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去離子水 > 伊犁電廠去離子水設備

伊犁電廠去離子水設備

發布時間:2021-05-14 00:37:49

1. 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的國際重大事件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
奧巴馬訪華

2. 為什麼有姓左的人

1.「百家姓」簡述。
提起姓氏,人們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因為它與《三字經》、《幼學瓊林》等,被列入舊時孩童的啟蒙讀物、
《百家姓》以「百家」為名,實收單姓408外,復姓30個、共計438個。
在中國華民族這一大家庭中,姓氏何止438個,就是僅僅漢姓也不止這個數。據說,見之於文獻的姓氏,可達5600之多。這其中不僅有單姓、復姓,還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姓。此外,還有的民族有名無姓,比如傣族。
《百家姓》以「趙」姓打頭,並非因為「趙」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為它是宋代錢塘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是趙氏,「趙:自然成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會引禍上身。又宋時吳越王的後裔居浙江,所以,「錢」姓便排列第二,錢的妃子姓孫,借錢氏之威勢,「孫」又排在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約是因為南唐皇族為李氏之故。
2. 16種「百家姓」的源出。
第一種,以祖先的圖騰崇拜物為姓氏。
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我國的百家姓,有些是由圖騰演變而來的,如:熊、馬、牛、羊、龍、鳳、山、水、花、葉等。但可惜這只是一些推測。由於年代久遠,史前無據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於圖騰崇拜,已不得而知。因為當今的『熊」「馬」「牛」、「龍」、「花」、等姓氏,於史書收及傳說中均可查出源出,但並不與圖騰有什麼聯系。黃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曾率領「熊、黑、貅、貔、虎」等。這些「 熊、羆、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圖騰氏族的名號。但這些氏族的名號究竟有哪些傳遞下來,成為其後裔的姓氏,也已難尋蛛絲。
有案可查的《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炎帝(神農氏)是少典之子,因生長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濱,得姓姜
黃帝(軒轅氏)是少典之子,因生長在姬水之濱,而得姓姬。
又姜(徹吧)和羌(Qiang)雖同韻而不同聲,但音特別相近。且兩字都有 「羊」字頭。一個從羊從女,一個從羊從人。從「羌」字的組成看,羌即「羊人」。上古時代晚期,羌族居住在我國的北部,其部族或氏族的圖騰可能是羊。而姜族則是羌族的一支,或許因為語音的誤差而化「羌」為「姜」,或許是母系氏族的母權影響,羊下之「人」,化作了羊下之「女」。炎帝以「姜」為姓,不是偶然,炎帝恰恰是古羌族支系氏族部落的首領。以炎帝;黃帝為首的原居於陝、甘、青一帶的古羌戎部族的一支,在東進中原的過程中,與東夷等部族融合,成為漢族的前身華夏族。
第二種,以祖先名字中的字為姓氏。
年(Zian)春秋時,周靈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應是其名,「王子」則是表明其身份的,如「公子」、公孫」)年夫的後人以其名中的「年」字為姓氏。
熊(Xiong)上古五帝之一有顓項(鬧旭氏,姬姓),其後人重黎在帝譽時擔任火官,被帝答賜為「祝融氏」。共工氏作亂時,祝融奉命平叛。叛亂雖被平息,但祝融並未將共工氏成員全部消滅,況融以此獲罪,被帝譽殺掉。祝融死後,其弟吳回擔任火官,依舊稱祝融氏。吳回有子陸終,娶鬼方氏首領之妹女聵氏為妻,生八子,其中第六於叫季連。
牛:西周宋征子之後有任司寇的牛文。牛文。牛文之後以其中的字「牛」為姓氏。
魚:系出於姓。春秋時,宋襄公的弟弟為「司馬子魚」(司馬是官職,子魚為其字)。其後人以其宇中的「魚」為姓氏。
井:春秋時,虞國有大夫井伯。井伯之後以其字「井」為姓氏。晉滅虞國之後,井伯的後代井奚逃入泰國。秦穆公以井奚為大夫,封邑於「百吸」,井奚便號「百里奚」。百里買的支子依舊以「井」為姓氏。
牧:上古時代,黃帝以「力牧」為相。力牧的後人以其字:「牧」為姓氏。
終:上古時祝融弟吳回(後也稱祝融氏)的兒子為「陸終」。陸終後代支系中,有的以其先祖名的「終」字為姓氏。
常:上古時,黃帝曾以 「常先」為相。常先的後人以其字「常」為姓氏。
孔:出於子姓。周武王封商微子於宋,微於死後由其弟仲衍繼承封地。仲衍之後有弗父何,弗父何,的玄孫名嘉,字孔父。孔父的兒子木金父以父字中的「孔」為姓氏,在魯國定居。
廉:顓項的曾孫名廉,其後人以祖字中的「廉」為姓氏。
樂:出於子姓。宋戴公的兒子公子衍字樂父,其後人以祖上「樂父」中的「樂」字為姓氏。
皮:周有大夫樊仲皮,其後人以其祖上名字中的「皮」字為姓氏。
高:出於姜姓。齊文公有子公子高。其後人以「公子高」中的「高」字為姓氏。
第三種,以封地名和國名為姓氏。
宋: 出自子姓. 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 公元前十世紀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亂之後, 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受封於宋國, 建都商丘(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 公元前286年, 宋國被齊國所滅. 其子孫以原國名"宋"為氏。
