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資源的問題
一、世界水資源狀況
1、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人和水是分不開的。成年人體內含水量占體重的65%,人體血液中80%是水。如果人體減少水分10%便會引起疾病,減少20%-22%就要死亡。
大象身體的70%是水,馬鈴薯的水分含量為80%,西紅柿約為95%。人體中的水調節體溫,促進新陳代謝,輸送營養物質、排除廢物,忙碌而有秩序。同時,水也參加化學反應,與蛋白質、糖、磷脂結合,發揮復雜的生理作用。一個健康成人,每天平均要喝2200毫升水,再加上體內物質代謝產生的內生水300毫升水,總共2500毫升,每天經皮膚和糞便排除與此相等數量的水。簡言之,每天中稍加間隔就需要而且是必要的水補充和排出,這是生命的象徵,也是生命的內容。對人來講水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
2、世界上水的總儲量約有14億立方公里,平鋪在地球表面上約有3000米高。地球表面70%被水覆蓋,因此有人把地球說成是藍色星球,又叫水球。地球上的水97.2%的水都分布在大洋和淺海中,這些鹹水是人類無法直接利用的(要利用就要海水淡化,成本高)。陸地上兩極冰蓋和高山冰川中的儲水占總水量的2.15%,目前也無法直接利用。餘下的0.65%才是人類可直接利用的。從數字上可看出,水是豐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極其有限的。若把一桶水比為地球上的水,可用的淡水只有幾滴。
????人類用水量中,25%的消費被用於工業,70%以上則用於農場和牧場。農業是用水矛盾最突出的領域。
當今世界的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均。除了歐洲因地理環境優越、水資源較為豐富以外,其他各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嚴重缺水地區,最為明顯的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內陸國家,那裡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不存在嚴重缺水的問題;在亞洲也存在類似問題。例如,公元前每天人均耗水約12升,中世紀時人均耗水增加到20-40升,18世紀增加到60升,當前發達國家一些大城市人均每天耗水500升。在發展中國家,對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我國,近20年城市用水番了幾番。根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00年,全世界的用水量將由1985年的3900億立方米增長到6000億立方米。屆時人們將面臨全球性的嚴重水荒。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被迫從1984年起每年從日本進口雨水2000萬立方米。
為水而引發的戰爭。例如土耳其給幼發拉底河以及底格里斯河畔的大型水利工程配備了地對空導彈,抵禦軍事襲擊約旦盆地也潛伏者水的爭端。那裡許多蘊藏地被掠奪破壞,以致海水湧入,使地下水不能再為人所用。為了避免沖突,科學咨詢委員會要求制定"世界水憲章",簽署國有義務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水爭端。
二、中國的水資源狀況
1、我國水資源總儲量約2.81萬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當於美國的1/5,前蘇聯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國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國476個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個。
2、重點水域水質狀況
1998年度我國主要流域(水系)中,遼河、海河污染嚴重,以五類或劣五類水質為主;淮河水質較差,五類或劣五類水質也佔到50%左右;黃河局部河段污染嚴重;松花江水質以四類水質為主;長江、珠江水質良好,以一至三類水質為主。滇池、巢湖、太湖富營養化問題突出。
富營養化:在湖泊、水庫、海灣、水口,由於氮、磷等植物營養成分大量積聚,使水生生物,特別是水藻類過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現象。富營養化還可能使有些湖泊有貧營養湖變為富營養湖,進一步發展為沼澤和乾地。
水體的劃分:一類指未受任何污染的源頭水。二類指重要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及珍貴的魚類保護區、魚蝦產卵場。三類指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及一般魚類保護區、游泳區。四類指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五類指一般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的水域。
三、北京的水資源狀況
1、北京因水而建都。北京是的水資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內地表水和地下水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補給。1996年全市水資源總量為45.8億立方米。北京水資源的特點:
※ 北京屬華北地區乾旱少雨氣候,水資源嚴重不足。
※ 年際變化大。如1959年降雨量達1406毫米,而1993年卻只有400毫米。
※ 降雨多集中在6-8月,往往形成地表徑流,不易補充、涵養地下水。
3、北京的五大水系:薊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00餘條,全長2700多公里。有大小湖泊、水庫120餘座。
4、北京人均水資源不足30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若世界人均一杯水,我國人均只有這杯水的1/4,北京人均只有這杯水的1/32。
5、北京城市生活水源:北京市區自來水供應量為245萬立方米/日,其中40%來自地下水,60%來自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是密雲水庫的水)。99年夏天用水量高峰達244萬立方米/日,差一點就不夠用了。官廳水庫原是為北京提供飲用水的,由於近20年來水量大量減少,水質受到上遊河北張家口一帶工業的污染,已不符合飲用水標准,不再向市區供飲用水,而做工農業用水。
6、北京的四次水危機
A、60年代中期的城市供水危機是靠開挖京密飲水渠飲用密雲水庫的水化險為夷的。
B、70年代的供水危機是以犧牲子孫後代的水資源為代價,過量開采地下水來勉強度日。(現已有近2000平方公里的大漏斗)
C、80年代初期,華北地區連續5年出現乾旱,北京用水極為緊張。國務院決定密雲水庫的水只給北京供水,河北和天津市人民為保證首都人民用水做出了重大犧牲。
D、目前,面臨第四次水危機,我們如何渡過?
????·城市管網漏水率達20%,即供水中1/5被白白浪費了,每年跑冒滴漏的水有13個北海的水。怎麼辦?
????·污水回收利用 美國洛山磯、以色列等缺水城市污水回收率已達90%,99年北京城市污水處理率22.4 %,回收率更低。
·降低城市生活用水指標 美國92年立法,規定全國每戶家庭用水量從原來的291升降至204升。而北京家庭計劃用水量為每天360升,偏高。
·治污、開源、節水、引水
治污:在上游投資建污水處理廠,本市再建14個污水處理廠
引水:南水北調是解決北京水危機的根本出路。2010年開始陸續從南方調水,40-100億立方米。如何調,在研究過程中。
節水:青少年怎麼做?這是每一個北京人必須面對和為之付出行動的現實問題。
四、水污染與人體健康
1、 水污染種類
水污染是指進入水體的污染物含量超過水體本地值和自凈能力,使水質受到損害,破壞了水體原有的性質和用途。水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業廢水等。一句話,水污染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水污染可分為病原體污染、需氧物質污染、植物營養物質污染、石油污染、熱污染、放射性污染、鹽類污染、有毒化學物質污染等。有些污染物是可以用肉眼看出來的,例如水污染後,有飄浮物、水變顏色、有異味等,而有些污染物則需要測定。
2、 水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水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嚴重的,其中包括:
※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水體受化學毒物污染後,通過飲用水或食物鏈便會造成中毒,入甲基汞中毒(水俁病)鎘中毒(痛痛病)砷中毒、氰化物中毒、農葯中毒等。
致癌作用
3、 水污染實例
重金屬污染:水俁病
1950年,在日本水俁灣附近的小漁村中,發現一些貓的步態不穩,抽筋麻痹,最後自己跳水溺死,當地人稱它們為"自殺貓"。後來又有大批自殺貓、自殺狗出現。此後,水俁鎮發現了一個怪病人,開始時步態不穩,面部獃痴,進而是耳聾眼瞎,全身麻木,最後精神失常,一會兒酣睡,一會兒興奮異常,身體彎弓,高叫而死。1956年又有同樣病症女孩住院,引起當地熊本大學醫院專家注意,開始調查研究。最後發現原來是當地一個化肥廠(日本氮肥公司)在生產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時,採用成本低的汞催化劑工藝,把大量的含有有機汞的廢水排入水俁灣,使魚有毒、人和貓、狗吃了毒魚生病而死。因為此病發生在水俁灣,故叫水俁病。改病真相大白了,成為世界八大公害之一被曝光。
1991年3月底已有2248人被確認為公害病患者,其中1004人死亡,製造氮肥的公司(TISSO株式會社的前身)累計支付的補償金額到93年底為908億日元,現在仍每年支付30多億日元。直到現在仍能從一部分魚類貝類的體內檢測出高於厚生省規定的"汞的暫行控制值"。(因底泥污染嚴重)
痛痛病(略)
X、 赤潮:是由於浮游生物異常繁殖使海水變色的現象。種類繁多的浮游生物,其中多數具有一定顏色,少部分還有發光本領。當港區海面養分過分時,帶有各種顏色的浮游生物大量浮於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赤潮並非都是紅色,它是隨著引起紅潮的浮游生物的顏色不同,而呈現發光的和不發光的紅色的、紅褐色的、綠色的。發生赤潮時,大量浮游生物浮在水面,減少或隔絕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使大量魚類等水生生物缺氧而死。同時,有道德浮游生物在代謝過程中或屍體分解時,往往產生多種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通過食物鏈而富集在魚類、貝類體內,產生毒害作用,被人食用就有中毒的危險。(北京鮑家街幼兒園,一兒童及家長吃火鍋,大蝦是赤潮中死的蝦,中毒住院一個月。)
Y、 多瑙河污染 2000年2月12日,從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一座金礦泄漏出的氰化物廢水不可阻擋地流到了南聯盟境內。毒水流經之處,所有生物全都在極短時間內暴死,迄今為止流經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南聯盟的歐洲大河之一--蒂薩河及其支流內80%的魚類已經完全滅絕,沿河地區進入緊急狀態。這是自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以來歐洲最大環境災難。
Z、 淮河、遼河、黃河、長江等
五、 北京市水污染現狀與防治
1、加強法制建設
2、綜合整治城市水系
3、建城市污水處理廠
4、防治工業污染
5、節約用水
六、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水是那樣的普通,普通的讓人須臾不可離開,而又隨時可以忘卻。人只是在俄的時候想到吃飯,渴的時候想到喝水,而對於糧食和水本身,可以說關心的很少甚至從未關心過。
至今絕大多數地球人的心目中,水仍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到處都是對水資源的過量盲目開采,肆意揮霍浪費以及粗暴的踐踏與污染。
水的歷程造就了生命的歷程,卻又隱身於生命之內。有相當於全球河流一半的水,流淌在人類和動物的血管里,流淌在植物的根莖、葉脈之中。
水的流轉是生命的流轉,水的滲透是生命的滲透。水的交融是生命的交融,水的永續是生命的永續。
水的循環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循環之一。它永遠是老的、舊的,又總是新的、美的。
水是人類發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是人類和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當今世界,水資源不足和污染構成的水源危機成為任何一個國家在政策、經濟和技術上所面臨的復雜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1992年1月聯合國在冰島舉行了水和環境國際會議,呼籲尋找新的途徑,對淡水資源作出評價、發展和管理。1993年,世界銀行提出了有關水資源的新課題。糧農組織最近成立了一個關於水和持續農業發展的國際項目(LAP-WASAD),這些信息表明,水資源問題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分兩大類:一類是從水資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滿足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需要後,數量有所消耗,質量有所變化,在另外地點回歸水源。另一類是取用水能(水力發電)、發展水運、水產和水上游樂,維持生態平衡等,這種利用不需要從水源引走水量,但是需要河流、湖泊、河口保持一定的水位、流量和水質。本節所討論的水資源利用情況主要是第一類用水形式。
3、水資源的重要作用
1) 調節氣候。水是大氣的重要成分。雖然大氣中僅含全球水量的百萬分之一,然而,大氣和水之間的循環相互作用,確定了地球水循環運動,形成支持生物的氣候。大氣中的水幫助調節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環運動起著不同地區的能量傳輸作用。
2) 水磨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態。流動的水開創和推動土地地貌的形成,重排地表景觀以及三角洲形成等。水是形成土壤的關鍵因素,也在岩石的物理風化中起著重要作用。
3)水具有物質運輸的功能。水可以輸送多種多樣材料和營養物質。水輸送物質的形式有兩種:溶解的礦物質和整體物質。大氣中的各種顆粒物質可以沉降到水體,然後由水輸送。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到,水可以把環境污染物輸送、擴散到更遠、更廣泛的區域。
4) 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質。生命的形成離不開水,水是生物的主體,生物體內含水量占體重的60~80%,甚至90%以上。水是生命原生質的組成部分,並參與細胞的新陳代謝,還是生物體內外生物化學發生的介質。因此,一切生命都離不開水。水與生物以各種方式相互作用。在一個區域范圍內,水是決定植被群落和生產力的關鍵因素之—,還可以決定動物群落的類型、動物行為等。
5)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產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水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不論是生活或是生產活動都離不開水這一寶貴的自然資源,水既是人體的重要組成,又是人體新陳代謝的介質,人體的水含量占體重的2/3,維持人類正常的生理代謝,每天每人至少需要2~3L水。工業生產、農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但是,隨著人口和經濟活動的加劇,全球的水循環已大大偏離了它的自然狀態,水的流動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人口迅速增長,加快了對水資源的消耗,工農業生產發展嚴重污染了水體,森林破壞改變了蒸發和徑流方向等,這些人類活動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破壞,使世界面臨著水危機。
1、世界水資源概況
世界各地自然條件不同,降水和徑流相差也很大。年降水量以大洋洲(不包括澳大利亞)的諸島最多;其次是南美洲,那裡大部分地區位於赤道氣候區內,水循環十分活躍,降水量和徑流量均為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接近,而非洲大陸是世界上最為乾燥地區之一,雖然其降水量與世界平均值相接近,但由於沙漠面積大,蒸發強烈,徑流量僅為151mm。相比之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最為乾燥,與降水量761mm相對其徑流量僅為39mm,這是由於澳大利亞的有2/3地區為荒漠、半荒漠所致
2、世界水資源的供給與利用
