd3e869b7f526f5c,0,0x37baea0ff7fa867f:0xfefc93d6918f30%3B5,0,0
4. 茫崖東部地區荒漠化的原因
茫崖東部地區荒漠化的原因主要還是林木砍伐過多,導致水土流失
5. 西北內陸盆地含水層空間結構
一、含水層形成
西北內陸盆地包括了在天山、昆侖山、祁連山之間的柴達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河西走廊等內陸盆地。西北內陸盆地含水層的形成和空間結構具有相似性。
西北內陸盆地山區含水層地質時代和岩性非常復雜,多以冰積、洪積和冰水堆積碎屑為主。平原區含水層主要為第四系沖洪積物,山前地帶,以早、中更新世冰水、洪積卵礫相沉積地層為主,盆地中心漸變為沖洪積砂與粘土互層。晚更新世以砂卵石層、冰水相砂礫石、砂岩,洪積、冰洪積為主。全新統多以風沙為主,形成了西北地區沙漠。各盆地含水層以山前傾斜平原第四系孔隙介質為主。由山邊向盆地中心,地下水具有明顯的分帶規律,從山前到盆地的排泄中(湖泊及尾閭湖),含水層從單層潛水含水層向多層承壓含水層變化,山前沖洪積扇的中上部,一般為單層結構鬆散岩類孔隙潛水含水層系統;在沖洪積扇下部、沖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都為多層結構孔隙潛水、孔隙承壓水含水層系統,到盆地中心形成多層結構的湖沼低地高礦化地下水帶。
柴達木盆地為中新生代斷陷盆地,盆地基底由前古近紀地層組成,蓋層為古近-新近系和第四系。盆地周邊山區以前古近紀地層為主,盆地區及盆緣帶以古近-新近紀地層為主,第四系主要分布於盆地之中和山間寬谷區。始新世以後盆地進入以強烈上升運動為主,但昆侖山和祁連山抬升速率較大,導致兩塊體間的盆地相對下沉運動加劇,盆地區古近-新近系廣泛分布,為一套沖積扇-河流-湖泊相碎屑岩建造,盆地西部沉積厚度大於5000m。第四紀時期盆地經歷了早更新世的河湖期、中更新世山區冰川發育期,晚更新世時盆地湖區出現了局部隆起的整體的湖盆開始解體,在乾旱氣候條件下湖泊逐漸退縮形成的現代盆地中心的鹽湖湖泊及盆地邊緣的山間鹽湖。柴達木盆地以祁連山和昆侖山的側向擠壓而形成了相對的多個坳陷區,從而成為第四紀地層的沉積中心。由於各坳陷區的沉降幅度相差較大,使第四系厚度橫向變化甚大。盆地西部的雁列式隆起帶、老茫崖、各盆地近山前大部地區和山間寬谷區第四系厚度多小於500m;盆地西北部的花土溝、冷湖、蘇干湖等地和各盆地近山前—中部過渡帶大部地區第四系厚度多為500~1000m;盆地西北部的一里坪、馬海盆地和東、西台吉乃爾等盆地中部地區第四系厚度1000~2000m,部分地區大於2000m;東達布遜湖和西達布遜湖地區是盆地最大的沉降中心,第四系厚度大於3000m。柴達木盆地四周山區地表水系是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昆侖山前沖洪積含水層厚度大,岩性顆粒粗,透水性強,水質良好;沖湖積平原岩性結構黏性土與砂層互層明顯,水動力特徵在阿拉爾、芒崖、烏圖美任-察汗烏蘇地區表現出潛水與承壓水兼有。
准噶爾盆地隨著阿爾泰山和天山的不斷抬升,在盆地邊緣形成了廣闊的台地和丘陵,盆地中心氣候逐漸變乾旱,以至於盆地內沙漠發育。地層和構造是控制盆地含水層分布及富水性的直接因素。第四紀新構造運動以來,盆地周邊山地強烈上升,南緣下降,形成凹陷,下降幅度可達1000m。博爾塔拉谷地第四系厚達600~900m,精河—大河沿山前斷陷厚350~1500m,天山北麓沿烏伊公路一帶厚1000~1200m,向北逐漸變薄,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以北第四系厚度一般小於50m。由於東部山體上升速度大於西部,沉降中心逐漸向西推移;晚更新世以來,艾比湖地區成為了現在的沉降中心。精河北東至艾比湖南東地區,第四紀沉積厚度為100~300m。准噶爾盆地第四系岩性主要為洪積相及沖湖積相鬆散大顆粒堆積物,山前平原厚度300~600m,至盆地中心岩性由粗逐漸變細,由巨厚的礫石、砂礫石傾斜平原過渡到細土平原區,是主要潛水和承壓水分布區。
