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處理 > 棗庄台兒庄區光學污水處理

棗庄台兒庄區光學污水處理

發布時間:2021-04-28 23:15:21

① 運河古城的古城建設

運河和長城同為世界四大古代工程之一,長城早在1987年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運河卻沉睡得太久了。5月22日至24日,棗庄市政府參加了在杭州召開的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研討會,考察團成員及沿運河六省(直轄市)18個城市的代表,在會上通過了《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杭州宣言》,標志著運河申遺開始啟動。這對於棗庄旅遊業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而言,無疑迎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台兒庄古城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包括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 29個景點,按照「大戰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時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將保存下來的大戰遺址、古城牆、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等歷史遺產科學地進行修復。它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 為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旅遊目的地,是沿運獨有、世界知名的旅遊休閑度假區。台兒庄古城一期將於五一開城,為棗庄市打造江北水鄉城市品牌發展旅遊業增添了最為靚麗的黃金景點和產業龍頭。
經過歷時3年的建造,運河古城將一期工程現已結束,二期工程也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2010年5月1日,運河古城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正式對遊人開放。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及其夫人連方瑀在這天參觀了運河古城,並給予了極高評價。 古城搶救挖掘工作,主要圍繞運河文化、大戰文化和旅遊資源的調查整理全面展開。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台兒庄區負責文化信息收集工作;市建委、台兒庄區負責建築實物、樹種、牌坊、橋梁、磚瓦、青石板收集工作;市旅遊局、市服務業辦公室、台兒庄區負責吃住行游購娛素材收集工作。 台兒庄區專門成立了古城搶救保護機構,開展前期素材收集整理工作。一是書籍徵集考證。從民政局、水利局、史志辦、文化局等部門和居民手中,徵集各種書籍200餘本,其中有《山東通志》、《太平換宇記》、《續山東考古全錄》及《嶧縣志》等都是珍貴書籍。對有價值的材料予以整理,研究考證,形成材料。二是走訪老人記憶。走訪了台兒庄80歲以上老人40多位,跟蹤走訪了燕、尤、趙、萬、陳、袁、王、駱、郁等家族,初步了解了幾大家族的商號、碼頭、家族興衰及其當時的居住情況,形成1萬余字采訪材料。對古碼頭、古寺廟、古店鋪、古涵洞、古樹、大戰遺址有了細致的認識,對台兒庄大戰前、文革前經濟社會狀況有了初步了解,整理形成了5萬余字的綜合材料,繪制了1938年台兒庄地圖。三是挖掘整理大戰文化。對運河浮橋、中正門、火車站、清真寺、關帝廟等大戰遺址遺跡拍照研究,進行系統的文字整理,對大戰浮雕進行了設計構想,提出修復、開發建設建議。四是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認真做好運河沿線名吃調查。調查中發現,台兒庄的名吃有張家狗肉、馬家牛肉、馮家驢肉、趙家燒雞、黃花牛肉麵、老鱉湯、辣子雞、羊肉湯、糝、菜煎餅等,了解到了主要做法、工藝。並逐步延伸,通過上網、查看資料等形式,調查了解到棗庄地區、魯南地區和運河沿線城市的名吃、小吃,整理歸類,挖掘整理各類小吃、名吃近千種,形成了300餘幅照片、6萬余字資料。
