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處理 > 涼山昭覺縣化工污水處理

涼山昭覺縣化工污水處理

發布時間:2021-05-16 03:05:33

㈠ 都江堰如何去雙流機場

不知道的就不要亂說 都江堰正好有到雙流華陽的班車 我就是雙流的 有時也坐過這個車到溫江 路線大概是從都江堰沿楊柳河至溫江、雙流縣的彭鎮、東升、華陽 你可以坐這個車到雙流客運中心 換乘804就可以直達機場!這個應該是最簡單的路線。(比你從都江堰繞到成都再繞到雙流近多了!)

㈡ 成都高鐵站是成都站還是成都東站

成都站

㈢ 成都體育中心具體位置 乘車路線

成都體育中心
地址:青羊區人民中路一段11號

在「成都體育中心」附近

185米體育路-公交車站
途徑公交車:26路

詳情點擊列表查看公交線路 26路 (體育中心-大源村)

234米東御河沿街-公交車站
途徑公交車:26路; 48路

詳情點擊列表查看公交線路 26路 (體育中心-大源村)
48路 (九里堤公交站-新南門汽車站)

371米上西順城街-公交車站
途徑公交車:1路; 55路; 56a; 56路; 61路; 64路; 99路; 298路

詳情點擊列表查看公交線路 1路 (昭覺寺公交站-武陽大道公交站)
1路 (武陽大道公交站-昭覺寺公交站)
55路 (市污水處理廠-火車北站公交站)
55路 (火車北站公交站-市污水處理廠)
56a (九里堤公交站-和平村)
56路 (九里堤公交站-紅砂村公交站)
61路 (錦綉東方小區-石羊場公交站)
61路 (石羊場公交站-錦綉東方小區)
64路 (金沙公交站-昭覺寺公交站)
64路 (昭覺寺公交站-金沙公交站)
99路 (動物園公交站-火車南站綜合交通樞紐站)
298路 (火車北站公交站-新會展中心公交站)
298路 (新會展中心公交站-火車北站公交站)

414米騾馬市-公交車站
途徑公交車:48路; 55路; 56a; 56路; 298路

詳情點擊列表查看公交線路 48路 (新南門汽車站-九里堤公交站)
55路 (市污水處理廠-火車北站公交站)
56a (和平村-九里堤公交站)
56a (九里堤公交站-和平村)
56路 (紅砂村公交站-九里堤公交站)
56路 (九里堤公交站-紅砂村公交站)
298路 (新會展中心公交站-火車北站公交站)

420米西玉龍街-公交車站
途徑公交車:55路

詳情點擊列表查看公交線路 55路 (火車北站公交站-市污水處理廠)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㈣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有關民族自治政策的方面,要具體一點。

涼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條例
1987年4月16日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87年7月2日四川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批准

2007年1月13日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修訂通過,2007年5月31日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批准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特點,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涼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是在四川省管轄區域內涼山地區彝族人民實行區域自治的地方,境內還居住有漢族、藏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傈僳族、納西族、布依族、傣族、白族、壯族等民族。

自治州的轄區為:西昌市、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昭覺縣、金陽縣、雷波縣、美姑縣、甘洛縣、越西縣、喜德縣、冕寧縣、鹽源縣和木里藏族自治縣。

自治州的州府設在西昌。

自治州的區域界線如需變動,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

第三條自治州的自治機關(以下簡稱自治機關)是國家的一級地方政權機關。

自治機關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下設區、縣的市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行使自治權。

第四條自治州各民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把自治州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人民富裕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五條自治機關維護國家的統一,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在自治州行政區域內的遵守和執行。

自治機關堅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州,建設法治涼山,保障各民族公民平等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教育公民履行應盡的義務。

自治機關堅持把國家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積極完成上級國家機關交給的各項任務。

第六條自治機關維護自治州內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各民族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保障各民族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

自治機關根據自治州的實際情況,在不違背憲法和法律的原則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加快自治州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自治機關在執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時,對不適合自治州實際情況的具體規定,可以依法制定變通規定。

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自治州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可以報經該上級國家機關批准後,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第七條自治機關對自治州內各民族公民進行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基本內容的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加強科學文化、法制紀律教育,繼承和發揚各民族的優良傳統,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提高各民族公民的整體素質。

第八條自治機關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自治機關保障自治州內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第九條自治機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自治機關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妨礙國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

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第十條自治機關尊重和保障木里藏族自治縣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行使自治權。木里藏族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本地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機關幫助木里藏族自治縣發展經濟、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社會保障等事業,並幫助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第二章自治州的自治機關

第十一條自治機關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自治州人民政府。

自治機關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第十二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是自治州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依照法律的規定選舉產生。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或者主持。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彝族的代表外,居住在自治州內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彝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的名額和比例,依照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決定確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

第十三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依照自治州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或者修改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十四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對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若幹人、秘書長、委員若幹人組成。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應當有彝族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可以按照各民族結構合理配備。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同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相同。

第十五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工作需要,設若干個專門委員會;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設立辦事、工作機構。

第十六條自治州人民政府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自治州的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自治州人民政府對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在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第十七條自治州人民政府由州長、副州長和秘書長、委員會主任、局長組成。自治州的州長由彝族公民擔任。自治州人民政府的組成人員中,應當合理配備彝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員,並使之與人口比例相適應。

自治州州長、副州長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或者罷免;秘書長、委員會主任、局長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副州長的個別任免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自治州人民政府每屆任期與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相同。

自治州人民政府實行州長負責制。

第十八條自治機關所屬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中,應當合理配備彝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公民。

第十九條自治州人民政府根據上級國家機關規定的機構設置原則和編制控制指標,結合自治州的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和調整自治州內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與編制名額,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二十條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使用彝、漢兩種語言文字;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種。

除木里藏族自治縣外,自治州內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公章、牌匾、社會公益廣告、重要宣傳品、客運公交站(牌)、旅遊標志、旅遊景點、商店和餐飲娛樂場所的招牌應當使用彝、漢兩種文字。民族鄉可以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兩種文字。

第三章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第二十一條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二十二條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領導成員中,應當有彝族公民;工作人員中,應當合理配備彝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公民。

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和自治州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或者罷免;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和自治州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選出或者罷免自治州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經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第二十三條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審理和檢察案件,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提供翻譯。法律文書應當根據實際需要,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文字。

第四章自治州的經濟建設和財政管理

第二十四條自治機關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國家規劃指導下,根據自治州的特點和需要,制定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和規劃,自主地安排和管理自治州的經濟建設事業。

第二十五條自治機關在堅持社會主義原則的前提下,根據法律規定和自治州經濟發展的特點,合理調整生產關系和經濟結構,努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自治機關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鼓勵、支持和引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第二十六條自治機關依照法律的規定,管理和保護轄區內的土地、礦藏、水資源、濕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侵佔或者破壞。

