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呼倫貝爾高原地下水系統
呼倫貝爾高原地下水系統位於內蒙古高原的東北部,東界為大興安嶺山脈分水嶺,西至中蒙邊界的巴彥烏拉山。由於地處高緯度大陸腹地,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夏季短暫炎熱多雨,最北部有多年凍土地帶。多年平均降水量為300~450mm,東部大於西部;多年平均蒸發量在1000mm左右,東部多小於1000mm,西部大於1000mm。
地貌形態主要為大興安嶺山地、山間盆地、河谷窪地及呼倫貝爾高原。總地勢是南高北低,東陡西緩。
本區在地貌上稱為呼倫貝爾高原,但在地質構造上則屬海拉爾中、新生代斷陷盆地。盆地呈NE走向,向NW延伸,進入蒙古國境內,是一個跨境地下水盆地。
一、海拉爾盆地含水系統
1.盆地的形成及地層
海拉爾盆地形成於侏羅紀晚期,與三江盆地和松嫩盆地同期形成。早白堊世,古興安嶺大幅抬升,西側形成海拉爾大型斷陷盆地,與東側的松嫩盆地相呼應;盆地內沉積了巨厚的河湖相地層,是盆地發展的鼎盛時期。中生代末,先後發生兩次褶皺構造活動,使盆地內二級構造和局部構造基本定型,造成白堊系NNE向褶皺和斷裂發育。古近紀初期,盆地進入拗陷階段,沉積范圍擴大,沉積了巨厚的古近系和新近系河湖相砂泥岩沉積。
第四紀以來,盆地周邊山地抬升,盆地緩慢沉降,鬆散沉積物堆積厚度不大,盆地邊緣地帶為洪沖積相砂礫石沉積,盆地中心為沖湖積相沉積。
早更新世,盆地邊緣為冰水、洪積相礫卵石沉積,呼倫貝爾湖為盆地中心,海拉爾河及額爾古納河注入其中,湖泊面積較現今大得多,周圍主要是河湖相砂、泥沉積,為一內流盆地。
中、晚更新世,額爾古納河向源侵蝕,襲奪海拉爾河後匯入黑龍江,使盆地成為外流盆地,湖泊面積縮小,盆地仍維持河湖相沉積。海拉爾盆地位於我國最北端的高緯度區,年平均氣溫為0~-4℃,多年凍土發育,成為我國高緯度多年凍土分布區。
下更新統:主要為沖湖積沉積。阿爾善組(Q12)為灰白—姜黃色泥礫及砂礫石,粘土含量高,局部鐵質、鈣質膠結,礫石多為稜角狀,為冰川、冰水沉積,厚5~6m,與下伏湖積層呈不整合接觸。主要分布在海拉爾盆地。
中更新統:輝河口組(Q22)為紫褐色、橙黃色亞粘土及砂礫石,富含鈣及鐵錳質結核,厚6~10m。主要分布在高平原上。嵯崗組(Q32)為灰黑色、灰綠色、灰黑色淤泥質中細砂和砂礫石,水平層理發育,厚5~20m,為河湖相沉積。
上更新系統:扎泥河組(Q13)為淺黃色或灰黃綠色砂、粘土和礫石,向上過渡為亞粘土、亞砂土及細礫石層,礫石為次稜角狀,為冰水相沉積,厚10~25m。海拉爾組(Q23)分為兩段,下段為綠黃色含礫細砂層,具水平層理,夾粘土透鏡體;上段為土黃色黃土狀亞粘土、亞砂土及灰色細砂,厚20~25m。為沖積、冰水相沉積,廣泛分布在海拉爾盆地。大黑溝組(Q33)為氣孔狀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在鏡泊湖一帶稱為「鏡泊湖中期玄武岩」,在大興安嶺稱為「大黑溝玄武岩」,厚3~300m。
2.孔隙潛水含水系統
盆地西部為大興安嶺山地丘陵,古生界變質板岩、片岩及中生界砂岩、礫岩零星分布,中生界中酸性噴出岩大面積出露,裂隙發育,植被覆蓋面積大,為區域地下水的補給區。
海拉爾河、伊敏河、根河、激流河等河谷第四系潛水含水層岩性主要為沖洪積和冰水沉積的砂卵礫石及泥礫,賦存孔隙潛水,主要接受基岩山區側向徑流補給,河谷區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入滲條件較好,潛水徑流方向與河谷基本一致,徑流條件好,向額爾古納河排泄。呼倫湖、貝爾湖是區內地下水主要的排泄區,地下水埋深小,蒸發作用強烈。
3.孔隙-裂隙承壓含水系統
海拉爾盆地地層岩性為侏羅系、白堊系及古近系、新近系河湖相砂泥岩,地下水多為承壓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和山區的側向徑流補給。
盆地內古近系、新近系含水層廣泛分布,為承壓水,在東北部新寶力格一帶,含水層岩性為砂岩、砂礫岩;在新巴爾虎左旗一帶,為細砂岩、粉細砂岩,含水層厚度為10~20m,頂板埋深小於100m,水位埋深小於10m,局部大於10m,單位涌水量一般小於20m3/d·m,新巴爾虎左旗南部為20~120m3/d·m。