通過調查古建築遺存、收集老照片、采訪老人、入戶調查等形式,對古城街巷、碼頭、駁岸、建築等作了全面深入調查,對現存歷史遺跡、老建築全部拍照,分類保存,全面摸清歐式建築、徽派建築、北方建築、江浙建築、山陝、廣東、廣西、福建等八大類建築風格,並形成系統照片和文字資料。重點對泰山行宮、文昌閣、新關帝廟、三官廟、玉皇閣、大王廟、龍王廟、呂祖廟、舊關帝廟、火神廟、准提閣、東岳天齊廟、鐵佛寺、蒼廟、十八羅漢廟、南北清真寺、高廟、八蠟廟、九龍廟等廟宇進行調查,詳細掌握確定建築位置、建築風格、建築藝術、建築布局,繪制了部分建築平面圖。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運河古城開發建設建議性規劃、設計方案。採取讀書摘要、上網收集、現場拍攝、上門收集等形式,收集和整理水街水巷、古街巷、古民居、古橋、遊船、牌坊、古燈等各類古城建設參考圖片500餘幅,文字資料2餘萬字,繪制、收集和整理古城水系、用地、拆遷、供電、供熱、供水等相關圖紙20餘份,並分別編印、裝訂成冊,為運河古城恢復建設提供依據和參考。 第一,台兒庄古城具有千年運河上最完整的運河文化遺產體系。 這是運河申遺專家阮儀三教授的團隊得出的結論,而且把台兒庄作為大運河上最完整的遺產體系,寫進了運河申遺的報告。台兒庄擁有京杭運河上唯一一處明清風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碼頭,擁有最能體現明清運河沿岸居民生活特點的古村莊 —— 纖夫村,城內至今仍有一些古街巷、古民居、古商鋪等古建築。台兒庄歷史上曾存有包括世界五大主要宗教及中國主要民間信仰的各類廟宇,如文昌閣、泰山娘娘廟、媽祖廟、清真寺、基督教堂等,我們都有比較豐富的資料可證。中國最後一座運河古城,運河沿線揚州、杭州等所有的城市都得到現代化改造,河道全部進行了現代化的開發,河道兩邊全是高樓大廈,已經無法恢復。但是唯有台兒庄3.4平方公里城市街道的肌理依然保持完整,城脈基本保留,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具備重建的條件。
第二,台兒庄古城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最典型的城市。台兒庄地處南北過渡帶,運河落差大,又是當時華東地區唯一的煤炭供應地、最大的瓜果梨棗集散地和最發達的民間制陶基地,徽商、晉商、浙商、閩商、粵商等各路商賈紛紛雲集於此,定居經商,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使台兒庄成為運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兒庄匯集了八大建築風格和世界五大宗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城內建有晉派、徽派、閩南等八種建築風格的商鋪、民居、書院,薈萃了包括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世界主要五大宗教,以及文昌閣、關帝廟、泰山娘娘廟、媽祖廟等中國主要民間信仰的七十二座廟宇,衍生了江米雞、黃花牛肉麵等南北風格交融的特色飲食,形成了三千里運河沿線獨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鮮明文化特徵。台兒庄文化的多樣性是在運河上最豐富的,所以它是運河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像諾曼底、哥底斯堡、凡爾登一樣,台兒庄大戰不僅是抗日戰爭的轉折點,也是我們民族復興的一個轉折點。台兒庄古城因為是被戰火毀壞的,具有毋庸質疑的重建資格。世界遺產組織反對遺產重建,保留下多少遺存就是多少遺產,但因為天災人禍或戰爭毀壞的,並且具有特別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世界遺產組織認為可以重建。世界上只有四個城市具有重建資格,一是波蘭的華沙,是被二戰炮火毀壞;二是義大利的龐貝,是因為火山噴發毀壞;三是中國的麗江,是因為地震毀壞;還有一個就是台兒庄,也是被二戰炮火毀壞。所以我們提出重建台兒庄古城,重建起來就是世界遺產,也是中國第一個二戰紀念城市。
