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過年旅遊去哪裡好玩
1、廈門鼓浪嶼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四季如春,可以說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帶著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來廈門,在鼓浪嶼上度過一個悠閑下午,呼吸下清新的空氣,身心都可以得到放鬆。
2、青島
青島素有「東方瑞士」之美譽。凡是來青島旅遊觀光的中外人士,無不為青島的浪漫海濱所感染和陶醉。帶上爹媽到這里,游泳趕海,曬日光浴,或者去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看看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的一些展品,都不失為一種休閑度假方式。
3、成都青城山
青城山屬於都江堰景區,2007年被評為「中國老年人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青城山空氣鮮潤,非常適合老年人前往遊玩。這里有老年精修養生節,在自然氣息中頤養身心,體驗深厚的道教和養生文化。
4、桂林大圩古鎮
桂林清秀的山水,最適合長者回歸大自然和放鬆身心;結伴遊覽已有千年歷史的大圩古鎮,欣賞清代徽派建築風格的青磚、青瓦樓房,在青石板路大街上漫步,懷舊風十足,很適合知性長者;桂林的農家美食和清新空氣,對久居都市的長者都有著巨大吸引力。
5、湖南鳳凰
老年人的腿腳不如年輕人利索,休閑度假的方式是最適宜的,而鳳凰古城主要是玩水、游故居、園林居多,避免了攀登之勞。一來可以去看看古舊錯落的吊腳樓,老城牆腳下的旋轉水車,清清淙淙的沱江水,二來可以拿著五彩繽紛的許願燈,去沱江去放許願燈,代替家人給全家祈福平安。
6、雲南
雲南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都是不錯的去處。在麗江品納西風情,或去看元陽梯田的壯麗等,賞盡世外桃源美景。在這里和父輩們一起享受慢時光,或者去大昭寺曬曬太陽,都會是非常難忘的旅遊經歷。
7、北京
北京不僅是兒時小學課本上的「天安門」,更是父輩們精神上最牽掛和嚮往的地方。北京,給那個時代的人心裡烙下了最特殊的印記。去北京天安門看望毛主席,去故宮領略浩盪的皇家氣派,如果爸媽腿腳好的,還可以帶著他們一起爬爬長城,有生之年做回好漢。
8、西安
如果爸媽屬於對歷史文化十分感興趣的知性派,可以帶他們游覽西安。西安,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西安周圍有120多座帝王陵墓,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古城牆也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
9、海南三亞
海南三亞是我國唯一的一個地處濃厚熱帶海洋性氣候城市,據統計,三亞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1000個負氧離子,可謂天然氧吧,空氣質量全國diyi、世界第二,許多患有老年性疾病的老人到這里散心旅遊,病情都得到緩解。
⑵ 福建省長汀縣恆輝紅塅水力發電廠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省長汀縣恆輝紅塅水力發電廠有限公司是2006-12-30在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長汀縣紅山鄉。
福建省長汀縣恆輝紅塅水力發電廠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8217960891691,企業法人丘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省長汀縣恆輝紅塅水力發電廠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水力發電;淡水養殖;機電維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福建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87504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2027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福建省長汀縣恆輝紅塅水力發電廠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江西石城名人、名水、名篇有哪些呢剛注冊,錢不多,大家請多幫幫呀
江西石城境內,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兩漢時先後隸屬於都、揭陽、陂陽、虔化等縣。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陽縣,先後屬廬陵郡、南康郡。晉太康五年(公元284 年),改名陂陽縣,屬南康郡。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設場,以境內「四面環山,聳峙如城」得名石城場。南唐保大 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石城場為石城縣。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屬虔州。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屬贛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屬贛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贛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劃石城縣為寧都直隸州轄。1914年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屬江西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城為中央蘇區之地。1932年12月石城縣劃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轄,1933年3月復歸江西省政府轄。1933年7月22日將木蘭、高田及小松的羅溪劃屬赤水縣,岩嶺劃屬福建彭湃縣。1933年8月16日,蘇維埃中央政府劃石城之南的橫江、龍崗、大由、珠坑、洋地、羅家及瑞金的日東、湖陂,寧化的淮陽(淮土)等地增設太雷縣為中央直屬縣,縣委駐橫江墟。1949年9月30日解放,屬瑞金專區,縣政府駐琴江鎮。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9月以後,先後屬贛州專區、贛南行政區、贛州地區,1999年撤區改市,屬贛州市至今。
贛江源漂流號稱「千里贛江第一漂」,為亞洲最刺激的漂流!位於江西贛江源自然保護區。
贛江源漂流刺激、驚險、安全,野趣橫生。漂流景區負氧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10萬個單位,全國罕見,有天然氧吧之稱!