下白堊統承壓含水層,北部為微膠結的砂岩、砂礫岩,向呼倫貝爾湖方向漸變為砂岩、砂質泥岩,厚度變薄,埋深增大。單位涌水量為20~120m3/d·m,水質好,礦化度小於1g/L,局部大於1g/L。水化學類型由北部的HCO3-Ca型向南過渡為Cl·HCO3-Na型。
二、凍土帶含水系統
大興安嶺北部為高緯度多年凍土帶,受緯度和氣候、地形影響,北部為大片多年凍土帶,南部為島狀多年凍土帶,凍土帶南界位於巴林—五叉溝一線。北部大片多年凍土帶,在谷地、低階地和沼澤凍土厚度為60~80m,最厚可達90~100m,凍土溫度為-1.5~-3.5℃,融區多為河流型,大、中型河流多為貫穿性融區,小型河流則多為非貫穿性,呈脈狀分布。南部凍結層上限埋深約8m左右,厚度一般為5~20m,融區范圍大,呈樹枝狀,連通性較好。在凍結區內河谷地帶分布有第四系砂、砂礫石潛水含水層。凍結層下分布有裂隙-孔隙水,由於凍結層相對隔水,多形成承壓水,部分地段承壓水頭高出地面形成自流,連續性差,富水性不穩定。
總的來看,基岩山區裂隙發育,入滲條件好,為地下水補給區。河谷窪地、高原區為地下水補給徑流區,徑流條件好。主要排泄方式是地下徑流的流出和蒸發,其次為人工開采。
❷ 內蒙古自治區新巴爾虎左旗呼和諾爾煤田楚倫區煤炭預查
(1)概況
勘查區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管轄,工作區面積為1120.02平方千米。楚倫區屬寒溫帶乾旱草原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交通較為方便。該區位於內蒙古東部邊遠地區,生產力水平低下,人煙稀少。除鄉、村人口較集中外,居住十分分散,以牧業為主。
2011年8月至10月,內蒙古自治區115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開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礦種為煤炭,工作程度為預查,勘查資金545萬元。
(2)成果描述
預查鑽孔見煤累計厚度36.11~70.00米,平均厚48.56米;單層最大厚度11.98米;埋藏深度180~1080米;初步確定可採煤層為7層,最大可采面積為720.66平方千米。
初步估算楚倫區新增的(334)煤炭資源儲量為193.00億噸,據煤心煤樣化驗成果,其中長焰煤約為147.81億噸,褐煤約為45.19億噸。長焰煤占總資源儲量的75%以上。
(3)成果取得的簡要過程
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115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在楚倫區施工了4個鑽孔,結合以往的地質資料進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認為該區具備良好的成煤條件和沉積環境,賦存數層具有經濟價值的可採煤層,故提交立項申請。經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專家組論證予以批准後實施。2011年施工6個鑽孔,完成工作量6999米,見煤情況良好,為進一步勘查提供了可靠的地質依據。
❸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東公社
你在哪裡發表的請說清楚
❹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區號
0470,區號就到市級,也就是呼倫貝爾的區號!
❺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東旗中央街郵編是什麼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東旗中央街郵編是0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