第三,台兒庄古城能夠成為獨具特色的東方古水城。台兒庄是低窪地,歷史上的洪水走廊,古城區有18個汪,汪渠相連,水巷縱橫,居民築台而居,是標準的水城,老地圖上有近百條水街水巷,水網密布。 歷史上的台兒庄,水系十分豐富。在《嶧縣志》中記載,康熙皇帝曾稱贊棗庄「風光與江南水鄉別無二致」,江北水鄉由此得名。對這個觀點,阮義三教授一開始和我有爭論,認為台兒庄不能叫水鄉。後來,我們用詳實的歷史資料、老人的回憶和現場考察,最終說服了他。阮義三教授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歷史上台兒庄古城的水網密度超過了蘇州古城。運河古城有兩項世界遺產:恢復建設的運河古城,是運河文化的世界遺產;同時恢復70年前被二戰毀壞古城的過程本身,也是一項城市建設的世界文化遺產。通過我們的努力,努力使運河古城成為國內乃至世界知名的優秀旅遊產品,把棗庄打造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遊目的地。
第四,古樸與現代、悠閑與瘋狂完美結合的時尚之城。首先是生態古城,充分利用無污染、可循環的能源進行產品設置和開發。水是台兒庄古城的靈氣和韻致,今後台兒庄古城的流水有三種,一是生態水,所有的城市生活污水都要進污水管道,經過污水處理廠,再流到到周邊的水系裡去。同時利用3000畝運河濕地,經過循環凈化後再進入運河。濕地是個大型的生態工程,採用國際最新的三級水質處理技術,為運河提供天然生態過濾網,確保古運河裡沒有一滴污水。將來遊客可以先看古運河,再參觀新運河和南水北調工程。二是運河水,從上游微山湖而來的天然降水。三是長江水,台兒庄擁有江北第一船閘和南水北調水利樞紐提水泵站,保證把長江水源源不斷地調運到北方。
第五,建設台兒庄大陸第一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台兒庄與台灣有著十分密切的淵源聯系,是改進海峽兩岸關系、促進民族統一大業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台兒庄大戰遺址是國內反映國民黨軍隊正面抗戰的唯一紀念地,電影《血戰台兒庄》促成了台灣當局開放台胞回大陸探親。1986年4月,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故事片《血戰台兒庄》在香港舉行了首映式。萬民爭看,轟動香港。蔣經國在台灣看到《血戰台兒庄》後,還談了他對片子的兩點意見:「這部片子有幾點是可以的,第一,共產黨認為我們是抗日的;第二,對我父親是正面報道,沒有抹黑、沒有歪曲他。看來,大陸(對台灣)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還把這部片子推薦給國民黨中常委觀看。不久,1987年11月,在蔣經國臨終之前終於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37年後,終於把苦苦的鄉愁化作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古城重建項目,將圍繞「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大戰故地、時尚生活」的定位,按照「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進一步完善古城重建規劃設計,做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服務,著力把台兒庄古城打造成為中國第一座二戰紀念城市,打造成為沿運獨有、國內乃至世界知名的優秀文化旅遊產品,形成強大的磁場效應。