通常人們將全球陸地入海徑流總量作為理論上的水資源總量,即全球水資源總量為47000km3,而這一水資源數量在全球分布又是不均勻的,各國水資源豐缺程度相差很大。人類在早期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主要是在農業、航運、水產養殖等方面,而用於工業和城市生活的水量很少,直到本世紀初,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仍只佔總用水量的12%左右。隨著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長以及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水資源的消耗量越來越大。世界用水量逐年增長,1900~1975年間,每年以3~5%的速度遞增,即每20年左右增長一倍。到2000年,世界總用水量將達到6000億m3,佔世界總徑流量的15%。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對水資源的需要量越來越大,1985年用水量為1950年的3.5倍。其中農業用水占總水量的比例由1950年的78.2%下降到1985年的61. %5;而工業用水與城市用水占總用水量的比例由1950年的22.7%,增加到1985年的34.6%。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水資源卻不會增加;甚至會因人為的污染等因素而使其質量變差,可利用數量減少。加之,世界淡水資源的分布極不均勻,人們居住的地理位置與水的分布又不相稱,使水資源的供應與需求之間的矛盾很大,尤其是在工業和人口集中的城市,這個矛盾更加突出。據統計,近40年來,全世界農業用水量僅增加了2倍、工業用水增加了7倍,而生活用水增加的更多。
3、水危機產生的原因
從總的水儲量和循環量來看,地球上的水資源是豐富的,如能妥善保護與利用,可以供應200億人的使用。但由於消耗量不斷的增長和可利用水域的污染等原因,造成可利用水資源的短缺和危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自然條件影響:地球上淡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極不均勻分布,並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致使許多國家或地區的可用水量甚缺。例如我國長江、珠江、浙、閩、台及西南諸河流域的水量占總水量的81.0%,而這些地區的耕地僅佔全國的35.9%;而華北和西北地處於干早或半乾旱氣候區,其降雨和徑流都很少,季節性缺水很嚴重。北非和南撒哈拉地區、阿拉伯半島、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西印度是年降雨長期平均變化最大的區域,其變化幅度超過40%。美國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非洲西南部、巴西最東端以及智利部分地區也是如此。因此,世界許多地區會出現區域性的供水危機。
1、概況:我國江河眾多,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萬多條,1000km2以上的約有1500多條。但受氣候和地形的影響,河流分布很不均勻,絕大部分河流分布在我國東部濕潤、多雨的季風區,西北內陸氣候乾燥、少雨,河流很少。
我國有1 km2以上的湖泊2300多個,總面積7187 km2,約占國土面積的0.8%;湖水總儲量約為7088億m3,其中淡水量佔32%。
我國還有豐富的冰川資源,共有冰川43000餘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區。總面積58700km2,占亞洲冰川總量的一半以上,總貯量約52000億m3。
我國平均年降水量為61889億m3,平均降水深648.4mm,年均河川徑流量27115億m3,合徑流深284.1mm。河川徑流主要靠降水補給,由冰川補給的只有500億m3左右。我國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為8287.6億m3。
根據分析計算,我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量分別為27115和8288億m3,扣除二者間的重復量7279億m3後,則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8124億m3。
2、我國水資源特點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可通過降水、蒸發、徑流等水平衡要素的分布反映如下:
1) 水資源總量較豐富,人均和地均擁有量少
我國多年平均年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m3,其中河川徑流約佔94%,低於巴西、前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約佔全球徑流總量的5.8%,居世界第6位。平均徑流深為284mm,為世界平均值的90%,居世界第7位。可見,我國的水資源量還是比較豐富的。然而,我國人口眾多,按12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佔有的河川徑流量2260m3,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分別是美國人均佔有量的1/6,前蘇聯的1/8,巴西的1/19和加拿大的1/58。我國地域遼闊,平均每公頃耕地的河川徑流佔有量約28320m3,為世界平均值的80%。所以,人我國水資源量與需要不適應的矛盾十分突出,以佔世界7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著世界上22%的人口。
隨著人口的增長,城市化、工業化以及灌溉對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紀將出現許多用水緊缺問題。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況下,應積極採取措施保護寶貴的資源。一般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開辟第二水源
這是目前解決水資源緊張的重要途徑,主要方法有:
1) 降低工業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降低工業用水量的主要途徑是改革生產用水工藝,爭取少用水,提高循環用水率。如煉鋼廠用氧氣轉爐代替老式平爐,不但提高了鋼的質量,而且用水量降低了86~90%。
現在世界上許多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把提高工業重復用水率作為解決城市用水困難的主要手段。有的國家還輔設了專門供工業循環用水的管道,效果很好。我國近幾年來,對水的重復利用也逐步開展起來。在一些水源特別緊張的城市,水的重復利用率已達到較高水平,如大連市為79.5%,青島為77.3%,太原為83.8%,但整體水平還比較低,平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僅為20~30%。
如果把全國工業用水的平均重復利用率從目前的20%提高到40%。每天可節水1300萬t,相應地節省供水工程投資26億元,節水量和經濟效益都是相當可觀的。
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僅是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措施,而且減少了工業廢水量,減輕了廢水處理量和對水體的污染。
2) 實行科學灌溉,減少農業用水浪費
全世界用水的70%為農業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費嚴重。據估計,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於作物生長,其餘63%都被浪費掉了。因此,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潛力所在。
渠道滲漏是世界各國在發展灌溉事業時遇到的共同問題。據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的統計,灌溉水滲漏損失量一般為15~30%,高的甚至達到50~60%。我國滲漏損失一般為40~50%,高的甚至達到70~80%。由於大部分灌區的渠道沒有防滲措施,我國南方長江、珠江、東南沿海等地渠道水利用系數平均為0.6,其它各片為0.5。估計全國渠道滲漏損失的水量可達到1700多億m3。因此,防滲渠道和暗管輸水等工程技術的應用可以得到明顯的節水效果。
灌溉方式的改進,是農業節水的重要途徑。60年代在以色列發展起來的滴灌系統,可將水直接送到緊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發和滲漏水量減到最小。當前,國外灌溉節水技術的發展趨向是採用完整的灌溉排水管道系統,它具有能源消耗少,輸水快,配水均勻、水量損失小,不影響機耕等優點。此外,一些國家還研究了新的灌溉技術,如涌流灌溉、水平畦田灌溉、採用自動升降豎管等。內布拉斯加農業和自然資源研究所設計了一種灌溉計算機程序,利用各小型氣象站收集來的數據計算各地區生長的不同作物的蒸發蒸騰率,指導農民調整灌溉日期。自動灌溉技術,利用計算機控制流量、監測滲漏、調節不同風速和土壤濕度條件下的用水量,並使肥料用量最佳化。我國最新的研究表明,覆蓋滴灌對水的利用效率更高,是適合乾旱半乾旱地區的新型灌溉技術。
3) 回收利用城市污水、開辟第二水源
回收和重新使用廢水,使其變為可用的資源是另一種提高水使用效率的方法。在東京,城市水回收中心通過三級水處理廠慢沙過濾回收廢水,氯化消毒後用於沖洗高層建築的廁所。北京也曾修建過類似的「中水道」系統。
2、調節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前述水資源緊張的第一個原因是自然條件的影響,如氣候、地理位置,淡水分布不均勻等問題。人們試圖通過調節水源流量、開發新水源的方式加以解決。
1) 建造水庫: 建造水庫調節流量,可以將豐水期多餘水量儲存在庫內,補充枯水期的流量不足。不僅可以提高水源供水能力,還可以為防洪、發電、發展水產等多種用途服務。目前,各國在江河上建造的庫容超過1億m3的水庫共有1350個,總蓄水量達到4100km3。
然而,在很多工業發達國家,隨著建庫地址的選擇日益困難,增加新蓄水設施的成本迅速提高,水庫發展的速度明顯減慢了。發展中國家的水庫建造仍處於全盛時期。在建庫時,還必須研究對流域和水庫周圍生態系統的影響,否則會引起不良後果。
2) 跨流域調水: 跨流域調水是一項耗資昂貴的增加供水工程,是從豐水流域向缺水流域調節。由於其耗資大、對環境破壞嚴重,許多國家已不再進行大規模的流域間調水。巴基斯坦的西水東調工程和澳大利亞的雪山河調水工程以及我國近年來相繼完成的引黃濟青、引灤入津和引灤入唐等工程都是從豐水流域向缺水流域供水的大工程,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也已開始動工。
3) 地下蓄水: 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在積極籌劃人工補充地下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地方水利機構每年將25億m3左右的水貯存地下。到1980年,該州已有3450萬m3的水貯存在兩個水利工程項目的示範區內;其單位成本平均至少比新建地表水水庫低35~40%。美國國會於1984年秋通過立法,批准西部17個州興建蓄水層回灌示範工程。在荷蘭,實現人工補給地下水後,解決了枯水季節的供水問題,每年增加含水層儲量200~300萬m3。
4)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可解決海濱城市的淡水緊缺問題。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總能力為2.7km3/a,不到全球用水量的1‰。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國家海水淡化設備能力佔世界的60%,在沙烏地阿拉伯還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管道引水工程。
5) 拖移冰山: 此工程在近期內還不可能實現,仍處於計劃階段。據估計,南極的一小塊浮冰就可獲得10億m3的淡水,可供400萬人一年的用量。
6) 恢復河、湖水質: 採用綜合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恢復河湖水質。即採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水體自凈、污水處理規模、污水處理效率與水質目標及其費用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用水質模擬預測及評價技術,尋求優化治理方案,制訂水污染控制規劃。採用這種方法治理的河流,如美國的特拉華河、英國的泰晤士河、加拿大的聖約翰河等水質都得到恢復,增加了淡水供應。
7) 合理利用地下水: 地下水是極重要的水資源之一,其儲量僅次於極地冰川,比河水、湖水和大氣水分的總和還多。但由於其補給速度慢,過量開采將引起許多問題。在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時,應採取以下保護措施:
(1) 加強地下水源勘察工作,掌握水文地質資料,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統一考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綜合利用,避免過量開采和濫用水源;
(2) 採取人工補給的方法,但必須注意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3) 立監測網,隨時了解地下水的動態和水質變化情況,以便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❷ 為什麼有姓左的人
1.「百家姓」簡述。
提起姓氏,人們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因為它與《三字經》、《幼學瓊林》等,被列入舊時孩童的啟蒙讀物、
《百家姓》以「百家」為名,實收單姓408外,復姓30個、共計438個。
在中國華民族這一大家庭中,姓氏何止438個,就是僅僅漢姓也不止這個數。據說,見之於文獻的姓氏,可達5600之多。這其中不僅有單姓、復姓,還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姓。此外,還有的民族有名無姓,比如傣族。
《百家姓》以「趙」姓打頭,並非因為「趙」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為它是宋代錢塘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是趙氏,「趙:自然成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會引禍上身。又宋時吳越王的後裔居浙江,所以,「錢」姓便排列第二,錢的妃子姓孫,借錢氏之威勢,「孫」又排在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約是因為南唐皇族為李氏之故。
2. 16種「百家姓」的源出。
第一種,以祖先的圖騰崇拜物為姓氏。
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我國的百家姓,有些是由圖騰演變而來的,如:熊、馬、牛、羊、龍、鳳、山、水、花、葉等。但可惜這只是一些推測。由於年代久遠,史前無據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於圖騰崇拜,已不得而知。因為當今的『熊」「馬」「牛」、「龍」、「花」、等姓氏,於史書收及傳說中均可查出源出,但並不與圖騰有什麼聯系。黃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曾率領「熊、黑、貅、貔、虎」等。這些「 熊、羆、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圖騰氏族的名號。但這些氏族的名號究竟有哪些傳遞下來,成為其後裔的姓氏,也已難尋蛛絲。
有案可查的《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炎帝(神農氏)是少典之子,因生長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濱,得姓姜
黃帝(軒轅氏)是少典之子,因生長在姬水之濱,而得姓姬。
又姜(徹吧)和羌(Qiang)雖同韻而不同聲,但音特別相近。且兩字都有 「羊」字頭。一個從羊從女,一個從羊從人。從「羌」字的組成看,羌即「羊人」。上古時代晚期,羌族居住在我國的北部,其部族或氏族的圖騰可能是羊。而姜族則是羌族的一支,或許因為語音的誤差而化「羌」為「姜」,或許是母系氏族的母權影響,羊下之「人」,化作了羊下之「女」。炎帝以「姜」為姓,不是偶然,炎帝恰恰是古羌族支系氏族部落的首領。以炎帝;黃帝為首的原居於陝、甘、青一帶的古羌戎部族的一支,在東進中原的過程中,與東夷等部族融合,成為漢族的前身華夏族。
第二種,以祖先名字中的字為姓氏。
年(Zian)春秋時,周靈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應是其名,「王子」則是表明其身份的,如「公子」、公孫」)年夫的後人以其名中的「年」字為姓氏。
