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處理 > 紅河元陽縣電子廢水處理設備

紅河元陽縣電子廢水處理設備

發布時間:2021-05-28 22:01:54

㈠ 請問雲南省農村信用社工資待遇如何可以的話麻煩說說紅河州元陽縣那邊的。。。謝啦!

你好,雲南省農村信用社工作崗位因其政策穩定、工資較高、獎金一流、福利待遇豐厚等獲得大量畢業生的青睞,建議你還是好好准備下哦。

㈡ 紅河州元陽縣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紅河洲人民政府、元陽縣人民政府、紅河州國土資源局

(2011年5月)

主辦單位:紅河州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元陽縣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紅河州國土資源局

地點: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村委會

時間:2011年5月30日上午正式演練。

參加人員:紅河州人民政府何文亮副秘書長、紅河州國土資源局周強副局長、紅河州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許濤科長、元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白樂章,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縣國土資源局及新街國土資源分局,新街鎮政府機關各站所和下節街社區、民兵,新聞媒體工作人員,受威脅的群眾,約計700餘人。

演練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應急演練的目的

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各有關部門協調配合能力和群眾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和防災避災意識,在臨災時能快速有效撤離避讓,努力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應急演練的地點和任務

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社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擬設場面:遭強降雨,發生山體滑坡,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立即啟動《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快速組織危險區的群眾撤離,全力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三、應急演練的原則

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演練的組織領導

指揮長: 白樂章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

副指揮長: 毛雪冰 縣政府辦副主任

高榮奎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白玉文 新街鎮黨委書記

王建福 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成員: 白海榮 縣民政局局長

龍正福 縣交通局局長

朱樹海 縣衛生局局長

張紅衛 縣氣象局局長

馬正學 縣水利局局長

唐 斌 縣環境保護局局長

馬正福 縣教育局局長

劉天學 縣財政局副局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周 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楊宏敏 元陽供電有限責任公司

下設九個工作組:

(一)綜合聯絡組

組長:毛雪冰縣政府辦副主任

成員: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領導

職責: 負責應急成員單位之間的相關協調與聯系, 新聞媒體單位的聯絡, 領導講話稿撰寫等工作。

(二)現場准備組

組長: 白玉文 新街鎮黨委書記

副組長: 周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 新街鎮人民政府。

職責: 負責應急演練現場的准備等工作。

(三)交通治安組

組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成員: 縣公安局抽調民警和新街鎮派出所民警

職責: 負責擬災害發生區域的警戒、 治安和交通管制, 負責對有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 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 參與災害發生現場的赴救及處置工作; 確定災害傷亡人數和傷亡人員的姓名身份; 負責相關災害直接責任人的監護和逃逸人員的追捕; 參加災害調查。

(四)應急搶險組

組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副組長: 白玉文(新街鎮黨委書記), 王建福(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領導。

成員: 新街鎮政府機關和各站所幹部職工, 社區幹部、村小組組長, 民警、 民兵等及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臨時抽調工作人員。

職責: 負責組織受災群眾的撤離、 現場搶險救災等工作; 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按照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的各自職責, 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必需的救災物資、設備、 資金等和其他保障措施, 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電力部門負責盡快搶修恢復供電設施, 保障災區供電。

(五)醫療救治組

組長: 朱樹海 縣衛生局局長

成員: 從縣人民醫院、元陽民族醫院等抽調

職責: 負責組織指揮受災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 做好災後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六)災情調查組

組長: 高榮奎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副組長: 周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 從縣國土資源局抽調

職責: 負責災害調查和統計工作。

(七)後勤保障組

組長: 王建福 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副組長: 劉雲 新街鎮人民政府分管副鎮長

成員: 從新街鎮政府抽調

職責: 負責食宿安排、車輛派遣等工作。

(八)善後處置組

組長: 白海榮 縣民政局局長

成員: 新街鎮黨委、政府,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

職責: 新街鎮牽頭, 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配合, 受災村(組)群眾參加, 做好遇難、受傷人員及家屬的安撫和災後重建工作。

(九)宣傳報道組

組長: 白波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成員: 宣傳部、廣電局等抽調

職責: 負責應急演練(應急救援)等工作的宣傳報道。

五、 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紅河州國土資源局領導召集縣人民政府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相關部門領導、新街鎮主要領導等參加。