贛江源漂流全長5公里,落差320米,共有河灣80幾個,險灘56個,水潭22個。漂流河段兩岸綠影婆娑、層巒疊嶂、怪石嶙峋、飛瀑流泉;河灘水流湍急,浪花飛濺;深潭水色清碧,波光悠悠,倒影如畫。
贛江源仙人谷漂流途徑「仙人谷」、「鯉魚躍龍門」、「三疊泉」、「金龍潭」、「七里荷塘」等40多個天然景點,令您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通天寨位於距縣城東南6公里處的大畲村境內,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自然景觀與人文古跡交相輝映。通天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在15.5—17.9℃左右,中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教授黃進同志考察後認為:全國只有通天寨見到如此典型的岩面龜裂地貌,是一處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
石城白蓮、煙葉享譽全國,是著名的通心白蓮和優質烤煙基地縣,199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白蓮之鄉」和「中國煙葉之鄉」。以臍橙、牛心柿為主的果業已初具產業化規模。動植物種類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動物118種,中葯材138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6.8%,活立木蓄積量262萬立方米,尤其以毛竹豐產林、油茶林、松脂林等發展較快。
石城物產充裕,資源獨厚,已探明有鉭、鈮、鎢、錫、鐵、稀土、花崗岩、高嶺土等10多種礦產。龍崗硯石享譽中外,所制「龍硯」歷為貢品,深受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工業方面有化工、廣播電子、軸瓦、礦山設備製造、紡織器材、南金紙、重紙、印刷等。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先後開發了白蓮系列綠色食品(通心白蓮、蓮子奶糊、白蓮慧仁糊、白蓮速溶粉、維他蓮子奶、營養蓮子片、蜂蜜蓮心茶等)、客家酒娘、藕粉、茵陳茶、淮山、保健粉等系列食品。其中,茵陳茶、客家酒娘榮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優勝獎。
石城是中央蘇區全紅縣,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林彪、羅榮桓、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進行過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石城有數萬人參軍參戰,為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後經上級批準的烈士達4000餘名。經歷過紅軍攻克紅石寨、石城阻擊戰、紅軍秋溪整編等許多重要革命事件,革命文物和遺址非常豐富。現保存完好的有毛澤東朱德觀下舊居、紅家壟紅四軍軍部舊址,虎尾坑紅十三軍軍部舊址、紅軍秋溪整編舊址、第五次反圍剿時李獵石石城阻擊戰遺址、紅軍攻克紅石寨舊址。
石城是中華客家文化發源地之一,有「客家搖籃」、「閩粵通衢」之稱;歷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轉站。客家文化研究權威學者廖成普為石城題詞「祖根中原地,搖籃客石城」。石城又是「燈彩之鄉」,民間燈彩歷史悠久,燈彩道具、舞蹈、音樂皆極優美,是別具一格的表演藝術形式,特別是大型神話燈彩戲「花燈仙子」普晉京中南海演出,「燈彩之鄉」美譽蜚聲省內外。