熊(Xiong)上古五帝之一有顓項(鬧旭氏,姬姓),其後人重黎在帝譽時擔任火官,被帝答賜為「祝融氏」。共工氏作亂時,祝融奉命平叛。叛亂雖被平息,但祝融並未將共工氏成員全部消滅,況融以此獲罪,被帝譽殺掉。祝融死後,其弟吳回擔任火官,依舊稱祝融氏。吳回有子陸終,娶鬼方氏首領之妹女聵氏為妻,生八子,其中第六於叫季連。
牛:西周宋征子之後有任司寇的牛文。牛文。牛文之後以其中的字「牛」為姓氏。
魚:系出於姓。春秋時,宋襄公的弟弟為「司馬子魚」(司馬是官職,子魚為其字)。其後人以其宇中的「魚」為姓氏。
井:春秋時,虞國有大夫井伯。井伯之後以其字「井」為姓氏。晉滅虞國之後,井伯的後代井奚逃入泰國。秦穆公以井奚為大夫,封邑於「百吸」,井奚便號「百里奚」。百里買的支子依舊以「井」為姓氏。
牧:上古時代,黃帝以「力牧」為相。力牧的後人以其字:「牧」為姓氏。
終:上古時祝融弟吳回(後也稱祝融氏)的兒子為「陸終」。陸終後代支系中,有的以其先祖名的「終」字為姓氏。
常:上古時,黃帝曾以 「常先」為相。常先的後人以其字「常」為姓氏。
孔:出於子姓。周武王封商微子於宋,微於死後由其弟仲衍繼承封地。仲衍之後有弗父何,弗父何,的玄孫名嘉,字孔父。孔父的兒子木金父以父字中的「孔」為姓氏,在魯國定居。
廉:顓項的曾孫名廉,其後人以祖字中的「廉」為姓氏。
樂:出於子姓。宋戴公的兒子公子衍字樂父,其後人以祖上「樂父」中的「樂」字為姓氏。
皮:周有大夫樊仲皮,其後人以其祖上名字中的「皮」字為姓氏。
高:出於姜姓。齊文公有子公子高。其後人以「公子高」中的「高」字為姓氏。
第三種,以封地名和國名為姓氏。
宋: 出自子姓. 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 公元前十世紀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亂之後, 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受封於宋國, 建都商丘(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 公元前286年, 宋國被齊國所滅. 其子孫以原國名"宋"為氏。
趙:伯益後裔造父,拉馴馬駕車。周穆王常乘坐造父所駕的馬車游巡各地,朝中有事,造父就以熟練的駕車技術及時將車馬趕回。造父因駕車馬有功,被周穆王封地於趙(山西洪洞縣北趙誠),其後人便以「趙」為姓氏。
吳:出於姬姓。周武王封鍾雍的曾孫於吳(江蘇蘇州一帶),建立吳國。其後代以國名為姓氏。
鄭:出於姬姓。周歷三封少於友於鄭(陝西華縣東),建鄭國。友的後代以「鄭」為姓氏。
陳:周武王滅商之後,追封舜的後代媯滿於陳(河南淮陽)。媯滿死後被謚為陳胡公.其後代便以「陳」為姓氏。
衛:出於姬姓。周文王其於摩叔於衛,建衛國康叔於孫以名為姓氏。
蔣:出於姬姓。周公且的兒干伯齡被封於蔣(河南固始縣東北蔣集),建蔣國,其後以國名為姓。
沈:出於姬姓。周文王的兒子賄受封於深(河南平輿縣北),建沈國,其後以國名為姓。
韓:出於姬姓。周武王的小兒子受封於韓(山西河津縣東北),後被晉國滅掉。桓叔的兒子萬受封於韓。萬的後代以韓為姓氏。
秦:出於嬴姓。伯益之後有嬴非子。非於擅育良馬,周。孝王以其育馬之功封非於於秦谷(甘肅天水西南),為附庸國。用非子的孫子秦仲因功被升為諸侯。秦統一天下,建立秦朝。秦滅亡之後,其子孫以秦為姓氏。
許:出於姜姓,神農氏後裔。周武王封文叔於許,建許國。其後 以國名為姓氏。
呂:出於姜姓,神農氏後裔。怕夷在堯時任掌禮官,又輔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其後以國名為姓氏。
戚:衛國大夫孫林父的封地為威邑(河南汝陽縣東馮東北)。孫
林父的孫以邑名為姓。
謝:周宣王封舅氏申侯於謝(河南唐縣南),申侯子孫中有一支 以其封地為姓氏。。
鄒:周代有曹挾封地於邾,戰國對改國號為鄒。其子孫中有一支 以國號為姓氏。
柏:出於柏皇氏。柏皇氏中有柏招,為炎帝的師傅,又有相同為帝嚳的師傅。其子孫受封於柏(河南舞陽縣東南),其後以封地)姓氏。
章:出於姜姓。齊太公封其庶子子郭(山東東平縣東)。受封於鄣的齊大公庶子的後代,去邑為章姓氏。
蘇:顓頊後裔終的最小的兒子樊受封於昆吾,樊的庶子後代受封於蘇(河南溫縣)。其後以國名為姓氏。
潘: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名高,受封於畢,稱為畢,稱為畢公高。華公高有庶於受封於潘,其後以封地為姓氏。
葛:出於嬴性。顓頊之後,封於葛(河南寧陵縣東北)。其後以封地為姓氏。
范:周宣王時有大夫杜伯,其子杜限到晉國,被任命為士師,其於以官名為姓。
彭:顓頊後裔陸終的第三個兒子錢鏗受封於彭(江蘇人徐州),為大彭氏,後人以彭為姓氏。
魯:出於姬姓。周公旦的兒干伯禽受封於魯(山東曲阜一帶),建魯國。怕食的子孫以國名為姓。
韋:出於累韋氏。豖韋氏在夏代居於豖韋(河南滑縣東南),為一路諸侯,建豖韋國,又稱韋國。韋君後人以國為姓氏。
苗:楚令尹斗之於賁皇亡命晉國。受封苗邑(河南濟源縣西南)。賁皇又名苗賁皇,
其後人以苗為姓氏。
任:出於有熊氏。黃帝的兒子禺陽受封於任,禺陽以任建國,其後國名為姓氏。
柳:魯孝公有兒公於展,公子展的孫子無駭以祖父名為氏,稱展無駭。展無駭的兒子叫展商。展禽的封邑為柳下。他死後號為惠。所以雙叫柳下惠,其後代取封地「柳下」第一個字為姓氏。
第四種,以職業或官職為姓氏。
司徒:上古時代官名,傳說堯、舜時已設,一直延續到秦漢。有以此官職為姓的,便是復姓「司徒。」
司空:據說為上古時所設官職,專管天下水利上本工程建設。帝堯時大禹的官職就是司空。大禹的子孫中,有人以此為姓氏。
司馬:上古代所設官職,為軍事長官。曾為官司馬的人的後代,有的以此官為姓氏。
第五種,以山名、河名為姓氏。
喬:出於有熊氏。黃帝死後,葬於橋山。黃帝的子孫中有守陵的入,就以陵山之名:「橋」為姓氏,後人去木為「喬」。
姜:出於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居住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濱,因此以河名為姓。春秋時代的齊、申、呂、許等封國都是姜姓。
第六種,以住地的方位為姓氏。
東郭:出於姜姓。郭,為古代時人們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東郭,為外城的東牆附近。齊桓公的後裔中有住在臨淄城東外一帶的,被稱為東郭大夫,後人便以東為姓氏。
東門:出於姬姓。魯庄公有於叫公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東門旁,人稱東門襄仲。其後以東門為姓氏。
西門:春秋時,齊國和鄭國都有公族大夫住在都城的西門附近,人稱西門氏,有的後人便以西門為姓氏。
第七種,以部落的名稱為姓氏。
呼延:東晉時,匈奴呼延部進入中原;後來,其漢化後裔以原部落名稱再加以「漢化」的「呼延」為姓氏。
慕容:三國時,鮮卑族首領莫護跋率族人遷居遼西,後在棘城以北(河北昌黎縣境內)。建國,莫護跋以「慕容」為自己部落的名稱。後慕容部落的人便以慕容為姓氏。
宇文:鮮卑族呼天為「宇」,宇文為「天之子」之意。宇文氏為鮮卑部落。東晉時,字文部落進據中原便以宇文為姓氏。
尉遲:尉遲部也是鮮卑族的一個部落,尉遲部的人後來以部落名為姓氏。
萬俟:萬俟本為鮮卑族部落名。東晉時,萬俟部落進入中原,後以部落名為姓氏。
第八種.以出生時的異象為姓氏。
武:周乎王之子出生時掌紋呈篆文「武」。由此,周平王賜其姓為武。
第九種,以謚號為姓氏。
所謂「說」為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
穆:出於於姓。春秋時有宋穆公,其後子孫中有以其謚號「穆」為姓氏。
文:一出姬姓。商未,周族首領季歷死後。其於姬呂繼泣,後被其為西伯。西伯思病死後,其於周武王繼位,並完成滅商大業,建立周朝。武王追說其父為周文王。文王的庶於中有以其謚號為姓的。一出媯姓。齊威王之孫田文,號孟嘗君。孟嘗君避亂到魏國,死後進號文於,其後人以其謚號「文」為姓氏。
康:周公且之弟叔封地於衛,其死後說號為「廢」,因此又稱衛康叔。衛康有庶於以其謚號為姓氏。
第十種,因避禍、避仇、避諱、避嫌所改的姓氏。
桂:出於炅氏。漢代炅橫有四個兒子。家中有難,四子逃避,其中一於避居到幽州。改姓為桂。
田:一兒子偽姓。春秋時,陳厲公子陳完避禍外逃,不願意以國名為氏,改姓為「田」。明代燕王朱棣以討黃子澄等為名起兵,推翻建文帝。黃子澄的後人因避禍而改姓田。
第十一種,帝王賜姓氏。
金:被尊為西方大帝的少昊,因五行說中的西方屬金而,稱金天氏,其後人有以金為姓的。漢武帝時,匈奴休盾王之於歸順漢朝,漢武帝賜其姓金,取名金日撣。
劉:出於陶庸氏。堯之後有劉累,到了周代成為唐杜氏。社隰在晉做官:為士師,又稱士氏,後來又從上氏改為劉氏。由於劉邦建立漢朝,劉姓成為中國的大姓。漢高祖因項伯有昔日相助之功,便賜項伯改姓為「劉」。
鄭:出於姬姓。周厲王的小兒子友封於鄭,其後人有的以國名為姓。明代太監馬三寶有功,被永樂帝賜姓為鄭,馬三寶因此改姓換名為「鄭和」。
第十二種,以數量詞、排行次序及天乾地支為姓氏。
萬山子姬姓。周文王的兒子畢公高有後叫畢萬,畢萬後代中有人以其祖先的名字中的「萬」字為姓氏。
丙:又寫作邴。春秋時,晉國大夫邴豫,受封於邴(河南成武縣東);其後以邴(丙)為姓氏。
第十三種,少數民族漢改姓氏。
元:春秋時,衛國大夫元亘之後以元為姓。另北魏孝文帝推行鮮卑族的漢化,令鮮卑
族改穿漢眼,改說漢話,並改換「拓跋氏」為「元氏。」
少數民族以漢姓的人物中,還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領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聞助唐擊敗黃巢長安,任河東節度使,又進封為晉王。唐末,李存勖「李」姓起兵,建後唐王朝。
第十四種,漢族人改為少數民族姓氏。
遼、夏、金、元時代,漢族人改換為少數民族性的為數也不少。
第十五種,部分少數民族的姓氏。
滿族有穆昆組織,產生於姓氏社會,是構成滿族社會的基層血緣組織。穆昆由一個或數個家庭組成。同一個穆昆中,只有一個姓氏;同宗的幾個穆昆,則冠以幾個漢姓。如烏雅氏的五個穆昆,分別以吳、穆、包、黃、邵為姓氏;寧古塔氏的四個穆昆,以劉、寧為姓;喜塔喇氏的一支穆昆(居今新賓縣永陵鎮)以圖為姓,居盛京的穆昆以祝為姓。
壯族經父系計算世系,子女隨父姓。女兒出像後,須加雙姓,即夫姓在前、父姓在後。如:其夫姓莫,其父姓羅,她便稱為「莫羅氏」。此稱,與漢族舊習俗(張王氏、李揚氏等相同。
第十六種,容易讀錯的姓氏。
由於漢字有許多多音字及古音有變等,所以一些姓氏很容易被我們讀錯。如萬俟.音為Moqi(莫其),常有人誤讀為「萬壽」。
區,音為ōu(歐)常有人讀為「區」(qū)
黑,音為hè(賀), 常有人誤讀為「黑」(hēi)。
蓋,音為gě(葛),常有人讀為「蓋」(gài)。
查 本是檢查、考查的意思,念chá,但作為姓氏要念zhā,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的本名便是查良鏞。
教 指傳授、教授之意時念jiāo,但作為姓氏時要念jiào。
任 本義是信任、擔任、任何之意,念rèn。作為姓氏時念rén,代表人物有老一輩革命家任弼時同志。
曾 指曾經、未曾之意時念céng,但作為姓氏時要念zēng。古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清代名臣曾國藩,今有香港特首曾蔭權。
繆 本是修繕的意思,如用在「未雨綢繆」時念móu,但作為姓氏時念miào,代表人物有清末著名宮廷女畫家繆素筠。
晟 本是光明之意,念shèng,如廣東省有大型企業廣晟集團。但作為姓氏時念chéng。
❸ 小清河沿岸土壤地球化學環境研究
一、小清河流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小清河源於濟南諸泉,西起睦里庄,東注萊州灣,幹流全長237 km,流域面積10 336 km2。小清河流域是山東省的重要經濟發展區,有工業重鎮淄博市及新興工業城市廣饒和勝利油田,工業門類齊全,鄉鎮企業星羅棋布;農作物種類繁多,不但有小麥、玉米和棉花各類,而且有享譽國內的黃河、明水大米、章丘大蔥和壽光蔬菜,聞名全國的北方第一個噸糧縣市——桓台即位於工區的中南部。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流域內濟南、淄博及齊魯石化等城市和工礦企業的迅速發展,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全流域污水排放量佔小清河年平均徑流入海量的2/3還要多,致使小清河水環境惡化,水體污染嚴重,水體的污染使得許多地方農灌水質超標情況嚴重。由於農業用水匱乏,污水灌溉面積不斷擴大,污水灌溉使得土壤中Gr、Pb、Cu等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積蓄量成倍增加,致使土壤環境質量嚴重下降,污灌區農畜產品質量下降,據統計全省主要污灌區糧食作物重金屬超標率達25%。近幾十年來,沿河污染區癌症、肝病和胎兒畸形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因此,開展小清河沿岸土壤環境質量研究,查清小清河沿岸土壤環境污染狀況,進行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並提出土壤改良的對策和措施,對提高研究區農產品質量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研究區西起濟南市,東到渤海入海口;北起曲堤—高青縣城—純化鎮一線,南到鄒平—桓台。轄濟南、淄博、東營、濰坊和濱州五地市的章丘、濟陽、鄒平、高青、博興、桓台、廣饒和壽光8縣市。
(一)小清河流域元素地球化學含量特徵
1.小清河沿岸土壤元素統計特徵
小清河沿岸土壤元素含量分布見表3-17,在25 項分析元素和指標中,大多數剔出離群值前後算數均值差異較小,僅Cr、Hg、Mo、Se和S 5項均值差異較大,Cr由81.21×10 -6變為72.44×10 -6,Hg 由52.8×10 -9變為29.6×10 -9,Mo 由0.657×10 -6變為0.589×10 -6,Se由0.25×10 -6變為0.20×10 -6,S由0.083%變為0.027%。
就變異系數來看,25項指標中有20項指標變異系數在0.5以內,數據離散程度較高的元素或指標有 S、Hg、Cr、Se、Zn,其變異系數原始值為5.74、2.03、0.79、0.69、0.64,剔出離群值後這5 項指標的變異系數分別為0.30、0.35、0.11、0.25、0.16,均<0.4。
表3-17 小清河流域表層土壤組分地球化學含量特徵參數表
就元素背景值的分布來看,區內土壤背景中As、Hg、Mo、SiO2、Al2 O3、TFe2 O3、K2 O等元素基本接近黃河下游流域,Na2 O、P、B元素略低,而Cd、Co、Cr、Cu、F、Mn、Ni、Pb、V、Zn、N、S、Se、CaO、Mg則略高於黃河下游流域土壤;小清河沿岸土壤中Co、Mn、Mo、Pb、Na2 O元素明顯低於山東省土壤均值,其中Mo僅為山東省土壤的0.1倍,As、B、Cd、Cr、F、Hg、Ni、Zn、Se、TFe2 O3、MgO、CaO等元素均高於山東省土壤均值,其中CaO、Mg0、Cd元素分別是山東省土壤的2.56、1.78、1.79倍,而Cu、Al2 O3、K2 O則與山東省土壤均值基本相當;小清河沿岸土壤中As、Hg、Mo、Se、Pb、Zn元素明顯低於我國土壤均值,其中Hg、Mo僅為我國土壤的0.46、0.3倍,Cd、Cr、F、Cu、Ni、MgO、CaO、Na2 O則高於我國土壤平均值,其中MgO、CaO分別是我國土壤的1.84、2.88倍,其餘元素基本接近我國土壤平均值。
2.小清河上、中、下游土壤元素分布特徵
將小清河上游、中游和下游不同地段的表層土壤元素含量統計資料進行對比(圖3-31),可以發現上游土壤元素中,F、Mn、Al2 O3、S、MgO、K2 O背景值低於中游和下游土壤背景值,SiO2和Na2 O在上游土壤背景值中最高,而其他元素高於下游土壤元素背景值而低於中游土壤元素背景值。中游土壤中As、B、Cu、Cd、Cr、Co、F、Hg、Mn、Ni、Pb、Zn、Se等元素背景值均高於上、下游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Hg、Se分別為下游土壤背景值的1.3、1.6 和1.4 倍,而SiO2和Na2 O則低於上、下游土壤背景值。
圖3-31 小清河上、中、下游土壤元素背景值圖
3.小清河南岸、北岸土壤元素分布特徵
對比小清河南、北兩岸土壤元素背景值統計,有如下規律,見圖3-32,南岸土壤中Hg、P、Pb、N、SiO2和Na2 O背景值略高於北岸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Hg是北岸土壤背景值的1.2倍;As、B、Cd、Cr、F、Mn、Ni、Pb、Zn、Se等元素及氧化物均低於北岸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 As、S、CaO 分別為北岸土壤背景值的 0.86、0.88 和0.81倍。
圖3-32 小清河南岸、北岸土壤元素背景值圖
(二)元素剖面特徵
1.小清河沿岸水平土壤剖面元素的分布特徵
分別在歷城區、博興縣和王道3處垂直小清河方向布置3條水平剖面,通過對3條剖面的數據統計表明,元素含量在不同土壤剖面的分布差異較大,在同一土壤剖面的小清河兩岸也存在顯著差異,見表3-18。
表3-18 小清河沿岸土壤水平剖面元素含量統計表
續表
1)歷城剖面南從王舍人鎮開始,北到劉家集,居民點較密集。此剖面南岸土壤主要分布潮褐土,而北岸以潮土和鹽化潮土為主。統計表明:南岸土壤元素As、Cr、F、Hg、Ni含量明顯比北岸高,而Cd、Cu、Se、P則低於北岸,其餘元素含量水平較為接近。但重金屬元素的含量均高於小清河土壤背景值,可能對土壤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這與人類活動的影響有關。
2)博興剖面南從起鳳鎮北到博興縣城西的西伏村,南岸土壤以濕潮土亞類為主,北岸以潮土為主。統計表明:重金屬元素As、Cd、Cr、Cu、Hg、Pb、Zn在北岸土壤的分布明顯高於南岸,而有益元素B、Mo、Se、N、S、CaO的含量則南岸明顯高於北岸。
3)王道剖面南起卧鋪鎮北到廣北農場,土壤類型為鹽化潮土。北岸土壤元素含量水平明顯比南岸低,其中北岸土壤重金屬元素As、Cd、Cr、Cu、Hg、Ni、Pb、Zn含量明顯低於小清河背景值含量,南岸則略高。
2.小清河沿岸垂直土壤剖面元素的分布特徵