塔里木盆地是發育在地台上的一個大型斷陷盆地。新生代是盆地發育的盛期,隨著青藏高原的迅速隆起,盆地快速下沉,在盆地內沉積了巨厚的古近-新近系碎屑岩和第四紀鬆散沉積物,為地下水的賦存與運移提供了空間。山前傾斜平原多為洪積的卵礫石層,是主要的潛水含水層。沖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主要是第四系承壓含水層。
河西走廊中生代以來,大部分地區發生了以強烈的差異性斷塊運動為主的構造運動,晚近地質構造及其所形成的大地貌形態,對地下水的運動與聚集起著決定性作用。南部形成祁連山—阿爾金山山地;北部為北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區,受中新生代以來一系列NWW、NW和近EW向的大斷裂及沿斷裂產生的斷塊分異控制,將走廊分割成許多規模不等的構造地貌盆地。從東向西,分布著三大內陸河系:石羊河流域水系、黑河流域水系和疏勒河流域水系。它們均發源於南部祁連山區,降水、冰川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補給來源。每個盆地有被構造-地貌所控制的含水層系及獨立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形成相對獨立的水文地質單元。這些獨立的水文地質單元又通過河水與地下水之間的相互轉化,使南北方向上同屬一個河系的兩個或三個盆地中的水流連接成統一的「河流-含水層」系統。
二、含水層空間結構
柴達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河西走廊等西北內陸盆地,四周基本都由高大山脈。山區含水層分布非常復雜,含水層組地質時代和岩性多樣,有山間河谷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含水層、古近-新近系碎屑岩類孔隙裂隙含水層、古生代前古生代的碳酸鹽岩類裂隙岩溶含水層、岩漿岩類孔隙裂隙含水層、變質岩類裂隙含水層以及多年凍結層含水層。每個盆地周邊山區含水層的地質時代和空間分布差異都較大。
盆地區主要為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含水層。由於含水層形成條件相似,從山前沖洪積扇到湖積平原,含水層空間結構也非常相近,基本都由單一含水層向潛水-承壓水多層含水層呈規律性變化(圖3-1-3)。
圖3-1-3 柴達木盆地山區到盆地中心區域水文地質剖面示意圖
(一)山前沖洪積扇中上部單一潛水含水層
為西北內陸盆地山前一系列河流沖洪積扇後緣及中上部,在地貌上表現為戈壁礫石帶,為大厚度的單一潛水含水層。含水層主要為山前堆積的巨厚的第四系粗顆粒鬆散沉積物,其孔隙構成了地下水的儲存空間,含水層顆粒粗大,以砂礫卵石層為主。
柴達木盆地在昆侖山前有那陵格勒河洪積扇、格爾木河洪積扇、香日德河沖洪積扇,在都蘭地區有察汗烏蘇河沖洪積扇,在北盆地有巴音河-阿爾金山山前沖洪積扇,在西部有庫木拉克河洪積扇等,這些沖洪積扇的中上部都為大厚度的單一潛水含水層。准噶爾盆地前沖洪積扇單一潛水含水層主要分布於環准噶爾盆地南緣的北天山山前地帶、烏魯木齊南部柴窩堡盆地周邊山前地帶、西部瑪依勒山-成吉思汗山南麓山前地帶。北天山山前地帶含水層介質粒徑縱向上南粗北細的變化規律,即由南部粗大顆粒的卵礫石向北部較細顆粒的砂礫石,垂向上厚度及岩性特徵變化較大,總體上表現為上粗下細的特徵,即上部為卵礫石、下部為砂礫石。一般扇軸部位含水層較厚,沉積物顆粒粗,而扇間含水層較薄,沉積物粒度相對較細。烏魯木齊南部柴窩堡盆地周邊山前地含水層由含砂卵石和礫石組成,含水層厚度大。依勒山-成吉思汗山南麓山前地帶含水層岩性為厚薄不均的卵礫石、砂礫石、砂,厚度變化較大。