自治機關依照法律和法規的規定,加強對生態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遺跡、文物古跡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建設和管理。

第二十七條自治機關堅持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對轄區內自然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優先合理開發利用。

自治機關實行市場化配置資源制度,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鼓勵各類經濟組織、個人來自治州投資開發資源。

自治州堅持在資源開發地注冊開發公司的原則,凡在自治州內投資開發資源的各類經濟組織、個人應當在自治州內進行工商注冊和稅務登記,並在自治州內繳納稅費。

跨自治州轄區實施的資源開發建設項目,自治州應當享受與該項目輸出資源比例相一致的地方稅收入分成。

任何組織和個人在自治州內開發資源或進行建設時,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改善開發地或建設地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和其他公害。

自治州為國家建設輸出自然資源,應當享受國家和上級國家機關以及資源輸入地給予的利益補償。

第二十八條自治機關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因地制宜地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加大農業投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效益農業、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建設特色農業生產基地,扶持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

自治機關穩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體制,鼓勵和引導農民依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合理流轉,穩定和完善集體土地、林地、草地承包經營制度,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自治機關加大對農業支柱產業和名優農產品的扶持和保護力度。

第二十九條自治機關對轄區內的國土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和合理開發利用,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制度,規范土地資本流轉行為。凡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或未經依法審批不得將規劃的非建設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自治機關維護土地被徵用者的合法權益。

自治機關徵收的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除上繳國家部分外全額留存自治州,專項用於耕地開發和保護。

第三十條自治機關實行森林資源分類經營和管理、普遍護林、大力造林、管造結合、永續利用的方針,實施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封山育林、退耕還林(草)和其他林業工程建設,培育新的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覆蓋率,建立比較完善的林業產業體系。

自治機關鼓勵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投資發展林業。宜林荒山、荒坡、荒灘可以承包給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種植林木,享有自主經營權和採伐權,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可以合理流轉,可以依法繼承、抵押、擔保、入股和作為合資、合作的出資或者條件,長期不變。

自治機關大力推行使用氣、電、煤等燃料,減少使用薪材燃料,並在資金和技術上爭取上級國家機關的扶持。

自治機關對徵用、佔用林地實行占補平衡和依法審批制度。對退耕還林還草、種植生態林(草)的,享受國家的補助政策和扶持。

自治州應當優先獲得國家退耕還林(草)、封山育林、人工生態林工程等生態建設項目的補償照顧。在自治州轄區內收取的育林基金全部專項用於自治州林業發展和林業生態環境建設。

自治機關加強對轄區內森林資源和珍稀動植物的管理和保護,嚴禁毀林開荒、亂砍濫伐、亂占林地和亂捕濫獵,嚴防森林火災,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

第三十一條自治機關大力發展畜牧業和其他養殖業,鼓勵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合理利用草原發展畜牧業。

自治機關建立和完善良種繁育、疫病防治、技術推廣、畜產品及飼料加工、貯運、銷售等服務體系。增加畜牧業的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模化養殖,發展生態畜牧業和特色畜牧業,推進畜牧業產業化進程,促進畜牧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

自治機關加強對草原的保護、管理、建設。實行基本草原保護制度,推行以草定牧、劃區輪牧、季節休牧。對退化嚴重的草原進行封育、治理。鼓勵和推廣種草養畜、舍飼圈養。

自治州內的草原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堅持誰承包,誰建設,誰管理,誰使用的原則,長期不變。

自治州內徵收的草原植被恢復費全額留存自治州用於恢復草原植被。

自治機關加強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及其產品檢疫,對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性免疫和監測。

第三十二條自治機關依法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在國家和上級國家機關的幫助下,發揮水資源優勢,提高水資源利用的綜合效益,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自治州轄區內應當合理開發地表水,嚴格控制開發地下水,鼓勵污水處理再利用。

在自治州轄區內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優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並兼顧工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用水需要。

自治機關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流域的綜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和水體污染,防治水害。

自治機關保護天然水域和野生水生動、植物資源,積極發展水產業。對漁業資源實行捕撈許可制度和春季禁漁制度。

第三十三條自治機關鼓勵和支持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依法開發利用水能資源,保護其合法權益。

自治機關市場化配置水能資源開發權,取得水能資源開發權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在工程所在地交納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的水資源費除上繳國家部分外全額留州,專項用於水資源的涵養和保護。

自治機關加強對國家在自治州轄區內開發建設大中型水電站的協調服務。在自治州轄區內開發建設水電項目,工程單位應當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提供已經審查通過的水土保持方案、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漁業資源補償方案和文物搶救保護方案,以便協調各方面的利益。

國家在自治州轄區內金沙江段、雅礱江段、大渡河段開發建設的水電站徵收的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在安排使用時,應當重點照顧資源所在地的利益,加大對資源所在地的補償和投入。

在自治州轄區內開發建設水電站的業主,應當大力支持、帶動和促進工程所在地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斷擴大就業渠道,與所在地人民政府共同構建合作雙贏的生產經營環境。

第三十四條自治機關依法保護、統一規劃、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鼓勵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風險勘查或有償開發礦產資源。

在自治州內形成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和采礦權的使用費以及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和采礦權價款,除應當上繳國家部分外,其餘留存自治州專項用於礦產資源的保護、管理、勘查和開發。

第三十五條自治機關對轄區內的旅遊資源堅持統一規劃、依法保護、依法開發、依法管理、有償開發經營、永續利用的原則,充分發揮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民族文化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

自治機關制定和完善旅遊產業規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項目和文化旅遊產品,開拓旅遊市場,壯大旅遊產業,提高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旅遊品牌效應,建設特色旅遊勝地。

自治機關鼓勵各類經濟組織、個人投資開發旅遊資源,依法保護旅遊開發者和旅遊開發區所在地居民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六條自治機關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推進工業化進程,不斷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特色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走有自治州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自治機關對中小企業實行積極扶持、加強引導、完善服務、依法規范、保障權益的方針,保護其依法參與公平競爭與公平交易的權利,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第三十七條自治機關自主管理隸屬於自治州的企業、事業單位。上級國家機關改變自治州所屬企業、事業單位或自治州轄區內上級國家機關所屬企業、事業單位隸屬關系和管理關系時,應當徵得自治機關的同意。

自治州轄區內隸屬於上級國家機關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尊重自治機關的自治權,遵守自治州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接受自治機關的監督。