1)歷城垂直土壤剖面元素的分布。野外發現剖面土壤質地上層基本為砂質粘土,60 cm以下為粘土。深部有鐵銹出現。隨深度增加,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元素也表現出規律性變化(圖3-33)。土壤主成分SiO2、MgO、K2 O、CaO、Na2 O 隨深度變化不大,推斷原始沉積物組成比較穩定,沉積韻律分層不明顯。表層土壤中N、P、Cr、Hg、S、Se、Cd、Pb等元素含量異常高,並在地表至80(100)cm深度段劇烈下降,尤其是N、P、Se、S、Hg元素。認為人類生產活動對土壤的影響作用較大,推測影響深度100 cm。TFe2 O3、Al2 O3、Mn、B、V、Co等元素含量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並在土壤深部富集,原因土可能為壤表層成酸性,在表生作用下元素以離子化合物的形式向土壤底層遷移,從而造成元素在底部較為富集。As、F、Ni、Cu、Zn、Mo等元素含量隨深度的增加變化不明顯。
2)博興土壤垂直剖面元素的分布特徵。野外發現剖面上土壤質地無明顯變化,均為粘土。隨深度的增加,多種元素均表現出了規律性的變化(圖3-34)。土壤主成分SiO2、Na2 O隨深度增加略有變化,在0~100 cm深度段較為穩定,而從100 cm處隨深度增加而增加;TFe2 O3、Al2 O3、MgO、K2 O及V、Co、Mn(與TFe2 O3、Al2 O3呈極顯著相關)等元素則相反,在100 cm處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雖然成壤作用能引起表層土的粘土化、礦物組成的垂向變化,但礦物組成的這種截然變化顯然與原始沉積組成的關系更為密切。As、Cd、Cr、Hg、Ni、F、Cu、Pb、Zn、N、P、S、Se等元素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在土壤表層異常富集,並在地表至60 cm深度段內急劇下降,尤其是N、P、Hg元素。這種分布除了與原始沉積組成分層有關,還與土壤質地、有機質含量制約下的表生活化遷移、吸附沉澱再分配作用有關。其中N、P、Hg、S等呈強烈表土富集特徵,這顯然與污染有關。C、B、Mo等元素隨深度的增加變化不明顯。
圖3-33 小清河沿岸土壤歷城剖面元素分布圖
3)王道土壤垂直剖面元素的分布特徵。土壤類型以鹽化潮土為主。野外發現剖面上土壤質地以粘土、砂粘土為主,土質較疏鬆。元素含量隨深度的呈現明顯的規律性(圖3-35):土壤主成分SiO2、Na2O含量隨深度增加而增加,TFe2O3、Al2O3、K2O、MgO等在土壤表層富集,自60cm急劇下降後趨於背景值,這可能與土壤粘/砂組成、有機質變含量化有關。As、Cd、Cr、F、Hg、Ni、Cu、Pb、Zn、Mn、N、P、Se、S等元素在地表至60cm深度段富集,自60cm急劇下降後趨於背景值,尤其是N、P、S、Cu、Pb、Zn元素。這種分布一方*與土壤原始沉積組成有關,另一方*表生作用下引起的N、P、S、Cu、Pb、Zn等元素的強烈富集特徵顯然受到了污染的影響。As元素在地表至130cm急劇下降後明顯回增,可能與經歷了淋漓作用而使As向下遷移有關。CaO自地表至60cm逐漸增加,中部富集,從60cm至深部急劇下降,這可能與礦物磷肥使用有關。B、Mo等元素自地表至深部無明顯變化。
圖3-34 小清河沿岸土壤博興剖面元素分布圖
圖3-35 小清河沿岸土壤王道剖面元素分布圖
(三)土壤元素的組合特徵
1.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一種多元統計方法,主要用於辨認具有相似性的事物,並根據彼此不同的特性加以「聚類」,使同一類的事物具有高度的相同性。用聚類分析對背景值進行元素分類,能比較自然和客觀地描述多樣本元素背景值之間的差異和聯系。聚類分析方法的原理是通過多樣本間的相似性程度,將元素(或樣本)進行分類,使得類內所有元素之間具有較密切的關系,而各類之間的相互關系相對比較疏遠。通常採用某些指標來表示多樣本土壤地球化學特徵的相似程度,依據指標主要是各地球化學特徵間的相關系數。從中選出符合農業地質解釋的聚類分析成果。通過對小清河沿岸表層土壤元素聚類分析譜系圖(相關系數、歐式距離),見圖3-36,25種元素存在以下元素組合:
圖3-36 小清河沿岸表層土壤元素聚類分析相關系數譜系圖
1)TFe2 O3、Al2 O3、Co、Ni、V;
2)Cd、Zn、Mo、Pb、Se;
3)F、Mn、As;
4)SiO2、Na2 O;
5)N、P;
6)Hg、P、Cr;
7)S。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對大量地質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和做出較為合理解釋的一種多變數統計分析方法,它能夠通過數據方法將許多變數彼此間具有的錯綜復雜的關系體現出來。對小清河沿岸土壤選用了反映農業地質背景特徵的25個元素進行因子分析。根據特徵根的特徵根百分比(方差貢獻)和累計百分比。計算結果顯示前4 個特徵值方差貢獻百分比達71.187%,取前4個特徵值已經能夠提取原始數據變化的70%以上的信息,已足以說明問題。
計算初始因子載荷矩陣,並採用方差極大進行正交旋轉使因子載荷矩陣結構簡化,表3-19 為旋轉後的因子載荷矩陣。由表可見:和第一主因子呈正相關的元素為As、Co、F、Mn、Ni、V、Al2 O3、TFe2 O3、K2 O,而 Na2 O 呈負相關;和第二主因子呈正相關的元素有Cd、Cu、Hg、Mo、Pb、Zn、Se;和第三主因子成正相關的元素為S、CaO,呈負相關的元素SiO2;和第四主因子呈正相關的元素為N、P,呈負相關的元素是Cr。
表3-19 小清河沿岸表層土壤旋轉後因子載荷矩陣表
由主因子得分圖(圖3-37)分析,主因子1代表的金屬元素的組合特徵在小清河中段表現突出,該段屬於博興和高青縣轄區,此外在濟南周邊也出現了高值區分布。主因子2代表的Cd、Cu、Hg、Mo、Pb、Zn、Se元素是表層土壤質量的重要辨別指標,此因子在濟南市地區表現突出,說明城市人為污染對於這些離子在土壤中的富集影響較大。因子3表示S、SiO2、CaO元素的組合可以認為是土壤地質因素的表徵,其分布與小清河沿岸內土壤類型的分布較為吻合。主因子4 表示的是N、P元素的組合,該因子在小清河中段農業發達地區表現突出,說明農業活動對於這些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響。
圖3-37 小清河沿岸主因子得分圖
二、小清河流域環境污染現狀
小清河流域為山東省重要的工業集中區,包括有濟南市、濟寧市和淄博市等省內重要的大型工業城市,主要污染源有化肥廠、塑料廠、鋼鐵廠、煉油廠、重型機械廠、制葯廠和發電廠等。近幾年,隨著鄉鎮企業的迅速崛起,小型廠礦企業林立,種類繁多,遍布於主要縣城和鄉鎮。由於工業三廢排放治理不好,給環境帶來了嚴重污染和危害。
區內污染源包括:污水廢水、固體廢棄物、城市垃圾和醫療垃圾,以及化肥農葯等。大的企業主要有山東化工廠、濟南裕興化工總廠、濟南元首針織公司、山大第二附屬醫院、齊魯制葯廠、黃台發電廠、濟南大易造紙三廠和濟南化纖總公司等數十家。
區內污廢水主要來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氯化物、硫酸鹽、化學需氧量、氟化物、揮發酚、氨氮、氰化物、As、Pb、Cr、Cd、Hg。根據已有資料將工區內幾家重點工業污染源 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統計於表3-20 中。
表3-20 區內重點工業污染源COD 排放量統計表
註:資料來源為濟南市環保局《濟南市水污染防治規劃》。
目前研究區內產渣最多且相對集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冶煉廢渣,粉煤灰、爐渣、煤矸石和尾礦。以濟南為例,固體廢棄物處置工作是固體廢棄物管理的薄弱環節,目前主要處置方法是焚燒和填埋。濟南固體廢棄物的貯存方式多種多樣,貯存點比較分散,貯存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有煤矸石、粉煤灰。煤矸石主要貯存於各大煤炭公司;粉煤灰主要貯存在小清河和大寺干灰場等處。由於大部分的固體廢棄物得到了很好的管理,沒有排放到環境中去。
從產生固體廢棄物的行業分布來看,產生固體廢棄物最大的是冶煉、熱電、採掘和化工等行業,占據了總量的90%以上,其中濟鋼是最大固體廢棄物產生源,平均年產生量為155.6×104 t。
濟南含鉻廢棄物主要由濟南裕興化工廠產生,包括Cr渣、Al泥。由於Cr渣中含有有毒成分Cr6+,對周圍環境有嚴重危害。粉煤灰的產生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歷城區的黃台發電廠,1998年黃台電廠產生粉煤灰57.5×104 t。鋼渣產生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歷城區濟鋼總廠的廠部和西部(表3-21)。
表3-21 固體廢棄物重點產生源產生量統計表
註:資料來源為濟南市環保局《濟南市水污染防治規劃》。
城市垃圾主要由居民生活垃圾、道路清掃垃圾、商業垃圾和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幾部分組成。根據調查1998年濟南市年產生活垃圾在55×104 t左右,工區內生活垃圾占濟南市生活垃圾的近 1/6。生活垃圾的清運率、處理處置率為 100%,無害化處理達到92.14%。雖然清運率達100%,但並沒有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仍有部分垃圾不作任何處理,就在各簡易垃圾堆放場堆放,或排放到郊區農村,對環境造成污染。
由於醫療垃圾有毒、有菌和有害,是造成社會交叉感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濟南日產醫療垃圾4269kg,醫療垃圾的致病菌遠遠高於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而且醫療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為焚燒和填埋,會使局部大氣環境受污染,增加疾病傳播、蔓延的概率,加劇填埋場地下水質污染。故必須加強對醫療垃圾的管理、收集和處理。
此外小清河上游地區農業以小麥、水稻和玉米等農作物為主。農業施肥以化肥為主,農家肥為輔。另外農葯的噴施及地膜的使用都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農家肥、化肥、農葯的大量使用,大部分為農作物吸收,有部分隨降水、灌溉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體。
三、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一)評價因子及標准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以國家標准(GB 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准》為評價標准(表3-22)。該標准只規定了8項組分或指標的標准,即Cd、Hg、As、Cu、Pb、Cr、Zn、Ni等8種元素的不同等級的上限含量。故評價因子選擇這8個元素。
表3-22 土壤環境質量標准值表 單位:10 -6
續表
註:①重金屬(Cr 主要是三價)和 As 均按元素量計,適用於陽離子交換量 >5cmol(+)/kg,若≤5cmol(+)/kg,其標准值為表內數值的半數。②六六六為4種異構體總量,滴滴涕為4種衍生物總量。③水旱輪作地的土壤環境質量標准,As採用水田值,Cr採用旱地值。
(二)單因子評價
1.單因子環境質量分級統計
小清河流域內重金屬元素單因子環境質量評價統計結果見表3-23。汞、砷、鎘、鉛、鋅、銅、鉻、鎳等單因子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結果表明:小清河調查區內表層土壤質量整體以Ⅰ類、Ⅱ類為主,同時Ⅲ類及超Ⅲ類土壤樣本在佔有一定的比例,但比例控制在3%以內。單因子指標中Cu、Ni、Pb 3項指標沒有出現超3類土壤,且其中Ⅰ類土壤樣本數達到了90%以上。表層土壤中Hg、Zn元素4 類等級均有出現,其中Ⅰ類比例超過了90%,超Ⅲ類土壤樣本僅有1~2個,比例不超過1%。As、Cd兩指標也是4類等級均有出現,其中雖有超3類土壤出現,但其比例也不超過1%,與Hg、Zn相比,其Ⅰ類土壤的比例有所減少,同時Ⅱ類比例增加。Cd在所有單因子評價指標中Ⅰ級所佔比例最小,而3類所佔比例最大。本調查區內金屬Cr元素超Ⅲ類土壤樣本數量最大,佔到了全部樣本的0.6%。綜合而言,小清河流域土壤質量等級目前仍然能夠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2.單因子環境質量分級分布特徵
As指標的環境質量等級以Ⅰ類土壤為主,Ⅱ類土壤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中游流域,集中在華山鎮、孫鎮、樊家林、丁家莊、博興縣和丁庄鎮一帶,以島狀形式分布,分布面積占總面積的5%。雖然總體質量較好,但注意的是博興縣境內分布面積大,且有與周邊鄉鎮相連的趨勢。
Cd指標的環境質量等級以Ⅰ類土壤為主,Ⅱ類土壤分布在濟南及東北部鄉鎮及博興、高青和鄒平等縣,Ⅲ類土壤主要集中在小清河上游的濟南市、北園鎮一帶。
Cr指標的環境質量等級主要以Ⅰ類土壤為主,但同時Ⅲ類和超Ⅲ類土壤也有分布。Ⅱ類土壤分布在小清河上游的濟南市附近以及中游流域的樊家林、高城東—博興縣西之間及博興縣東部等區域,Ⅲ類土壤主要分布在濟南市北園鎮城區以及寨郝鎮,超Ⅲ類土壤僅在濟南市北園鎮北部分布。
銅指標的環境質量等級Ⅱ類土壤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上游濟南市城區及東北部地區和中游的博興縣東部,博興縣境內僅以零星的島狀形式分布。
表3-23 小清河調查區表層土壤樣品單因子評價環境質量統計表
Hg指標的環境質量等級主要以Ⅰ類土壤為主,雖然Ⅱ類和超Ⅲ類土壤也有分布,但是主要集中在濟南市城區。從其分布形態來看,雖然目前Ⅲ類土壤僅以島狀分布在濟南城區,但是其外圍的Ⅱ類土壤分布范圍有向下游蔓延的趨勢,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因密切監測其發展動態。
Ni指標的環境質量等級以Ⅰ類為主,Ⅱ類土壤主要集中分布在小清河中游,鎳的Ⅱ類土壤分布區較為分散,主要分布在華山鎮和丁家莊、寨郝鎮北—龍河等區域。
Pb指標的環境質量等級以Ⅰ類土壤為主,Ⅱ類土壤僅分布在濟南市城區及周邊的部分鄉鎮駐地。在北園鎮、姚家鎮、王舍人鎮和郭店鎮等部分居民點分布有Ⅱ類土壤。
Zn指標的環境質量等級主要以Ⅰ類土壤為主,但Ⅱ類和Ⅲ類土壤在小清河上游流域也有分布。Ⅱ類土壤集中在濟南市城區及北園鎮—濼口、姚家鎮—北灘頭及郭店鎮一帶。Ⅲ類土壤分布在郭店鎮西北部小清河支流兩岸,疑似當地工廠排放工業廢水引起的點狀污染。
3.單因子污染指標分析
通過計算各評價指標的單項污染指數等指標,可以反映出評價區內各指標對於環境質量的影響,從而分析出區內環境污染的影響程度。常用的污染指標包括:
1)土壤單項污染指數。單項污染指數指數小污染輕,指數大污染則重。其計算公式為
土壤單項污染指數=土壤污染物實測值/土壤污染物質量標准
2)土壤污染物累積指數。由於土壤地區背景差異較大,有時用土壤污染累積指數更能反映土壤的人為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累積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土壤污染物累積指數=土壤污染物實測值/污染物背景值
3)土壤污染物分擔率。土壤污染物分擔率可評價確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項目,污染物分擔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也同此序。
土壤污染物分擔率(%)=(土壤某項污染指數/各項污染指數之和)×100%
4)土壤污染超標倍數。土壤污染超標倍數是能反映土壤的環境狀況統計量。
土壤污染超標率=(土壤某項污染物實測值-某污染物質量標准)/某污染物質量標准
5)土壤樣本超標率。土壤樣本超標率也是反映土壤的環境狀況一個統計量。
土壤污染樣本超標率(%)=(土壤樣本超標總數/檢測樣本總數)×100%
計算8項因子的污染指標,其計算結果如表3-24 所示。結果表明全區土壤指數較低,污染程度很輕微,小清河沿岸土壤污染物主要以As、Cd、Cr、Ni為主,重金屬元素污染的主次順序為:Ni>Cd>As>Cr>Zn>Cu>Hg>Pb。各單項的污染物超標倍數均<0,說明全區土壤環境質量良好,污染規模小,不足以影響全區。
表3-24 小清河流域表層土壤污染指數、超標率統計表
註:比較標准為二級土壤上限值。
(三)綜合評價
1.模糊綜合評價
各區域模糊評判結果統計如表3-25所示,數據顯示小清河地區土壤以Ⅰ類、Ⅱ類為主,無超三類土壤出現。Ⅲ類土壤樣本數為10 個,所佔比例 <0.5%。總體環境質量較好。
表3-25 各調查區表層土壤樣品模糊綜合評價環境質量統計表
土壤綜合環境質量等級分布如圖3-38。可以看出,大部土壤為Ⅰ類和Ⅱ類級別。這種結果與單因子評價的結果似有差別,但是細究之可以得出:這是由於我們在選取權重的時候,是根據個因子超標的倍數,最後進行均一化得來的,因而模糊評價的結果說明各地區土壤環境背景優良,即便是部分遭遇了污染的區段,目前也只是處於較為低級的階段,各區域的整體地表土壤環境是較優的。
一類土壤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北岸的遙牆—高官寨鎮—魏橋鎮及西劉橋—卧鋪—羊口一帶,二類土壤主要分布在濟南市周圍、小清河上游的南岸土壤及小清河中游一帶,三類土壤主要分布在濟南市區及個別鄉鎮駐地附近土壤。
圖3-38 小清河流域表層土壤綜合環境質量等級分布
2.綜合指數評價
綜合指數法的計算,一般是在求解單因子的污染分指權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的。選用綜合指數法中的內梅羅指數法,該指數反映了各污染物對土壤的作用,同時突出了高濃度污染物對土壤環境質量的影響,其計算方法如下:
魯西北平原典型生態區地質地球化學環境研究
式中:P為綜合污染指數;I=Ci/Si(實測值/背景值),背景值為小清河沿岸土壤中該元素的背景值。
圖3-39 小清河流域土壤環境內梅羅指數評價圖
小清河土壤重金屬綜合污染分布如圖3-39,嚴重污染區主要集中在濟南市城區北園鎮至華山鎮區域的小清河兩岸,在寺後張、西相村和南口等居民點也有零星分布,污染區重要分布在濼口、王舍人鎮和寨郝鎮等部分鄉鎮駐地,輕污染區主要集中在齊家,王舍人鎮—鄭家碼頭、辛集—起鳳鎮、曹家坡—高城鎮—博興縣城—龍河和王道—丁庄鎮等地,寺後張、九戶鎮、城外劉和許李等局部地區也受到重金屬輕微污染。
由以上評價結果可知區域目前土壤較為清潔,污染程度較小,但區內僅沾化的土壤目前沒有出現污染,其他區域均不同程度出現污染。分析出現污染區域的污染分布范圍及主要污染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從污染的分布形態看,各地污染主要以點狀或孤島狀形式分布,魚台地區污染集中在濟寧西北的長溝一帶,章丘集中在章丘北部的白雲湖區,壽光集中在王高—田柳鎮,但小清河流域污染分布已經發展到面狀,污染集中在上游濟南市及中游博興縣范圍內。小清河流域污染區域分布范圍最大,且分布形態已經由點狀過渡到了面狀分布,擴展趨勢較快,在今後的調查中需要重點監測。
2)從污染的分布的地點看,各地污染分布表現出了較為統一的特徵,即污染指數較高的區域一定程度上是河道或交通道路所處的位置重疊。這一現象表明污染源如果不及時發現和治理的化,其擴散作用更迅速、作用范圍隨人類活動區域的拓展而更容易擴大,作用程度也更強烈。
3)從造成污染的指標分析,各地污染源有所差異。沾化地區Cr污染比重較大,魚台地區Cd污染貢獻值大,章丘、壽光和小清河流域均是Ni污染指數最大。
綜上所述,通過污染評價發現,評價區的土壤污染較為輕微,適合發展農業生產,但同時由於已經出現了局部污染,且污染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應進一步開展污染源調查和防治的重點研究,以確保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
❹ 姓氏起源》左
左姓
歷史來源
「左」源出:
1、以官名為氏。左史,原為周代史官。周穆王時有左史戎父,春秋時楚靈王有左史倚相,其後皆有左氏。
2、據《姓考》及《呂覽》所載,古有左國,以國為氏,黃帝臣左徹為其後。一說左徹為左姓之始。
3、出自姜姓,為春秋時齊國公族之後。據《廣韻》所載,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後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左字為姓,形成左氏。
4、以職官名為姓。據《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各諸侯國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後便以左為氏。楚國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均為左史官,後以官為氏。他們皆為左氏之祖。
5、春秋時宋國公族有左姓。
6、春秋時衛國公族有左姓。
7、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明、清雲南永昌府騰越亭(今騰沖)、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有左姓,系彝族;清滿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後改為左姓;裕固族綽羅斯氏,漢姓為左;北宋時猶太人留居中國境內(主要在今河南省開封)者之後裔中有左姓;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多此姓。
得姓始祖
左徹。上古時期黃帝時的官吏。據說曾幫助黃帝鑄造三鼎於荊山之陽,令人惋惜的是黃帝在鼎成之日與世長辭。左徹悲痛難當,淚如雨下,於是他拿來黃帝的衣冠,幾杖進行祭祀,以慰黃帝在天之靈。左徹之舉,無疑為性情中人所為,乃獲得世人之敬重。據說左徹為古時左國之嫡裔,由於左國立國之人無傳,故左姓人奉左徹為其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左姓在西周時,有左儒、左鄢父仕周為大夫,春秋時魯有左人郢、左丘明、左師展,晉有左史,戰國時燕有左伯桃。可見在先秦時期,左姓已活動於西周之國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及魯(今山東省西南)、晉(今山西省一帶)、燕(今河北省北部)等地。西漢時,左姓僅名左咸者就有四位(《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將四者合一,謬也),其一為任郡守九卿的琅琊(今山東省臨沂一帶)人左咸,另一左咸後賜爵關內侯,子孫襲爵留居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剩下兩位因只有隻言片語,不論。另外,由於淮南王外家姓左,故有左吳、左修事淮南王,此際其外戚見諸史冊者還有一位女性——寡婦左阿君。表明左姓在此際已定居於今安徽南部一帶。東漢時見諸史冊之左姓愈多,左聖、左雄叔侄為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左原為陳留(今河南省開封)人,左伯為東萊(今山東省掖縣)人,左慈為廬江(今屬安徽省)人,左恢為吳郡曲阿(今江蘇省丹陽)人。另有兩支左姓家族值得關注,一為清河國(今屬河北省)王妃,後貴為漢安帝母後的犍為(今屬四川省)人左小娥家族(其同父異母弟左次、左達生在清河國任郎中)。另一為河南平陰(今河南省孟津)人左忄官家族(其兄左稱、左勝均封南鄉侯,弟左敏,左覺亦在朝中任職),這兩支家族風光顯赫,使得左姓成為當時的北方著姓之一。此外也表明,此際南方的安徽、四川、江蘇等地已有左姓人定居。魏晉時期,左姓在今山東、河南間地繁衍迅速,後昌盛為左姓濟陽郡望。南北朝至隋唐,左姓由於避亂、仕宦、謀生等原因,逐漸播遷於江東各地。宋元以後,左姓在江南分布地更廣,兩湖、兩廣等地均有左姓人入遷。明初,山西左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河南、東北三省等地。此後,雲貴、台島均有左姓人入居。清初,兩湖之左姓伴隨湖廣填四川的風潮入遷四川。如今,左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江蘇、四川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左姓約佔全國漢族左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左姓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六。
家族名人
左慶延:宋代永新人,年十七登第,秦檜欲以女妻之,慶延固辭,於是十年不給升遷。終官太學博士。
左雄: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東漢學者、大臣。舉孝廉,遷冀州刺史。對豪族「貪猾」者敢於揭發檢舉。後歷議郎、尚書,累遷至尚書令(位同宰相)。他崇經術,修太學,使太學極盛一時。
左悺:河南省平陰人,東漢顯宦。初為小黃門史,後因與單超等五人合謀誅滅外戚,以功遷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勢後,日益驕橫,其兄弟親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壓民產。被人告發後自殺。
左慈:廬江人,東漢末方士。據傳有神道,並在曹操面前表演過。葛洪稱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師。
左思:字太沖,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人,西晉文學家。其懷才不遇,僅官至秘書郎。所作詩文借古抒情,多憤世不平之作。十年構思方寫成《三都賦》,士人竟相傳寫,一時竟弄得洛陽紙貴。輯有《左太沖集》。
左鼎:江西省永新人,明朝大臣。進士出身。授御史,巡撫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聲譽。以善寫奏章著稱,有左鼎手之譽。官至廣東右參政、左僉都御史。
左權:湖南醴陵人,中共高級將領。黃埔軍校一期畢業,曾留蘇學習軍事。回國後,歷任中央紅軍軍校教官,一方面軍總部作戰參謀,第一軍團參謀長等職。長徵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42年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麻田陣亡,年僅36歲。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後人因其目盲,稱之為盲左。相傳他曾任魯太史,為《春秋》作傳,成《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又作《國語》。先儒以為左丘明好惡同於聖人,故孔子作春秋為素王,丘明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傳,是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橫。時諸侯爭霸,魚肉百姓,願救水火之中。聞楚莊王賢君,相約共赴。路暴風雪,飢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樹下,伯桃勸棄,角哀不忍。倆死不如一活,終明事理,受糧上路,一步三回,淚流成河。至楚莊王,急回尋之,伯桃凍儡樹中,角哀痛不欲生。後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禱也。
左小娥:東漢犍為人,清河王劉慶姬。有才色,喜辭賦。和帝賜給清河王,生子劉祜,後祜繼承帝位為安帝,尊其為孝德後。
左君弼: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曾盤踞廬州十餘年,為天完政權汴梁行省首領。曾降元,後又降明。
左光斗:安慶府桐城(今屬安徽省)人,明代直臣。萬曆進士。任御史時排斥宦官,後又彈劾*臣魏忠賢,被魏殺害。
左良玉:山東省臨清人,明末大將。早年在遼東與清軍作戰,後入中原鎮壓明末農民起義軍。與李自成、張獻忠作戰多年,因功昇平賊將軍,後加封寧南伯。順治二年病死,終年四十六歲。
左懋第:山東省萊陽人,南明官吏。崇禎進士,南明弘光年間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徽州。後入北京與清廷議和,遭軟禁,拒降被害。
左宗棠:湖南省湘陰人,清朝大臣。1860-1865年鎮壓太平軍功勛卓著。後任陝甘總督鎮壓了西部捻軍和陝甘回民起義。1876年擊敗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軍,因功升軍機大臣(位同宰相),調兩江總督。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寶貴:山東省費縣人,回族,清末將領。甲午戰爭時,以總兵之職率軍赴朝鮮平壤拒日。督軍浴血奮戰,親手燃放大炮。後中炮陣亡。
左光華 男,1938年生,山西省翼城縣人。書法家,中師畢業,曾任教。平生淡泊名利,喜好文藝,酷愛書法。系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中外書畫交流協會、《農民日報》文化藝術聯誼會、中國振鳴書畫院、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中原書畫研究院、山西省臨汾地區、翼城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書法作品曾多次入選國際國內書展,並厚載報刊、雜志。曾獲跨世紀中外書畫名人金獎,「和平杯」國際書畫藝術交流大展賽金獎,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國際榮譽金獎,享受「華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等多次,作品傳略入編《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當代中國書畫選集》、《當代書家佳作薈萃》、《跨世紀校園藝術人才名典》、《當代書畫名人名作博覽》、《跨世紀書畫家精品集萃》、《國際書畫家精品全集》、《國際現代名家教授大辭典》、《跨世紀華人書畫藝術鑒賞大觀》、《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作品集》、1999世紀經典《中華百年》(人物篇),《中華驕子·專業人才卷》、《中華百年風雲人物大典》、《中國改革二十年書畫作品集》、《當代著名書畫篆刻家潤格博覽》、《亞洲藝壇名流》、《中國百年風雲人物大典》、《祖國頌慶祝建國50周年書畫精品集》、《中國人才世紀獻辭》、《迎澳門回歸書畫作品集》、《輝煌成就·世紀曙光》、《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選集》等多部辭書。他的信條是,不求成名成家,但圖自娛、陶冶情操,。學海無涯,學無止境,他以加倍努力學習,執著與進取,鞭策自己,以翰墨接緣天下墨友,切磋技藝,不斷進步,相互題坤墨寶,不斷弘揚祖國書法事業。為祖國繁榮多做貢獻。
左開和: 男,1943年9月生,雲南省巍山縣人。雲南陽宗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退管科技師。1954年畢業於巍山添澤小學(四年級),1955年在巍山古城小學讀完五年級提前考取初中因家貧輟學,後參加縣掃盲驗收團,於1958年參加工作(從事發電廠高溫高奔放管道安裝檢修36年)。198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頒發的技師證。曾組織和參與發電廠「高加」、「主蒸汽管」、「除氧器」等多項技術改造,自編《管道手冊》,並多次受廠部嘉獎和獲省科技獎。1994年退休後從事文學創作。現為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北方文學藝術研究所作家創作中心創作員,新世紀文學創作研究所創作員兼研究員。曾參加過全國職工文藝創作刊授班,《長城文藝》刊授班,中國語言邏輯函授大學等學習。1997-1999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和山東作家報文學創作函授班學習,自1998年始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30餘篇文學作品,曾參與《清水芙蓉》和《歲歲詩心》等書的組稿和編委工作。作品有《泰山游記》入選《99桂冠散文》,獲一等獎;《遙向黃河》詩歌參加「華歌標」全國寫作大賽中獲二等獎;另有詩歌《思母》入選《中華詩歌精品選》獲三等獎;還有散文《祖父那句話》參加全國休閑杯文學大賽中獲三等獎,現有200多首詩歌,80多篇散文和六篇小小說待發表。其傳略被編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和《另文學新人大辭典》及《中國文學藝術界名人大典》等。
左可友:男,1937年11月生,湖南茶陵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寧夏石嘴山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被分配到石嘴山市農科所、農技站工作。曾任站長、黨支部書記。1985年被選為中共石嘴山市第四屆委員,1998年被選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八屆人大代表。1999年3月被選為石嘴山市第七屆政協委員,1968年以來一直從事蔬菜技術工作。解決了一些生產中技術難題,1989年由他設計的節能日光溫室在全自治區推廣,在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科學知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推動科技進步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先後獲自治區、農業部科技進步獎4項(一、二等獎各2項),廳、地級獎11項。曾多次被評為自治區政府、黨委、及市委、市政府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996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八五」期間全區農業戰線先進個人。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石嘴山市政府評為科技明星。
左蓮之:女,1938年12月生,江蘇省濱海縣人。1965年8月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任安徽維尼綸廠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一直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曾成功搶救多例冬眠靈及安坦中毒、腦血管意外、重症肝炎、肺性腦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危重病人。