趙:伯益後裔造父,拉馴馬駕車。周穆王常乘坐造父所駕的馬車游巡各地,朝中有事,造父就以熟練的駕車技術及時將車馬趕回。造父因駕車馬有功,被周穆王封地於趙(山西洪洞縣北趙誠),其後人便以「趙」為姓氏。
吳:出於姬姓。周武王封鍾雍的曾孫於吳(江蘇蘇州一帶),建立吳國。其後代以國名為姓氏。
鄭:出於姬姓。周歷三封少於友於鄭(陝西華縣東),建鄭國。友的後代以「鄭」為姓氏。
陳:周武王滅商之後,追封舜的後代媯滿於陳(河南淮陽)。媯滿死後被謚為陳胡公.其後代便以「陳」為姓氏。
衛:出於姬姓。周文王其於摩叔於衛,建衛國康叔於孫以名為姓氏。
蔣:出於姬姓。周公且的兒干伯齡被封於蔣(河南固始縣東北蔣集),建蔣國,其後以國名為姓。
沈:出於姬姓。周文王的兒子賄受封於深(河南平輿縣北),建沈國,其後以國名為姓。
韓:出於姬姓。周武王的小兒子受封於韓(山西河津縣東北),後被晉國滅掉。桓叔的兒子萬受封於韓。萬的後代以韓為姓氏。
秦:出於嬴姓。伯益之後有嬴非子。非於擅育良馬,周。孝王以其育馬之功封非於於秦谷(甘肅天水西南),為附庸國。用非子的孫子秦仲因功被升為諸侯。秦統一天下,建立秦朝。秦滅亡之後,其子孫以秦為姓氏。
許:出於姜姓,神農氏後裔。周武王封文叔於許,建許國。其後 以國名為姓氏。
呂:出於姜姓,神農氏後裔。怕夷在堯時任掌禮官,又輔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其後以國名為姓氏。
戚:衛國大夫孫林父的封地為威邑(河南汝陽縣東馮東北)。孫
林父的孫以邑名為姓。
謝:周宣王封舅氏申侯於謝(河南唐縣南),申侯子孫中有一支 以其封地為姓氏。。
鄒:周代有曹挾封地於邾,戰國對改國號為鄒。其子孫中有一支 以國號為姓氏。
柏:出於柏皇氏。柏皇氏中有柏招,為炎帝的師傅,又有相同為帝嚳的師傅。其子孫受封於柏(河南舞陽縣東南),其後以封地)姓氏。
章:出於姜姓。齊太公封其庶子子郭(山東東平縣東)。受封於鄣的齊大公庶子的後代,去邑為章姓氏。
蘇:顓頊後裔終的最小的兒子樊受封於昆吾,樊的庶子後代受封於蘇(河南溫縣)。其後以國名為姓氏。
潘: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名高,受封於畢,稱為畢,稱為畢公高。華公高有庶於受封於潘,其後以封地為姓氏。
葛:出於嬴性。顓頊之後,封於葛(河南寧陵縣東北)。其後以封地為姓氏。
范:周宣王時有大夫杜伯,其子杜限到晉國,被任命為士師,其於以官名為姓。
彭:顓頊後裔陸終的第三個兒子錢鏗受封於彭(江蘇人徐州),為大彭氏,後人以彭為姓氏。
魯:出於姬姓。周公旦的兒干伯禽受封於魯(山東曲阜一帶),建魯國。怕食的子孫以國名為姓。
韋:出於累韋氏。豖韋氏在夏代居於豖韋(河南滑縣東南),為一路諸侯,建豖韋國,又稱韋國。韋君後人以國為姓氏。
苗:楚令尹斗之於賁皇亡命晉國。受封苗邑(河南濟源縣西南)。賁皇又名苗賁皇,
其後人以苗為姓氏。
任:出於有熊氏。黃帝的兒子禺陽受封於任,禺陽以任建國,其後國名為姓氏。
柳:魯孝公有兒公於展,公子展的孫子無駭以祖父名為氏,稱展無駭。展無駭的兒子叫展商。展禽的封邑為柳下。他死後號為惠。所以雙叫柳下惠,其後代取封地「柳下」第一個字為姓氏。
第四種,以職業或官職為姓氏。
司徒:上古時代官名,傳說堯、舜時已設,一直延續到秦漢。有以此官職為姓的,便是復姓「司徒。」
司空:據說為上古時所設官職,專管天下水利上本工程建設。帝堯時大禹的官職就是司空。大禹的子孫中,有人以此為姓氏。
司馬:上古代所設官職,為軍事長官。曾為官司馬的人的後代,有的以此官為姓氏。
第五種,以山名、河名為姓氏。
喬:出於有熊氏。黃帝死後,葬於橋山。黃帝的子孫中有守陵的入,就以陵山之名:「橋」為姓氏,後人去木為「喬」。
姜:出於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居住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濱,因此以河名為姓。春秋時代的齊、申、呂、許等封國都是姜姓。
第六種,以住地的方位為姓氏。
東郭:出於姜姓。郭,為古代時人們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東郭,為外城的東牆附近。齊桓公的後裔中有住在臨淄城東外一帶的,被稱為東郭大夫,後人便以東為姓氏。
東門:出於姬姓。魯庄公有於叫公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東門旁,人稱東門襄仲。其後以東門為姓氏。
西門:春秋時,齊國和鄭國都有公族大夫住在都城的西門附近,人稱西門氏,有的後人便以西門為姓氏。
第七種,以部落的名稱為姓氏。

呼延:東晉時,匈奴呼延部進入中原;後來,其漢化後裔以原部落名稱再加以「漢化」的「呼延」為姓氏。
慕容:三國時,鮮卑族首領莫護跋率族人遷居遼西,後在棘城以北(河北昌黎縣境內)。建國,莫護跋以「慕容」為自己部落的名稱。後慕容部落的人便以慕容為姓氏。
宇文:鮮卑族呼天為「宇」,宇文為「天之子」之意。宇文氏為鮮卑部落。東晉時,字文部落進據中原便以宇文為姓氏。
尉遲:尉遲部也是鮮卑族的一個部落,尉遲部的人後來以部落名為姓氏。
萬俟:萬俟本為鮮卑族部落名。東晉時,萬俟部落進入中原,後以部落名為姓氏。
第八種.以出生時的異象為姓氏。
武:周乎王之子出生時掌紋呈篆文「武」。由此,周平王賜其姓為武。
第九種,以謚號為姓氏。
所謂「說」為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
穆:出於於姓。春秋時有宋穆公,其後子孫中有以其謚號「穆」為姓氏。
文:一出姬姓。商未,周族首領季歷死後。其於姬呂繼泣,後被其為西伯。西伯思病死後,其於周武王繼位,並完成滅商大業,建立周朝。武王追說其父為周文王。文王的庶於中有以其謚號為姓的。一出媯姓。齊威王之孫田文,號孟嘗君。孟嘗君避亂到魏國,死後進號文於,其後人以其謚號「文」為姓氏。
康:周公且之弟叔封地於衛,其死後說號為「廢」,因此又稱衛康叔。衛康有庶於以其謚號為姓氏。
第十種,因避禍、避仇、避諱、避嫌所改的姓氏。
桂:出於炅氏。漢代炅橫有四個兒子。家中有難,四子逃避,其中一於避居到幽州。改姓為桂。
田:一兒子偽姓。春秋時,陳厲公子陳完避禍外逃,不願意以國名為氏,改姓為「田」。明代燕王朱棣以討黃子澄等為名起兵,推翻建文帝。黃子澄的後人因避禍而改姓田。
第十一種,帝王賜姓氏。
金:被尊為西方大帝的少昊,因五行說中的西方屬金而,稱金天氏,其後人有以金為姓的。漢武帝時,匈奴休盾王之於歸順漢朝,漢武帝賜其姓金,取名金日撣。
