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東台兒庄怎麼樣
挺好的。
台兒庄歷史悠久。台兒庄,形成於漢,發展於元,繁榮於明清。清初,台兒庄已相當繁華,居於古嶧縣40個集鎮之首,繁榮富庶,商賈雲集,船舶迤邐;入夜,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據《嶧縣志》載:"台(兒)庄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被國朝高宗御賜為"天下第一庄"。 1938年春的台兒庄大捷,使台兒庄成為中國抗戰史上的名城,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2008年恢復重建的台兒庄古城,是世界上二戰遺存最多的地方,是中國運河文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國民居建築博物館,是單漿搖遍全城的東方古水城。2009年被國台辦確定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11年榮膺"十大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
台兒庄地處要津,交通便利。台兒庄地處魯蘇交界,為山東南大門,江蘇北屏障,戰略位置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京福高速公路、206國道、104國道和京滬高速鐵路穿境而過。附近有徐州觀音、臨沂、濟寧、連雲港4個機場,有棗庄、徐州、滕州3個高鐵站,石臼、嵐山、連雲港3個海港。"黃金水道"京杭運河橫貫全境42公里,常年通航2000噸級船舶,水上運輸直達揚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區。
台兒庄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36種,主要有煤炭、石膏、石灰石、石英石等。其中煤炭儲量8000萬噸、石灰石6億噸、石膏地質儲量5200萬噸。現已形成800萬噸旋窯水泥、200萬噸煤炭生產能力,成為魯南地區重要的建材、能源基地。
台兒庄農業現代化得到全面推進。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等,是無公害蔬菜基地,也是畜牧業和干鮮果品基地。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秸稈養牛示範縣"、"全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縣",平原綠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台兒庄工業經濟門類齊全。構建了以水泥、紡織、化工、造紙、煤炭及機械製造等優勢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流通、服務、深加工、外向型、科技型等7類民營經濟群體。對外經濟貿易活躍,出口商品發展到16類近60個品種,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機勃勃。台兒庄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為省級濟開發區,核准面積4平方公里,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入10.6億元,實現了"六通一平"。入區項目總數達到171個,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35個,形成了煤電、機械製造、紡織服裝、精細化工、生物醫葯、電子科技等優勢產業集群。
台兒庄生態環境優美。城區駐地環城河、古運河(月河)交錯,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8%。台兒庄古城、台兒庄大戰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座落其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今天的台兒庄是一座活力之城、魅力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全區人民安居樂業。
台兒庄地區歷史悠久,從馬蘭屯鎮西蘭城店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時代的文物,邳庄鎮趙村出土的岳石和龍山文化時代的文物以及龍山文化時代的曬米城遺址證明,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
現台兒庄區境域,夏屬鄫國,商屬逼陽國,西周、春秋因之。公元前563年(魯襄公十年)晉滅逼陽予宋。爾後,楚滅宋改逼陽國為傅陽縣。時,區境西部屬傅陽縣,東部屬蘭陵縣。秦時為郯郡轄地,西屬傅陽縣,東屬蘭陵縣。西漢時西部屬楚國傅陽縣,東屬蘭祺縣。東漢時東部屬東海郡氶縣,西屬彭城國傅陽縣。三國時屬魏,郡縣沿襲東漢。西晉時,先屬東海郡,後北部屬蘭陵郡氶縣,西部屬彭城國傅陽縣。東晉時,北部屬蘭陵郡氶縣,西部屬彭城郡。南北朝時屬蘭陵郡氶縣。隋朝時屬彭城郡蘭陵縣。唐朝時屬河南道沂州氶縣。五代時,先後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隸屬沂州氶縣。北宋時屬京東東路沂州氶縣。金時,先屬山東西路,後為河南路邳州蘭陵縣轄,後改屬嶧州蘭陵縣。元時,為山東西路嶧州蘭陵縣轄,東南少部分屬邳州武原縣。明時,先屬山東省濟寧府,後為兗州府轄。洪武二年降嶧州為嶧縣。清朝屬山東省嶧縣,現張出子鎮部分地區屬滕縣。民國時期沿襲清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至1953年8月為山東省蘭陵縣轄,1953年9月至1960年1月屬山東省嶧縣,1960年1月至1962年5月屬棗庄市,1962年6月始設台兒庄區。
『貳』 邳州的來歷
邳州古稱邳國、下邳(即三國演義中下邳),1912年(民國元年)始稱邳縣,1992年10月撤縣設邳州市。
地理
邳州市地處蘇、魯、豫、皖接壤地區,位於江蘇省確定的徐州連雲港都市圈中部,市區坐落在東隴海鐵路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是蘇北、魯南水陸交通樞紐。邳州位於黃淮海平原,為黃河古道。京杭大運河貫穿境內,北望微山湖,南接駱馬湖。位於江蘇最北端,與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區接壤,其間,以京杭大運河為界。
[編輯] 歷史
邳州作為隴海鐵路與京杭大運河的交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歷史上,邳州經歷了楚漢相爭、三國角逐、宋金交兵以及現代史上的徐州會戰,淮海戰役。抗日戰爭中的著名的台兒庄戰役即發生與此,與台兒庄接壤的邳縣燕子埠鄉的民眾積極支前,周邊多個鄉鎮都協助中國軍隊建立兵站、支援前線、救助傷員。解放戰爭中淮海戰役時,國共兩軍亦曾鏖戰與此。抗戰與解放戰爭中,新四軍蘇北支隊也以邳縣北部與山東南部微山湖一帶為根據地。邳縣北部,尤其是燕子埠鄉,多為山區,並與山東、安徽、河南交界,所謂三不管地區,因此發展成為游擊區。
