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弘陽旭日上城二期8棟距離變電站多遠
井陘礦區位於石家莊市市區西部。總面積56平方千米/68.62平方千米/75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2003年)。
區政府駐礦市南街。郵編:050100。代碼:130107。區號:0311。拼音:Jingxing Kuangqu(Jǐngxíng Kuàngqū)。
行政區劃
井陘礦區轄2個街道、2個鎮、1個鄉:礦市街道、四微街道、賈庄鎮、鳳山鎮、橫澗鄉。 歷史沿革編輯本段
井陘礦區依復井陘礦務局,沒有井陘礦務局也就沒有井陘礦區。1950年6月27日將井陘煤礦及周圍39個村劃歸石家莊市,成立井陘礦區。1958年底,井陘礦區撤銷並入井陘區。1960年5月,原井陘礦區析出與井陘礦務局合並成立井陘煤礦人民公社屬石家莊人民政府領導。1963年政企分設,復置井陘礦區(需要核對)。
2009年,井陘礦區轄2個街道、1個鎮、2個鄉。總人口130545人,各鄉鎮人口: 礦市街街道 24243 四微街道 21968 賈庄鎮 24224 橫澗鄉 14938 鳳山鄉 1517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井陘礦區轄2個街道、2個鎮、1個鄉:礦市街道(駐南緯東路);四微街道(駐3514工廠);賈庄鎮(駐賈庄村);鳳山鎮(駐白彪村);橫澗鄉(駐南緯東路)。
2002年底,井陘礦區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11.52萬。轄2個街道、2個鎮、1個鄉,48個社區居委會、32個村委會。區政府駐礦市街32號。
礦市街道辦事處駐礦市街南。面積7.96平方千米,人口5.35萬。轄41個社區居委會:井陘三礦第一、井陘三礦第二、井陘三礦第三、井陘三礦第四、井陘三礦第五、井陘三礦第六、井陘三礦第七、井陘三礦第八、井陘三礦第九、井陘礦第一、井陘礦第二、井陘礦第三、井陘礦第四、井陘礦第五、井陘礦第六、井陘一礦、井陘三礦、南園路東、南園路西、紅緯小區、礦務局、英華街、康盛街、中緯路、南緯路、礦市街、豐產村、學堂街、小南街、馬路東、馬路西、新東街、西門外、紅房街、崗頭路、蘋果園、五六號、豐產樓、北緯路、局內。
四微街道辦事處駐3514工廠生活區。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1.12萬。轄7個社區居委會:化工化纖、鋁廠、3502、6771、6410、8602、150。
賈庄鎮鎮政府駐賈庄村。面積34.17平方千米,人口2.58萬。轄11個村委會:賈庄、北宅、西王舍、東王舍、中王舍、天戶峪、西崗頭、澗底、台陽、南宅。
鳳山鎮鎮政府駐北鳳山村。面積19.1平方千米,人口2.43萬。轄9個村委會:北鳳山、南鳳山、中鳳山、荊蒲蘭、南井溝、楊家溝、張家井、西溝、白彪。
橫澗鄉鄉政府駐南緯路。面積13.92平方千米,人口1.11萬。轄12個村委會:橫南、橫北、橫西、大峪、新西、北西、東崗頭、劉越、馮家溝、趙村店、天戶、青泉。
鄉鎮簡介編輯本段
四微街道(Sìwēi Jīedào)人口21968人。辦事處駐3514工廠,郵編050100。〔區劃〕 轄10個居委會。〔沿革〕 因四微辦事處政府所在地駐微水鎮,所轄地均在微水、微河等四地,故得名。1992年經礦區人民政府研究並決定成立四微辦事處,1993年開始辦公至今。
礦市街道(Kuàngshì Jīedào)人口24243人。辦事處駐礦市街57號,郵編050100。〔區劃〕 轄35個居委會。〔沿革〕 礦市街辦事處的駐地在礦區的一個主要街道,名為礦市街。所以起名為礦市街辦事處。1954年1月,經上級批准成立礦市鎮人民政府。1960年礦區與礦務局合並礦市鎮為六分社。1963年區、礦分開,成立礦市鎮人民公社,1979年改為礦市街辦事處至今。
賈庄鎮(Jiǎzhuāng Zhèn)面積34.47平方千米,人口24224人。鎮政府駐賈庄村,郵編050100。〔區劃〕 轄11個村委會。〔沿革〕 因鎮政府機關駐賈庄村而得名。1958年為火化人民公社,1960年區縣分開,該社為一分社,1984年改為賈庄鄉,1991年改為賈庄鎮。
鳳山鎮(Fèngshān Zhèn)面積19.79平方千米,人口14793人。鎮政府駐北鳳山 ,郵編050100。〔區劃〕 轄9個村委會。〔沿革〕 因鄉鎮政府機關駐北鳳山村,故名鳳山鎮。1958年為高峰公社,1960年區縣分開,該社為三、四分社,1963年改為鳳山公社,1984年5月改為鳳山鄉,2001年又改名為鳳山鎮。
橫澗鄉(Héngjiàn Xiāng)面積15.11平方千米,人口14305人。鄉政府駐礦市街,郵編050100。〔區劃〕 轄11個村委會。〔沿革〕 因鄉政府駐地屬原橫澗村,故得名橫澗鄉。1958年前為橫澗鄉,1960年改為二社、五分社,1963年由二分社、五分社組成橫澗公社,1984年5月改為橫澗鄉。
礦區概況編輯本段
石家莊市礦區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西部五十公里處。全區總面積68.62平方公里,人口10.05萬,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轄區之一。
礦區地處晉冀兩省咽喉,交通十分便利。區內有石太鐵路與域內新井、鳳張兩條支線相連,年吞吐貨物600萬噸。向北17公里入神黃鐵路,直達黃驊港出海。距石家莊民航機場50公里,臨石太高速公路和307國道僅5公里,「三縱五橫」的路網框架連同省級平涉公路縱貫全區,年公路運輸能力達4000萬噸。