會議內容:

(1)縣人民政府領導講話, 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2.參演單位專業隊伍和人數以及演練前需准備的物品

(1)縣人武部、 民兵應急分隊共20人。 負責其他參演單位所需迷彩服、 十字鎬、鏟子、鋼釺等器材的准備。

(2)縣公安及交警30人。負責治安和交通管制警示標志。

(3)縣衛生局8人。負責120急救車輛以及急救器材、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治療器材的准備。

(4)縣民政局2人。負責救災、慰問物資、安置災民相關表卡的填報准備。

(5)元陽一小3人。負責演練前組織、宣傳發動。

(6)縣教育局2人。負責參演學生的組織和動員。

(7)縣電信公司2人。負責現場的通信保障。

(8)縣氣象局1人、縣供電公司1人、縣自來水公司1人、縣水利局1人、縣安監局1人、縣環保局1人,按各自工作職能准備相應器材。

(9)新街鎮幹部15人。負責演練前演練區域村民的動員和群眾會的召集。

(10)參演群眾250人,元陽一小師生250人。由新街鎮政府、元陽一小學、縣國土資源局負責組織落實好人員。

3.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訂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做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組、後勤保障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師生)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新街鎮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小分隊由新街鎮基層民兵組成,人員20人,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7)縣國土局、縣教育局、新街鎮政府及相關的新街鎮派出所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訓導工作。

(二)演練工作程序

2011年5月30日上午8:30全體演練單位在七中待命,觀摩人員由工作人員安排進入觀摩地點。

8:50,紅河州人民政府領導宣布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村委會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開始。

9:00,下節街社區負責人向新街鎮人民政府報告:「因昨夜連續大雨,下節街社區3、4、6組出現嚴重險情,簡易監測表明滑坡體與後緣裂縫加寬,有出現滑坡可能。」

9:05,新街鎮黨政主要領導及有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險情加劇,立即下令啟動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在新街鎮畜牧獸醫站成立臨時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迅速向指揮部集中,同時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王建福鎮長向國土局周柱副局長報告,鎮屬參演職工9:10前在鎮畜牧獸醫站集結完畢,並設立臨時指揮部。)

9:10,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報後,立即下令新街國土分局派出應急小分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進行險情評估及應急處理,設立簡易檢查點,同時,分別向縣人民政府和縣地質應急搶險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報告。(國土局周柱副局長在向高榮奎局長報告的同時,帶領人員進入演練現場開展調查,高榮奎局長接報後向白樂章副縣長報告。)

9:15,指揮長接到縣國土資源局報告「下節街社區滑坡活動性增強,寬度已增大到0.2米,滑坡體處於臨滑狀態,建議啟動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下令啟動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趕赴現場。

各成員單位接到通知後,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入新街鎮原糧食局倉庫,並向指揮部報告(途中特種車輛拉響警報)。(白樂章副縣長下達命令後帶領高榮奎局長、毛雪冰副主任、徐建民進入演練臨時指揮部,3分鍾後,各成員單位向指揮部聚集並報告,報告順序依次為:1.新街鎮;2.公安局;3.民政局;4.衛生局;5.消防大隊;6.教育局;7.氣象局;8.供電局;9.自來水公司;10.安監局;11.環保局;12.電信局。)

9:25,在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臨時指揮部,縣氣象局報告天氣情況;新街鎮政府報告前期工作情況;縣國土資源局報告災情發展趨勢,建議組織群眾撤離。

9:30,指揮部下達命令:

交通治安管理組封鎖進入危險區的道路,設置警戒線,確保除搶險救災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該危險區域,同時實施治安巡邏,保證災區安全。(交通治安管理組在10:00前完成通往危險區的公路、道路封鎖及警戒工作有條不紊進行後,向指揮部報告。)

應急搶險組在使用各種設備緊急通知危險區域的群眾和師生按撤離路線有序安全轉移的同時,組織應急搶險隊伍進入隱患區協助群眾和師生撤離,在協助過程中對不願撤離的群眾強制帶離(1人),對受傷的群眾撤離(2人)。(應急搶險組要在9:45前完成群眾和師生撤離工作,並向指揮部報告。)

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跟蹤災情,每5分鍾向指揮部報告一次。

醫療衛生組在9:40前完成臨時急救點,並向指揮部報告,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治療、轉移。