劉:出於陶庸氏。堯之後有劉累,到了周代成為唐杜氏。社隰在晉做官:為士師,又稱士氏,後來又從上氏改為劉氏。由於劉邦建立漢朝,劉姓成為中國的大姓。漢高祖因項伯有昔日相助之功,便賜項伯改姓為「劉」。
鄭:出於姬姓。周厲王的小兒子友封於鄭,其後人有的以國名為姓。明代太監馬三寶有功,被永樂帝賜姓為鄭,馬三寶因此改姓換名為「鄭和」。
第十二種,以數量詞、排行次序及天乾地支為姓氏。
萬山子姬姓。周文王的兒子畢公高有後叫畢萬,畢萬後代中有人以其祖先的名字中的「萬」字為姓氏。
丙:又寫作邴。春秋時,晉國大夫邴豫,受封於邴(河南成武縣東);其後以邴(丙)為姓氏。
第十三種,少數民族漢改姓氏。
元:春秋時,衛國大夫元亘之後以元為姓。另北魏孝文帝推行鮮卑族的漢化,令鮮卑
族改穿漢眼,改說漢話,並改換「拓跋氏」為「元氏。」
少數民族以漢姓的人物中,還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領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聞助唐擊敗黃巢長安,任河東節度使,又進封為晉王。唐末,李存勖「李」姓起兵,建後唐王朝。
第十四種,漢族人改為少數民族姓氏。
遼、夏、金、元時代,漢族人改換為少數民族性的為數也不少。
第十五種,部分少數民族的姓氏。
滿族有穆昆組織,產生於姓氏社會,是構成滿族社會的基層血緣組織。穆昆由一個或數個家庭組成。同一個穆昆中,只有一個姓氏;同宗的幾個穆昆,則冠以幾個漢姓。如烏雅氏的五個穆昆,分別以吳、穆、包、黃、邵為姓氏;寧古塔氏的四個穆昆,以劉、寧為姓;喜塔喇氏的一支穆昆(居今新賓縣永陵鎮)以圖為姓,居盛京的穆昆以祝為姓。
壯族經父系計算世系,子女隨父姓。女兒出像後,須加雙姓,即夫姓在前、父姓在後。如:其夫姓莫,其父姓羅,她便稱為「莫羅氏」。此稱,與漢族舊習俗(張王氏、李揚氏等相同。
第十六種,容易讀錯的姓氏。
由於漢字有許多多音字及古音有變等,所以一些姓氏很容易被我們讀錯。如萬俟.音為Moqi(莫其),常有人誤讀為「萬壽」。
區,音為ōu(歐)常有人讀為「區」(qū)
黑,音為hè(賀), 常有人誤讀為「黑」(hēi)。
蓋,音為gě(葛),常有人讀為「蓋」(gài)。
查 本是檢查、考查的意思,念chá,但作為姓氏要念zhā,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的本名便是查良鏞。
教 指傳授、教授之意時念jiāo,但作為姓氏時要念jiào。
任 本義是信任、擔任、任何之意,念rèn。作為姓氏時念rén,代表人物有老一輩革命家任弼時同志。
曾 指曾經、未曾之意時念céng,但作為姓氏時要念zēng。古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清代名臣曾國藩,今有香港特首曾蔭權。
繆 本是修繕的意思,如用在「未雨綢繆」時念móu,但作為姓氏時念miào,代表人物有清末著名宮廷女畫家繆素筠。
晟 本是光明之意,念shèng,如廣東省有大型企業廣晟集團。但作為姓氏時念chéng。

3. 姓氏起源》左

左姓
歷史來源
「左」源出:
1、以官名為氏。左史,原為周代史官。周穆王時有左史戎父,春秋時楚靈王有左史倚相,其後皆有左氏。
2、據《姓考》及《呂覽》所載,古有左國,以國為氏,黃帝臣左徹為其後。一說左徹為左姓之始。
3、出自姜姓,為春秋時齊國公族之後。據《廣韻》所載,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後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左字為姓,形成左氏。
4、以職官名為姓。據《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各諸侯國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後便以左為氏。楚國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均為左史官,後以官為氏。他們皆為左氏之祖。
5、春秋時宋國公族有左姓。
6、春秋時衛國公族有左姓。
7、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明、清雲南永昌府騰越亭(今騰沖)、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有左姓,系彝族;清滿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後改為左姓;裕固族綽羅斯氏,漢姓為左;北宋時猶太人留居中國境內(主要在今河南省開封)者之後裔中有左姓;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多此姓。

得姓始祖
左徹。上古時期黃帝時的官吏。據說曾幫助黃帝鑄造三鼎於荊山之陽,令人惋惜的是黃帝在鼎成之日與世長辭。左徹悲痛難當,淚如雨下,於是他拿來黃帝的衣冠,幾杖進行祭祀,以慰黃帝在天之靈。左徹之舉,無疑為性情中人所為,乃獲得世人之敬重。據說左徹為古時左國之嫡裔,由於左國立國之人無傳,故左姓人奉左徹為其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左姓在西周時,有左儒、左鄢父仕周為大夫,春秋時魯有左人郢、左丘明、左師展,晉有左史,戰國時燕有左伯桃。可見在先秦時期,左姓已活動於西周之國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及魯(今山東省西南)、晉(今山西省一帶)、燕(今河北省北部)等地。西漢時,左姓僅名左咸者就有四位(《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將四者合一,謬也),其一為任郡守九卿的琅琊(今山東省臨沂一帶)人左咸,另一左咸後賜爵關內侯,子孫襲爵留居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剩下兩位因只有隻言片語,不論。另外,由於淮南王外家姓左,故有左吳、左修事淮南王,此際其外戚見諸史冊者還有一位女性——寡婦左阿君。表明左姓在此際已定居於今安徽南部一帶。