礦區工業基礎雄厚,已形成了以原煤開采、煤焦化工、冶金、建材、機械、陶瓷、精細化工等為主導的特色工業格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工業產業關聯度不斷增強,層層提升附加值的三大行業、兩大產業鏈條不斷拉長加寬,企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產業園區建設形成了鮮明的縣(區)域經濟特色。規劃建設了五大工業園區,已形成年3300萬噸煤炭運銷能力、1360萬噸洗煤能力、120萬噸焦炭、100萬噸鋼坯、10萬噸炭黑、1000萬件骨質瓷、20萬噸硅酸鈉、6000台套工業泵、200萬噸水泥和日產煤氣90萬立方米的實際生產能力。境內有列入國家和省礦產儲量表的白雲石、耐火粘土、硫鐵礦、石英石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石灰炭優質豐富,平均化學含量CaO53.46%、MgO1.01%礦床質量好,易開采儲量達3億噸。
礦區自然環境獨特,該廠區地勢平坦開闊,地質構造為第四沖積層,地層由上而下土壤為亞粘土,輕粘土河細中粗砂,地耐力為10-30噸/平方米,經勘探,地下未見不良地質現象。據國家地震局文件,該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六度。歷年來,平均氣溫為1.2℃;最熱月平均氣溫21.8℃;平均最低氣溫-6.8℃;最大降雨量52.9mm;最大積雪深度22M;基本風壓0.35KN/m2;基本雪壓0.25 KN/m2;土壤凍結最大深度35M。
水資源豐富,全區可用工業、農業水井142眼,日供水能力達15萬噸以上(2004年全年采水1020萬噸);地上可利用水資源有綿右灌渠,年供水可達1020萬噸;儲備水庫7座,可存儲容量152萬噸。
—中水:目前,礦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2萬噸的生產線已投入使用,項目全部竣工後,可日處理污水3.6萬噸。
—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河流向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區,水位在180—220米左右
礦區項目建設配套優勢明顯,轄區內現裝機總容量63.3萬KVA,其中:礦務局裝機容量3.8萬KVA;青泉變電站(井陘縣)110KV(2台主變,每台容量5.15KVA);其它3座35KV變電站遍布全區(每座變電站有主變2台,每台容量8萬KVA)。電價:目前區內工業電價為315以上(電網)0.585元/度;315以下(區內電廠)0.575元/度。
—轄區內現有發電廠4座,總裝機容量12萬千瓦,分別由河北、山西兩大電網一級供電,在用電高峰期從未出現拉閘限電現象。區內有4家企業自備電廠,這些都為企業雙路供電提供了有力保證。
礦區在石家莊市率先實現縣(區)域集中供熱、集中供氣。以城區為中心,規劃建設了300畝城市廣場、700畝生態公園、多功能會展中心、百畝體育廠場、百畝商貿城及佔地400公頃建築面積145萬平方米的8個居民住宅小區,實現礦區城市化。「十一五」期間,17個行政村逐步向8個住宅小區聚集,由
追問:
我要的是儲存量以及開采量 礦區的基本情況我了解
回答:
那個礦區有好幾個礦那
追問:
我就是礦區邊長大的 多少礦的情況我了解 但是對儲存量和開采量不太清楚 估計你的信息幫助不了我的 謝了
回答:
那不好意思了
『貳』 井陘煤礦發展史及其存儲及現在的開采量大神們幫幫忙
井陘礦區位於石家莊市市區西部。總面積56平方千米/68.62平方千米/75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2003年)。 區政府駐礦市南街。郵編:050100。代碼:130107。區號:0311。拼音:Jingxing Kuangqu(Jǐngxíng Kuàngqū)。 行政區劃 井陘礦區轄2個街道、2個鎮、1個鄉:礦市街道、四微街道、賈庄鎮、鳳山鎮、橫澗鄉。 歷史沿革編輯本段 井陘礦區依復井陘礦務局,沒有井陘礦務局也就沒有井陘礦區。1950年6月27日將井陘煤礦及周圍39個村劃歸石家莊市,成立井陘礦區。1958年底,井陘礦區撤銷並入井陘區。1960年5月,原井陘礦區析出與井陘礦務局合並成立井陘煤礦人民公社屬石家莊人民政府領導。1963年政企分設,復置井陘礦區(需要核對)。 2009年,井陘礦區轄2個街道、1個鎮、2個鄉。總人口130545人,各鄉鎮人口: 礦市街街道 24243 四微街道 21968 賈庄鎮 24224 橫澗鄉 14938 鳳山鄉 1517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井陘礦區轄2個街道、2個鎮、1個鄉:礦市街道(駐南緯東路);四微街道(駐3514工廠);賈庄鎮(駐賈庄村);鳳山鎮(駐白彪村);橫澗鄉(駐南緯東路)。 2002年底,井陘礦區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11.52萬。轄2個街道、2個鎮、1個鄉,48個社區居委會、32個村委會。區政府駐礦市街32號。 礦市街道 辦事處駐礦市街南。面積7.96平方千米,人口5.35萬。