後勤保障組在9:50向指揮部報告群眾和師生基本安置妥當,救援物資已陸續就位。

10:00,災情調查監測組報告:據監測組監測,滑坡變化已趨穩定,建議召開指揮部會議,研究解除封鎖警界。

10:05,指揮部召開會議,下達命令:解除道路封鎖、警界。由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善後處置組負責對危房進行鑒定,提出災民回遷和重建方案,報政府批准實施。

10:10,指揮部領導到各災民轉移臨時安置點看望群眾、師生撤離安置情況。

10:20,演練工作講評會。紅河州政府領導和縣政府領導講話。

10:30,紅河州人民政府領導宣布演練結束。

㈢ 土地整理復墾的方法

礦區土地復墾報告
摘要 對我國礦區土地復墾現狀進行了總結,煤炭開采會破壞和壓佔大量的土地資源,導致土地利用類型、功能發生較大變化,污染周圍環境,對礦區土地資源破壞進行了地表沉陷對土地質量的影響分析,提出了開采引起土地破壞的評價方法。復墾土地的適宜性評價是制定土地復墾方案的前提和基礎。探討了山地煤礦開采時地表的影響與平原地區存在的差異。
關鍵詞 西部礦區的地面塌陷加速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同時採煤引起的地表塌陷還引發大量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嚴重破壞礦區的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我國耕地資源人均數量少,質量低,耕地後備資源不足。為保護礦區生態環境,實現耕地的復墾利用和礦區的可持續發展,探討開采沉陷對土地造成的破壞以及預測評價是十分必要的。
同時隨著煤炭工業的迅速發展,礦藏資源被過度開采,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礦區生產形成塌陷、挖損,壓占土地,人地矛盾日益加劇,嚴重威脅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土地復墾利用已成為解決我國人地矛盾,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一項重要措施。但要實現復墾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須以土地適宜性評價為基礎。新河礦區待復墾土地主要是以塌陷地為主,塌陷地是指地下開採煤炭資源後,由於地表塌陷而廢棄的土地_1]。塌陷所毀損的土地原本多是耕地,且大多數是生產力較高的良田。礦區待復墾土地適宜性評價是在對破壞土地調查和預測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選取影響因素,確定各因素因子指標值及權重,評定被破壞土地最適宜的復墾利用方向和構建土地最佳復墾模式[2]。通過對礦區待復墾土地進行適宜性評價,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實現有效合理節約集約利用;二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生態系統重建為最終目標,提出有較強針對性的土地復墾工程計劃及措施,切實保護生態環境;三是為復墾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據,同時為其他復墾土地的適宜性評價提供方法和思路。目前,有關復墾土地適宜性的綜合評價方法的文獻不多,可借鑒於此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專家評價法、經驗判斷指數法、極限條件法、多因素模糊綜合評價法等,層次分析法(AHP)通過逐層比較各種評價因素的重要性,分析和判斷待評價的樣本指標的實際值,將半定性、半定量的問題轉化為定量計算。
第一部分:我國煤礦區土地復墾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約佔一次性能源消費量的74% 。但在煤炭的大量開采中,不可避免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尤其是對礦區的土地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中國煤炭開采大約96%為井工開采,4% 為露天開采。井工開采形成地下采空區,勢必會造成地面塌陷。目前採煤區地面塌陷造成土地破壞總量超過400.0萬hm ,並且仍以每年3.3萬~4.7萬hm的速度增加 。這一系列的問題使礦區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對礦區土地的復墾成為解決礦區人地矛盾的必然選擇。
第二部分:礦區開采土地破壞分析及評價
礦區開采土地破壞現狀