東漢時見諸史冊之左姓愈多,左聖、左雄叔侄為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左原為陳留(今河南省開封)人,左伯為東萊(今山東省掖縣)人,左慈為廬江(今屬安徽省)人,左恢為吳郡曲阿(今江蘇省丹陽)人。另有兩支左姓家族值得關注,一為清河國(今屬河北省)王妃,後貴為漢安帝母後的犍為(今屬四川省)人左小娥家族(其同父異母弟左次、左達生在清河國任郎中)。另一為河南平陰(今河南省孟津)人左忄官家族(其兄左稱、左勝均封南鄉侯,弟左敏,左覺亦在朝中任職),這兩支家族風光顯赫,使得左姓成為當時的北方著姓之一。此外也表明,此際南方的安徽、四川、江蘇等地已有左姓人定居。魏晉時期,左姓在今山東、河南間地繁衍迅速,後昌盛為左姓濟陽郡望。南北朝至隋唐,左姓由於避亂、仕宦、謀生等原因,逐漸播遷於江東各地。宋元以後,左姓在江南分布地更廣,兩湖、兩廣等地均有左姓人入遷。明初,山西左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河南、東北三省等地。此後,雲貴、台島均有左姓人入居。清初,兩湖之左姓伴隨湖廣填四川的風潮入遷四川。如今,左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江蘇、四川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左姓約佔全國漢族左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左姓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六。

家族名人
左慶延:宋代永新人,年十七登第,秦檜欲以女妻之,慶延固辭,於是十年不給升遷。終官太學博士。
左雄: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東漢學者、大臣。舉孝廉,遷冀州刺史。對豪族「貪猾」者敢於揭發檢舉。後歷議郎、尚書,累遷至尚書令(位同宰相)。他崇經術,修太學,使太學極盛一時。
左悺:河南省平陰人,東漢顯宦。初為小黃門史,後因與單超等五人合謀誅滅外戚,以功遷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勢後,日益驕橫,其兄弟親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壓民產。被人告發後自殺。
左慈:廬江人,東漢末方士。據傳有神道,並在曹操面前表演過。葛洪稱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師。
左思:字太沖,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人,西晉文學家。其懷才不遇,僅官至秘書郎。所作詩文借古抒情,多憤世不平之作。十年構思方寫成《三都賦》,士人竟相傳寫,一時竟弄得洛陽紙貴。輯有《左太沖集》。
左鼎:江西省永新人,明朝大臣。進士出身。授御史,巡撫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聲譽。以善寫奏章著稱,有左鼎手之譽。官至廣東右參政、左僉都御史。
左權:湖南醴陵人,中共高級將領。黃埔軍校一期畢業,曾留蘇學習軍事。回國後,歷任中央紅軍軍校教官,一方面軍總部作戰參謀,第一軍團參謀長等職。長徵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42年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麻田陣亡,年僅36歲。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後人因其目盲,稱之為盲左。相傳他曾任魯太史,為《春秋》作傳,成《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又作《國語》。先儒以為左丘明好惡同於聖人,故孔子作春秋為素王,丘明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傳,是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橫。時諸侯爭霸,魚肉百姓,願救水火之中。聞楚莊王賢君,相約共赴。路暴風雪,飢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樹下,伯桃勸棄,角哀不忍。倆死不如一活,終明事理,受糧上路,一步三回,淚流成河。至楚莊王,急回尋之,伯桃凍儡樹中,角哀痛不欲生。後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禱也。
左小娥:東漢犍為人,清河王劉慶姬。有才色,喜辭賦。和帝賜給清河王,生子劉祜,後祜繼承帝位為安帝,尊其為孝德後。
左君弼: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曾盤踞廬州十餘年,為天完政權汴梁行省首領。曾降元,後又降明。
左光斗:安慶府桐城(今屬安徽省)人,明代直臣。萬曆進士。任御史時排斥宦官,後又彈劾*臣魏忠賢,被魏殺害。
左良玉:山東省臨清人,明末大將。早年在遼東與清軍作戰,後入中原鎮壓明末農民起義軍。與李自成、張獻忠作戰多年,因功昇平賊將軍,後加封寧南伯。順治二年病死,終年四十六歲。
左懋第:山東省萊陽人,南明官吏。崇禎進士,南明弘光年間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徽州。後入北京與清廷議和,遭軟禁,拒降被害。
左宗棠:湖南省湘陰人,清朝大臣。1860-1865年鎮壓太平軍功勛卓著。後任陝甘總督鎮壓了西部捻軍和陝甘回民起義。1876年擊敗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軍,因功升軍機大臣(位同宰相),調兩江總督。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寶貴:山東省費縣人,回族,清末將領。甲午戰爭時,以總兵之職率軍赴朝鮮平壤拒日。督軍浴血奮戰,親手燃放大炮。後中炮陣亡。