自治州轄區內的非隸屬企業、事業單位的工商稅務關系按屬地原則管理。

第三十八條自治機關積極發展交通運輸事業,在上級國家機關的扶持下,採取多渠道籌集資金的方式,加快轄區內公路和水路運輸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加強公路和水路運輸設施的保護、管理和利用,提升路網水平和交通運輸能力。

在自治州徵收的公路規費應當專項用於自治州的公路養護和建設。

自治機關重視和發展郵政、通訊事業,加強信息網路設施建設,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

第三十九條自治機關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根據自治州的財力、物力和其他條件,自主安排基本建設項目。

上級國家機關安排在自治州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自治州享受減少或者免除配套資金的照顧。

第四十條自治機關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的原則,完善城鎮化發展措施,拓寬城鎮建設融資渠道,加快自治州中心城市和重點城鎮建設,促進城鄉建設協調發展。

自治機關重視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科學規劃民居建設,使城鎮、民居的規劃和建設與民族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相協調。

第四十一條自治州的商業、供銷、醫葯企業,根據國家民族貿易政策和實際需要,享受國家投資、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扶持。

自治機關在上級國家機關的幫助下,鼓勵、支持和發展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的生產。對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從資金、技術、稅收和原材料供應等方面給予扶持和照顧,以滿足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的特殊需要。

第四十二條自治機關積極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擴大生產企業對外貿易經營自主權,鼓勵發展自治州優勢產品出口。

第四十三條自治機關加強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的保護與建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實現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自治機關根據需要,可以設立自然保護區、生態示範區。

自治州為國家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做出的貢獻,享受國家的補償。

第四十四條自治機關重視和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勞動保護,保障勞動者的生命財產安全。

第四十五條自治機關加強扶貧工作,對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實行統一規劃,分類指導,政策扶持,採取靈活措施,從資金、信貸、物資、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對喪失基本生存條件的貧困人口實行易地扶貧開發。

自治機關積極爭取上級國家機關的幫助和扶持,加強貧困地區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和農田、草原、水利、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自治機關組織和鼓勵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力量扶貧濟困,採取多種形式支持貧困地區的開發建設。

第四十六條自治州的財政是地方人民政府的一級財政,是四川省財政的組成部分。

自治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管理自治州的財政,自主安排使用屬於自治州的地方財政收入。

第四十七條自治州執行國家和省統一的財政管理體制,根據自治州的實際情況,自治機關可以對所轄縣、市的財政體制進行調整,並報四川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

第四十八條自治州財政依照國家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享受國家和省對自治州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專項財政轉移支付和民族優惠政策財政轉移支付以及國家和省確定的其他方式的照顧,除執行中央在全國統一的分稅制外,增值稅(地方部分)、一般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地方部分)、資源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契稅等稅種的稅收以及其他收入全額返還自治州。

自治州享受中央每年增值稅增量的返還照顧,對中央每年增值稅增量的直接返還部分,享受省全額返還的照顧。

第四十九條自治州財政預算支出,按照國家規定,設機動資金,預備費在預算中所佔比例應當高於一般地區。

自治州財政收入不能保障正常收支平衡,收入不敷支出時,報請上級國家機關給予補助。

第五十條自治州執行國家調整工資、津貼等政策增加的財政支出,享受省財政給予補助的照顧。

自治州享受國家和省規定的艱苦地區津貼和其他各項補貼。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實行自治州津貼和補貼。

第五十一條上級國家機關給自治州的各項財政專項資金、稅收返還資金、轉移支付資金、臨時性的民族補助專款等,任何部門不得扣減、截留、挪用,不得用以頂替自治州正常的預算收入。

第五十二條自治機關在執行國家稅法時,除國家統一審批的減免稅收項目外,對屬於自治州財政收入的需要從稅收上加以照顧和鼓勵的,報四川省人民政府審批後,可以實行減稅或者免稅。

自治州因執行國家和省減免稅政策造成的財政減收,享受上級財政計算轉移支付時給予相應補助的照顧。

第五十三條自治州財政預算支出按照國家規定,設立民族機動金,主要用於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等事業。

第五十四條自治機關用於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事業的經費增長的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的比例,對貧困地區增加投入的比例應當高於非貧困地區。

第五十五條自治機關根據自治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設立地方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合作組織;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在自治州設立分支機構。

自治州轄區內的金融機構應當依法積極開展各項金融業務,加大對自治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自治州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企業經營、資源開發、發展多種經濟、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的合理資金需求。

自治機關支持保險事業的發展,維護投保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十六條自治機關加強對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安排、使用的監督和管理。

自治州財政預算的部分調整或者變更和自治州財政預算超收部分的使用,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報經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批准。

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財政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監督,並向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