石城遠自秦漢就有少量的中原漢人遷入,唐宋時期,南遷的中原漢人大量徙居石城,與當地土著一道共同開發了閉塞而荒寞的石城,創造了早期的石城客家文化,在石城這塊土地上促使了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使石城成了客家人的搖籃地。
石城最早土著居民
秦統一中國以前,南國並無漢人居住,而生活在閩、粵、贛、湘等南部中國廣大土地的是些什麼人呢?明鄺露著《赤雅》雲:「徭名輋客,古八蠻之種。五溪之南,窮極嶺海,逶遇巴蜀,藍胡盤候四姓盤居多。」《天下郡國利病書》雲:「輋當作畲,實錄謂之畲蠻。」李調元《齋瑣錄》雲:「輋音斜,耕山嶽之地曰輋」。民國卅八年吳宗慈主編的《江西通志考》「江西輋族考」中雲:「夫輋即苗即徭也。」又雲:「畲徭當以廣東東部為最多,其先世民族實為山越。」近人徐松石著《粵江流域人民史》廣東畲人節載雲:「畲徭即古代所謂山越,在廣東東部散處最廣,……現仍有許多輋字地名。……所以在廣東區域內所謂舊越人或先來之土著當系輋徭部族。」閩順昌縣志雲:「徭人以盤籃雷為姓,楚粵為盛,閩中山溪高深處有之,俗曰畲客,此足證明廣東之畲民向東移徙而入閩。」廣東畲民入閩且同時入贛。《王文成公全書》請立崇義縣治疏雲:「其初畲賊原系廣東流來,先年奉巡撫都御史金澤行令安插於址。」此足證明粵境畲民由東北遷徙而入贛。輋民來贛之原由,《江西通志稿》中又雲:「明以前難為確定之論斷,在明代則為自廣東移徙而來。輋徭即古代山越,在廣東東部散處最廣。」通志稿又雲:「輋人之主要目的在求得耕地以遂其生耳,不得平原之地則但求山地,以施其刀耕火種之勤,其情殊可憫焉。」守仁和邢絢韻詩雲:「處處山田盡入輋,可憐黎庶半無家」。輋民與當地居民爭地矛盾日趨尖銳,不時發生角斗,多有死傷。至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巡撫南贛都御史王守仁派重兵 「痛剿」後「其勢大衰」,此「畲徭之患」始得解除。倖存畲民只能緊縮深山,並往閩粵山區遷徙,贛境內畲民幾乎絕跡。
石城地處武夷山區,與福建省僅一山這隔,山那面的長汀、寧化自古以來均有畲民居住,睦鄰地區相互遷徙也是常事。在石城大山中亦曾居住過季節性的「廣東畲客」。所以石城雖不是古代畲民的主要活動區域,但也有過閩、粵畲民遷入相土而居。石城許多古地名中都有帶畲字的,如溫家畲、楊畲、下畲、大畲等等,這些帶「畲」字的地點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一律毗連著高山大鄰,畲民真乃山民也。
有資料證明,現石城境內亦有藍、雷兩姓畲族居民,但這兩姓畲民並非原石邑土著畲民,均為南遷之畲民。據橫江桃溪《汝南藍氏五修族譜》載:「畲族起自太昊,居巴州藍田,遂以國為氏。」裔孫宦籍江南,分徙臨川、安福、吉州、虔州、泉州、邵武、建寧、上杭、寧化、清流等地,宋代遷石城張坊。明末,六五裔孫從清流次第遷居石城烏石頭,陶溪、丹陽、大埠等處。現有藍姓畲民近百戶600餘人。又據小姑秋樹《馮翊雷氏家譜》載:雷氏得姓予以古諸侯之國為氏,始祖憲公為陝西同州刺史而世居陝西馮翊郡。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浮州刺史閻公因避朱泚亂徙遷豫章。孫甫公任洪州刺史,移居撫州白水障,再遷寧化。裔孫顯吾諱承朝於清康熙丙子歲(1696年)遷石邑禮上里之溪子口。今雷姓畲民80多戶500餘人。石城藍、雷兩姓都是1985年才批准為畲族族屬的。他們均不是邑境的土著先民,而是古代南遷的中原人。其語言、衣飾與風俗均與當地人無異。
早在秦漢前,石城這塊遠離官府治所的寂寞封閉式山區可謂待開發的處女地、人跡罕至,林木蔥郁,溪河交錯,真乃山清水秀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天下置三十六郡,江西境內屬九江郡。據北宋《太平環宇記》稱:秦始皇為了修阿房宮,把原六國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近定居於興國的上洛山區,這就是世稱的「木客」。