② 山東棗庄台兒庄窮嗎

台兒庄區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日期:2008-2-12 15:02:00 來源:台兒庄區人民政府 點擊:185
2007年,全區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75.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5億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46.68億元,增長19.0%;第三產業增加值18.53億元,增長16.8%。人均生產總值25020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6%。
全年簽訂招商引資合同項目115個,實際到位區外資金21.9億元,增長11.0%。其中,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增長25.2%。
年末全區注冊非公有制經濟達3571家,增長18.2%。其中,個體工商戶3114戶,私營企業457家,分別增長20.5%和4.8%。非公有制經濟注冊資金6.23億元,增長12.8%;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7794人;非公有制經濟納稅額3.39億元,增長23.7%,佔全部稅收的比重為83.8%。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6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452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77公頃,減少116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36公頃,減少42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27萬公頃,增加441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27.47萬噸,比上年減少1.96萬噸,減產6.7%;棉花產量479噸,減產37.1%;油料產量1547噸,減產52.4%;蔬菜產量70.5萬噸,減產1.5%。
當年造林面積714公頃,比上年減少39.1%。零星植樹達到180萬株,增長12.5%。木材採伐量9850立方米,增長8.3%。
全年肉類總產量2.16萬噸,比上年增長3.0%。其中,豬肉產量1.03萬噸,增長3.0%。禽蛋產量1.32萬噸,增長0.3%。全年水產品產量6900噸,增長1.3%。
全年投入農村水利建設資金5090萬元,年末有效灌溉面積2.26萬公頃,其中,旱澇保收面積1.67萬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26.92萬千瓦,增長3.1%。機耕面積3.24萬公頃,減少1.2%;機播面積3.77萬公頃,減少9.2%;機收面積3.14萬公頃,增長11.8%。全區農林牧漁業用電量280萬千瓦時,下降0.4%。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65萬噸,下降7.0%。農用薄膜使用量1505噸,增長0.7%。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區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44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26億元,增長26.1%;產品銷售率為99.08%。水泥544.42萬噸,增長10.5%;原煤153.36萬噸,下降13.5%;洗精煤14.49萬噸,增長5.0%;石膏191.75萬噸,下降26.2%;紙面石膏板1584.51萬平方米,增長66.6%;白酒4439噸,增長9.0%;機制紙及紙板34.21萬噸,增長42.3%;草酸6.37萬噸,增長53.6%;麥芽1.88萬噸,增長13.3%;布3057萬米,下降22.4%。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73.04億元,比上年增長39.1%。實現利稅18.33億元,增長22.8%;實現利潤11.54億元,增長23.9%。
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68億元,增長27.3%。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32億元,增長20.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84億元,增長25.6%。其中,城鎮規模以上投資13.7億元,增長39.8%;農村投資19.14億元,增長23.5%。
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規模以上投資30.07億元,增長24.7%。其中,建築工程投資11.45億元,增長55.1%;安裝工程投資2.67億元,增長32.7%;設備工器具購置13.59億元,增長5.9%。分行業情況,第一產業投資1.40億元,增長26.2%。第二產業投資25.78億元,增長32.8%,其中工業投資22.28億元,增長20.9%。第三產業投資2.89億元,下降17.8%。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8988萬元,下降21.0%,其中,商品住宅投資8227萬元,下降2.2%。商品房銷售額9625萬元,增長4.8%。

五、國內外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7億元,增長17.3%。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4.13億元,增長18.2%;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5.64億元,增長15.3%。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6.09億元,增長17.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57億元,增長17.7%;其他行業零售額1.11億元,增長15.8%。
全年進出口總額3127萬美元,增長9.1%。其中,出口2949萬美元,增長15.6%;進口178萬美元,下降43.3%。
全年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家,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043萬美元,增長28.9%。

六、交通、郵電和旅遊

年末全區公路通車里程717公里(包括村級道路560.7公里)。全年公路旅客運量178萬人,旅客周轉量8010萬人公里;公路貨物運輸量189萬噸,貨物周轉量2.17億噸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達到800萬噸,船舶運力達到102萬噸。年末營業性汽車擁有量1233輛,比上年增長16.6%。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650萬元(不含中國移動公司,下同),增長31.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910萬元,增長7.0%;電信業務總量5740萬元,增長36.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4.8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5萬戶,農村電話用戶3.3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2.6萬戶。年末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7.4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24.4部/百人。
運河古城恢復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對大戰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館、戰史陳列館、清真古寺進行了配套改造,2007年被評為「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達68.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55億元。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地方財政收入2.47億元,增長22.2%。其中,稅收收收入1.68億元,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68.0%,提高4.6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支出4.55億元,增長24.0%。全年國、地稅收入合計4.05億元,增加0.82億元,增長25.5%。其中,國稅收入2.35億元,增長26.3%;地稅收入1.70億元,增長24.3%。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0.34億元,增長4.7%。其中,企事業存款余額2.4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1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7.24億元,增長4.7%。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1.83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5.04億元。全年累計現金收入92.89億元,累計現金支出95.62億元,貨幣凈投放2.73億元,比上年多投放0.62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196萬元,下降31.5%,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2316萬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880萬元。各類已決賠款988萬元,其中壽險業務224萬元;財產險業務賠款764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投資2685萬元,改造中小學危房4.76萬平方米,新建校舍3.87萬平方米;實施中小學布局調整,調減農村小學27所;投資2500萬元,完成了棗庄二中東擴拆遷、棗庄三十九中擴建和棗庄六中創省級規范化學校工作;投資860萬元,實施「三新」工程和遠程教育,更新中小學課桌凳5萬套,教育教學條件明顯改善。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963人,在校生5865人,畢業生1833人。初中招生3203人,在校生13437人,畢業生5872人。普通小學招生3392人,在校生20600人,畢業生4038人。特殊教育招生27人,在校生240人。幼兒園在園幼兒5744人。
全年全區共受理各項專利申請41件,授權專利13件,分別比上年增長95.2%和85.7%。全年共取得市級科技成果12項。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完成23.1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2.8%。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場所2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電視台1座。全區有線電視用戶1.5萬戶。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1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個。衛生技術人員996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38人,注冊護士310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598張。鄉鎮衛生院6個,床位222張,衛生技術人員43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展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到195787人,參合率為84.1%。
競技體育取得顯著成績,全年共獲省級以上比賽獎牌35枚,其中,金牌16枚,銀牌8枚,銅牌11枚。