第五章自治州的社會事業

第六章自治州內的民族關系

第七章自治州的人才培養與管理

第八章附則

㈤ 四川雷波縣

因縣北有雷番山為名。一說因縣西有池名雷波盪,水澈常青,因夏口雷震波光相激,呼為磨箕,漢譯雷波,以之名縣。一說彝族稱「莫波」澤為雷波。相傳城內有一水池,夏天打雷,電光與波光相激,故名雷波。雷波縣地處四川省西南邊緣的橫斷山脈東段小涼山,金沙江北岸,是涼山州的東大門。地理坐標:介於北緯27°49』-28°36』,東經103°10』-52』之間。按現行政區劃,東南隔江與雲南省永善縣相望,北與宜賓、樂山地區相鄰,西接美姑縣,西南緊連昭覺縣、金陽縣。
全縣有49 個鄉鎮、278個村、12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3萬人,以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佔45%,農業人口佔91%。全縣幅員面積2932.46平方公里。漢語拼音:Leibo Xian,行政代碼:513437,郵政編碼:616550,縣人民政府駐錦城鎮。
境內地形復雜,以山地為主,山地面積達2443.28平方公里,佔全縣幅員83.8%,其中海拔1000米至3500米的中山佔75.3%,3500米以上的高山佔0.7%,河谷低台佔10.6%,高台地佔2.3%,湖積平原佔0.3%。地勢高低 雷波縣
懸殊,西高東低,由西向東緩慢傾斜,最高海拔4076.5米(獅子山主峰),最低海拔325米(金沙江畔大岩洞谷底),也是全州的最低點。 雷波位於楊子地台西緣,處於川滇古隆起與我國新化夏系沉降帶四川盆地的交接帶之間,除石灰系、第三系外,上元古界的震旦系和古生界地層分布較廣泛,以河相沉積為主,夾基性火山岩佔全縣總面積三分之二,厚度約6000米,中生界只露出三又疊系侏羅系地層,出露的岩層為碎屑岩類、碳酸鹽類和玄武岩類。分布於東部和西部,發育較好,面積佔三分之一,厚度約4000米,第四系鬆散的沖積物與殘破積物零星公布於平壩及河谷地帶,最厚處100米左右。上古生界只露出二疊系地層。 雷波主要是南北向構造帶,溪溝縱貫全境,由近南北向的壓性或壓扭性斷裂及與之平行的褶皺組成。其次是北東向和東西向構造。
雷波自然資源豐富而獨特,最具開發潛力的有五大資源:一是水能資源,境內三大主要河流可開發水能資源15.5萬千瓦,目前僅開發利用不到10%。二是礦產資源,已初步探明儲量的主要有磷、鋁、鐵、鉛、銅、鋅等,特別是磷礦總儲量達22億噸,含量高,易開發。三是林竹草場資源,森林覆蓋率為34%,面積 148萬畝,是四川省最主要的硬雜木基地。有羅漢竹面積18萬畝,天然草場面積140萬畝。四是農副土特產資源,品種十分豐富,以蒓菜、茶葉、竹筍、天麻、臍橙、魔芋、各類葯材、野生植物等最為有名。五是旅遊資源,馬湖是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7.3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4米,為全國第三大高山深水湖泊,兼具旅遊、灌溉、養殖、蓄能多種功能。其開發利用規劃已通過省有關部門評審。 土地資源:縣內可使用土地面積28.5萬公頃,規劃中工業用地0.2萬公頃,商業用地0.35萬公頃,住宅用地0.15萬公頃,農業用地2萬公頃,其它用地25.8萬公頃。 礦產資源: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的礦種有鉛、鋅、銅、煤、磷礦、石灰石、鋁土礦、石膏、鐵礦等10多種。其中鉛鋅產地20餘處,鉛鋅混合品位為40%左右,金屬儲量達40多萬噸;銅產地近20處,3%—5%的品位較為普遍,富礦品位高達10%—20%,金屬儲量達5萬多噸;鋁土礦最低品位41%,最高品位達71%,平均品位61%,經四川省儲委批準的儲量為227.2萬噸;磷礦產地10餘處,品位含量富礦層在29%—35%,探明儲量為22.6億噸,是全國優質磷礦之一;四川省地礦局攀西地質大隊地質五隊對雷波縣石灰石礦的普查資料表明:雷波縣是我國巨大優質石灰石寶庫之一,礦石總儲量為200億噸,其中可用於425#水泥生產的石灰石儲量100億噸,優質石灰岩儲量為20億噸。除此之外,其它礦種的儲量目前尚不清,需待進一步調查。 森林資源:雷波寬廣的山地面積和復雜的氣候條件,孕育了一個巨大的綠色寶庫。根據林業資源調查數據,雷波現有有林地面積14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3%。雷波是四川省最主要硬雜木基地,植物起源古老,種類繁多,素有「亞熱帶植物基因庫」之稱。僅喬木樹種即達70科320種。主要樹種有殼頭科36種、樟科36種、薔薇科25種,槭樹科27種。林下還伴生有竹類19種,杜鵑花科40多種。森林中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較多,其中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桫欏、珙桐、香果樹、杜仲、銀杏、水青樹等10餘種;國家三級保護的有梓葉槭、領春木、厚朴、紅豆樹、楨楠、大王杜鵑等10餘種。同時,復雜的森林環境和豐富的食物資源給各種動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雷波森林中棲息著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大熊貓、血雉、綠尾虹雉、紅腹角雉、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等。 水利資源:雷波馬湖不僅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一個中型水庫,蓄水4.8億立方米。馬湖引水灌溉工程南北乾渠總長56公里,可灌溉面積2.2萬畝。境內三大主要河流西寧河、西蘇角河、溜筒河可開發水能資源15.5萬千瓦,目前僅開發利用不到10%。金沙江流經縣境內135公里,國家規劃中的裝機1200萬千瓦的溪洛渡電站就在境內。 旅遊資源:雷波具有十分復雜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典型的山地立體氣候,遠古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因此,孕育了優美的自然景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獨特的人文遺跡。縣內旅遊資源可分為三大類,一是自然生態類,主要有馬湖、落水湖、麻咪澤動植物基因庫,城牆岩原始森林、溶洞奇觀等;二是人文景觀類,主要有三國文化遺跡、僰人岩墓群、彝族向天圓墳等;三是人造景觀類,主要有溪洛渡電站大壩及庫區景觀。 其他資源:農副土特產資源十分豐富,以蒓菜、茶葉、竹筍、天麻、臍橙、魔芋、各類葯材、野生綠色食品等最為有名。蒓菜是全國稀有的珍稀水產品,僅產於西湖和雷波馬湖。「雷波貢茶」歷史上就享有盛譽,遠銷國內外。雷波優質臍橙曾在全國農業博覽會上獲得兩項金獎,產品供不應求。