左光華 男,1938年生,山西省翼城縣人。書法家,中師畢業,曾任教。平生淡泊名利,喜好文藝,酷愛書法。系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中外書畫交流協會、《農民日報》文化藝術聯誼會、中國振鳴書畫院、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中原書畫研究院、山西省臨汾地區、翼城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書法作品曾多次入選國際國內書展,並厚載報刊、雜志。曾獲跨世紀中外書畫名人金獎,「和平杯」國際書畫藝術交流大展賽金獎,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國際榮譽金獎,享受「華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等多次,作品傳略入編《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當代中國書畫選集》、《當代書家佳作薈萃》、《跨世紀校園藝術人才名典》、《當代書畫名人名作博覽》、《跨世紀書畫家精品集萃》、《國際書畫家精品全集》、《國際現代名家教授大辭典》、《跨世紀華人書畫藝術鑒賞大觀》、《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作品集》、1999世紀經典《中華百年》(人物篇),《中華驕子·專業人才卷》、《中華百年風雲人物大典》、《中國改革二十年書畫作品集》、《當代著名書畫篆刻家潤格博覽》、《亞洲藝壇名流》、《中國百年風雲人物大典》、《祖國頌慶祝建國50周年書畫精品集》、《中國人才世紀獻辭》、《迎澳門回歸書畫作品集》、《輝煌成就·世紀曙光》、《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選集》等多部辭書。他的信條是,不求成名成家,但圖自娛、陶冶情操,。學海無涯,學無止境,他以加倍努力學習,執著與進取,鞭策自己,以翰墨接緣天下墨友,切磋技藝,不斷進步,相互題坤墨寶,不斷弘揚祖國書法事業。為祖國繁榮多做貢獻。
左開和: 男,1943年9月生,雲南省巍山縣人。雲南陽宗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退管科技師。1954年畢業於巍山添澤小學(四年級),1955年在巍山古城小學讀完五年級提前考取初中因家貧輟學,後參加縣掃盲驗收團,於1958年參加工作(從事發電廠高溫高奔放管道安裝檢修36年)。198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頒發的技師證。曾組織和參與發電廠「高加」、「主蒸汽管」、「除氧器」等多項技術改造,自編《管道手冊》,並多次受廠部嘉獎和獲省科技獎。1994年退休後從事文學創作。現為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北方文學藝術研究所作家創作中心創作員,新世紀文學創作研究所創作員兼研究員。曾參加過全國職工文藝創作刊授班,《長城文藝》刊授班,中國語言邏輯函授大學等學習。1997-1999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和山東作家報文學創作函授班學習,自1998年始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30餘篇文學作品,曾參與《清水芙蓉》和《歲歲詩心》等書的組稿和編委工作。作品有《泰山游記》入選《99桂冠散文》,獲一等獎;《遙向黃河》詩歌參加「華歌標」全國寫作大賽中獲二等獎;另有詩歌《思母》入選《中華詩歌精品選》獲三等獎;還有散文《祖父那句話》參加全國休閑杯文學大賽中獲三等獎,現有200多首詩歌,80多篇散文和六篇小小說待發表。其傳略被編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和《另文學新人大辭典》及《中國文學藝術界名人大典》等。
左可友:男,1937年11月生,湖南茶陵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寧夏石嘴山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被分配到石嘴山市農科所、農技站工作。曾任站長、黨支部書記。1985年被選為中共石嘴山市第四屆委員,1998年被選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八屆人大代表。1999年3月被選為石嘴山市第七屆政協委員,1968年以來一直從事蔬菜技術工作。解決了一些生產中技術難題,1989年由他設計的節能日光溫室在全自治區推廣,在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科學知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推動科技進步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先後獲自治區、農業部科技進步獎4項(一、二等獎各2項),廳、地級獎11項。曾多次被評為自治區政府、黨委、及市委、市政府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996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八五」期間全區農業戰線先進個人。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石嘴山市政府評為科技明星。
左蓮之:女,1938年12月生,江蘇省濱海縣人。1965年8月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任安徽維尼綸廠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一直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曾成功搶救多例冬眠靈及安坦中毒、腦血管意外、重症肝炎、肺性腦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危重病人。