十、電力供應和環境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7.66億千瓦時,增長4.3%。其中,工業用電6.89億千瓦時,增長3.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5050萬千瓦時,增長32.0%。
全年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准天數達到338天,比上年增加20天。全年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4070噸,減少32%;二氧化硫排放總量5799噸,減少8.8%。2007年完成了4萬噸污水處理廠一期及污水管網建設,新增城市綠地30.8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7.6%。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區總人口為30.3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16人。全年出生人口2920人,出生率為9.7‰;死亡人口1360人,死亡率為4.5‰;自然增長率為5.2‰。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6.9:100。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5元,增長14.2%;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7632元,增長21.1%。農民人均純收入4760元,增長10.6%;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2074元,增長9.3%。
年末全區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0948人,比上年末增加6160人。其中參保職工13529人,參保離退休人員2135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4118人,增加1661人。其中參保職工12589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529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6714人,增加385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6935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6935人。
全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6552.3萬元。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369人。全年城鎮居民2106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農村居民2769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區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2000張,收養各類人員1577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950萬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95萬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130萬元。

註:(1)公報所列全區生產總值、增加值、總產值指標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全部獨立核算工業企業。
(3)本公報使用數據為初步核算數或初步統計數。

③ 天下第一庄的重建歷程

運河和長城同為世界四大古代工程之一,長城早在1987年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運河卻沉睡得太久了。5月22日至24日,棗庄市政府參加了在杭州召開的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研討會,考察團成員及沿運河六省(直轄市)18個城市的代表,在會上通過了《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杭州宣言》,標志著運河申遺開始啟動。這對於棗庄旅遊業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而言,無疑迎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台兒庄古城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包括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 29個景點,按照「大戰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時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將保存下來的大戰遺址、古城牆、古駁岸、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等歷史遺產科學地進行修復。它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 為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旅遊目的地,是沿運獨有、世界知名的旅遊休閑度假區。台兒庄古城一期將於五一開城,為棗庄市打造江北水鄉城市品牌發展旅遊業增添了最為靚麗的黃金景點和產業龍頭。