還有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領的鎮守嶺南的五十萬大軍(謫徒),任囂、趙佗率領的增援秦軍的四五萬樓船水師都是最早進入南國的中原漢人。後來趙佗被派作龍川令(今江西遂川)。還有為了使戌卒安心南國,「使人上書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以為士卒衣補」(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這些新組合的秦官兵小家庭大部分留籍贛南。漢時,朝廷曾兩次派官兵出守梅嶺,築寨修城,秦漢兩代的官兵成了開發和留籍贛南的最早中原漢人。而最早進入石城的中原漢人是些什麼人呢?惜尚未發現文字記載,僅有清乾隆乙丑《石城縣志》一小段文字雲:「秦末劉瑤英,隨父華家其上(指城東五里琉璃山,今名仙姑嶺)」。此劉氏父女是有名有姓的最早見於文傳的石邑居民。當然此劉氏父女究竟是屬中原避亂而來的百姓、抑是屬上述官員眷屬,時越二千餘年,確乎無以稽考。
石城歷代移民概況
西晉末年,政治腐敗,且民族矛盾上升,招致「五湖亂華」,史稱「永嘉之亂」。晉室南遷。舉國上下一片慌亂。導致大批士族和百姓隨文南遷。這次中原漢人南遷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前後歷時幾個世紀。進入江、浙後,繼續南移。其中很大一部分進入江西,而後溯贛江而上,有的沿途滯留,部分進入贛南,小部分又往閩粵繼續遷徙。如《包氏續修宗譜》載:「宗遠公事西晉為郎中,懷帝永嘉末,中原濁亂,五湖雜霸,聞元帝即位於金陵,遂挈妻帑家於江右丹陽。」《溫氏族譜》載:「五湖亂華之際,溫氏族人隨中原士族南遷。」龍崗《巫氏房譜》載:「東晉末始,暹公由平陽避亂兗州,轉徙入閩。」《石城井溪村鄭氏六修譜》載: 「晉懷帝五年(311年),海內大亂,獨江東差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遷奔縣,避居豫章西山龍園梅井坪」,「晉義熙八年壬子(412年),兄弟遷徙南康郡揭陽縣石鼓逯速。今本邑長上里磜腦。與吳恭葆同居,後移居南橋嶺(磜腦與南橋嶺均在現石城小松鎮轄區內,筆者注)。」此鄭、吳兩家均應屬晉代第一批人口大遷移之中原漢人。
自晉歷南北朝隨唐五代前後五個多世紀,中原大江南北,或舉族、或分散、或長驅、或近徙、移民們斷斷續續,自北而南,四處播遷。特別是唐僖宗朝北方發生了王仙芝、黃巢農民起義,起義軍眾至百萬,席捲大江南北,導致發生了歷史上第二次人口大遷移。這次延續一百多年的大遷徙直至五代末北宋初。在現存的譜牒碑記中均留有文字記載:「唐僖宗時,溫鋼寶避黃巢之亂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寧化縣石壁鄉」(《溫氏族譜》)「唐博士十五郎,公因黃巢之亂,唐乾符乙未由洪洲避居石城烏都陀。」(蜀口《許氏十修族譜》)。「因避黃巢亂率男而來(唐十五郎杜氏墓誌)」,「乾符甲午(874年)避黃巢之亂移寧化石壁葛藤村)《羅氏閩贛聯修族譜》)。」「值南唐之亂,瑗自寧都萬田背村徙居石邑下之溫坊(《聳岡石田溫氏八修》)。」這些避亂南遷的中原漢人進入江西境內者多數逆贛江而上,沿途滯留,部分進入贛南,少數進入閩、粵。據石城鄭、胡、溫、徐、賴、許、廖、羅、高、熊、畢、巫等姓氏族譜所載,唐五代時期,先後進入石城境內居住過的姓氏計有溫、鄭、吳、黃、陳、劉、賴、李、王、張、廖、許、鄧、何、羅、謝、曾、周、楊、朱、連、白、錢、袁、方、趙、蔡、黎、官、巫、康、盧、馮、彭、鄒、宋、江、余、程、范、崔、傅、徐、胡、高、熊、畢、鍾等四十八姓。
八十年代初全縣地名普查中還發現了杜、花、鄢、洪、湯、金、聯、雷、藍等姓居民開建的村落。誠然還有不少其他外遷的姓氏已難以考證清楚了。在上述五十多種姓氏中留下後裔在石城的只有鄭、賴、胡、溫、許、廖、徐、羅、高、熊、畢、巫十二種姓氏,其餘幾十種姓氏的居民均已外遷他鄉。
這些進入石城境內的移民們依山傍水、擇地建房,據縣地名譜查資料,現有居民點中,屬晉代建者仍保留5處,隨代建者1處,唐代建者40處,五代建者8處,計54處。一千三百多年來,社會已歷淪桑之變,人口遷徙又何其頻繁,作為居民點不斷新建、擴建、遷建,或者廢棄荒敗而至堙沒是常理之中的事,不難推斷,當時實際的居民點遠遠要超過這個統計數字。