左旭東:男,1948年4月生,安徽省巢縣人。工程師,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現任銅陵市科技咨詢室主任。中國情報學會會員。花炮生產、無煙蚊香、特種電珠、羽絨生產等項目,調研報告和信息獲市科技咨詢獎。發表了「信息也是生產力」、「提高信息意識,增加投入、振興我市中心企業」、「企業競爭和投資發展戰略」、「採取有效措施,抓好扭虧增盈」、「銅陵外向勞務市場的培育與機制初探」、「開拓四國邊貿市場」、「淺析我市外資引進的戰略」、「盡快設立生產力促進中心機構——淺談銅陵科技成果轉化」、「組建股份企業強化監督機制是關鍵」、「技術與市場創新是股份制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舉措」、「風險投資是知識經濟的發動機」、「古銅都老區改造」、「白銀深加工效益倍增」、「開發銅餐具前景可觀」、「凍干食品的開發前景看好」,等論文與建議18篇,其中有4篇獲市級優秀論文獎,有6篇被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發行的《經濟改革理論探索》;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發行的《中國當代學者論文精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發行的《中國改革發展文論》;收錄;巴蜀書社1998年3月出版發行《中國網路學者傳略(一)》、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發行《中國專家大辭典(3)》、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出版發行《中國人才世紀獻辭》等入編。1996年至1998年連續三年獲銅陵市人民建議積極分子稱號,安徽省科協六大代表,多次獲市政府,科委先進、優秀工作者,全國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先進工作者,兼任銅陵市科技情報學會秘書長。
左一序:男,1944年7月6日生,江蘇漣水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在宏觀領域里致力於中國設備管理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1979年到1988年,在國家醫式局工作,根據主持裝備開發和推廣等方面實踐,主編《醫葯工業設備管理:歷史、現狀與對策》、《醫葯工業進口設備:地位、路局與管理》兩本100餘萬言的學術專著,主持制訂兩項基本制度,組建中國醫葯設備管理協會,將中國特色醫葯設備管理推進到「全效益、全過程、全員工、全手段」的「四全管理」實踐階段。1988年調入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根據主持學術會議的成果,發表了《設備管理社會大徨模式》論文,首次發現並揭示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存在著微、小、中、大層次管理結構以及由宏觀勢能,改革內能和科技動能組成的三維動力結構,獨創性地回答了「什麼是」和「如何推進」中國特色設備管理的兩個基本問題,被專家們稱之為「國性性改革建議。「對發展中國現代設備管理理論和方法將是一個推動」。繼而主編《設備管理知識題解》一書,發行30餘萬冊,成為貫徹國務院《設備管理條例》的工具書,成功舉辦了有400餘萬人參加的全國設備管理知識競賽活動。1998年發表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事業20年—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學習和實踐鄧小平理論的體會》論文,從元題論、運動論、動力論、技術論、社團論諸方面對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作出了進一步的概括和,有關高層認為「有獨到的見解」,獲「中國設備管理改革20年大型徵文活動」特別獎,入選《高等偉大旗幟,實現宏偉目標—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學習鄧小理理論成果匯編》一書。
左以彥: 男,1938年1月生,雲南昆明人。1955年中等葯學專業畢業。一直從事醫院葯學及葯事管理工作,刻苦自學,大膽實踐,辛勤耕耘了44個春秋。曾獲省青年技術革新突擊手,3等功臣,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等多項稱號。書不釋手集葯醫專著千冊。原任「二甲」醫院葯劑科主任,副主任葯師。現任顧問,搞繼續教育工作。是中國葯學會高級會員,曾系省葯學會醫院葯學分科學會委員,市葯學會理事,視系區醫葯衛生學會理事,《中華醫學論文集》特約編輯及六集編委,《盤龍醫葯》責任編輯,現系《中華臨床醫學會》理事,世界華人遠程學院「醫院葯學」終身教授「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葯劑教授。 60年代就採用離子交換水進蒸流器先進技術生產大輸液,為保安全親身試用。70年代國外臨床葯學興起,就自發地下臨床當葯療參謀,為「葯知醫用,醫知葯情」做了大量臨床葯師起始工作,編有內資《中西制劑葯物手冊》,《輸液與葯劑》,撰寫論文改善「重醫輕葯」狀況。80年代後撰有「復方聚肌胞液外塗治療尖銳濕疣49例」、「葯學人員處方制統一擺葯的引申芻議」等十餘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發表及《中華醫學論文集》收載,上列二篇分別獲優秀論文3、1等獎,並有多篇科普在《健康報》、《中國醫葯報》刊登。
左中英:1932年3月生,山西省繁峙縣人。1953年2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機制專業3年,畢業後分配到太原重型機器廠工作。現任工廠咨詢委員,成績優異的高級工程師。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全國鑄造學會理事,山西省鑄造學會理事長、山西省機械工程學理事等社會職務。他在鑄鐵車間從事鑄造生產技術工作32年,參加了車間生產機械化改造,完成了重大產品的鑄造任務。1981年在德國接受鑄造技術培訓,完成與國外合作生產鋼管軋機的鑄造任務,參加關鍵任務針狀組織無限冷硬球鐵軋輥的生產應用。撰寫的「鑄鐵熔鑄技術的發展方向」論文在全國沖天爐學術討論會上交流。他在任副總工程師3年期間,協助總工負責工廠熱加工技術工作,完成重大產品的質量創優,1986年組團赴美國、加拿大引進耐磨鑄鋼生產技術,生產出高強、高硬、低溫、高韌鋼鑄件及A0D精煉超低碳不銹鋼,與別人合寫的「鑄鋼冒口微機輔助設計介紹與應用」,作為省學術會議論文進行了交流,並在直流電弧爐的推廣與電爐排煙建設方面得到了應用。他任副總工程師兼技術改造處長期間,主要完成工廠「七五」國家限額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火車軸生產線、耐磨鑄鋼件鑄造生產線、硬齒面表面處理等,調整了工廠產品結構,並以機械化生產線代替單機生產模式,加快了計算機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以及環境保護項目的具體實施。1989年參加機械部A0D考察組赴美、德、瑞士執行了聯合國援助項目的有關任務。
郡望堂號
1、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南渡後廢,其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山東省東明縣南一帶。
2、堂號
傳經堂:孔子作《春秋》,左丘明為了傳《春秋》作了《左傳》,詳細解釋了《春秋》的內容。
高義堂:春秋時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國去謀事,途遇大雪,天寒食絕。伯桃把自己的衣服、糧食都給了羊角哀,讓他一人到楚國去,免得二人都凍餓而死。伯桃自己則鑽到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凍餓而死。羊角哀在楚國得官後,回到那棵柳樹下劈開樹干,重新禮葬了左伯桃。
此外,左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三都堂」、「敦厚堂」等。
左姓宗祠通用對聯
〖左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作春秋傳;
成蹇諤名。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史學家左丘明(一說復姓左丘,名明),魯國人,約與孔子同時,雙目失明。曾任魯國太史,作《春秋左氏傳》(《左傳》),相傳又作《國語》。《論語公冶長》載孔子說:「花言巧語,偽裝和善,過分謙恭,這種態度,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心藏著怨恨,表面上裝出友好的樣子,這種行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古代儒家認為左丘明的好、惡與聖人相同。下聯典指東漢涅陽人左雄,字伯豪,安帝時舉孝廉,官冀州刺史,舉報貪官豪強,無所顧忌。順帝初年官議郎,針對當時的朝綱廢弛與大臣懈怠,他數次上書,深切進諫。尚書仆身虞詡稱他為「蹇蹇王臣」。後官至尚書令。「蹇諤」,謂正直敢言。
匡襄國政;
羽翼聖經。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左雄,安帝時舉孝廉,永建初年拜議郎,時順帝新立,大臣懈馳,雄數言事,其辭深切,遷尚書令。雄又上言郡國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帝從之。自是牧守畏栗,莫敢輕舉,迄於永熹,察選清平,多得其人。下聯典指春秋魯國太史左丘明述孔子之志而作《春秋傳》。先儒謂孔子作《春秋》而為素王,丘明傳《春秋》而為素臣。
明推忠毅;
清著文襄。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左光斗為魏忠賢所害,後謚忠毅。下聯典指清·左宗棠卒謚文襄。
〖左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志高局四海;
英名擅八區。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浙江省清代大臣左宗棠祠聯。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省湘陰人。道光舉人。1860年隨曾國藩襄辦軍務。1862年升浙江巡先。1875年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大舉出兵新疆,擊敗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軍,收復除伊犁以外的天山南北各地。1881年升任軍機大臣,調兩江總督。1884年中法戰爭時,督辦福建軍務,力主抗擊法國侵略者。有《左文襄公全集》。「局」,謂人的胸襟器量。
風雲三尺劍;
花鳥一床書。
——明·左光斗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御史左光斗自題聯。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曆進士,授御史。後為魏忠賢所害。追贈太子少保,謚忠毅。
大文師吏部;
古畫愛將軍。
——清·左宗棠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大臣左宗棠撰聯。
〖左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千古素臣垂會緒;
三都麗賦誦清芬。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南省醴陵市新陽左氏宗祠聯。上聯典指春秋時史學家左丘明,漢代一些研究《春秋》的儒者認為,孔子作《春秋》,立王者之法,有王者之道,但無王者之位,故稱「素王」。左丘明作《左傳》,闡明《春秋》之法,為素王的輔佐,故稱「素臣」。「會緒」,謂統系,世系。下聯典指西晉文學家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曾官秘書郎,出身寒微,不善交遊。相傳他構思十年,門庭、廁所都放著紙筆,偶得一句急忙錄下來,寫成《三都賦》,豪貴之家竟相傳寫,一時洛陽紙貴。「清芬」,比喻高潔的德行。
鐵鑄肺肝忠貫日;
賦齊衡固字如珠。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御史左光斗,字遺直,號浮丘,桐城人,萬曆年間與楊漣同舉進士。任御史時辦理屯田,在北方興修水利,提倡鍾稻。天啟年間任左僉都御史,楊漣彈劾魏忠賢,他參與其事,又親劾魏忠賢三十二斬罪,後與楊漣同被誣陷,死於獄中。下聯典指西晉文學家左思。「衡」,指東漢科學家、文學家張衡,著有《二京賦》、《歸田賦》;「固」,指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著有《兩都賦》。
霽月光風在懷袖;
白雲蒼雪共襟期。
——明·左光斗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御史左光斗自題聯。
季高戍邊名中外;
丘明作傳耀古今。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大臣民左宗棠。下聯典指春秋時魯國太史左丘明,好惡同於聖人孔子,故孔子作《春秋》為素王,他述孔子之志而作傳,即《左氏春秋》,稱為「素臣」。又作《國語》。後人因其失明,稱為盲左。
澗道余寒歷冰雪;
洞口經春長薜蘿。
——清·左宗棠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大臣左宗棠自題聯。
大節忠貞彪史冊;
正氣磅礴壯山河。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左權將軍墓聯。墓在河北邯鄲。左權(1906-1942),湖南醴陵人。黃埔軍官學校畢業後,去蘇聯陸軍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歷任八路煙副參謀長等職。1942年6月2日,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麻田指揮部隊與日本侵略軍作戰中犧牲。
〖左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慶延登科,妻辭不偶;
太沖作賦,妹亦能文。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永新人左慶延,十七歲登第,秦檜想把女兒嫁給他,他不同意而辭去,因此十年不得升遷,最終官至太學博士。下聯典指左思及其妹左芬。左芬少年好學,工於文詞,以才德聞名於時。
年少登科,澹奄集傳後世;
才高作賦,洛陽紙貴當時。
——佚名撰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進士左慶延的事典。下聯典指西晉文學家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構思十年,寫《三都賦》,「豪貴之家,竟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左姓典故、趣事】
〖洛陽紙貴〗
「洛陽紙貴」源於《晉書·左思傳》。
晉代的大文學家左思,少年時學習並不認真,他的父親左雍對此非常不滿。有一次,他的父親對朋友說:「小兒左思不思進取,學習還不如我少年時用功。」左思聽到這句話後非常難過,於是下定決心,刻苦讀書,最終成為一名大文學家。後來,他寫《三都賦》時,為了在內容、結構和語言等方面都有所創新,以便達到完美無缺的地步,前後用了十年多的工夫。在構思過程中,他在室內、門前、牆壁,以及廁所等處都掛上紙筆。不論他走到哪裡,一想起一個好句子,就馬上記下來。由於左思下的功夫非常大,《三都賦》寫成之後,深得當時文人的一致好評,人們爭先恐後地抄閱。由於抄寫的人過多,以致於洛陽的紙張因供不應求而大漲其價。
後來,人們用「洛陽紙貴」來形容著作好,銷售快,風行一時。
❺ 在歷史上,山西省翼城縣都出過什麼名人
1:上官鉝(1611年-1683年),又名鉉,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翼城縣(今山西省翼城縣)人,明朝進士、清朝政治人物。
明朝崇禎十六年,登明朝末榜進士。清順治二年,授內閣中書舍人[1]。順治五年,改山東道試監察御史[2]、湖廣湖南巡按御史[3]、江寧巡按御史等,後掌河南道御史[4]。順治十五年,改湖廣道監察御史[5]。順治十八年,任順天府府丞[6]。康熙三年,任大理寺少卿[7]。康熙九年,升任太常寺卿[8]。次年,任宗人府府丞[9]。康熙十年,任左副都御史,次年改太常寺少卿
2:上官鑒,山西平陽府翼城縣人。中國清朝官員。
上官鑒為順治三年丙戌進士,授潞安府教授、選國子監助教,歷官河南鹽道參議,再以薦兼管開歸河三府。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與試未中。著有《一經樓文集》。
3:石家紹(1791年-1840年),字衣言,號瑤辰,翼城縣封壁人。清朝官員。
幼家貧,好學,博覽群書。嘉慶己卯科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進士。歷任龍南、興安、上饒等縣知縣。後任南昌,贛州代理知府等職。道光二十年(1840年)因過度辛勞,卒於任內。入《清史稿》偱吏傳。[1]
石家紹受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推重,包曾撰《石公祠碑》。
4:袁承業(?年-?年),字紹庭,號曉艇。山西省平陽府翼城縣北關廂(今屬臨汾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特別!!!!!!!!!!!!!
沒有任何歷史資料證明: 晉文公 是山西 翼城縣人!!!
歷史是嚴肅的!!!不允許胡亂編排!!!