轄41個社區居委會:井陘三礦第一、井陘三礦第二、井陘三礦第三、井陘三礦第四、井陘三礦第五、井陘三礦第六、井陘三礦第七、井陘三礦第八、井陘三礦第九、井陘礦第一、井陘礦第二、井陘礦第三、井陘礦第四、井陘礦第五、井陘礦第六、井陘一礦、井陘三礦、南園路東、南園路西、紅緯小區、礦務局、英華街、康盛街、中緯路、南緯路、礦市街、豐產村、學堂街、小南街、馬路東、馬路西、新東街、西門外、紅房街、崗頭路、蘋果園、五六號、豐產樓、北緯路、局內。 四微街道 辦事處駐3514工廠生活區。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1.12萬。轄7個社區居委會:化工化纖、鋁廠、3502、6771、6410、8602、150。 賈庄鎮 鎮政府駐賈庄村。面積34.17平方千米,人口2.58萬。轄11個村委會:賈庄、北宅、西王舍、東王舍、中王舍、天戶峪、西崗頭、澗底、台陽、南宅。 鳳山鎮 鎮政府駐北鳳山村。面積19.1平方千米,人口2.43萬。轄9個村委會:北鳳山、南鳳山、中鳳山、荊蒲蘭、南井溝、楊家溝、張家井、西溝、白彪。 橫澗鄉 鄉政府駐南緯路。面積13.92平方千米,人口1.11萬。轄12個村委會:橫南、橫北、橫西、大峪、新西、北西、東崗頭、劉越、馮家溝、趙村店、天戶、青泉。 鄉鎮簡介編輯本段 四微街道(Sìwēi Jīedào) 人口21968人。辦事處駐3514工廠,郵編050100。〔區劃〕 轄10個居委會。〔沿革〕 因四微辦事處政府所在地駐微水鎮,所轄地均在微水、微河等四地,故得名。1992年經礦區人民政府研究並決定成立四微辦事處,1993年開始辦公至今。 礦市街道(Kuàngshì Jīedào) 人口24243人。辦事處駐礦市街57號,郵編050100。〔區劃〕 轄35個居委會。〔沿革〕 礦市街辦事處的駐地在礦區的一個主要街道,名為礦市街。所以起名為礦市街辦事處。1954年1月,經上級批准成立礦市鎮人民政府。1960年礦區與礦務局合並礦市鎮為六分社。1963年區、礦分開,成立礦市鎮人民公社,1979年改為礦市街辦事處至今。 賈庄鎮(Jiǎzhuāng Zhèn) 面積34.47平方千米,人口24224人。鎮政府駐賈庄村,郵編050100。〔區劃〕 轄11個村委會。〔沿革〕 因鎮政府機關駐賈庄村而得名。1958年為火化人民公社,1960年區縣分開,該社為一分社,1984年改為賈庄鄉,1991年改為賈庄鎮。 鳳山鎮(Fèngshān Zhèn) 面積19.79平方千米,人口14793人。鎮政府駐北鳳山 ,郵編050100。〔區劃〕 轄9個村委會。〔沿革〕 因鄉鎮政府機關駐北鳳山村,故名鳳山鎮。1958年為高峰公社,1960年區縣分開,該社為三、四分社,1963年改為鳳山公社,1984年5月改為鳳山鄉,2001年又改名為鳳山鎮。 橫澗鄉(Héngjiàn Xiāng) 面積15.11平方千米,人口14305人。鄉政府駐礦市街,郵編050100。〔區劃〕 轄11個村委會。〔沿革〕 因鄉政府駐地屬原橫澗村,故得名橫澗鄉。1958年前為橫澗鄉,1960年改為二社、五分社,1963年由二分社、五分社組成橫澗公社,1984年5月改為橫澗鄉。 礦區概況編輯本段 石家莊市礦區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西部五十公里處。全區總面積68.62平方公里,人口10.05萬,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轄區之一。 礦區地處晉冀兩省咽喉,交通十分便利。區內有石太鐵路與域內新井、鳳張兩條支線相連,年吞吐貨物600萬噸。向北17公里入神黃鐵路,直達黃驊港出海。距石家莊民航機場50公里,臨石太高速公路和307國道僅5公里,「三縱五橫」的路網框架連同省級平涉公路縱貫全區,年公路運輸能力達4000萬噸。 礦區工業基礎雄厚,已形成了以原煤開采、煤焦化工、冶金、建材、機械、陶瓷、精細化工等為主導的特色工業格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工業產業關聯度不斷增強,層層提升附加值的三大行業、兩大產業鏈條不斷拉長加寬,企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產業園區建設形成了鮮明的縣(區)域經濟特色。規劃建設了五大工業園區,已形成年3300萬噸煤炭運銷能力、1360萬噸洗煤能力、120萬噸焦炭、100萬噸鋼坯、10萬噸炭黑、1000萬件骨質瓷、20萬噸硅酸鈉、6000台套工業泵、200萬噸水泥和日產煤氣90萬立方米的實際生產能力。境內有列入國家和省礦產儲量表的白雲石、耐火粘土、硫鐵礦、石英石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石灰炭優質豐富,平均化學含量CaO53.46%、MgO1.01%礦床質量好,易開采儲量達3億噸。 礦區自然環境獨特,該廠區地勢平坦開闊,地質構造為第四沖積層,地層由上而下土壤為亞粘土,輕粘土河細中粗砂,地耐力為10-30噸/平方米,經勘探,地下未見不良地質現象。據國家地震局文件,該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六度。歷年來,平均氣溫為1.2℃;最熱月平均氣溫21.8℃;平均最低氣溫-6.8℃;最大降雨量52.9mm;最大積雪深度22?M;基本風壓0.35KN/m2;基本雪壓0.25 KN/m2;土壤凍結最大深度35?M。 水資源豐富,全區可用工業、農業水井142眼,日供水能力達15萬噸以上(2004年全年采水1020萬噸);地上可利用水資源有綿右灌渠,年供水可達1020萬噸;儲備水庫7座,可存儲容量152萬噸。 —中水:目前,礦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2萬噸的生產線已投入使用,項目全部竣工後,可日處理污水3.6萬噸。 —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河流向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區,水位在180—220米左右 礦區項目建設配套優勢明顯,轄區內現裝機總容量63.3萬KVA,其中:礦務局裝機容量3.8萬KVA;青泉變電站(井陘縣)110KV(2台主變,每台容量5.15KVA);其它3座35KV變電站遍布全區(每座變電站有主變2台,每台容量8萬KVA)。電價:目前區內工業電價為315以上(電網)0.585元/度;315以下(區內電廠)0.575元/度。 —轄區內現有發電廠4座,總裝機容量12萬千瓦,分別由河北、山西兩大電網一級供電,在用電高峰期從未出現拉閘限電現象。區內有4家企業自備電廠,這些都為企業雙路供電提供了有力保證。 礦區在石家莊市率先實現縣(區)域集中供熱、集中供氣。以城區為中心,規劃建設了300畝城市廣場、700畝生態公園、多功能會展中心、百畝體育廠場、百畝商貿城及佔地400公頃建築面積145萬平方米的8個居民住宅小區,實現礦區城市化。「十一五」期間,17個行政村逐步向8個住宅小區聚集,由
『叄』 網友們,我急需「給巴川河的一封信」這樣的作文
巴川河,我們的母親河……
巴川河源頭之一滴水岩,如今變成「滴淚岩
「香爐峰隱隱,巴字水濛濛。五山抱福地,二水沐蒼龍。」這是清代學者陳昌贊美銅梁縣城的詩句。
銅梁縣城背靠龍山、鳳山,左扶羅睺,右倚計都,前眺巴岳,地處五山環抱的開闊盆地中。縣城中有巴川河、淮遠河二水流經,日夜潺湲,見證著這座千年古邑的滄桑變遷。
有山無水,枯燥;有水無山,單調;有山有水,奇妙。睿智的先民們,將縣城選址在這樣一處避風藏氣、枕山抱水,且地勢平坦的宜居寶地,給今天的銅梁人積下了一份得天獨厚的福緣。
然而,巴川河這條穿城而過的小河,昔日的美好已成記憶,現實成為了每個市民的心痛。 (本組稿件由記者陳文龍、聞瓊、鄒瑜、陳剛搜集、整理、采寫)
記憶:「悠悠」巴川河
退休老幹部余德強在《也說巴川河》一文中寫到:「走進銅梁縣城,你就會感到處處都是河,處處都是橋。蜿蜒曲折的巴川河,像捉迷藏一樣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出沒。岸邊勃勃的花紅柳綠,臨水幽幽的護堤步道,讓這座縣城少了急躁粗俗,多了恬靜優雅。」
然而,這條河在最近半個世紀的歷史變遷中,承載了歲月的滄桑。曾經的很多美好,只保留在龍鄉人記憶中,成為永不磨滅的印記。
在余德強的心中,最難忘的還是小時候那些從巴川河擔水回家,在河裡淘菜、洗衣、釣魚、捉魚釣蝦、游泳、看打魚者撒網等等往事。那是上世紀60代以前的情景,當時河水清澈,水草豐茂,一個接一個的小小碼頭邊,洗衣、淘菜、擔水人往來不絕。河中不時搖過站有「水老鴰」的一葉扁舟,漁網撒下後,稍頃,即有喝彩聲在兩岸響起。小小的巴川河,那會兒養育了一批職業打漁人。愛惜巴川河的居民們,每年總要以居民委員會和居民小組為單位,有組織地淘河,讓相依為命的小河常清常靚。
左擁右偎巴川鎮,前環後繞巴川河。
一網打起兩岸笑,千挑水解百家渴。
日搗捶衣聲聲脆,年淘汲泥清清波。
市民「老俚」(博客名)對巴川河一往情深,他在《讀隅泊<巴川河縣志記>作七言》中對兒時的巴川河十分懷念。「老俚」說,當時縣城雖小,卻仍有幾個專門的挑水夫,一步一步、不慌不忙,將清亮的河水挑到各家的水缸里。大多數人家是自己挑水。「老俚」家住明月街時,就常和哥哥在明月庵旁的明月橋下抬水回家。稍大一點後,他還給外婆挑過水,就在雙龍井的堤坎邊。同時,堤坎上也是洗衣最好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少人在此洗衣。巴川河在縣城中環繞流淌,幾十座大小橋凌駕其上,無數黃葛樹盤根河牆。
「老俚」說,那時,最羨慕家靠河邊的朋友們,不用到遠處去挑水,只須打開後門,就可提桶汲水。遇上漲水季節,沿河低處的民居被河水淹上,兒童也為此歡蹦雀躍,欣喜得像是過節。
那些沒有被污染的日子真好。
現狀:「憂憂」臭水溝
「景未遷,時未過,龍鄉正流淌著一條哭泣的河。白的是灘,黑的是凼,桃紅柳綠掩不住腐臭的河水。」市民單兵狼(博客名)在博文《有一條哭泣的河》中這樣描寫巴川河。
「老俚」在《讀隅泊<巴川河縣志記>作七言》中除對記憶中那綠水悠悠的巴川河充滿懷念之情外,也對其成為臭水溝的現狀滿懷「憂情」:
自來水入千家戶,從此百姓不淘河。
糞入河流不入田,沿河小企只為錢。
年復一年來復去,巴川水逝變容顏。
桃花紅來柳枝綠,梳妝不敢對鏡前。
銅梁龍舞動天下,巴川水澀臭人寰。
巴川河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悠悠小河變成臭水溝的,誰也說不清楚。但為何會變成這樣,大家都可以說個一二三。老俚在前面的詩中就總結了三個原因:一是使用自來水後,城裡人不再用巴川河水洗衣、做飯,就不再注意保護,不再清淘河道了;二是城裡人的糞便等不再用來作為農田的肥料,直接排入了巴川河;三是沿河的企業只重經濟效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工業污水直接排入巴川河。
對如今的巴川河,家住沿河兩岸的市民感觸頗深。今年58歲的市民尹先生,住在巴川河畔已經10多年了。每天清晨,當尹先生打開窗戶時都會有一股惡臭撲鼻而來;從河邊走過,很多時候得捂住鼻子。「現在氣溫一天天升高了,到了夏天,臭氣熏人得很,那才惱火,不知怎麼辦喲!」尹先生憂心忡忡。