雷波古為西南夷地的一部分。從漢武帝建元6 年(公元前135年)在境內設螳螂縣(屬犍為郡)算起,至今已有2139年的歷史。漢末改置潛街縣,三國蜀漢時改為馬湖縣(屬越西郡)。 唐、五代、宋時為馬湖部。唐朝乾元(公元758年)涼山東部雷(波)馬(邊)屏(山)地區為戎州所轄,羈縻殷、馴、騁、浪四州,其馴、騁、浪三州均在雷波縣境內。宋時涼山東部為馬湖路,有三十七部落在今雷波一帶。 元世祖至元13年(1276年)在雷馬屏峨地區設置馬湖路,下轄雷波、沐川六個長官司。 明洪武四年(1371年)年設馬湖府雷波長官司,明弘治8年(1495年)改為黃琅巡檢司。 清康熙初年(1662年)設雷波長官司,清雍正8年(1730年)改土歸流設雷波衛,乾隆26年(1761年)升衛為廳(屬敘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設雷波廳行政公署,黃螂為分廳,隸大漢四川軍府。民國三年(1914年)改稱雷波縣,1930年改隸樂山專員公署。 1950年5月解放,同年8月25日,雷波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樂山專員公署。1956年劃歸涼山彝族自治州,1958年劃出瓦崗、莫紅、卡哈洛三個區另成立瓦崗縣, 1960年撤銷瓦崗縣劃歸雷波縣。 2000年,雷波縣轄4個鎮、45個鄉:錦城鎮、汶水鎮、黃琅鎮、西寧鎮、南田鄉、海灣鄉、帕哈鄉、杉樹堡鄉、箐口鄉、永盛鄉、順河鄉、回龍場鄉、溪洛米鄉、白鐵壩鄉、渡口鄉、馬湖鄉、中田鄉、穀米鄉、柑子鄉、雙河口鄉、羅山溪鄉、桂花鄉、沙沱鄉、爛壩子鄉、八寨鄉、松樹鄉、拉咪鄉、千萬貫鄉、五官鄉、曲依鄉、卡哈洛鄉、元寶山鄉、大岩洞鄉、岩腳鄉、莫紅鄉、坪頭鄉、克覺鄉、上田壩鄉、簸箕梁子鄉、大坪子鄉、小溝鄉、雷池鄉、咪姑鄉、一車鄉、巴姑鄉、斯古溪鄉、山稜崗鄉、長河鄉、谷堆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07873人,其中: 錦城鎮 9748 、西寧鎮 13223、 汶水鎮 9652 、黃琅鎮 7011、 南田鄉 7711 、海灣鄉 5970 、杉樹堡鄉 3505、 箐口鄉 5797 、帕哈鄉 4614 、永盛鄉 7495 、溪洛米鄉 4366 、白鐵壩鄉 3813、 順河鄉 1956、 渡口鄉 7136、 回龍場鄉 5054 、馬湖鄉 6190 、中田鄉 5279 、穀米鄉 6018 、柑子鄉 2566 、雙河口鄉 2150 、羅山溪鄉 2507 、桂花鄉 2986 、爛壩子鄉 2335 、沙沱鄉 2373 、山稜崗鄉 4736 、長河鄉 2246 、谷堆鄉 2517、 八寨鄉 4526 、拉咪鄉 1551 、松樹鄉 3016 、曲依鄉 3557 、千萬貫鄉 3251 、五官鄉 4411 、上田壩鄉 3291、 大坪子鄉 1497 、簸箕梁子鄉 2253、 小溝鄉 996 、莫紅鄉 3001、 克覺鄉 1270、 坪頭鄉 2297、 雷池鄉 3601 、巴姑鄉 2839、 咪姑鄉 4393、 一車鄉 3240、 斯古溪鄉 1705 、卡哈洛鄉 5638、 元寶山鄉 7124、 大岩洞鄉 1981 、岩腳鄉 3481。現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雷波縣轄4個鎮(錦城、西寧、黃琅、汶水)、45個鄉(南田、帕哈、海灣、箐口、永盛、順河、渡口、沙沱、桂花、長河、谷堆、八寨、五官、曲依、松樹、拉咪、馬湖、穀米、中田、柑子、小溝、莫紅、克覺、坪頭、雷池、咪姑、巴姑、一車、岩腳、杉樹堡、溪洛米、白鐵壩、回龍場、羅山溪、爛壩子、山稜崗、千萬貫、上田壩、雙河口、大坪子、斯古溪、卡哈洛、元寶山、大岩洞、簸箕梁子)。
近幾年來,雷波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交通、電力、通信和接待條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交通方面,境內公路里程1000餘公里,分別通往成都、西昌、宜賓、樂山、雲南等地,目前,主幹公路正在進行油路建設,金沙江通航也正在積極爭取立項。電力方面,正在興建裝機5000千瓦的安寨坪電站,已建成雷波至屏山35千伏輸電線路,雷波電力進入川南網,徹底改變電力不足的落後狀態。境內還規劃有雙叉河電站(裝機容量24000千瓦)等梯級開發電站。通信方面,程式控制電話已擴容為4000門,開通了光纖傳輸、行動電話等先進的通信工具,馬湖風景名勝區所在的黃琅地區也已開通光纖傳輸。市政建設逐步發展。現有城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縣城有穩定的天然優質水源,能滿足城市遠期發展的需要。市政基礎設施齊全,電力、通信、燃氣、供水有保障。正在規劃建設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管網、自來水管網改造、環城路改造、東升路改造、西環路改造延伸等一批市政建設工程。城郊一公里處還有一個面積700畝左右的天然湖泊洛水湖,風景秀麗,規劃建設為城郊公園。 雷波縣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和資源優勢。極具開發潛力的磷礦,豐富的土地資源和水能資源,山區立體氣候適宜多種多樣的物種生存繁衍。這一切為雷波發展工礦業和農業綜合開發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雷波縣馬湖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其水質無污染,自然景觀豐富優美,以彝族歷史文化和三國遺址為特徵,具有獨特魅力,是極具開發潛力的風景區。位於縣境內的溪洛渡電站已在預可行性研究階段比選獲得成功,進入可行性研究,將於2001年6月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電站裝機容量為1200萬千瓦,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是中國僅次於三峽電站的大型水電站。該電站具有發電量大,攔沙作用大,防洪庫容大,航運效益好,工程經濟指標優越,梯級效益顯著的特點。隨著溪洛渡電站建設的逐步展開,必將翻開經濟社會發展新畫卷。 雷波縣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處於攀西經濟開發區與川南經濟圈聯結處,是涼山的東大門,與省內比較發達的宜賓、樂山等地相鄰,同雲南也有密切的聯系。由於交通、通信建設的迅速發展,雷波已徹底改變了過去的「死角」狀態。隨著溪洛渡電站的建設,雷波必將發展成為介於攀西、川南兩大經濟區之間的又一個中心城市。 電廠和裝機能力,輸變電能力:目前正在運行的水電站兩座,裝機容量4900千瓦,正在建設水電站一座,裝機容量5000千瓦。已建成投入使用35千伏輸變電線路,並入川南電網。 現有城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縣城有穩定的天然優質水源,能滿足城市遠期發展的需要。市政基礎設施齊全,電力、通信、燃氣、供水均有保障。