(二)沖洪積扇前緣及沖湖積平原潛水-承壓水雙層或多層結構含水層
主要分布於沖洪積扇前緣及細土平原帶。上部為潛水含水層,下部為多個承壓含水層。含水層的沉積顆粒較山前有所減小,含水層岩性為砂礫石,粗中砂夾礫卵石、粗中砂、細砂。
柴達木盆地昆侖山前那陵格勒河洪積扇、格爾木河洪積扇、香日德河沖洪積扇、都蘭地區察汗烏蘇河沖洪積扇、北盆地巴音河-阿爾金山山前沖洪積扇,西部庫木拉克河洪積扇的前緣以及沖湖積平原區(細土平原區),都為典型的潛水-承壓水雙層或多層結構含水層。含水層沖洪積扇前緣不連續分布,在沖湖積平原含水介質橫向上呈大面積連續展布,垂向上有較大差異,承壓-自流水含水層厚度、岩性、水頭均呈不規則的變化。自洪積扇前緣向盆地中心含水層厚度由厚變薄,岩性由粗變細,隔水層變厚,水頭升高。准噶爾盆地沖湖積平原潛水-承壓水雙層或多層結構含水層主要分布於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以南至天山北麓潛水溢出帶以北的大部分地區,烏魯木齊南部柴窩堡盆地也有小面積分布;表現為上部潛水、下伏承壓水或自流水的雙層或多層含水層結構;上覆潛水含水層從山前向匯流中心(瑪納斯湖和艾比湖)呈現有規律的變化,顆粒由山前向下游由粗變細,岩性由山前溢出帶的砂礫石向下游漸變為砂,厚度由上游向下游逐漸變薄。承壓含水層結構由上游向下游呈現有規律的變化,由上游向下游,含水層厚度和單層厚度逐漸變薄,弱透水層增厚,含水層顆粒變細。
(三)湖積平原承壓-自流水多層結構含水層
主要分布於盆地的湖積平原區,一般由數個承壓含水層;含水層單層較薄,含水層岩性一般為中細砂、粗中砂和粉細砂,隔水層主要由不透水的亞砂土、亞粘土、粘土等構成,與含水層互層狀分布。
如柴達木盆地湖積平原承壓-自流水多層結構含水層主要分布在尕斯庫勒湖—東西台吉乃爾湖地區,東、西達布遜湖地區,大柴旦湖-小柴旦湖地區、托素湖-尕海地區。承壓含水層一般數層。自湖積平原邊緣至鹽湖中心,一般依次分布微咸、半鹹水、鹹水、鹵水。准噶爾盆地湖積平原承壓-自流水多層結構含水層主要分布南部艾比湖、瑪納斯湖及其周邊地帶。
三、含水層系統
西北內陸盆地山區含水層系統非常復雜,有山間河谷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含水層亞系統、古近-新近系碎屑岩類孔隙裂隙含水層亞系統、碳酸鹽岩類裂隙岩溶含水層亞系統、岩漿岩類孔隙裂隙含水層亞系統、變質岩類裂隙含水層亞系統以及多年凍結層含水層亞系統等。每個盆地周邊山區含水層的地質時代和空間分布差異都較大。
西北內陸盆地平原區含水層系統主要為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含水層,它們是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賦存空間。平原區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含水層系統在平面上受次級構造盆地或從山區到盆地匯水中心流域控制,可進一步劃分為多個亞系統。在垂向上,根據水循環交替強弱分為淺層含水層系統、中深層含水層系統。如柴達木盆地淺層含水層水系統指山前洪積扇150~200m以淺的潛水含水層以及沖湖積平原的潛水含水層、多層承壓含水層的上部,該系統內地下水循環強烈,是地下水積極交替帶,地下水平均年齡為數十年;中深層含水層系統在山前洪積扇一般為200m以深的潛水含水層,以及沖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的多層承壓含水層的中下部,該系統內地下水循環緩慢,地下水平均年齡在數千年到數萬年左右。准噶爾盆地淺中層含水系統在山前沖洪積扇頂部指埋藏深200m以淺的潛水含水層,在沖洪積扇中部、前緣以及細土平原為整個潛水含水層及多層承壓含水層的上部,地下水徑流較快,交替較迅速;深層承壓水含水層系統,埋深超過200m,含水岩組多為Qp1、Qp2時期的冰水沉積物,唯一的補給來源為山前沖洪積扇深部潛水的側向徑流,地下水徑流非常緩慢。