與尹先生一樣,在巴川河邊做生意的李女士告訴記者,隨著夏天的到來,巴川河渾濁的水面彌漫著惡心的臭氣,她們的生意都不好做了。
「我雖然沒有住在巴川河邊,但作為銅梁人,城裡的巴川河是一條「臭水溝」。我感覺十分沒有面子,想到就心裡堵得慌。」在某機關單位上班的陳先生說,「過去經過治理,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現在重新啟動了巴川河治理工作,縣里決心大、力度大。我們對巴川河恢復昔日清顏充滿期待。」
願望:早日換新顏
多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巴川河的治理問題,每年也都投入資金、人力、物力治理巴川河道。雖然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巴川河河道較長、治理范圍廣、源頭治理難度大、污水排放管道難改道,使巴川河污染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據縣「兩河」及城區供排水指揮部工程建設處副處長楊光友介紹,對巴川河的治理從2004年就已經開始。截至目前,主要實施過兩大工程:巴川河、淮遠河綜合整治工程和城區應急防洪工程。
巴川河、淮遠河綜合整治工程於2004年9月正式動工,2008年5月完工,歷時3年零9個月。該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和污水處理工程兩個部分,包括清淤、建設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截流干管,但是效果始終不理想。尤其是巴川河截污干管中,大部分檢查井及部分箱涵存在不同程度的滲漏現象。污水收集率低,大量污水從箱涵滲入河道,箱涵與河堤間形成的死水區對河道也造成較重污染,而且箱涵還不利於疏浚,存在防洪隱患。「污水箱涵在當時算是比較先進的技術。但是到了現在,非但沒有起到截污作用,反而增加了河水污染。」楊光友說。
2007年「7·17」洪災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針對城區防洪中出現的問題,於2008年實施了城區防洪應急工程。拆除了仙魚橋、縣政府老橋、北門橋、東橋4座對行洪影響較大的石拱橋。同時,結合城區道路交通情況,對所拆除的仙魚橋、北門橋、東橋3座橋進行重建,將其改建為對河道行洪影響較小的鋼筋砼空心板梁和鋼筋砼平板橋。防洪應急工程的實施使城區大部分河段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楊光友說,巴川河污染原因多,污染過程復雜。因此,對巴川河的污染治理應該採取多種措施同步實施的綜合治理方案,才能到達「完整」「徹底」「根治」的目的。
縣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綜合整治巴川河、淮遠河,將其打造成為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健身休閑好去處。「這次,縣委、縣政府狠下決心,一定要把兩條河整治好。尤其是巴川河,要讓之前老巴川人記憶中清澈的河水再現。」楊光友說。
「兩河」整治的戰役已經拉開大幕,我們相信,市民期盼巴川河換新顏的願望一定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肆』 東莞大朗的發展趨勢會怎樣
東莞大朗鎮是廣東省中心鎮,位於東莞市中南部,面積118平方公里,轄28個社區(村),戶籍人口6.9萬,總人口近50萬,近年來分別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電子商會、全國愛衛會授予「中國羊毛衫名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國家衛生鎮」稱號,是廣東省文明鎮、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先進鎮、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醒獅)。
一、區位環境得天獨厚
大朗鎮地處東莞幾何中心,深港穗經濟走廊要地,毗鄰東莞市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交通發達,北至廣州市區70公里,南達深圳市區46公里,距東莞火車站7公里,莞深、常虎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並設有3個出入口,規劃建設中的莞惠城際鐵路、東莞輕軌橫貫而過,是東莞中南部交通樞紐。自然資源豐饒富足,生態環境清秀宜人,擁有大面積荔枝林、綠化林和6座水庫,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
二、企業結構不斷優化