經過歷時3年的建造,運河古城將一期工程現已結束,二期工程也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2010年5月1日,運河古城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正式對遊人開放。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及其夫人連方瑀在這天參觀了運河古城,並給予了極高評價。 古城搶救挖掘工作,主要圍繞運河文化、大戰文化和旅遊資源的調查整理全面展開。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台兒庄區負責文化信息收集工作;市建委、台兒庄區負責建築實物、樹種、牌坊、橋梁、磚瓦、青石板收集工作;市旅遊局、市服務業辦公室、台兒庄區負責吃住行游購娛素材收集工作。 台兒庄區專門成立了古城搶救保護機構,開展前期素材收集整理工作。一是書籍徵集考證。從民政局、水利局、史志辦、文化局等部門和居民手中,徵集各種書籍200餘本,其中有《山東通志》、《太平寰宇記》、《續山東考古全錄》及《嶧縣志》等都是珍貴書籍。對有價值的材料予以整理,研究考證,形成材料。二是走訪老人記憶。走訪了台兒庄80歲以上老人40多位,跟蹤走訪了燕、尤、趙、萬、陳、袁、王、駱、郁等家族,初步了解了幾大家族的商號、碼頭、家族興衰及其當時的居住情況,形成1萬余字采訪材料。對古碼頭、古寺廟、古店鋪、古涵洞、古樹、大戰遺址有了細致的認識,對台兒庄大戰前、文革前經濟社會狀況有了初步了解,整理形成了5萬余字的綜合材料,繪制了1938年台兒庄地圖。三是挖掘整理大戰文化。對運河浮橋、中正門、火車站、清真寺、關帝廟等大戰遺址遺跡拍照研究,進行系統的文字整理,對大戰浮雕進行了設計構想,提出修復、開發建設建議。四是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認真做好運河沿線名吃調查。調查中發現,台兒庄的名吃有張家狗肉、馬家牛肉、馮家驢肉、趙家燒雞、黃花牛肉麵、老鱉湯、辣子雞、羊肉湯、糝、菜煎餅等,了解到了主要做法、工藝。並逐步延伸,通過上網、查看資料等形式,調查了解到棗庄地區、魯南地區和運河沿線城市的名吃、小吃,整理歸類,挖掘整理各類小吃、名吃近千種,形成了300餘幅照片、6萬余字資料。
通過調查古建築遺存、收集老照片、采訪老人、入戶調查等形式,對古城街巷、碼頭、駁岸、建築等作了全面深入調查,對現存歷史遺跡、老建築全部拍照,分類保存,全面摸清歐式建築、徽派建築、北方建築、江浙建築、山陝、廣東、廣西、福建等八大類建築風格,並形成系統照片和文字資料。重點對泰山行宮、文昌閣、新關帝廟、三官廟、玉皇閣、大王廟、龍王廟、呂祖廟、舊關帝廟、火神廟、准提閣、東岳天齊廟、鐵佛寺、蒼廟、十八羅漢廟、南北清真寺、高廟、八蠟廟、九龍廟等廟宇進行調查,詳細掌握確定建築位置、建築風格、建築藝術、建築布局,繪制了部分建築平面圖。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運河古城開發建設建議性規劃、設計方案。採取讀書摘要、上網收集、現場拍攝、上門收集等形式,收集和整理水街水巷、古街巷、古民居、古橋、遊船、牌坊、古燈等各類古城建設參考圖片500餘幅,文字資料2餘萬字,繪制、收集和整理古城水系、用地、拆遷、供電、供熱、供水等相關圖紙20餘份,並分別編印、裝訂成冊,為運河古城恢復建設提供依據和參考。 第一,台兒庄古城具有千年運河上最完整的運河文化遺產體系。 這是運河申遺專家阮儀三教授的團隊得出的結論,而且把台兒庄作為大運河上最完整的遺產體系,寫進了運河申遺的報告。台兒庄擁有京杭運河上唯一一處明清風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碼頭,擁有最能體現明清運河沿岸居民生活特點的古村莊 —— 纖夫村,城內至今仍有一些古街巷、古民居、古商鋪等古建築。台兒庄歷史上曾存有包括世界五大主要宗教及中國主要民間信仰的各類廟宇,如文昌閣、泰山娘娘廟、媽祖廟、清真寺、基督教堂等,我們都有比較豐富的資料可證。中國最後一座運河古城,運河沿線揚州、杭州等所有的城市都得到現代化改造,河道全部進行了現代化的開發,河道兩邊全是高樓大廈,已經無法恢復。但是唯有台兒庄3.4平方公里城市街道的肌理依然保持完整,城脈基本保留,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具備重建的條件。