對土地資源的破壞 由於采礦工藝的不同,其對土地資源的破壞方式也不相同。總的來說采礦對土地資源的破壞分為壓占、塌陷及挖損3種形式:露天采礦剝離的表土層外排堆積形成排土場,以及采礦產生的煤矸石、尾礦的排放堆積都壓佔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甚至是耕地。據統計,我國每年排放煤矸石約1.5億~2.0億t,歷年堆積量已達30.0億t以上,佔用土地約1.33萬hm ,已堆積有1 500多座煤矸石山 J。地下開采中,由於大量煤炭被挖出,采礦區地下形成巨大的空洞,當空洞被其上部和周圍的岩石填充時就形成了地表塌陷。據統計,全國每年因採煤塌陷土地70 km ,平均每采l萬t煤塌陷土地0.2 hrn [4 3;露天采礦中要剝離煤層之上覆蓋的岩石層和土層,煤炭采出後必然形成深坑,造成原有土壤層的破壞,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土地荒蕪、岩石裸露、亂石滿地的礦業荒漠化現象。
對礦區環境的污染 煤礦的開采對大氣、水、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煤礦開采產生大量的廢水,由於礦區缺少必要的處理設備,這些未經處理的廢水大部分被直接排人周圍的河流,這就導致廢水排放地河流及土地的污染。據有關統計測算,我國煤礦每生產1 t煤需排放礦井水約1.75—2.15 t,平均年礦井水排放量超過50億t,而利用率不足50% 。據不完全統計,山西省因採煤導致流量下降或斷流的井泉達3 200多個,導致近600萬人以及幾十萬頭大牲畜飲水嚴重困難。據山西省國土資源廳2003年底統計,山西省濕地總面積為3 580 km ,比20世紀90年代初期減少了約1 390 km ,平均每年減少近100 km2 。煤礦開采還會產生大量煤矸石等廢石,這些廢石被隨意堆積到周圍土地上形成一座座巨大的矸石山。煤矸石除含有SiO 和A1 O,以及鐵、錳等常量元素之外,還有其他微量的重金屬元素,如鉛、鎘、汞、砷、鉻等。煤矸石在露天堆放情況下,經風吹、日曬和雨淋等風化剝蝕作用,這些重金屬元素有可能通過雨水淋溶進人水域或滲入土壤,從而影響土壤環境質量和水環境質量。另外,矸石在長期的堆積中自燃形成H S、CO、SO:等有害氣體對大氣造成污染。如烏達礦務局某礦山自燃排出SOH S最高日平均濃度達10.69 mg/m ,使該地區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銅川礦務局矸石山發生自燃,使周圍地區SO:嚴重超標,導致在周圍工作5年以上的職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肺氣腫病,而且這些地區是癌症高發區 。
地質災害問題 我國許多露天礦山在開采過程中,經常發生邊坡失穩、滑坡和崩塌等災害。如盤古山塢礦采空區大面積崩塌使該礦的七大工藝系統和4個采礦中段破壞,損失工業礦量30萬t,企業生產能力連續4年平均下降45% 。礦山排出的大量礦渣及尾礦的堆放,除了佔用大量土地,嚴重污染水土資源及大氣外,還經常發生塌方、滑坡、泥石流等。1996年5月31日和6月3日,雲南省元陽老金山金礦群采區接連發生2次滑坡,造成近40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4億元。四川冕寧縣滬沽鐵礦,向鹽井溝堆放55萬m 礦渣,1970年5月26日發生泥石流,沖毀房屋,堵塞河溝,死亡104人,並威脅成昆鐵路和滬沽鎮的安全 J。另外,在尾礦和矸石堆中含有許多有害的乾燥廢渣物,在刮風的日子裡,隨風吹到城市和居民區,影響人民生活和身體健康。在我國礦山經常發生的地質災害現象中,還有瓦斯突出和爆炸、礦床尾岩變形、項板冒落等 ⋯
破壞對土地質量的影響分析
地表沉陷引起土地侵蝕和水土流失 地表變形引起的土壤侵蝕,改變了表土的理化性狀和自身的營養條件。這種侵蝕過程對於土壤養分和水分的保持構成極大的威脅,不僅可能出現滲漏、沖刷和揮發現象,而且減弱了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氣狀況,影響有機物和礦物質的分解、淋溶和沉積、土壤膠體對離子的吸附交換、土壤酸鹼中和、緩沖和土壤氧化還原等作用的進行。土地變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土壤侵蝕,破壞了微生物適宜的生活環境,就會減少由於微生物作用而產生的腐殖質。由於腐殖質缺少,土壤保水能力差,養分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土質惡化,影響到土壤對農作物養分的供應。地表沉陷可引起土地侵蝕和水土流失,因為地表下沉盆地內的地表傾斜使地形坡度改變,而坡度是決定徑流沖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徑流是指雨水流向排滯區的作用過程,坡度越大則徑流量越大,沖刷量也越大,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蝕越嚴重。某地區根據沉陷穩定後地面坡度的大小,將地面沉陷對耕地侵蝕程度的影響劃分為6個等級(表1)