2009年,大朗鎮有工業企業5000多家,既有大量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又有三星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以及遞達量精密模具等17家境內外上市公司投資企業。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40家,比2008年增加50家,實現總產值170億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75%;年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34家,實現總產值93億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41%。企業內生能力不斷增強,2009年全鎮新注冊企業652戶,凈增企業413戶,總量達3461戶;新注冊資金13.6億元,是2008年的2.7倍,其中外資1.75億元,佔12.9%,內資11.85億元,佔87.1%,投資主體實現了由外資為主向內資為主轉變。
三、毛織產業在金融危機中實現逆勢發展
毛織業是大朗富民強鎮的特色產業,2009年實現逆勢發展,規模以上毛織企業工業總產值48.3億元,增長19%,毛織品出口總額增長29%。目前,以大朗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內,有近萬家毛織企業,僅大朗就有30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配套,以巷頭為中心的6平方公里的毛織商貿片區,總長6.5公里的毛織專業街。整個產業集群毛衣年銷售量超過12億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億件,大朗毛衣60%出口義大利、美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朗被列為全國首批「產業集群試點單位」、廣東省創建區域國際品牌3個試點單位之一和首批15個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之一。近年來,大朗鎮加快推進毛織業實現「兩大轉變」,即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從生產基地向現代毛紡織商貿城轉變,大力完善研發設計、質量檢測、人才培訓、信息咨詢、展銷物流、融資服務「六大公共服務平台」,引導企業提高研發設計、品質監管、營銷策劃「三種能力」,建成中國(大朗)毛紡織產品研發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毛織品檢驗站(東莞)、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東莞市毛織服裝設計師協會、大朗鎮毛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大朗毛織網站等公共服務平台。
全鎮研發設計水平不斷提高,大朗被中國流行色協會列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毛衫流行趨勢發布基地」。一年一屆的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成為行業品牌展會,「織交會」榮獲「2009年度中國行業品牌展會金鼎獎」。以信息化改造提升毛織業取得顯著成效,數控織機從2004年的600多台增加到2009年底的6000多台,數字化設計、數字化生產成為大朗毛織業發展潮流。
四、電子信息產業異軍突起
大朗鎮有1400多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生產、銷售、服務。在大朗生產加工的國際知名品牌電子信息產品40多種,年產顯示屏200萬個,集成電路3500萬塊,電容、電阻器等電子元件3500億只,交換機100萬個,網卡150萬個,硬碟50萬個,藍牙適配器150萬個,優盤200萬個,蓄電池超1億只,太陽能電池板50萬個,組合音響1500萬部。
大朗有12900多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在中國製造網、環球資源網、阿里巴巴等網站開展電子商務。擁有一批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如華科電子公司年生產電容、電阻共2040億只,單廠生產規模全球第一;邁科科技公司年生產各類二次電池1.5億只,生產規模在全國居第四位;百一電子廠年產衛星接收器1000多萬台,占國際市場份額三成,位居世界第二位;飛爾液晶顯示器公司生產供數碼產品的顯示模組占國內5%,位居全國同行業第八名。
五、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
大朗鎮現有裝備製造業企業1300多家,涉及數控機床、自動化機械、精密模具、注塑輔助設備等領域,2009年,95家規模以上裝備製造企業工業總產值78億元。
大朗擁有一批裝備製造龍頭企業,如:明利鋼材模具製品公司年生產模架3.1萬噸,居國內同行業的第二位;環球機械公司年產大型數控機床100多台,研發和生產五軸數控加工機床,為國內模具生產提供五面加工技術,填補國內該技術的空白;艾爾發自動化機械公司年產機器手臂4000台,居全國第二;信易電熱機械公司年產注塑輔助設備2.4萬台,居全國第一、全球第六。
六、創意產業正在崛起
大朗創意產業園於2008年11月被東莞批准為市級創意產業園區,其中,現代信息服務產業園區是大朗鎮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推動兩化融合的重要載體,一期由佔地2.6公頃的舊廠房改造而成,目前已與多家科研院所開展8項產學研合作,已有3家機構和40家企業進駐;毛織服裝產業時尚創意區總投資5000多萬元,著力打造集研發、設計、展示、交流和銷售等多項功能於一身的高端毛織服裝時尚設計集聚區,已引進6家院校,落實了10多家本地優勢企業進駐。