據族譜載,宋代遷入石城境內居住的姓氏計有溫、黃、陳、劉、賴、李、王、張、廖、許、鄧、何、羅、吳、謝、曾、周、楊、朱、康、邱、胡、宋、鄭、熊、徐、伊、巫、池、毛、了、孟、江、應、段、聶、郡、呂、向奚、漢、曹、余、葉、官、孫、鄒、金、鍾、肖、崔、魏、管、沈、趙、雷、姜、章、潘、盧、錢、田、秦、孔、白、戚、容、郭、童、蔡、龔,過等70餘姓,其中多數姓氏的居民陸續外遷,留下裔孫至今天只有其中的30個姓氏,即:溫、黃、陳、劉、賴、宋、郭、楊、朱、鄧、熊、邱、吳、童、龔、魏、何、張、鄭、胡、許、廖、徐、羅、高、畢、巫、潘、蔡等姓。
元代遷入邑境的新增姓氏有:周、范、曾等姓。
現存的居民點中屬宋代建的有95處,元代建的65處。
明代,特別是明季江南很不太平。明末清初戰事頻繁,人口遷徙幅度很大,導致了歷史上的第四次人口大遷移。明代新遷入的姓氏有:藍、嚴、吉、尹、雷、董、饒、謝、阮、伊、傅、孔、巫、姜、程、施、危、白、肖、容、汪、寧、連、池、蔣、任、上官、顧、沈、伍、包、聶、柯、過、趙、夏等30餘種姓氏。這些移民中有半數以上是由福建寧化、清流和江西寧都等地遷入的,現存的居民點中屬明代的有505處。
清政權鞏固以後,採取了一些獎勵農業生產和人口發展的政策,也促使了人口的大量流遷。清道光《石城縣志》載:「康熙五十二年丁冊定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乾隆三十六年載滋生人丁 2279丁,女姓554人,遵恩詔永不加賦(其婦女於乾隆十一年,人丁於乾隆三十七年先後奉文停止編審)。」又載:「自乾隆三十六年編審後見在人丁不啻數十倍。」這些獎勵政策的實行,促使了人們往宜於農業開發之地遷移,石城地處山區,宜墾地多,故一時人口驟增。順治十三年(1656年)石城縣總人口為 3420人,至道光元年(1820年),總人口上升為184959人,凈增了50多倍。咸豐元年辛亥(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在廣西金田起義,定都天京(南京)後不久,又舉兵西征北伐。短短幾年時間,幾乎大半個中國鬧得沸沸揚揚,大江南北戰爭紛起。為避兵亂,尋求安全之處,江南地區開始人口大遷徙。石城為閩贛交界處的邊遠山區,對省、府、州治所來說均屬邊遠山區,相對來說有如一座避風港灣,屬可藏可進之地,故四方移民再次雲集此地,人口迅速膨脹。咸豐同治年間,石城縣在籍人口達22萬餘人,比一百多年以後的1985年的人口數還多出一千多人。清代新增姓氏有翁、游、武、夏等姓。清代新建的居民點達1091處,占現今居民點總數的一半以上。
清末至新中國成立的近四十年間,戰火連年,民不聊生,社會很不安寧,縣際間人口遷移頻繁不已,期間新增姓氏有:洪、豐、龍、宗、皮、俞、喻、梅、文、韓、官、鄢、曹、毛、章、方、匡、閻、管、左、慕、向、況、陰等20餘姓,新建居民點100餘處。
從晉至清末的十五個世紀一千五百餘年間,中國歷史上發生過五次規模較大的延續時間長的人口大遷移。縱觀中國歷史,古代戰場主要在北方,在中原地區,在河洛地區。相對來說,南方較為安定,人口密度較小,可開墾地之多,對移民的可容量大,故歷次移民總是自北向南,而其中部分移民是從中原地區入江西、再往福建、南下廣東、再往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有的徑往海外。流遷方式多以舉家群體為主,逐段南移,有的沿途滯留,真正抵南疆者總在少數。這些長途跋涉的遷徙者們在長達數百數千公里的道路上留下了斷斷續續的足跡。他們帶來了中原地區和沿途學到的先進工具和技術,帶來了有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和中原河洛文化,和當地的「土著」一道,用辛勤的汗水和共同的智慧,用披荊斬棘和勇於開拓的精神,創造了客家區域和整個南國的光輝燦爛的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的一枝最優秀的民系——客家民系。