次生鹽漬化和沼澤化 高潛水位礦區,由於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土壤容易鹽漬化,季節性積水區域則在地表產生炭化層,出現沼澤化現象。當潛水位接近地表,達到農作物根系所及范圍時,將阻止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抑制根系的生長,導致作物的減產。當潛水位接近地表時,潛水蒸發量增大,同時由於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加強了土壤水溶解固體物質的能力。當土體母質含鹽量大,地下水礦化度高時,地下潛水鹽分能夠補充土壤水鹽分。隨著含有大量可溶性鹽分水的蒸發散失,大量鹽分逐漸貯留於地表,特別是在乾枯季節,地表水大量蒸發散失,加快了地下鹽分的輸送量,使田地更加容易鹽漬化。沼澤化現象出現在過濕地區,由於土壤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養分養料通過水的淋濾隨地表水或潛水逐漸流失,這時少養分喜濕植被開始叢生,土層更加過濕。使土壤狀況惡化,有機殘物的分解過程緩慢,形成較厚的草根層或積累成泥炭而演變成沼澤化土地。在高潛水位或地表積水較多的地區,通常在水緣周圍形成沼澤帶,一般作物不易生長,只有一些耐鹽喜濕性植物生長,因土壤的理化以及生物性質惡化,通常難以得到改良利用,嚴重影響土地的永續利用。
土地荒漠化 開采沉陷破壞了耕地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平衡,致使耕地發生潛在荒漠化,特別是在氣候乾旱少雨的西北礦區較為明顯。以大同市為例,土地荒漠化在該地區不斷加重,且有逐年擴大趨勢。調查發現大面積開采地下資源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因采礦造成土地塌陷、山體滑坡。很多山區百姓因無水不得不搬遷,搬遷後遺棄的耕地因缺水,植被不能很好恢復,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地一旦荒漠化,就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災難。煤層大面積開采後,不僅使地表出現沉陷現象,而且采空區的冒落和下沉會造成地下導水裂隙帶貫通,改變地下水的徑流條件,甚至導致煤礦周圍各含水層疏干,改變區域土壤層水分的動態關系,使地表更趨於乾燥,抗蝕能力減弱,加劇水土流失,促使耕地荒漠化。
地表沉陷可改變土壤濕度。使農作物產量下降 作物生長離不開水,但水分過多又將不利於作物生長。地表沉陷造成農田排水不暢,對植物的生長不利,降低了耕地的宜農性。對於不同質地的土壤,農作物正常生長所需要的有效水分和濕度是不同的。植物從發生萎蔫到枯死的整個過程中所需的土壤濕度稱為凋萎濕度,常用它作為土壤有效含水量的下限,而把田間持水量作為土壤適宜濕度的上限。多數土壤中,田間持水時的水分佔土壤體積的25%為空氣體積,這種情況下作物可正常生長。對農作物的研究表明,作物適宜的土壤濕度下限均在田間持水量的70% 左右,恰好相當於毛管水破裂濕度。1.5 產生附加坡度和裂縫在中低潛水位礦區或丘陵山區,開采沉陷使地表產生附加坡度和裂縫,這種地表物理形態的改變會引起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開采沉陷對農田影響主要是由地表傾斜和拉伸變形及潛水位變化而引起的,根據我國情況,一般當地表坡度大於20 mm/m時農田灌溉將開始受到影響,當地表拉伸變形為2~ 4 mm/m時,地表就開始產生明顯的裂縫,這將使農作物產量和生產力指標逐漸下降。裂縫破壞性強,影響周期長。地裂縫穿過建築物往往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農田無法耕種,雨季成為地表匯水貫滲通道,危害礦井生產。地表沉陷對土地的影響程度,應根據上述沉陷後土地侵蝕的程度、沼澤化和鹽鹼化的程度、裂縫深度和寬度、土壤有效水分及其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程度綜合分析評定。
利用MSPS對地表沉陷進行預計評價
MSPS(礦區沉陷預測預報系統)軟體為中國礦業大學開采損害研究所自主研發的一款地表沉陷預計軟體,該軟體可以生成設計開采方案的任意時刻地表下沉以及沿傾向和走向傾斜、曲率、水平移動和水平變形值,並能預計主斷面上指定點的各項變形值。
生成各種專題圖 根據生成的下沉文件,利用SURFER8.0可以生成下沉等值線、下沉三維立體表面圖、影像圖、地貌暈渲圖、矢量地圖、線框圖和表面圖等各種專題圖
進行土地破壞等級分類統計 將SURFER生成的下沉等值線與土地利用規劃圖疊加,通過疊加分析,即可實現土地破壞等級分類統計,可以作為採煤方案設計和土地復墾工作的依據(表2)。