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戶大朗
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是國家在「十一五」期間啟動建設的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科學裝置,於2008年9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立項,落戶東莞市大朗鎮。該項目規劃用地1000畝,總投資20億元,計劃2010年動工,2015年竣工。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散裂中子源項目是研究中子特性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和運動的科研裝置,也是當今世界最前沿的高科技、跨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項目之一。該項目是國內首座基於強流質子加速器的重大科學裝置,也將是發展中國家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項目建成後,將使大朗迅速崛起成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頂級科學家和高端產業的實驗用戶,催生醫學、新材料、新能源、納米等一大批新興產業,為大朗產業升級和城市升級提供巨大推力。
八、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大朗鎮設立「創新型大朗」工程專項資金,鎮財政每年投入2000萬元,連續五年共投入1億元,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全年專利申請量235件,專利授權量427件。
全鎮現有9家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61家省、市民營科技企業,13家市專利培育企業,2家專利試點企業,1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6個省、市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擁有17個省級名牌名標和992項專利。大朗被認定為「東莞市知識產權試點鎮」,「廣東省火炬計劃毛紡織特色產業基地」。
九、現代服務業活力勃發
大朗鎮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引進東莞標檢、美國鉅邦傢具設計、信安達檔案管理等品牌企業。東莞標檢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產品測試、檢驗、認證、技術服務,服務對象涵蓋紡織、傢具、食品葯品等10多個行業,為企業提供權威的國際市場通行證。大朗信安達是檔案文件管理服務供應商美國信安達在中國設立的9個公司之一。物流業興盛,大朗(國際)物流中心,進駐了100多家物流企業,日貨運量達4100多噸,天虹物流是天虹集團投資1.2億元建設的華南物流配送中心,按省一級標准設計建設的大朗汽車客運總站日發送旅客1萬多人次。金融業發達,有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15家,金融網點53個。會展業興旺,中國·大朗毛織貿易中心展館面積12萬平方米,是國內毛織行業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展館,每年「織交會」人流如織。
酒店業繁榮,有酒店旅館90多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四星級酒店3家;帝豪花園酒店是一家按國際白金五星級標准設計的大型商務休閑酒店。商貿業興旺,全鎮有綜合性商場15家,營業面積7.6萬平方米。
十、城市大建設掀起新一輪高潮
大朗鎮確立「借勢松山湖,對接松山湖,融入大市區,著力打造一個城市中心區和四大經濟板塊」的城市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城市建設,增強城市集聚力,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建設「中心突出、功能完善、生態文明、宜商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創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控規編制實現鎮內建設用地全覆蓋,完成長盛核心區和銀朗核心區城市設計。2008年起陸續啟動了8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50多億元,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的15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40個,產業項目35個,城市功能配套項目52個以及城市中長期規劃項目2個。