四、西北內陸盆地含水層典型特徵
1)西北內陸盆地山區含水層系統復雜,含水層組地質時代和岩性多樣。各盆地周邊山區含水層的地質時代和空間分布差異較大。
2)西北內陸盆地平原區主要為第四系鬆散岩類含水層系統,第四紀岩相古地理控制著該地區含水層組的空間結構及含水介質的特徵。
西北內陸盆地平原區含水層主要為第四系沖洪積物,山前地帶以下中更新統冰水、洪積卵礫相沉積地層為主,盆地中心漸變為沖洪積砂與粘土互層。上更新統為砂卵石層、冰水相砂礫石、砂,洪積、冰洪積物為主。全新統多以風沙為主,形成了西北地區沙漠。中更新統和上更新統形成了西北內陸盆地主要含水層。各盆地含水層以山前傾斜平原第四系孔隙介質為主。由山邊向盆地中心,含水層具有明顯的分帶規律,從山前到盆地的排泄中(湖泊及尾閭湖),含水層從單層含水層向多層承壓含水層變化,含水介質由粗顆粒向細顆粒變換。
3)各內陸盆地平原區含水層空間結構非常相近,從山前沖洪積扇到湖積平原,基本都由單一含水層向潛水-承壓水多層含水層呈規律性變化。
山前沖洪積扇中上部為單一潛水含水層,沖洪積扇前緣及沖湖積平原潛水-承壓水雙層或多層結構含水層,湖積平原承壓-自流水多層結構含水層。
4)平原區含水層在山前沖洪積扇常常形成相對獨立的體系,在沖洪積扇前緣—沖湖積平原區,含水層相互連通,形成大范圍分布、相互間具有水力聯系的統一的多層含水層系統。
5)由山前傾斜平原向盆地中心,含水介質在縱向上岩性顆粒由粗變細,即由卵礫石層逐漸過渡為砂礫石、粗細砂及粉砂、亞砂土;在垂向上由單一卵礫石層過渡為砂礫石、砂層、亞砂土、亞粘土相互疊置的多層結構。
6. 花土溝海拔太高,需要做哪些准備呢
青海省花土溝的海拔高度大約為3200米左右,從高原反應的角度來說,不是很高,一般人在海拔3500米以上才會出現明顯的高原反應。所以,去花土溝,不必作特殊的准備!上到花土溝,只要注意動作緩慢、心態平和,就行了。我曾經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呆過一段時間,每天一包香煙,每晚二兩高度白酒,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高海拔(花土溝根本就算不上高海拔)沒什麼可怕的,關鍵是心理負擔不要太重!
花土溝地處柴達木盆地的邊緣,交通不便,要不是出了石油天然氣,可能很多人不會知道花土溝。花土溝的氣候不是很殘酷,乾旱是它的主要特點,每年的降水量遠遠小於蒸發量,除了乾旱以外,冬季去的話,主要就是保溫,別的似乎不用准備什麼。
花土溝畢竟是個縣城,日常需要的東西都可以買到,短期外來的人,帶點水果也就可以了(補充維生素),因為那裡的蔬菜水果等比較貴。
在中國,除了極個別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極偏僻地區,普通話交流都沒有問題,你盡可放心!
7. 青海窮游可以怎樣計劃路線
我們不管從哪個地方出發,一般先到達省會城市。首先抵達青海省會“夏都”西寧 。在西寧,我們可以去青海省博物館,該單位承擔著青海全省文物地徵集,收藏、陳列展覽等工作。青海省博物館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西寧市城西區西關大街58號。 在博物館,了以粗略了解到這個地方的歷史,人文等。是到一個地方的必經之地。
8. 柴達木盆地西邊是茫崖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身處大陸內部,距海遙遠,降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