正在規劃建設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管網、自來水管網改造、環城路改造、東升路改造、西環路改造延伸等一批市政建設工程。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659人,失業保險3650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7727人;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人均增資209.7元/月。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城市醫療救助689人次,發放救助金3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90人次,發放救助金144.1萬元;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納入城市低保4085人,人均月補助水平達125元;納入農村低保1.83萬人,人均月補助水平達40元;納入五保供養對象728人,月均供養標准110元。建設安居工程500戶,災後重建200戶,地質災害避讓遷建59戶。加強勞動監察和執法力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受理維權申請36起,為農民工追討被拖欠的工資76.5萬元,工傷及其他賠償120餘萬元。 【民生工程】 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完成「三房」改造1330戶、新農村建設8個。籌集資金680萬元,重點實施箐口苗寨和卡哈洛大火地(原康復村)住房改造,並配套建設水、電、路、醫療、教育等設施,苗寨住房改造工程已完工並投入使用。切實抓好教育「兩免一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公路、農村安全飲水等民生工程。全面落實種糧補貼、綜合補貼、農機補貼、家電下鄉補貼、能繁母豬保險和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等惠民政策,兌現支農惠農資金3528萬元。面對百年難遇的持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籌資400餘萬元修復受災群眾電力、人畜飲水設施和恢復農業生產,確保「沒有一人餓死,沒有一人凍死,沒有一人摔死」。在汶川「5.12」、會理「8.30」地震發生後,積極組織捐款193.9萬元支持地震災區建設,及時派出醫療救援隊趕赴汶川地震災區開展傷員救護。 【平安建設】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努力將矛盾隱患處理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大力推進公安「三基」建設,建立「電子眼」監控系統,突出命案偵破、禁毒工作和追逃三項重點工作,共立刑事案件145起,偵破133起,破案率91.7%;立「兩搶一盜」案件56起,偵破47起,破案率84%,並破往年積案60起;抓獲上網逃犯39人,查獲毒品海洛因4482克;立命案11起,偵破10起,破案率90.9%。狠抓安全生產重點環節工作,強化安全監管,全年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33起,同比下降51.5%;死亡9人,同比下降40%;受傷34人,同比下降68.2%;財產損失229.3萬元,同比持平,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全力抓好信訪維穩工作,強化維穩預警機制建設,穩妥處置集體上訪事件,確保非正常上訪「零進京」,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編輯本段民族風情
雷波屬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部小涼山區,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在民族特徵上有別於大涼山地區,其語言、文化、服飾、飲食、風俗都具有獨特的風格。彝族能歌善舞,傳統樂器有口弦、豎笛、月琴、嗩吶、馬布等;彝族達體舞熱烈奔放,富於音樂美、動作美,而且簡單易學,男女老幼人人均可參與。彝族傳統體育項目有賽馬、拋石、射擊、跳斗笠及摔跤等。彝族民間傳說豐富多彩,如馬湖由來的故事、三國時代諸葛亮與孟獲激戰的傳說、彝族英雄支呷阿魯的傳說等等。彝族向天圓墳、畢莫文化神秘莫測,還有眾多的文化遺產。 彝族民歌 雷波縣地處彝漢文化的交匯地帶,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濃郁,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其中以彝族民歌最具特色,既有因居住封閉而定格在不同歷史形態的保留完整的原生態彝族民歌,也有彝漢文化長期水乳交融而不斷演繹發展的現代彝族民歌。雷波彝族民歌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內容豐富、旋律優美、古樸久遠,集彝族民歌之大成,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彝族民歌的代表,絢麗多姿的彝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與火把文化、服飾文化、畢摩文化並稱的彝族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傳承至今的彝族民歌共有五千餘首,主要分為六大類:即婚禮歌類、喪歌類、情歌類、新年歌類、比賽和勞動歌類,以及畢摩、蘇尼作法事唱的歌等類型,並在3個方言區形成了4種獨特的風格:一是「瓦崗所什諾伙」片區的民歌,夾雜有「聖詐」方言;二是「瓦崗所什格伙」片區的民歌,伴有「所地」(阿堵)色彩;三是西寧、山稜崗、馬頸子、莫紅等地以「以諾」方言片區的民歌,是地地道道最富有彝族特色的民歌集聚地;四是上田壩、永盛、錦城、黃琅雜居區富有彝漢文化交融特色的民歌。 2006年11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彝族民歌之鄉」稱號。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2004年,雷波縣轄4個鎮(錦城、西寧、黃琅、汶水)、45個鄉(南田、帕哈、海灣、箐口、永盛、順河、渡口、沙沱、桂花、長河、谷堆、八寨、五官、曲依、松樹、拉咪、馬湖、穀米、中田、柑子、小溝、莫紅、克覺、坪頭、雷池、咪姑、巴姑、一車、岩腳、杉樹堡、溪洛米、白鐵壩、回龍場、羅山溪、爛壩子、山稜崗、千萬貫、上田壩、雙河口、大坪子、斯古溪、卡哈洛、元寶山、大岩洞、簸箕梁子)。現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㈥ 成都市創國家什麼城市