第二,台兒庄古城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最典型的城市。台兒庄地處南北過渡帶,運河落差大,又是當時華東地區唯一的煤炭供應地、最大的瓜果梨棗集散地和最發達的民間制陶基地,徽商、晉商、浙商、閩商、粵商等各路商賈紛紛雲集於此,定居經商,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使台兒庄成為運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兒庄匯集了八大建築風格和世界五大宗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城內建有晉派、徽派、閩南等八種建築風格的商鋪、民居、書院,薈萃了包括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世界主要五大宗教,以及文昌閣、關帝廟、泰山娘娘廟、媽祖廟等中國主要民間信仰的七十二座廟宇,衍生了江米雞、黃花牛肉麵等南北風格交融的特色飲食,形成了三千里運河沿線獨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鮮明文化特徵。台兒庄文化的多樣性是在運河上最豐富的,所以它是運河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像諾曼底、哥底斯堡、凡爾登一樣,台兒庄大戰不僅是抗日戰爭的轉折點,也是我們民族復興的一個轉折點。台兒庄古城因為是被戰火毀壞的,具有毋庸質疑的重建資格。世界遺產組織反對遺產重建,保留下多少遺存就是多少遺產,但因為天災人禍或戰爭毀壞的,並 別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世界遺產組織認為可以重建。世界上只有四個城市具有重建資格,一是波蘭的華沙,是被二戰炮火毀壞;二是義大利的龐貝,是因為火山噴發毀壞;三是中國的麗江,是因為地震毀壞;還有一個就是台兒庄,也是被二戰炮火毀壞。所以我們提出重建台兒庄古城,重建起來就是世界遺產,也是中國第一個二戰紀念城市。
第三,台兒庄古城能夠成為獨具特色的東方古水城。台兒庄是低窪地,歷史上的洪水走廊,古城區有18個汪,汪渠相連,水巷縱橫,居民築台而居,是標準的水城,老地圖上有近百條水街水巷,水網密布。 歷史上的台兒庄,水系十分豐富。在《嶧縣志》中記載,康熙皇帝曾稱贊棗庄「風光與江南水鄉別無二致」,江北水鄉由此得名。對這個觀點,阮義三教授一開始和我有爭論,認為台兒庄不能叫水鄉。後來,我們用詳實的歷史資料、老人的回憶和現場考察,最終說服了他。阮義三教授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歷史上台兒庄古城的水網密度超過了蘇州古城。運河古城有兩項世界遺產:恢復建設的運河古城,是運河文化的世界遺產;同時恢復70年前被二戰毀壞古城的過程本身,也是一項城市建設的世界文化遺產。通過我們的努力,努力使運河古城成為國內乃至世界知名的優秀旅遊產品,把棗庄打造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遊目的地。
第四,古樸與現代、悠閑與瘋狂完美結合的時尚之城。首先是生態古城,充分利用無污染、可循環的能源進行產品設置和開發。水是台兒庄古城的靈氣和韻致,今後台兒庄古城的流水有三種,一是生態水,所有的城市生活污水都要進污水管道,經過污水處理廠,再流到到周邊的水系裡去。同時利用3000畝運河濕地,經過循環凈化後再進入運河。濕地是個大型的生態工程,採用國際最新的三級水質處理技術,為運河提供天然生態過濾網,確保古運河裡沒有一滴污水。將來遊客可以先看古運河,再參觀新運河和南水北調工程。二是運河水,從上游微山湖而來的天然降水。三是長江水,台兒庄擁有江北第一船閘和南水北調水利樞紐提水泵站,保證把長江水源源不斷地調運到北方。
第五,建設台兒庄大陸第一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台兒庄與台灣有著十分密切的淵源聯系,是改進海峽兩岸關系、促進民族統一大業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台兒庄大戰遺址是國內反映國民黨軍隊正面抗戰的唯一紀念地,電影《血戰台兒庄》促成了台灣當局開放台胞回大陸探親。1986年4月,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故事片《血戰台兒庄》在香港舉行了首映式。萬民爭看,轟動香港。蔣經國在台灣看到《血戰台兒庄》後,還談了他對片子的兩點意見:「這部片子有幾點是可以的,第一,共產黨認為我們是抗日的;第二,對我父親是正面報道,沒有抹黑、沒有歪曲他。看來,大陸(對台灣)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還把這部片子推薦給國民黨中常委觀看。不久,1987年11月,在蔣經國臨終之前終於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37年後,終於把苦苦的鄉愁化作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古城重建項目,將圍繞「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大戰故地、時尚生活」的定位,按照「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進一步完善古城重建規劃設計,做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服務,著力把台兒庄古城打造成為中國第一座二戰紀念城市,打造成為沿運獨有、國內乃至世界知名的優秀文化旅遊產品,形成強大的磁場效應。
天下第一庄——台兒庄