左旭東:男,1948年4月生,安徽省巢縣人。工程師,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現任銅陵市科技咨詢室主任。中國情報學會會員。花炮生產、無煙蚊香、特種電珠、羽絨生產等項目,調研報告和信息獲市科技咨詢獎。發表了「信息也是生產力」、「提高信息意識,增加投入、振興我市中心企業」、「企業競爭和投資發展戰略」、「採取有效措施,抓好扭虧增盈」、「銅陵外向勞務市場的培育與機制初探」、「開拓四國邊貿市場」、「淺析我市外資引進的戰略」、「盡快設立生產力促進中心機構——淺談銅陵科技成果轉化」、「組建股份企業強化監督機制是關鍵」、「技術與市場創新是股份制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舉措」、「風險投資是知識經濟的發動機」、「古銅都老區改造」、「白銀深加工效益倍增」、「開發銅餐具前景可觀」、「凍干食品的開發前景看好」,等論文與建議18篇,其中有4篇獲市級優秀論文獎,有6篇被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發行的《經濟改革理論探索》;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發行的《中國當代學者論文精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發行的《中國改革發展文論》;收錄;巴蜀書社1998年3月出版發行《中國網路學者傳略(一)》、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發行《中國專家大辭典(3)》、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出版發行《中國人才世紀獻辭》等入編。1996年至1998年連續三年獲銅陵市人民建議積極分子稱號,安徽省科協六大代表,多次獲市政府,科委先進、優秀工作者,全國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先進工作者,兼任銅陵市科技情報學會秘書長。
左一序:男,1944年7月6日生,江蘇漣水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在宏觀領域里致力於中國設備管理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1979年到1988年,在國家醫式局工作,根據主持裝備開發和推廣等方面實踐,主編《醫葯工業設備管理:歷史、現狀與對策》、《醫葯工業進口設備:地位、路局與管理》兩本100餘萬言的學術專著,主持制訂兩項基本制度,組建中國醫葯設備管理協會,將中國特色醫葯設備管理推進到「全效益、全過程、全員工、全手段」的「四全管理」實踐階段。1988年調入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根據主持學術會議的成果,發表了《設備管理社會大徨模式》論文,首次發現並揭示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存在著微、小、中、大層次管理結構以及由宏觀勢能,改革內能和科技動能組成的三維動力結構,獨創性地回答了「什麼是」和「如何推進」中國特色設備管理的兩個基本問題,被專家們稱之為「國性性改革建議。「對發展中國現代設備管理理論和方法將是一個推動」。繼而主編《設備管理知識題解》一書,發行30餘萬冊,成為貫徹國務院《設備管理條例》的工具書,成功舉辦了有400餘萬人參加的全國設備管理知識競賽活動。1998年發表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事業20年—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學習和實踐鄧小平理論的體會》論文,從元題論、運動論、動力論、技術論、社團論諸方面對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作出了進一步的概括和,有關高層認為「有獨到的見解」,獲「中國設備管理改革20年大型徵文活動」特別獎,入選《高等偉大旗幟,實現宏偉目標—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學習鄧小理理論成果匯編》一書。
左以彥: 男,1938年1月生,雲南昆明人。1955年中等葯學專業畢業。一直從事醫院葯學及葯事管理工作,刻苦自學,大膽實踐,辛勤耕耘了44個春秋。曾獲省青年技術革新突擊手,3等功臣,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等多項稱號。書不釋手集葯醫專著千冊。原任「二甲」醫院葯劑科主任,副主任葯師。現任顧問,搞繼續教育工作。是中國葯學會高級會員,曾系省葯學會醫院葯學分科學會委員,市葯學會理事,視系區醫葯衛生學會理事,《中華醫學論文集》特約編輯及六集編委,《盤龍醫葯》責任編輯,現系《中華臨床醫學會》理事,世界華人遠程學院「醫院葯學」終身教授「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葯劑教授。 60年代就採用離子交換水進蒸流器先進技術生產大輸液,為保安全親身試用。70年代國外臨床葯學興起,就自發地下臨床當葯療參謀,為「葯知醫用,醫知葯情」做了大量臨床葯師起始工作,編有內資《中西制劑葯物手冊》,《輸液與葯劑》,撰寫論文改善「重醫輕葯」狀況。80年代後撰有「復方聚肌胞液外塗治療尖銳濕疣49例」、「葯學人員處方制統一擺葯的引申芻議」等十餘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發表及《中華醫學論文集》收載,上列二篇分別獲優秀論文3、1等獎,並有多篇科普在《健康報》、《中國醫葯報》刊登。