❻ 左姓氏 族譜,詳細說明,我現在沒派名了
全國左氏宗親族系很多且繁,每支都有各自的班行輩份,你可搜索網路左氏族譜班行,看有沒有與你父輩以上輩份相同的。如果有,你就知道剛字輩以下的輩份。而且你還可依此而認祖歸宗,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❼ 松花江黃河長江西江詳細資料
納濾膜除鹽
納濾膜的定義
納濾 ( NF ) 膜早期稱為鬆散反滲透 ( Loose RO ) 膜,是80年代初繼典型的反滲透 ( RO ) 復合膜之後開發出來的。其准確定義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這里暫表達為:
NF膜介於RO與UF膜之間,對NaCL的脫除率在90%以下,RO膜幾乎對所有的溶質都有很高的脫除率,但NF膜只對特定的溶質具有高脫除率;
NF膜主要去除直徑為1個納米 ( nm ) 左右的溶質粒子,截留分子量為100~1000,在飲用水領域主要用於脫除三鹵甲烷中間體、異味、色度、農葯、合成洗滌劑,可溶性有機物,Ca、Mg等硬度成分及蒸發殘留物質。
納濾膜的應用
1. 軟化水處理
對苦鹹水進行軟化、脫鹽是納濾膜應用的最大市場。在美國目前已有超過40萬噸/日規模的納濾膜裝置在運轉,大型裝置多數分布在佛羅里達半島,其中最大的兩套裝置規模分別為3.8萬噸/日 ( 1989年 ) 和3.6萬噸/日 ( 1992年 )。
2. 飲用水中有害物質的脫除
傳統的飲用水處理主要通過絮凝、沉降、砂濾和加氯消毒來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細菌,而對各種溶解性化學物質的脫除作用很低。隨著水源的環境污染加劇和各國飲水標準的提高,可脫除各種有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的"飲用水深度處理"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的深度處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碳吸附、臭氧處理和膜分離。膜分離中的微濾(NF)和超濾(UF)因不能脫除各種低分子物質,故單獨使用時不能稱之深度處理。納濾膜由於本身的性能特點,故十分適用於此用途的應用。美國食品與醫葯局曾用大型裝置證實了納濾膜脫除有機物、合成化學物的實際效果。日本也曾於1991~1996年組織國家攻關項目"MAC21"(Membrane Aqua Century21)開發膜法水凈化系統。該項目的前三年側重於微濾/超濾膜的固液分離,後三年重點開發以納濾膜為核心,以脫除砂濾法不能脫除的溶解性微量有機污染物為目的的飲水深度凈化系統。大量工業裝置的運行實踐表明,納濾膜可用於脫除河水及地下水中含有三鹵甲烷中間體THM(加氯消毒時的副產物為致癌物質)、低分子有機物、農葯、異味物質、硝酸鹽、硫酸鹽、氟、硼、砷等有害物質。
3. 中水、廢水處理
中水一般指將大型建築物(賓館、寫字樓、商場等)中排出的生活污水處理後用於廁所沖洗等非飲用再利用水,在中水領域的膜利用,日本作了很多的工作。納濾膜在各種工業廢水的應用也很多實例,如造紙漂白廢水處理等。生活廢水中,納濾膜與生物處理(活性污泥)相結合也已進入實用階段。
4. 食品、飲料、制葯行業
此領域中的納濾膜應用十分活躍,如各種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奶類、酒類、醬油、調味品等的濃縮、精製。
5. 化工工藝過程水溶液的濃縮、分離
如化工、染料的水溶液脫鹽處理。
水質分析
長江水質分析
1.長江水質及回收率為30%、40%、50%、60%、70%、75%納濾後,濃水水質如下表:
Ca2+
(mg/L) Mg2+
(mg/L) HCO3-
(mg/L) SO42-
(mg/L)
長江 原水 28.9 9.6 122.4 12.7
30% 39.7 13.2 177.3 18.4
40% 46.4 15.5 209.8 21.6
50% 56.3 18.7 251.3 26.1
60% 70.3 23.4 314.4 32.8
70% 94.2 31.4 420.9 43.9
75% 114.1 37.9 509.1 52.9
從表中可知,長江水為[C]CaⅡ型天然水。
2.炭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由於總含鹽量為193.6mg/L,故採用郎格利爾LSI系數衡量飽和程度。各水質的郎格利爾LSI系數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LSI -0.96 -0.68 -0.50 -0.28 -0.02 0.30 0.51
從表中可知,當納濾系統回收率為70%、75%時, LSI>0,存在碳酸鈣結垢現象,同時,各LSI值小於1,故採用六偏磷酸鈉SHMP阻垢劑,可防止碳酸鈣結垢。
3.硫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當CaSO4的鈣離子濃度與硫酸根濃度之積IP大於0.8Ksp(溶度積)時,將產生硫酸鈣結垢。各水質的IP值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IP 1.0E-7 1.8E-7 2.5E-7 3.6E-7 5.7E-7 1.0E-6 1.4E-6
Ksp 6.3E-5
從表中可知,各種水質的IP值皆小於0.8 Ksp,故不存在硫酸鈣結垢問題。
4. 硫酸鋇、硫酸鍶、化鈣結垢分析
未測定鋇、鍶、離子濃度,暫不做分析。
5.SiO2、鐵、錳、鋁污堵分析
未測定,暫不做分析。
6.膠體污堵分析
通常地表水的SDI值(污泥密度指數)較高,易在納濾膜中產生污堵。可採用投加混凝劑,再過濾的方法降低SDI值。
黑龍江水質分析
1.黑龍江水質及回收率為30%、40%、50%、60%、70%、75%納濾後,濃水水質如下表:
Ca2+
(mg/L) Mg2+
(mg/L) HCO 3 -
(mg/L) SO 4 2-
(mg/L)
黑
龍
江 原水 11.6 2.5 54.9 6.0
30% 16.5 3.6 77.6 8.6
40% 19.2 4.1 90.6 10.0
50% 23.1 5.0 108.4 12.0
60% 28.8 6.2 137.3 15.0
70% 38.7 8.3 183.0 20.0
75% 46.4 10.0 291.6 24.0
從表中可知,黑龍江水為[C]Ca I 型天然水。
2.炭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由於總含鹽量為83.7mg/L,故採用郎格利爾LSI系數衡量飽和程度。各水質的郎格利爾LSI系數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LSI -1.72 -1.46 -1.31 -1.12 -0.91 -0.64 -0.48
從表中可知,當納濾系統回收率為30%、40%、50%、60%、75%時, LSI〈0,不存在碳酸鈣趨向。
3.硫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當CaSO4的鈣離子濃度與硫酸根濃度之積IP大於0.8Ksp(溶度積)時,將產生硫酸鈣結垢。各水質的IP值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IP 1.8E-8 3.3E-8 4.5E-8 6.5E-8 1.0E-7 1.8E-7 2.6E-7
Ksp 6.3E-5
從表中可知,各種水質的IP值皆小於0.8 Ksp,故不存在硫酸鈣結垢問題。
4. 硫酸鋇、硫酸鍶、化鈣結垢分析
未測定鋇、鍶、離子濃度,暫不做分析。
5.SiO2、鐵、錳、鋁污堵分析
未測定,暫不做分析。
6.膠體污堵分析
通常地表水的SDI值(污泥密度指數)較高,易在納濾膜中產生污堵。可採用投加混凝劑,再過濾的方法降低SDI值。
黃河水質分析
1.黃河水質及回收率為30%、40%、50%、60%、70%、75%納濾後,濃水水質如下表:
Ca2+
(mg/L) Mg2+
(mg/L) HCO 3 2-
(mg/L) SO 4 2-
(mg/L)
黃河 原水 39.1 17.9 162.0 82.6
30% 55.8 25.6 231.0 118.0
40% 65.1 29.8 269.4 137.6
50% 78.1 35.8 323.0 165.1
60% 97.6 44.7 403.3 206.4
70% 130.1 59.6 537.1 275.1
75% 156.1 71.5 643.8 330.1
從表中可知,黃河水為[C]NaⅡ型天然水。
2.炭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由於總含鹽量為377.9mg/L,故採用郎格利爾LSI系數衡量飽和程度。各水質的郎格利爾LSI系數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LSI -0.76 -0.49 -0.30 -0.09 0.17 0.51 0.71
從表中可知,當納濾系統回收率為60%、70%、75%時, 1>LSI>0,存在碳酸鈣結垢趨向,採用六偏磷酸鈉SHMP阻垢劑,可防止碳酸鈣結垢。
3.硫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當CaSO4的鈣離子濃度與硫酸根濃度之積IP大於0.8Ksp(溶度積)時,將產生硫酸鈣結垢。各水質的IP值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IP 7.6E-7 1.5E-6 2.1E-6 3.1E-6 4.8E-6 8.4E-6 1.2E-5
Ksp 6.3E-5
從表中可知,各種水質的IP值皆小於0.8 Ksp,故不存在硫酸鈣結垢問題。
4. 硫酸鋇、硫酸鍶、化鈣結垢分析
未測定鋇、鍶、離子濃度,暫不做分析。
5.SiO2、鐵、錳、鋁污堵分析
未測定,暫不做分析。
6.膠體污堵分析
通常地表水的SDI值(污泥密度指數)較高,易在納濾膜中產生污堵。可採用投加混凝劑,再過濾的方法降低SDI值。
閩江水質分析
1.閩江水質及回收率為30%、40%、50%、60%、70%、75%納濾後,濃水水質如下表:
Ca2+
(mg/L) Mg2+
(mg/L) HCO 3 -
(mg/L) SO 4 2-
(mg/L)
閩
江 原水 2.6 0.6 20.2 4.9
30% 3.7 0.9 28.9 7.0
40% 4.3 1.0 33.7 8.2
50% 5.2 1.2 40.4 9.8
60% 6.5 1.5 50.5 12.3
70% 8.7 2.0 67.3 16.3
75% 10.4 2.4 80.8 19.6
從表中可知,閩江水為[C]Na I 型天然水。
2.炭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由於總含鹽量為35.3mg/L,故採用郎格利爾LSI系數衡量飽和程度。各水質的郎格利爾LSI系數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LSI -2.77 -2.46 -2.27 -2.06 -1.8 -1.47 -1.26
從表中可知,當納濾系統回收率為30%、40%、50%、60%、75%時, LSI〈0,不存在碳酸鈣趨向。
3.硫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當CaSO 4 的鈣離子濃度與硫酸根濃度之積IP大於0.8Ksp(溶度積)時,將產生硫酸鈣結垢。各水質的IP值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IP 4.5E-9 8.4E-9 1.2E-8 1.6E-8 2.5E-8 4.5E-8 6.6E-8
Ksp 6.3E-5
從表中可知,各種水質的IP值皆小於0.8 Ksp,故不存在硫酸鈣結垢問題。
4. 硫酸鋇、硫酸鍶、化鈣結垢分析
未測定鋇、鍶、離子濃度,暫不做分析。
5.SiO2、鐵、錳、鋁污堵分析
未測定,暫不做分析。
6.膠體污堵分析
通常地表水的SDI值(污泥密度指數)較高,易在納濾膜中產生污堵。可採用投加混凝劑,再過濾的方法降低SDI值。
松花江水質分析
1.松花江水質及回收率為30%、40%、50%、60%、70%、75%納濾後,濃水水質如下表:
Ca2+
(mg/L) Mg2+
(mg/L) HCO 3 2-
(mg/L) SO 4 2-
(mg/L)
松花江 原水 12.0 3.8 64.4 5.9
30% 17.1 5.4 92.0 8.4
40% 20.0 6.3 107.3 9.8
50% 24.0 7.6 128.8 11.8
60% 30.0 9.5 161.0 14.8
70% 40.0 12.7 214.7 19.7
75% 48.0 15.2 257.6 23.6
從表中可知,松花江水為[C]Ca I 型天然水。
2.炭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由於總含鹽量為93.9mg/L,故採用郎格利爾LSI系數衡量飽和程度。各水質的郎格利爾LSI系數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LSI -1.64 -1.34 -1.16 -0.95 -0.70 -0.37 -0.17
從表中可知,當反滲透系統回收率為30%、40%、50%、60%、75%時, LSI〈0,不存在碳酸鈣趨向。
3.硫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當CaSO4的鈣離子濃度與硫酸根濃度之積IP大於0.8Ksp(溶度積)時,將產生硫酸鈣結垢。各水質的IP值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IP 1.8E-8 3.4E-8 4.6E-8 6.7E-8 1.1E-7 1.8E-7 2.7E-7
Ksp 6.3E-5
從表中可知,各種水質的IP值皆小於0.8 Ksp,故不存在硫酸鈣結垢問題。
4. 硫酸鋇、硫酸鍶、化鈣結垢分析
未測定鋇、鍶、離子濃度,暫不做分析。
5.SiO2、鐵、錳、鋁污堵分析
未測定,暫不做分析。
6.膠體污堵分析
通常地表水的SDI值(污泥密度指數)較高,易在納濾膜中產生污堵。可採用投加混凝劑,再過濾的方法降低SDI值。
塔里木河水質分析
1.塔里木河水質及回收率為30%、40%、50%、60%、70%、75%納濾後,濃水水質如下表:
Ca2+
(mg/L) Mg2+
(mg/L) HCO 3 2-
(mg/L) SO 4 2-
(mg/L)
塔里木河 原水 107.6 841.6 117.2 6052.0
30% 153.7 1202.3 167.4 8465.7
40% 179.3 1402.7 195.3 10086.7
50% 215.2 1683.2 234.4 12104.0
60% 269.0 2104.0 293.0 15130.0
70% 358.7 3156.0 390.7 20173.3
75% 430.4 3366.4 468.8 24208.0
從表中可知,塔里木河水為[Cl]NaⅡ型天然水。
2.炭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由於總含鹽量為31751.3mg/L,故採用S&DSI系數衡量飽和程度。各水質的S&DSI系數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S&DSI -1.54 -1.19 -0.96 -0.83 -0.53 -0.14 0.14
從表中可知,當納濾系統回收率為30%、40%、50%、60%、70%時, S&DSI〈0,不存在碳酸鈣結垢趨向。當反滲透系統回收率為75%時,0〈S&DSI〈1,存在碳酸鈣結垢趨向。
3.硫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當CaSO 4 的鈣離子濃度與硫酸根濃度之積IP大於0.8Ksp(溶度積)時,將產生硫酸鈣結垢。各水質的IP值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IP 1.7E-4 3.3E-4 4.5E-4 6.5E-4 1.0E-3 1.8E-3 2.6E-3
Ksp 1.2E-3 1.6E-3 1.8E-3 2.0E-3 2.3E-3 3.0E-3 3.3E-3
從表中可知,除納濾系統回收率為75%時,IP=0.82Ksp外,各種水質的IP值皆小於0.8 Ksp,故納濾系統回收率為30%、40%、50%、60%、70%時,不存在硫酸鈣結垢問題。
4. 硫酸鋇、硫酸鍶、化鈣結垢分析
未測定鋇、鍶、離子濃度,暫不做分析。
5.SiO2、鐵、錳、鋁污堵分析
未測定,暫不做分析。
6.膠體污堵分析
通常地表水的SDI值(污泥密度指數)較高,易在納濾膜中產生污堵。可採用投加混凝劑,再過濾的方法降低SDI值。
西江水質分析
1.西江水質及回收率為30%、40%、50%、60%、70%、75%納濾後,濃水水質如下表:
Ca2+
(mg/L) Mg2+
(mg/L) HCO 3 -
(mg/L) SO 4 2-
(mg/L)
西江 原水 18.5 4.8 91.5 2.8
30% 26.4 6.9 130.7 4.0
40% 30.8 8.0 152.5 4.7
50% 37.0 9.6 183.0 5.6
60% 46.3 12.0 228.8 7.0
70% 61.7 16.0 305.0 9.3
75% 74.0 19.2 366.0 11.2
從表中可知,西江水為[C]CaI型天然水。
2.炭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由於總含鹽量為128.6mg/L,故採用郎格利爾LSI系數衡量飽和程度。各水質的郎格利爾LSI系數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LSI -1.31 -1.02 -0.84 -0.63 -0.38 -0.05 0.15
從表中可知,當納濾系統回收率為75%時, LSI>0,存在碳酸鈣趨向,同時,LSI值小於1,故採用六偏磷酸鈉SHMP阻垢劑,可防止碳酸鈣結垢。
3.硫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當CaSO4的鈣離子濃度與硫酸根濃度之積IP大於0.8Ksp(溶度積)時,將產生硫酸鈣結垢。各水質的IP值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IP 1.3E-8 2.5E-8 3.3E-8 4.9E-8 7.6E-8 1.4E-7 2.3E-7
Ksp 6.3E-5
從表中可知,各種水質的IP值皆小於0.8 Ksp,故不存在硫酸鈣結垢問題。
4. 硫酸鋇、硫酸鍶、化鈣結垢分析
未測定鋇、鍶、離子濃度,暫不做分析。
5.SiO2、鐵、錳、鋁污堵分析
未測定,暫不做分析。
6.膠體污堵分析
通常地表水的SDI值(污泥密度指數)較高,易在納濾膜中產生污堵。可採用投加混凝劑,再過濾的方法降低SDI值。
珠江水質分析
1.珠江水質及回收率為30%、40%、50%、60%、70%、75%納濾後,濃水水質如下表:
Ca2+
(mg/L) Mg2+
(mg/L) HCO 3 2-
(mg/L) SO 4 -
(mg/L)
珠
江 原水 18.0 1.1 32.9 34.8
30% 25.7 1.6 47 49.7
40% 30.0 1.8 54.8 58.0
50% 36.0 2.2 65.8 69.6
60% 45.0 2.8 82.3 87.0
70% 60.0 3.7 109.7 116.0
75% 72.0 4.4 131.6 139.2
從表中可知,珠江水為[S]CaⅡ型天然水。
2.炭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由於總含鹽量為118.1mg/L,故採用郎格利爾LSI系數衡量飽和程度。各水質的郎格利爾LSI系數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LSI -1.76 -1.45 -1.27 -1.05 -0.79 -0.45 -0.24
從表中可知,當納濾系統回收率為30%、40%、50%、60%、75%時, LSI〈0,不存在碳酸鈣趨向。
3.硫酸鈣結垢趨向分析
當CaSO 4 的鈣離子濃度與硫酸根濃度之積IP大於0.8Ksp(溶度積)時,將產生硫酸鈣結垢。各水質的IP值如下表:
水質 原水 30% 40% 50% 60% 70% 75%
IP 1.6E-7 3.0E-7 4.1E-7 5.9E-7 9.0E-7 1.6E-6 2.3E-6
Ksp 6.3E-5
從表中可知,各種水質的IP值皆小於0.8 Ksp,故不存在硫酸鈣結垢問題。
4. 硫酸鋇、硫酸鍶、化鈣結垢分析
未測定鋇、鍶、離子濃度,暫不做分析。
5.SiO2、鐵、錳、鋁污堵分析
未測定,暫不做分析。
6.膠體污堵分析
通常地表水的SDI值(污泥密度指數)較高,易在納濾膜中產生污堵。可採用投加混凝劑,再過濾的方法降低SDI值。
❽ 左 這個姓是怎麼來的
左姓
歷史來源
「左」源出:
1、以官名為氏。左史,原為周代史官。周穆王時有左史戎父,春秋時楚靈王有左史倚相,其後皆有左氏。
2、據《姓考》及《呂覽》所載,古有左國,以國為氏,黃帝臣左徹為其後。一說左徹為左姓之始。
3、出自姜姓,為春秋時齊國公族之後。據《廣韻》所載,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後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左字為姓,形成左氏。
4、以職官名為姓。據《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各諸侯國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後便以左為氏。楚國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均為左史官,後以官為氏。他們皆為左氏之祖。
5、春秋時宋國公族有左姓。
6、春秋時衛國公族有左姓。
7、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明、清雲南永昌府騰越亭(今騰沖)、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有左姓,系彝族;清滿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後改為左姓;裕固族綽羅斯氏,漢姓為左;北宋時猶太人留居中國境內(主要在今河南省開封)者之後裔中有左姓;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多此姓。