3D分析 利用MSPS軟體可以生成下沉文件(DEM),由於該文件可以根據地下開采進程實時更新,因此原始地表地形DEM和下沉DEM疊加可以生成采空區實時DEM。根據應用結果可以實時動態的了解與地下開采進程相應的沉陷前後積水面積和沉陷體積的變化,同時通過剖面圖繪制,可以直觀地看出因地下開采引起該截面地表面的地形變化。將DEM文件導人Arcgis,利用「3D analyst」模塊「surface analysis」和「area and volome」功能可以得到沉陷區域的面積和體積。根據潛水位標高,設置積水高度,選擇「calculate statistics below plane」,即可得到積水面積體積統計結果。
表3為實驗原始地形DEM、下沉DEM和實時DEM在Arcgis中進行礦區特定應用的積水面積、沉陷體積統計數據,從表中統計數據可以知道沉陷前後地面積水面積的變化和沉陷體積。圖2為實驗圖的原始地形DEM和疊加後的實時DEM獲得的沉陷前後任意兩點間的剖面圖,從圖中也可以直觀地看出因地下開采導致的地面兩點間剖面的變化。

第三部分 待復墾土地適宜性評價(焦作市新河礦區)
待復墾土地的適應性評價原則
因地制宜原則 待復墾土地利用受外部環境與內在質量等多種條件制約,造成在改造利用方向和方式上有很大差別。因此,必須因地制宜,確定待復墾土地資源利用方向,既要分析研究土壤、氣候、地貌、水資源等自然因素的狀況,又要分析項目區區位、種植習慣、社會需求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狀況,同時還要考慮被破壞土地的類型和破壞程度。一種利用方式,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配套設施和環境。「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做到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充分挖掘資源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真正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
可比性原則 影響因素的選擇,應考慮不同因素在項目區內部不同評價單元之間存在的差異。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原則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對一個區域內土地利用進行的長遠的總體的安排,是協調土地供需矛盾,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的有效手段,它從戰略上、宏觀上調控土地利用的方向。土地復墾規劃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一部分,通過復墾,對生產建設過程中破壞的土地進行綜合整治,按照適宜什麼、安排什麼的原則進行土地資源再利用。因此,土地復墾規劃必須服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原則。
可持續利用原則 土地復墾後的用途應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穩定,不應因自然的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微小變化而改變,應避免利用方式上的短期行為。統籌考慮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環境問題,引起耕地減少、城鄉用地結構失調等社會經濟問題。因此,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是項目區土地復墾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土地適宜性評價依據
破壞前土地自然生產力大小及生產水平 土地自然生產力大小是影響土地質量、土地利用方式和價值的主要方面,也是對破壞土地資源進行適宜性評價的重要依據;生產水平直接反映土地自然生產力的大小,生產水平因地區不同而異。新河礦區為山前沖洪積平原,小麥、玉米是項目區內主要的農作物,是主要的農業經濟支柱。區域內農業生產條件良好,農田水利設施較為完備,有一定的抗災能力,對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土地自然條件 在對被破壞土地資源進行適宜性評價時,需考慮土壤、地形地貌等基礎因素,它們對土地適宜性的影響最直接、最關鍵。首先,土壤是構成土地的基礎,直接影響著植物各種營養元素和水分的獲取,因此,土壤因素至關重要。礦區范圍內主要為褐土、棕壤土和潮土3個土類,褐土類是該區的地帶性土壤,約占總面積的8O% 。其次,地形地貌直接影響著水熱狀況的再分配,植物元素的遷移和土壤、植被的發育影響著灌溉和排水能力,關繫到土壤能否免受侵蝕和水土是否流失,同時地形地貌在一定程度上還決定著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可能性。因此,它直接影響到土地利用方向和改造措施,是適應性評價的基本要素。
破壞土地的類型和程度破壞方式、破壞 程度不同,土地改造利用的方式、方向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土地適宜性評價中土地破壞類型和程度也是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
土地適宜性評價
劃分評價單元 礦區待復墾土地資源適宜性評價應首先從評價單元的劃分開始。項目區土地評價單元的確定採用綜合法,即以GIS軟體為平台,以土地利用現狀圖自然圖斑為評價單元。