成都市創建國家生態市
成都市創建國家生態市
一、成都概況
成都,四川省省會,地處西南地區成都平原腹地,別名「錦官城」、「芙蓉城」,簡稱「蓉」,自古以來便是「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成都市轄9區4市6縣,幅員面積1.21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29.8萬,是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
(一)生態本底深厚
成都自然稟賦優越,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山、平原、丘陵並存,龍門山、龍泉山兩山環抱,東部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水資源豐富,域內有岷江、沱江等12條幹流及幾十條支流,河流縱橫,溝渠交錯,庫、塘、堰、渠星羅棋布。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降水豐沛,自然生態環境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37%以上,擁有特有珍稀植物銀杏、珙桐、黃心樹、香果樹等以及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物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牛羚等。
(二)經濟基礎堅實
「十一五」以來,成都保持了年均14.3%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基礎和綜合實力雄厚,現已形成電子信息、汽車機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光電光伏、生物醫葯等優勢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居西部第一。當前,成都正緊緊抓住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渝經濟區和天府新區建設等重大機遇,努力肩負起建強全省「首位城市」的發展責任。認真落實「科學發展、領先發展」的發展取向,深入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堅持以交通先行、產業升級、立城優城、統籌城鄉、全域開放「五大興市戰略」為工作抓手,朝著「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定位奮力前進。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108.9億元,增長10.2%;地方公共財政收入898.5億元,增長16.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501.1億元,增長1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52.9億元,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985元,分別增長10.2%、12.9%。
(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成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著悠久而獨特的文明源,燦爛而多彩的文明進程,早在文明啟蒙時期就是長江上游古文明的中心,至今已經擁有2300多年的城市建設發展的歷史。輝煌燦爛的古蜀文明和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成都特有的城市魅力,「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遺產舉世矚目,川劇「變臉」、「吐火」絕技令人嘆為觀止,金沙遺址、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樓、青羊宮、文殊院、明蜀王陵、昭覺寺等歷史文化遺存燦若繁星。
(四)生態創建扎實有效
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建設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推進四川生態省建設的工作部署,成都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形態、業態、文態、生態」四態合一理念,堅持把創建國家生態市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作為「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內容,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
2007年,成都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國家生態市建設工作,通過科學規劃、完善法規、深化改革、強化考核,扎實推進生態市建設。圍繞創建工作,成都市編制了《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總體規劃》、《成都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成都市循環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多個專項規劃,先後頒布了《成都市環城生態區保護條例》、《成都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成都市排污權交易管理規定》、《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形成了生態環境建設的規劃體系和地方法規體系;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態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創新基層環保管理模式,推進生態文明制度不斷創新;將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量減排等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建立市級部門協作聯動機制,全面實行「一崗雙責」。
在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成都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形成了經濟科學發展、生態不斷優化、民生同步改善的良性互動格局,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節水型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被亞洲開發銀行評為中國內地最宜居城市,並成為繼上海、香港、北京之後中國第四個舉辦全球財富論壇的城市。
對照國家生態市考核標准,成都市達到了國家生態市技術評估要求,現將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二、生態市建設指標完成情況
(一)基本條件
1、制訂了《生態市建設規劃》,並通過市人大審議、頒布實施。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及地方頒布的各項環保規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2007年成都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國家生態市建設工作。2009年市人大審議通過了《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2008-2015)》,市政府制定下發了《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生態市的意見》(成府發〔2009〕13號),印發了《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實施方案(2010年-2015年)》(成生態〔2011〕01號)。按照國家生態技術資料審核規范要求,市環保局編制了《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2008-2015)中期評估報告》。2013年環保部印發了《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工作的意見》,市環保局及時編制了《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2008-2015)2013年實施情況調度工作報告》,並啟動了《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調整工作。為確保規劃的順利實施,成立了成都市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2014年對領導小組進行調整,成立了以時任市長葛紅林為組長,劉守成副市長為副組長,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成都市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在工作推進中,形成了部門聯動、區縣互動、社會參與的良好工作機制,生態市建設工作快速推進。
按照建設國家生態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素,我市先後編制並頒布實施了《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總體規劃》、《成都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成都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成都市循環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實施方案》等多個生態環境建設專項規劃或方案,明確任務,落實責任。2013年,我市出台了《成都市環城生態區保護條例》保護環城生態屏障。目前,全市范圍內的《成都市生態保護條例》正在啟動立法前期工作;《成都市濕地保護條例》正在開展立法調研;《成都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已通過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將於2015年開始實施。
2、全市縣級以上政府、各類經濟開發區有獨立的環保機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實績考核,並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
為加強全市環境保護機構建設,強化環保部門對環保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和組織協調職能,成都市及所轄9區4市6縣環境保護局全部保持獨立建制。其中,副廳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1個,正處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9個,正科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10個。市和區(市)縣環境保護局都是同級政府的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都由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命。全市環境保護局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行政執法以及財務管理4個獨立落實到位,有效行使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職能。成都市環境保護局有8個直屬單位: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市生態環境科研監測所、市環境工程評審中心、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市環境保護信息中心和市環境應急指揮保障中心。
為統籌推進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協調發展,建立大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管理格局,成都市在全市317個鄉鎮(街道)設立了環保機構,並延伸到村(社區),建立健全了全市一體、標准一致的基層環境保護工作機制,真正實現了環保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填補了鄉鎮(街道)環保工作無人落實的空白。
成都市環保工作實行「一崗雙責」,明確各職能部門環保工作職責,改變了環保部門唱「獨角戲」的局面,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部門『一崗雙責』、環保統一監管、社會廣泛參與」的環保工作新機制。市委、市政府先後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把環保工作納入全市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將生態市創建、總量減排、大氣和水環境綜合整治等列為民生工作目標和專項目標,分解落實到市級相關部門和區(市)縣政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和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按期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環保目標責任制落實到位。
3、完成上級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三年內無較大環境事件,群眾反映的各類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環境未造成明顯影響。
成都市牢牢把握「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三大主線,全力推進污染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動重點企業節能管理和技術改造。順利完成國務院、省政府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2013年成都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19萬噸、2.2萬噸、5.7萬噸和9.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4.26%、4.13%、6.83%和13.28%,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在省政府對各市(州)2013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中名列第2,其中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減排貢獻率在全省各市(州)排名第1。
成都市高度重視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2012-2014年,全市共處置了各類突發環境事件39起,因出警及時、處置妥善,均未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未發生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2012-2014年,全市共受理各類環境污染舉報投訴34554件次,全部進行了及時有效的調處,辦結率100%,群眾對環境信訪處理滿意率逐年穩步上升。
成都市對外來有害生物疫情各項防控技術措施及時到位,未對全市生態環境造成明顯影響。成都市農委根據國家發布的35種外來入侵物種,甄別出我市農業上已造成入侵的物種有1種(空心蓮子草),潛在入侵的物種4種(稻水象甲、紅火蟻、毒麥、豚草)。市林業園林局針對松村線蟲、桉樹姬小蜂、加拿大一枝黃花、菟絲子等危害嚴重的有害動植物,加大了檢疫登記、產地檢疫等基礎工作力度,同時對調運檢疫、檢疫復檢和國外引種監管工作也高度重視,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項檢疫執法工作。加強境外引進林木種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單位和個人管理。市水務局近年來,開展了對福壽螺、水葫蘆、巴西龜、大鱷龜、牛蛙、清道夫等外來水生動植物的防控,有效治理了水葫蘆災害。
4、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全省排名名列前茅。
2012~2014年成都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分別為61.7、62.9(2014年數據尚未公布),生態環境狀況達到「良」級,達到了國家生態市考核要求。
近年來,成都市劃定全市生態保護紅線,加強中心城區綠地系統建設,優化城市公園布局,增加「郵票綠地」和「袖珍廣場」,加快打造骨幹綠道,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加快環城生態區建設,實施繞城生態帶復耕植綠,加快構建「六湖八濕地」生態體系。打造城鎮生態隔離區,發展城市走廊間組團式綠地,強化優質農田和水源保護,提升重點河道景觀。保護提升龍門山、龍泉山生態屏障,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成果,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強化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水源涵養。積極開展「生態細胞」建設工程,推進區(市)縣生態示範創建取得積極進展。成功承辦第四屆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成都年會,搭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平台,全方位展現成都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和城市風采。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趨好。
5、全市80%的縣(含縣級市)達到國家生態縣建設指標並獲命名;中心城市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考核並獲命名。
自2007年始,成都市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以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遊業及生態文化為基本框架,全面推進國家生態縣(市、區)的創建。按照成都市生態市建設規劃,開展14個郊區(市)縣國家生態縣(市、區)建設工作。截至2014年12月,成都市溫江區、雙流縣、郫縣、蒲江縣、青白江區、新都區、新津縣、崇州市、龍泉驛區通過了國家生態縣(市、區)驗收、命名。彭州市、大邑縣、都江堰市、邛崍市通過了國家生態縣(市、區)技術評估。成都市於2005年2月,被環保部(原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稱號,2013年10月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復核。達到了國家生態市考核要求。
(二)建設指標
1、農民年人均純收入
成都市2014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為14608元*(*表示該數據為預測值,報告下同),達到國家生態市考核要求。
2012-2014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匯總表