以長盛廣場為龍頭的長盛片區,正成為集商業金融、酒店餐飲、創意展示、體育文化、娛樂休閑和高尚居住等業態於一體的、引領消費時尚的商貿文化中心區;以毛織貿易中心為龍頭的毛織工貿片區,以商會大樓為龍頭的行政服務區,以松佛片區為重點的創意產業孵化基地,正在成為大朗城市的三個聚焦點。松佛路的建成,使大朗初步構建起與松山湖土地空間相互交融,公共中心互為吸引,產業功能承接合作,交通幹道直接通達的大發展格局。
十一、城市承載力和集聚力日益增強
大朗鎮基礎設施完善,有110千伏級變電站3座、220千伏級變電站1座,自來水廠年供水量9000萬噸以上,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0萬噸。房地產業快速興起,吸引了碧桂園、萬科、東方銀座、富盈、新世紀等房地產項目。新農村建設走在全市前列,長塘、求富路、佛新、寶陂、校椅圍等農民公寓建成入住,共67幢,2022套。建成佔地1360畝的荔香濕地公園和佔地2500多畝的鳳山農業科技園。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著強大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匯聚大朗。
2010年是大朗戰勝危機、推動轉型、夯實基礎的關鍵之年,大朗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一心一意優環境,加快改革惠民生,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繼續堅定信心,迎接挑戰,積蓄力量,為新一輪發展贏得先機。
『伍』 紹興市創建文明城市作文600字
文明是一陣清風,爽朗了人們的心情;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場雨,滋潤了乾涸的心靈。
「好的環境可以愉悅人,更重要的是改變人、塑造人,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別要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奮斗目標。」要想改變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設搞好,還要把精神文明傳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設者,城市文明離不開個人文明。作為城市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每位公民都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自己的文明行為,為我們的城市增添亮色。把一座城市建設的更美好,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事。只有齊心協力,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為創建文明城市做出積極的貢獻,才能把我們的城市建設的越來越美麗。
我曾經看過一則公益廣告:有人這樣問過我,播出的一條公益廣告,能不能改變我們生活中的那些陋習呢?我說不。公益廣告對於社會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現象也許不可能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條公益廣告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並且我相信,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有時候,文明離我們只不過是10公分的距離,有時候,也許只是幾十厘米的寬度,也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張紙的厚度,我相信,其實文明,就在我們心中,我們會在生活中不經意地流露著。有時,多一個手勢,對別人來說,就是多一份體諒;還有時候,多一點耐心的等待,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關愛;有時,多一點點分享,對別人來說,就是多份溫暖。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所以我發現,文明是一種力量,就好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樣,在每個人手中傳遞,也能夠匯聚所有人的熱情。
文明,是一份人生幸福的開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麗驕傲的禮物。也許,只用一個默默無聞的領頭人,便可帶動一片聖潔之風,也許,只用一點文明點綴,,便可喚起人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當有風度的一伸手,當有修養的一句話,充斥在人們心田,便回味出那文明的味道,那舒緩的感覺。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一個美好、和諧、文明的城市。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