左中英:1932年3月生,山西省繁峙縣人。1953年2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機制專業3年,畢業後分配到太原重型機器廠工作。現任工廠咨詢委員,成績優異的高級工程師。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全國鑄造學會理事,山西省鑄造學會理事長、山西省機械工程學理事等社會職務。他在鑄鐵車間從事鑄造生產技術工作32年,參加了車間生產機械化改造,完成了重大產品的鑄造任務。1981年在德國接受鑄造技術培訓,完成與國外合作生產鋼管軋機的鑄造任務,參加關鍵任務針狀組織無限冷硬球鐵軋輥的生產應用。撰寫的「鑄鐵熔鑄技術的發展方向」論文在全國沖天爐學術討論會上交流。他在任副總工程師3年期間,協助總工負責工廠熱加工技術工作,完成重大產品的質量創優,1986年組團赴美國、加拿大引進耐磨鑄鋼生產技術,生產出高強、高硬、低溫、高韌鋼鑄件及A0D精煉超低碳不銹鋼,與別人合寫的「鑄鋼冒口微機輔助設計介紹與應用」,作為省學術會議論文進行了交流,並在直流電弧爐的推廣與電爐排煙建設方面得到了應用。他任副總工程師兼技術改造處長期間,主要完成工廠「七五」國家限額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火車軸生產線、耐磨鑄鋼件鑄造生產線、硬齒面表面處理等,調整了工廠產品結構,並以機械化生產線代替單機生產模式,加快了計算機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以及環境保護項目的具體實施。1989年參加機械部A0D考察組赴美、德、瑞士執行了聯合國援助項目的有關任務。

郡望堂號
1、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南渡後廢,其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山東省東明縣南一帶。
2、堂號
傳經堂:孔子作《春秋》,左丘明為了傳《春秋》作了《左傳》,詳細解釋了《春秋》的內容。
高義堂:春秋時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國去謀事,途遇大雪,天寒食絕。伯桃把自己的衣服、糧食都給了羊角哀,讓他一人到楚國去,免得二人都凍餓而死。伯桃自己則鑽到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凍餓而死。羊角哀在楚國得官後,回到那棵柳樹下劈開樹干,重新禮葬了左伯桃。
此外,左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三都堂」、「敦厚堂」等。

左姓宗祠通用對聯
〖左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作春秋傳;
成蹇諤名。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史學家左丘明(一說復姓左丘,名明),魯國人,約與孔子同時,雙目失明。曾任魯國太史,作《春秋左氏傳》(《左傳》),相傳又作《國語》。《論語公冶長》載孔子說:「花言巧語,偽裝和善,過分謙恭,這種態度,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心藏著怨恨,表面上裝出友好的樣子,這種行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古代儒家認為左丘明的好、惡與聖人相同。下聯典指東漢涅陽人左雄,字伯豪,安帝時舉孝廉,官冀州刺史,舉報貪官豪強,無所顧忌。順帝初年官議郎,針對當時的朝綱廢弛與大臣懈怠,他數次上書,深切進諫。尚書仆身虞詡稱他為「蹇蹇王臣」。後官至尚書令。「蹇諤」,謂正直敢言。
匡襄國政;
羽翼聖經。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左雄,安帝時舉孝廉,永建初年拜議郎,時順帝新立,大臣懈馳,雄數言事,其辭深切,遷尚書令。雄又上言郡國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帝從之。自是牧守畏栗,莫敢輕舉,迄於永熹,察選清平,多得其人。下聯典指春秋魯國太史左丘明述孔子之志而作《春秋傳》。先儒謂孔子作《春秋》而為素王,丘明傳《春秋》而為素臣。
明推忠毅;
清著文襄。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左光斗為魏忠賢所害,後謚忠毅。下聯典指清·左宗棠卒謚文襄。
〖左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志高局四海;
英名擅八區。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浙江省清代大臣左宗棠祠聯。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省湘陰人。道光舉人。1860年隨曾國藩襄辦軍務。1862年升浙江巡先。1875年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大舉出兵新疆,擊敗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軍,收復除伊犁以外的天山南北各地。1881年升任軍機大臣,調兩江總督。1884年中法戰爭時,督辦福建軍務,力主抗擊法國侵略者。有《左文襄公全集》。「局」,謂人的胸襟器量。
風雲三尺劍;
花鳥一床書。
——明·左光斗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御史左光斗自題聯。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曆進士,授御史。後為魏忠賢所害。追贈太子少保,謚忠毅。
大文師吏部;
古畫愛將軍。
——清·左宗棠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大臣左宗棠撰聯。
〖左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千古素臣垂會緒;
三都麗賦誦清芬。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南省醴陵市新陽左氏宗祠聯。上聯典指春秋時史學家左丘明,漢代一些研究《春秋》的儒者認為,孔子作《春秋》,立王者之法,有王者之道,但無王者之位,故稱「素王」。左丘明作《左傳》,闡明《春秋》之法,為素王的輔佐,故稱「素臣」。「會緒」,謂統系,世系。下聯典指西晉文學家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曾官秘書郎,出身寒微,不善交遊。相傳他構思十年,門庭、廁所都放著紙筆,偶得一句急忙錄下來,寫成《三都賦》,豪貴之家竟相傳寫,一時洛陽紙貴。「清芬」,比喻高潔的德行。