得姓始祖
左徹。上古時期黃帝時的官吏。據說曾幫助黃帝鑄造三鼎於荊山之陽,令人惋惜的是黃帝在鼎成之日與世長辭。左徹悲痛難當,淚如雨下,於是他拿來黃帝的衣冠,幾杖進行祭祀,以慰黃帝在天之靈。左徹之舉,無疑為性情中人所為,乃獲得世人之敬重。據說左徹為古時左國之嫡裔,由於左國立國之人無傳,故左姓人奉左徹為其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左姓在西周時,有左儒、左鄢父仕周為大夫,春秋時魯有左人郢、左丘明、左師展,晉有左史,戰國時燕有左伯桃。可見在先秦時期,左姓已活動於西周之國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及魯(今山東省西南)、晉(今山西省一帶)、燕(今河北省北部)等地。西漢時,左姓僅名左咸者就有四位(《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將四者合一,謬也),其一為任郡守九卿的琅琊(今山東省臨沂一帶)人左咸,另一左咸後賜爵關內侯,子孫襲爵留居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剩下兩位因只有隻言片語,不論。另外,由於淮南王外家姓左,故有左吳、左修事淮南王,此際其外戚見諸史冊者還有一位女性——寡婦左阿君。表明左姓在此際已定居於今安徽南部一帶。東漢時見諸史冊之左姓愈多,左聖、左雄叔侄為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左原為陳留(今河南省開封)人,左伯為東萊(今山東省掖縣)人,左慈為廬江(今屬安徽省)人,左恢為吳郡曲阿(今江蘇省丹陽)人。另有兩支左姓家族值得關注,一為清河國(今屬河北省)王妃,後貴為漢安帝母後的犍為(今屬四川省)人左小娥家族(其同父異母弟左次、左達生在清河國任郎中)。另一為河南平陰(今河南省孟津)人左忄官家族(其兄左稱、左勝均封南鄉侯,弟左敏,左覺亦在朝中任職),這兩支家族風光顯赫,使得左姓成為當時的北方著姓之一。此外也表明,此際南方的安徽、四川、江蘇等地已有左姓人定居。魏晉時期,左姓在今山東、河南間地繁衍迅速,後昌盛為左姓濟陽郡望。南北朝至隋唐,左姓由於避亂、仕宦、謀生等原因,逐漸播遷於江東各地。宋元以後,左姓在江南分布地更廣,兩湖、兩廣等地均有左姓人入遷。明初,山西左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河南、東北三省等地。此後,雲貴、台島均有左姓人入居。清初,兩湖之左姓伴隨湖廣填四川的風潮入遷四川。如今,左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江蘇、四川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左姓約佔全國漢族左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左姓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六。
家族名人
左慶延:宋代永新人,年十七登第,秦檜欲以女妻之,慶延固辭,於是十年不給升遷。終官太學博士。
左雄: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東漢學者、大臣。舉孝廉,遷冀州刺史。對豪族「貪猾」者敢於揭發檢舉。後歷議郎、尚書,累遷至尚書令(位同宰相)。他崇經術,修太學,使太學極盛一時。
左悺:河南省平陰人,東漢顯宦。初為小黃門史,後因與單超等五人合謀誅滅外戚,以功遷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勢後,日益驕橫,其兄弟親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壓民產。被人告發後自殺。
左慈:廬江人,東漢末方士。據傳有神道,並在曹操面前表演過。葛洪稱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師。
左思:字太沖,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人,西晉文學家。其懷才不遇,僅官至秘書郎。所作詩文借古抒情,多憤世不平之作。十年構思方寫成《三都賦》,士人竟相傳寫,一時竟弄得洛陽紙貴。輯有《左太沖集》。
左鼎:江西省永新人,明朝大臣。進士出身。授御史,巡撫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聲譽。以善寫奏章著稱,有左鼎手之譽。官至廣東右參政、左僉都御史。
左權:湖南醴陵人,中共高級將領。黃埔軍校一期畢業,曾留蘇學習軍事。回國後,歷任中央紅軍軍校教官,一方面軍總部作戰參謀,第一軍團參謀長等職。長徵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42年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麻田陣亡,年僅36歲。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後人因其目盲,稱之為盲左。相傳他曾任魯太史,為《春秋》作傳,成《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又作《國語》。先儒以為左丘明好惡同於聖人,故孔子作春秋為素王,丘明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傳,是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橫。時諸侯爭霸,魚肉百姓,願救水火之中。聞楚莊王賢君,相約共赴。路暴風雪,飢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樹下,伯桃勸棄,角哀不忍。倆死不如一活,終明事理,受糧上路,一步三回,淚流成河。至楚莊王,急回尋之,伯桃凍儡樹中,角哀痛不欲生。後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禱也。
左小娥:東漢犍為人,清河王劉慶姬。有才色,喜辭賦。和帝賜給清河王,生子劉祜,後祜繼承帝位為安帝,尊其為孝德後。
左君弼: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曾盤據廬州十餘年,為天完政權汴梁行省首領。曾降元,後又降明。
左光斗:安慶府桐城(今屬安徽省)人,明代直臣。萬曆進士。任御史時排斥宦官,後又彈劾*臣魏忠賢,被魏殺害。
左良玉:山東省臨清人,明末大將。早年在遼東與清軍作戰,後入中原鎮壓明末農民起義軍。與李自成、張獻忠作戰多年,因功昇平賊將軍,後加封寧南伯。順治二年病死,終年四十六歲。
左懋第:山東省萊陽人,南明官吏。崇禎進士,南明弘光年間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徽州。後入北京與清廷議和,遭軟禁,拒降被害。
左宗棠:湖南省湘陰人,清朝大臣。1860-1865年鎮壓太平軍功勛卓著。後任陝甘總督鎮壓了西部捻軍和陝甘回民起義。1876年擊敗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軍,因功升軍機大臣(位同宰相),調兩江總督。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寶貴:山東省費縣人,回族,清末將領。甲午戰爭時,以總兵之職率軍赴朝鮮平壤拒日。督軍浴血奮戰,親手燃放大炮。後中炮陣亡。
左光華 男,1938年生,山西省翼城縣人。書法家,中師畢業,曾任教。平生淡泊名利,喜好文藝,酷愛書法。系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中外書畫交流協會、《農民日報》文化藝術聯誼會、中國振鳴書畫院、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中原書畫研究院、山西省臨汾地區、翼城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書法作品曾多次入選國際國內書展,並厚載報刊、雜志。曾獲跨世紀中外書畫名人金獎,「和平杯」國際書畫藝術交流大展賽金獎,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國際榮譽金獎,享受「華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等多次,作品傳略入編《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當代中國書畫選集》、《當代書家佳作薈萃》、《跨世紀校園藝術人才名典》、《當代書畫名人名作博覽》、《跨世紀書畫家精品集萃》、《國際書畫家精品全集》、《國際現代名家教授大辭典》、《跨世紀華人書畫藝術鑒賞大觀》、《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作品集》、1999世紀經典《中華百年》(人物篇),《中華驕子·專業人才卷》、《中華百年風雲人物大典》、《中國改革二十年書畫作品集》、《當代著名書畫篆刻家潤格博覽》、《亞洲藝壇名流》、《中國百年風雲人物大典》、《祖國頌慶祝建國50周年書畫精品集》、《中國人才世紀獻辭》、《迎澳門回歸書畫作品集》、《輝煌成就·世紀曙光》、《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選集》等多部辭書。他的信條是,不求成名成家,但圖自娛、陶冶情操,。學海無涯,學無止境,他以加倍努力學習,執著與進取,鞭策自己,以翰墨接緣天下墨友,切蹉技藝,不斷進步,相互題坤墨寶,不斷弘揚祖國書法事業。為祖國繁榮多做貢獻。
左開和: 男,1943年9月生,雲南省巍山縣人。雲南陽宗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退管科技師。1954年畢業於巍山添澤小學(四年級),1955年在巍山古城小學讀完五年級提前考取初中因家貧輟學,後參加縣掃盲驗收團,於1958年參加工作(從事發電廠高溫高奔放管道安裝檢修36年)。198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頒發的技師證。曾組織和參與發電廠「高加」、「主蒸汽管」、「除氧器」等多項技術改造,自編《管道手冊》,並多次受廠部嘉獎和獲省科技獎。1994年退休後從事文學創作。現為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北方文學藝術研究所作家創作中心創作員,新世紀文學創作研究所創作員兼研究員。曾參加過全國職工文藝創作刊授班,《長城文藝》刊授班,中國語言邏輯函授大學等學習。1997-1999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和山東作家報文學創作函授班學習,自1998年始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30餘篇文學作品,曾參與《清水芙蓉》和《歲歲詩心》等書的組稿和編委工作。作品有《泰山游記》入選《99桂冠散文》,獲一等獎;《遙向黃河》詩歌參加「華歌標」全國寫作大賽中獲二等獎;另有詩歌《思母》入選《中華詩歌精品選》獲三等獎;還有散文《祖父那句話》參加全國休閑杯文學大賽中獲三等獎,現有200多首詩歌,80多篇散文和六篇小小說待發表。其傳略被編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和《另文學新人大辭典》及《中國文學藝術界名人大典》等。
左可友:男,1937年11月生,湖南茶陵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寧夏石嘴山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被分配到石嘴山市農科所、農技站工作。曾任站長、黨支部書記。1985年被選為中共石嘴山市第四屆委員,1998年被選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八屆人大代表。1999年3月被選為石嘴山市第七屆政協委員,1968年以來一直從事蔬菜技術工作。解決了一些生產中技術難題,1989年由他設計的節能日光溫室在全自治區推廣,在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科學知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推動科技進步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先後獲自治區、農業部科技進步獎4項(一、二等獎各2項),廳、地級獎11項。曾多次被評為自治區政府、黨委、及市委、市政府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996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八五」期間全區農業戰線先進個人。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石嘴山市政府評為科技明星。
左蓮之:女,1938年12月生,江蘇省濱海縣人。1965年8月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任安徽維尼綸廠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一直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曾成功搶救多例冬眠靈及安坦中毒、腦血管意外、重症肝炎、肺性腦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危重病人。
左旭東:男,1948年4月生,安徽省巢縣人。工程師,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現任銅陵市科技咨詢室主任。中國情報學會會員。花炮生產、無煙蚊香、特種電珠、羽絨生產等項目,調研報告和信息獲市科技咨詢獎。發表了「信息也是生產力」、「提高信息意識,增加投入、振興我市中心企業」、「企業競爭和投資發展戰略」、「採取有效措施,抓好扭虧增盈」、「銅陵外向勞務市場的培育與機制初探」、「開拓四國邊貿市場」、「淺析我市外資引進的戰略」、「盡快設立生產力促進中心機構——淺談銅陵科技成果轉化」、「組建股份企業強化監督機制是關鍵」、「技術與市場創新是股份制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舉措」、「風險投資是知識經濟的發動機」、「古銅都老區改造」、「白銀深加工效益倍增」、「開發銅餐具前景可觀」、「凍干食品的開發前景看好」,等論文與建議18篇,其中有4篇獲市級優秀論文獎,有6篇被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發行的《經濟改革理論探索》;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發行的《中國當代學者論文精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發行的《中國改革發展文論》;收錄;巴蜀書社1998年3月出版發行《中國網路學者傳略(一)》、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發行《中國專家大辭典(3)》、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出版發行《中國人才世紀獻辭》等入編。1996年至1998年連續三年獲銅陵市人民建議積極分子稱號,安徽省科協六大代表,多次獲市政府,科委先進、優秀工作者,全國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先進工作者,兼任銅陵市科技情報學會秘書長。
左一序:男,1944年7月6日生,江蘇漣水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在宏觀領域里致力於中國設備管理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1979年到1988年,在國家醫式局工作,根據主持裝備開發和推廣等方面實踐,主編《醫葯工業設備管理:歷史、現狀與對策》、《醫葯工業進口設備:地位、路局與管理》兩本100餘萬言的學術專著,主持制訂兩項基本制度,組建中國醫葯設備管理協會,將中國特色醫葯設備管理推進到「全效益、全過程、全員工、全手段」的「四全管理」實踐階段。1988年調入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根據主持學術會議的成果,發表了《設備管理社會大徨模式》論文,首次發現並揭示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存在著微、小、中、大層次管理結構以及由宏觀勢能,改革內能和科技動能組成的三維動力結構,獨創性地回答了「什麼是」和「如何推進」中國特色設備管理的兩個基本問題,被專家們稱之為「國性性改革建議。「對發展中國現代設備管理理論和方法將是一個推動」。繼而主編《設備管理知識題解》一書,發行30餘萬冊,成為貫徹國務院《設備管理條例》的工具書,成功舉辦了有400餘萬人參加的全國設備管理知識競賽活動。1998年發表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事業20年—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學習和實踐鄧小平理論的體會》論文,從元題論、運動論、動力論、技術論、社團論諸方面對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作出了進一步的概括和,有關高層認為「有獨到的見解」,獲「中國設備管理改革20年大型徵文活動」特別獎,入選《高等偉大旗幟,實現宏偉目標—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學習鄧小理理論成果匯編》一書。
左以彥: 男,1938年1月生,雲南昆明人。1955年中等葯學專業畢業。一直從事醫院葯學及葯事管理工作,刻苦自學,大膽實踐,辛勤耕耘了44個春秋。曾獲省青年技術革新突擊手,3等功臣,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等多項稱號。書不釋手集葯醫專著千冊。原任「二甲」醫院葯劑科主任,副主任葯師。現任顧問,搞繼續教育工作。是中國葯學會高級會員,曾系省葯學會醫院葯學分科學會委員,市葯學會理事,視系區醫葯衛生學會理事,《中華醫學論文集》特約編輯及六集編委,《盤龍醫葯》責任編輯,現系《中華臨床醫學會》理事,世界華人遠程學院「醫院葯學」終身教授「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葯劑教授。 60年代就採用離子交換水進蒸流器先進技術生產大輸液,為保安全親身試用。70年代國外臨床葯學興起,就自發地下臨床當葯療參謀,為「葯知醫用,醫知葯情」做了大量臨床葯師起始工作,編有內資《中西制劑葯物手冊》,《輸液與葯劑》,撰寫論文改善「重醫輕葯」狀況。80年代後撰有「復方聚肌胞液外塗治療尖銳濕疣49例」、「葯學人員處方制統一擺葯的引申芻議」等十餘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發表及《中華醫學論文集》收載,上列二篇分別獲優秀論文3、1等獎,並有多篇科普在《健康報》、《中國醫葯報》刊登。
左中英:1932年3月生,山西省繁峙縣人。1953年2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機制專業3年,畢業後分配到太原重型機器廠工作。現任工廠咨詢委員,成績優異的高級工程師。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全國鑄造學會理事,山西省鑄造學會理事長、山西省機械工程學理事等社會職務。他在鑄鐵車間從事鑄造生產技術工作32年,參加了車間生產機械化改造,完成了重大產品的鑄造任務。1981年在德國接受鑄造技術培訓,完成與國外合作生產鋼管軋機的鑄造任務,參加關鍵任務針狀組織無限冷硬球鐵軋輥的生產應用。撰寫的「鑄鐵熔鑄技術的發展方向」論文在全國沖天爐學術討論會上交流。他在任副總工程師3年期間,協助總工負責工廠熱加工技術工作,完成重大產品的質量創優,1986年組團赴美國、加拿大引進耐磨鑄鋼生產技術,生產出高強、高硬、低溫、高韌鋼鑄件及A0D精煉超低碳不銹鋼,與別人合寫的「鑄鋼冒口微機輔助設計介紹與應用」,作為省學術會議論文進行了交流,並在直流電弧爐的推廣與電爐排煙建設方面得到了應用。他任副總工程師兼技術改造處長期間,主要完成工廠「七五」國家限額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火車軸生產線、耐磨鑄鋼件鑄造生產線、硬齒面表面處理等,調整了工廠產品結構,並以機械化生產線代替單機生產模式,加快了計算機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以及環境保護項目的具體實施。1989年參加機械部A0D考察組赴美、德、瑞士執行了聯合國援助項目的有關任務。
郡望堂號
1、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南渡後廢,其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山東省東明縣南一帶。
2、堂號
傳經堂:孔子作《春秋》,左丘明為了傳《春秋》作了《左傳》,詳細解釋了《春秋》的內容。
高義堂:春秋時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國去謀事,途遇大雪,天寒食絕。伯桃把自己的衣服、糧食都給了羊角哀,讓他一人到楚國去,免得二人都凍餓而死。伯桃自己則鑽到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凍餓而死。羊角哀在楚國得官後,回到那棵柳樹下劈開樹干,重新禮葬了左伯桃。
此外,左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三都堂」、「敦厚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