年度

單位

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

2012年



11501

2013年



12985

2014年



14608*

考核要求

大於等於8000元/人

成都市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兩化互動」、城鄉統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市縣鄉三級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農村產權制度。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整體推進農村田、水、路、林等環境改造,統籌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加大保障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新增就業力度,全面實現城鄉充分就業。完善城鄉社保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提高城鄉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制定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布局規劃,現代種業、綠色有機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加快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2、第三產業佔GDP比例
2012年~2014年成都市第三產業佔GDP比例分別達到49.5%、50.8%、51.0%*,達到國家生態市考核要求。
2012年-2014年第三產業佔GDP比例匯總表


指標

單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第三產業佔GDP比例

%

49.5

50.8

51.0*

考核要求

第三產業佔GDP比例≥40%

近年來,成都市始終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大力推進三次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都市現代農業聯動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化現代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扎實推進服務業核心城市建設。加快服務業差異化轉型升級,推動現代技術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以大數據、雲計算為核心的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優先發展與先進製造業緊密關聯的現代金融、現代商貿物流、會展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旅遊、餐飲、健康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業發展業態,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推動樓宇經濟提質增效,打造全產業鏈的國際國內貨物貿易服務平台,強化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建設,推進高端服務業集群集約發展。
3、單位GDP能耗
2014年成都市單位GDP能耗為0.590*噸標煤/萬元,達到國家生態市考核要求。
2012-2014年單位GDP能耗匯總表


項目

單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單位GDP能耗
(省級認定)

(噸標煤/萬元)

0.601

0.573

0.590*

考核要求

單位GDP能耗≤0.9噸標煤/萬元

近年來,成都市積極調節產業結構,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率先在省內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獎勵資金全覆蓋機制。「十二五」以來,組織實施以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為重點的節能工程項目203個,實現節能38.99萬噸標准煤;淘汰落後產能企業260戶,實現節能159.62萬噸標准煤。開展了中心城區燃煤企業專項檢查,督促指導金牛賓館、132廠等城區重點大氣污染源加快實施「煤改氣」工程。成都市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質量狀況,進一步提高環保、能耗等標准,分區域明確落後產能淘汰任務,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建立以節能環保標准促進「兩高」行業過剩產能退出的機制。制定符合成都市功能定位、嚴於國家要求的產業准入目錄。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產能,新、改、擴建項目要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
4、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
成都市2014年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為5.1*m3/萬元,達到國家生態市考核要求。
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加強城市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的綜合管理,狠抓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和工業廢水循環使用。開展節水型企業、小區創建,全市共有134個企業(單位)、65個小區被授予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小區稱號。實施節水技改工程,關停製漿造紙、鑄造、印染等高耗水工業企業200餘家。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推進水價改革,全面徵收污水處理費,抑制用水量過快增長。2005年榮獲「全國節水型城市」稱號,2007年被原建設部授予「全國城市節水突出貢獻獎」。
2012年-2014年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匯總表


項目

單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

m3/萬元

7.2

5.6

5.1*

考核要求

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為≤20 m3/萬元

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2014年成都市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55*,達到國家生態市考核要求。
成都市大力加強農村灌溉用水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基層管理機構,做到層層組織有人抓、條條渠道有人管,人員到崗、責任到人,為農業灌溉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並強化用水服務,認真解決用水矛盾,確保農灌用水得到有效利用。加大投入,完善全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節水農業,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採取錯峰用水、靈活調水的方式科學合理調配水量,使有限的水源發揮最大的作用。認真抓好宣傳工作,利用各種途徑深入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公共節水意識,使全社會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
2012年-2014年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匯總表


年度

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2012年

0.49

2013年

0.52

2014年

0.55*

考核要求

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55

5、應當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企業通過驗收的比例
2012年~2014年,根據四川省環保廳公布的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名單,我市應當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企業共234家。已全部通過委託第三方咨詢機構或者自行開展的方式完成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並通過評估驗收,驗收完成率100%,達到國家生態市考核要求。
2012年-2014年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情況匯總表


名單公布時間

單位

完成率

2012年

%

97.37

2013年

%

100

2014年

%

100*

我市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國家環保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通知》等法律和文件的精神,2005年,市政府頒布實施《成都市促進清潔生產的實施辦法》。在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的過程中,以「節能、減排、降耗、增效」為准則,把清潔生產理念貫穿於重點污染企業的生產全過程。2010年環保部54號文《關於深入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的通知》出台後,市環保局根據環保部要求,將五個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行業、七個產能過剩行業和名錄規定的其它重點行業作為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工作的重點,對這些行業進行調查,制定工作計劃,按國家要求分期分批地推動清潔生產審核。

㈦ 新南門那有哪些公交車是不是只有48路了

在新南門車站旁除48路車外,
在南台路街對面還有:
28路,石羊場公交站-火車北站公交站東;
301路,旅遊村街站-十陵公交站;
沿南台路往東穿過新南路進龍江路約200米龍江路西站可乘:
35路前往郭家橋北街方向;
或出新南門車站大門街對面進致民路約100米致民路西站乘:
35路前往三聖寺方向;
出新南門車站沿新南路往南走約300米新南路站還有:
6路,高污水處理廠站-機車輛廠站台票;
10路,映月花園站-五桂橋公交站;
21路,東坡北二路站-紅星路廣場南站;
49路,火車南站公交站-昭覺寺公交站;
55路,市污水處理廠站-火車北站公交站;
62路,桂溪公交站-全興路站;
76路,火車南站綜合交通樞鈕站-八里小區站;
出新南門車站大門往北沿錦江南岸往西行約100米交通飯店前旅遊集散中心站可乘:
904路,旅遊集散中心站-國色天鄉站;
出新南門車站大門往北過新南門大橋,往右沿錦江北岸東行約250米新南門站可乘:
82路,茶店子公交站-成仁公交站;
343路,晉吉北路站-三對鄉花卉市場站;

㈧ 都江堰如何去雙流機場

機場到市區的民航大巴所經過之處沒有哪兒是能夠直接到都江堰的,需要經新南門汽車站或茶店子汽車站換乘。
一是坐民航大巴到終點站朝陽路後打的去新南門汽車站,轉短途班車去都江堰;而是民航大巴到華西醫大下車,轉82路到茶店子汽車站,轉短途班車去都江堰。
半天時間來得及游都江堰。

閱讀全文

與涼山昭覺縣化工污水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州長樂區光學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971
崇左市電池軟化水設備 瀏覽:807
駐馬店平輿縣線路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97
廣西省制葯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534
寧德蕉城區食品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241
周口西華縣化工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13
平涼涇川縣電池水處理系統 瀏覽:781
鄂州梁子湖區食品水處理系統 瀏覽:635
紅河河口瑤族自治縣鍋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495
自貢富順縣電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413
承德興隆縣電池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911
寧德古田縣電子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645
徐州泉山區電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56
昌吉奇台縣食品污水處理 瀏覽:973
武漢漢陽區鍋爐水處理系統 瀏覽:299
長沙芙蓉區紡織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669
三門峽澠池縣食品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371
長沙瀏陽市鍋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1
錦州黑山縣印染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20
來賓武宣縣印染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