鐵鑄肺肝忠貫日;
賦齊衡固字如珠。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御史左光斗,字遺直,號浮丘,桐城人,萬曆年間與楊漣同舉進士。任御史時辦理屯田,在北方興修水利,提倡鍾稻。天啟年間任左僉都御史,楊漣彈劾魏忠賢,他參與其事,又親劾魏忠賢三十二斬罪,後與楊漣同被誣陷,死於獄中。下聯典指西晉文學家左思。「衡」,指東漢科學家、文學家張衡,著有《二京賦》、《歸田賦》;「固」,指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著有《兩都賦》。
霽月光風在懷袖;
白雲蒼雪共襟期。
——明·左光斗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御史左光斗自題聯。
季高戍邊名中外;
丘明作傳耀古今。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大臣民左宗棠。下聯典指春秋時魯國太史左丘明,好惡同於聖人孔子,故孔子作《春秋》為素王,他述孔子之志而作傳,即《左氏春秋》,稱為「素臣」。又作《國語》。後人因其失明,稱為盲左。
澗道余寒歷冰雪;
洞口經春長薜蘿。
——清·左宗棠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大臣左宗棠自題聯。
大節忠貞彪史冊;
正氣磅礴壯山河。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左權將軍墓聯。墓在河北邯鄲。左權(1906-1942),湖南醴陵人。黃埔軍官學校畢業後,去蘇聯陸軍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歷任八路煙副參謀長等職。1942年6月2日,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麻田指揮部隊與日本侵略軍作戰中犧牲。
〖左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慶延登科,妻辭不偶;
太沖作賦,妹亦能文。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永新人左慶延,十七歲登第,秦檜想把女兒嫁給他,他不同意而辭去,因此十年不得升遷,最終官至太學博士。下聯典指左思及其妹左芬。左芬少年好學,工於文詞,以才德聞名於時。
年少登科,澹奄集傳後世;
才高作賦,洛陽紙貴當時。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進士左慶延的事典。下聯典指西晉文學家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構思十年,寫《三都賦》,「豪貴之家,竟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左姓典故、趣事】
〖洛陽紙貴〗
「洛陽紙貴」源於《晉書·左思傳》。
晉代的大文學家左思,少年時學習並不認真,他的父親左雍對此非常不滿。有一次,他的父親對朋友說:「小兒左思不思進取,學習還不如我少年時用功。」左思聽到這句話後非常難過,於是下定決心,刻苦讀書,最終成為一名大文學家。後來,他寫《三都賦》時,為了在內容、結構和語言等方面都有所創新,以便達到完美無缺的地步,前後用了十年多的工夫。在構思過程中,他在室內、門前、牆壁,以及廁所等處都掛上紙筆。不論他走到哪裡,一想起一個好句子,就馬上記下來。由於左思下的功夫非常大,《三都賦》寫成之後,深得當時文人的一致好評,人們爭先恐後地抄閱。由於抄寫的人過多,以致於洛陽的紙張因供不應求而大漲其價。
後來,人們用「洛陽紙貴」來形容著作好,銷售快,風行一時。

閱讀全文

與伊犁電廠去離子水設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州長樂區光學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971
崇左市電池軟化水設備 瀏覽:807
駐馬店平輿縣線路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97
廣西省制葯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534
寧德蕉城區食品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241
周口西華縣化工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13
平涼涇川縣電池水處理系統 瀏覽:781
鄂州梁子湖區食品水處理系統 瀏覽:635
紅河河口瑤族自治縣鍋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495
自貢富順縣電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413
承德興隆縣電池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911
寧德古田縣電子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645
徐州泉山區電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56
昌吉奇台縣食品污水處理 瀏覽:973
武漢漢陽區鍋爐水處理系統 瀏覽:299
長沙芙蓉區紡織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669
三門峽澠池縣食品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371
長沙瀏陽市鍋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1
錦州黑山縣印染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20
來賓武宣縣印染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