石城客家民系的搖籃
唐末至宋末的兩次大規模的北民南遷,使閩贛交界處的寧都,石城、寧化等地成為移民們的集結地中轉站,大量移民的遷入加速了這些地區的經濟開發。就石城來說,宋代是一個比較安定的朝代,社會中興,人才輩出。石城的主要姓氏均已遷入定居,居民點的主要格局已經形成。在幾個世紀的共同經濟生活,特殊的山區地理環境,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與過去的中原漢人比較自然地產生了「變異」,一個新的民系開始產生。當然在當時土客斗爭十分尖銳的歷史條件下,還沒有明顯的「客家」意識,其實,在唐末至宋末期間,閩贛交界山區以寧都、石城、寧化為中心的周圍數十個縣份的廣闊地區是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發祥地。當然,客家民系的最後完成應是明清時期,是在粵東以梅州為中心的大片土地上。客家民系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中形成的。
從歷史的角度講,北民南遷的確是造成客家民系形成的先決條件,客家民系僅屬其中之一。就閩、粵、贛之省交界的山區中形成的客家人來說也是有時限和地域的差別。從移民的先後次序來說,自晉末至唐宋,移民們是在贛州北部結集,尤其以寧都石城為中心,而後翻過武夷山在福建省長汀、建寧、寧化一帶結集,尤其以寧化石壁為中心。幾個世紀之後,宋末至元明時期又大量往粵東遷徙,形成以梅州為中心的客家區域。從明代起,客家人又往廣西、雲南、四川等省遷移,並向贛東南部倒流,以致形成今天大陸的客家人的分布格局。從清代起,閩粵客家人出海謀生,開始向海外諸國發展。
唐末,大量南下北民進入石城境內居住,形成眾多的村落。由於石城的地理環境造成了當地居民的保守性,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具有一種自衛的排外性,故新來的流寓們只得所辟基址,建房造田,形成新的居民點。歷史的沉積使石城的居民點大都以同姓宗族為核心聚族而居,數姓混居的少,有的數百上千人的大村莊幾無雜姓,久為一姓之地。圩鎮另外,號稱「百家姓」。從已查譜牒資料可知石城在唐代當有48種姓氏以上,而民間自古流傳至今的湯、花、鄢、洪等古姓,空剩開基肇建的地名,而肇基者的後裔已不知何處去了。可以推斷唐代石邑居民最少有50餘種。唐代的石城僅是「湯」的建置,為虔化縣轄境,史無人口記載。宋代,大量的移民繼續往石邑境內遷入,據《贛石城縣志》載:南宋寶慶年間石城總戶數為16214戶,男丁36746丁,總人口數當在8萬以上,已當於石城縣1948年的人口水平。當時,全縣有主戶13879戶,客戶2335戶,至客戶之比約為6:1。從至客戶比例看,主戶已佔絕大多數,說明先來的移民已成土著,絕大多數已有田產,這樣石邑居民就有了相當程度的穩定性,長住戶已佔絕對優勢、宋末以前所建村落至今還存在150多處,可以說條件較好的地方都已經得到開發,建立了居民點。
移民的遷入加速了石城的農業經濟的發展,據考證,唐末在石城已有圩場之設。手工業也開始發展,聞名中外的橫江造紙起源於南宋,在洋地七嶺等地已建有不少紙槽。80年代初,在豐山發現晚唐五代古窯址,發掘多件古陶器。縣內還出土多件唐五代陶盂、陶壺、陶罐等文物,這些都是中原文化早期傳入的史證。
石城地避人稀,是個窮小縣,統治力量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而且據縣志載,自宋及清,還出現過一些關心民間疾苦的「清正廉明」的縣官。與通都大邑比較,石城縣較為平靜安定,故歷代移民在石城中轉的多。
石城既為純客住縣,素有移民定居之傳統,爭平排外性較弱,易於客寓。
石城,畢竟是邊遠山區,戰亂年代可作「避風港灣」而安全棲身,戰亂過後的和平時期,遷移者們就嫌石城閉塞和狹小了,甚至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又得舉家繼續遷徙。客家人的遷移真是漫長而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