評價因素選擇 評價因素是對土地質量差異有顯著影響的自然條件、農田基本建設因素和經濟因素,它們又可分解為多個因子構成因素體系。主要遵循以下原則:1)分值為0~100。分值差異的大小因各自的特點而異,最優的條件取100,最惡劣的條件取0,其他條件的作用分值根據其對土地適宜性評價的影響程度給定;2)評好關鍵分值。
評價方法 採用層次分析法(AHP),根據評價因素的選取原則以及礦區實際情況,確定對土地質量差異有顯著影響的自然條件、農田基本建設狀況為基本評價因素,最終選擇8項土地適宜性評價因素因子構建評價體系,對各因素因子進行獨立評分,評價體系見表。
評價因子權重的確定 礦區適宜性評價因素因子共分為兩級,通過對單層次下各因子兩兩比較,按照9級標度定量化,逐級構造判斷矩陣,計算各因子對上一級因子的權重值。在計算過程中進行層次單排序的一致性檢驗,隨機一致性比率CR<0.10,結果較滿意。
評價模型和評價單元分值計算 根據土地適宜性評價因子及分級標准,確定各評價單元各項因子的等級,按照下面的模型,計算出礦區標准地塊和各評價單元的綜合分值,進而以礦區標准地塊作為參照,根據礦區實際情況,劃分適宜性等。
技術及科研成果的支撐 2O多年來,經過科研人員的艱苦努力,在土地復墾方面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隨著復墾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復墾方法已從「一挖二平三改造」的簡單工程處理,發展到生態工程復墾和生物復墾等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復墾技術體系。同時,層次分析法、灰色系統理論、線性規劃等先進的規劃方法已成功運用到土地復墾實際工作中。在煤礦方面,土地破壞機制、土壤重構機理、復墾土地生產力模型等研究有所突破,已形成挖深墊淺、充填復墾、建築復墾、露天礦采復墾一體化以及煤矸石綠化等系列技術。在金屬礦土地復墾領域,提出了尾礦影響植物定居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其改良措施;發展了廢棄物酸化的預測方法,並提出相應的控制酸化的措施;深入研究了廢棄物堆場植物自然定居的過程和機制;研究了重金屬在植被重建中的遷移、積累規律。土壤改良方面,從水利措施、農業生態措施、生物改良措施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進展。20a來,土地復墾的人才培養也從無到有,發表的文獻資料也逐年增加,為順利開展土地復墾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土地復墾項目建設切實可行。
隨著我國土地項目的建設與發展,項目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土地管理工作做到了全程管理規范化,易於實現計劃目標、達到集約的科學水平。
結論 土地復墾在中國還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土地復墾率也明顯偏低,在理論、技術、政策法規上都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尚具挑戰性。但土地復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和諧統一是必不可少的。

閱讀全文

與紅河元陽縣電子廢水處理設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州長樂區光學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971
崇左市電池軟化水設備 瀏覽:807
駐馬店平輿縣線路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97
廣西省制葯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534
寧德蕉城區食品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241
周口西華縣化工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13
平涼涇川縣電池水處理系統 瀏覽:781
鄂州梁子湖區食品水處理系統 瀏覽:635
紅河河口瑤族自治縣鍋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495
自貢富順縣電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413
承德興隆縣電池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911
寧德古田縣電子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645
徐州泉山區電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56
昌吉奇台縣食品污水處理 瀏覽:973
武漢漢陽區鍋爐水處理系統 瀏覽:299
長沙芙蓉區紡織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669
三門峽澠池縣食品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371
長沙瀏陽市鍋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1
錦州黑山縣印染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20
來賓武宣縣印染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