④ 台兒庄區的社會事業

2012年末,台兒庄區共有高級中學2處,在校學生4576人;職業學校1處,在校學生2600人;特殊教育學校1處,在校學生10人;中學10處,在校學生8193人,小學48處,在校學生25575人。台兒庄區教職工總數3383人。台兒庄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2年,台兒庄區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8個,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項,市級6項,。台兒庄區專利申請87項,專利授權65項。企業廠辦科技機構15個,新增2個。 2012年,台兒庄區城區面積14.8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1.6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88.6公里;台兒庄區綠化覆蓋面積4.1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9%。
2012年,台兒庄區啟用城市公交系統,40個站點覆蓋台兒庄區80%的人口;啟用公共自行車系統。新增集中供熱面積6萬平方米,鋪設暖氣管道0.265公里。污水處理廠1座,污水處理率92.4%。生活垃圾處理場1座,生活垃圾處理率85%。
2012年,台兒庄區郵政業務總量1279萬元,增長25.0%。年內發送函件33萬件,國內包件0.38萬件。2012年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01萬部,減少0.69萬部;行動電話用戶27.71萬戶,新增8.5萬戶;寬頻用戶6.6萬戶,新增3.6萬戶。 2012年,台兒庄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98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03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8%以內,富民就業成效明顯。台兒庄古城內1000多戶商家直接安置就業1.2萬人,2012年台兒庄區新增城市就業2.3萬人,大力發展旅遊小商品等來料加工項目,吸納從業人員3.2萬人,實現加工費收入1.2億元。
2012年,台兒庄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73萬人、7.31萬人、1.68萬人和0.94萬人,分別比同期增加3400人、9400人、1500人和900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順利開展,台兒庄區累計徵收農村養老保險3030萬元,累計發放養老金3.7萬人、3510萬元。
2012年,城鎮保障人數1808人,發放補助金396萬元,人均月補助225元,同比提高45元。救助農村低保對象7902人,發放補助金1027萬元,人均月補助120元,同比提高25元。台兒庄區現有福利機構7家,總建築面積1.58萬平方米,職工257人,設置床位1900張,收養各類福利救助人員1895人。

閱讀全文

與棗庄台兒庄區光學污水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州長樂區光學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971
崇左市電池軟化水設備 瀏覽:807
駐馬店平輿縣線路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97
廣西省制葯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534
寧德蕉城區食品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241
周口西華縣化工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13
平涼涇川縣電池水處理系統 瀏覽:781
鄂州梁子湖區食品水處理系統 瀏覽:635
紅河河口瑤族自治縣鍋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495
自貢富順縣電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413
承德興隆縣電池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911
寧德古田縣電子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645
徐州泉山區電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56
昌吉奇台縣食品污水處理 瀏覽:973
武漢漢陽區鍋爐水處理系統 瀏覽:299
長沙芙蓉區紡織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669
三門峽澠池縣食品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371
長沙瀏陽市鍋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1
錦州黑山縣印染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20
來賓武宣縣印染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