著名歷史人物有:夏朝時奚仲、戰國時齊相鄒忌等封於邳,秦朝時黃石公在邳授書張良(張良納履)。中國同盟會員徐國泰追隨黃興參加廣州武裝起義,獻身於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著名文學作品《紅岩》中的「小蘿卜頭」(宋振中)及其父母宋綺雲夫婦等許多革命先烈皆為邳州人
[編輯] 文化教育
而文學作品中,白毛女的故事原型也發生在邳縣。其作者賀敬之就是燕子埠鄉賀集村人。燕子埠鄉治所在有一前山,山上面仍然有古廟和洞穴,以及罕見的石洞中的水井。當地人稱該廟為奶奶廟,白毛女的傳說即發生與此,賀敬之即根據傳說寫就白毛女,文學作品中的白毛女最終得救,比歷史和現實中的白毛女與奶奶廟都幸運多了。傳說與奶奶廟古已有之,周圍仍有許多清代文人墨客所留的石碑。然而,因為該廟所在的山石料非常適合作水泥,當地人和來自浙江的商人正在肆意開采山石,奶奶廟已然岌岌可危。
教育,當地人特別注重教育,往往以質朴勤奮,取得非常優秀的成績。上述扒頭山村的一個民辦教師,以簡陋的教材、教具,令生源並不出眾,甚至可以說是英語基礎差的不能再差的學生,在徐州市統考中,平均成績第一。八十年代,他的一個學生,從石頭壘成的教室中,考入清華大學。該老師周遠生,被評為徐州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班主任,成為該縣教育史上的驕傲。市政府駐地運河鎮的運河中學,是徐州市重點中學之一。
柳琴戲為當地著名民間曲藝,類似京西大鼓,解放前及解放初期頗為流行。
[編輯] 當地特產
當地盛產銀杏又稱白果、無花果,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對銀杏的多種加工日益紅火。當地亦盛產大蒜,每年都大量出口海外。
[編輯] 行政區劃
現轄24個鄉鎮。
鎮: 運河鎮 (市政府駐地) 燕子埠鎮 車夫山鎮 紅旗鄉 邳城鎮 八義集鎮 下邳鎮 岔河鄉 邢樓鄉 碾庄鎮
『叄』 台兒庄區的社會事業
2012年末,台兒庄區共有高級中學2處,在校學生4576人;職業學校1處,在校學生2600人;特殊教育學校1處,在校學生10人;中學10處,在校學生8193人,小學48處,在校學生25575人。台兒庄區教職工總數3383人。台兒庄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2年,台兒庄區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8個,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項,市級6項,。台兒庄區專利申請87項,專利授權65項。企業廠辦科技機構15個,新增2個。 2012年,台兒庄區城區面積14.8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1.6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88.6公里;台兒庄區綠化覆蓋面積4.1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9%。
2012年,台兒庄區啟用城市公交系統,40個站點覆蓋台兒庄區80%的人口;啟用公共自行車系統。新增集中供熱面積6萬平方米,鋪設暖氣管道0.265公里。污水處理廠1座,污水處理率92.4%。生活垃圾處理場1座,生活垃圾處理率85%。
2012年,台兒庄區郵政業務總量1279萬元,增長25.0%。年內發送函件33萬件,國內包件0.38萬件。2012年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01萬部,減少0.69萬部;行動電話用戶27.71萬戶,新增8.5萬戶;寬頻用戶6.6萬戶,新增3.6萬戶。 2012年,台兒庄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98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03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8%以內,富民就業成效明顯。台兒庄古城內1000多戶商家直接安置就業1.2萬人,2012年台兒庄區新增城市就業2.3萬人,大力發展旅遊小商品等來料加工項目,吸納從業人員3.2萬人,實現加工費收入1.2億元。
2012年,台兒庄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73萬人、7.31萬人、1.68萬人和0.94萬人,分別比同期增加3400人、9400人、1500人和900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順利開展,台兒庄區累計徵收農村養老保險3030萬元,累計發放養老金3.7萬人、3510萬元。
2012年,城鎮保障人數1808人,發放補助金396萬元,人均月補助225元,同比提高45元。救助農村低保對象7902人,發放補助金1027萬元,人均月補助120元,同比提高25元。台兒庄區現有福利機構7家,總建築面積1.58萬平方米,職工257人,設置床位1900張,收養各類福利救助人員1895人。
『肆』 棗庄市台兒庄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二
2010年主要工作任務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全區實現經濟跨越、城市轉型、社會全面進步的關鍵一年。在這一年裡,運河古城將正式對遊客開放,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將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台兒庄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我們既感到無比的自豪,也感到肩頭擔子的沉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還不明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還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國內既面臨著拉動內需的繁重任務,也潛藏著通貨膨脹的較大壓力。從區內看,我們既處在城市轉型的起步階段,也處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爬坡時期,財源、資源、客源,個個都是難題,改革、發展、穩定,樣樣都有壓力。但我們更要看到,新的一年全區發展也面臨一些難得的機遇,中央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成為區域發展的持續動力;運河古城A區的建成和招商工作的進展,極大的提振了幹部群眾的信心;近幾年招商引資成果的逐步顯現,必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我們既要有如履薄冰、逆水行舟的危機感和壓力感,更要有乘勢而上、爭創一流的進取心和自信心,科學把握形勢,正確應對挑戰,巧妙捕捉機遇,推動台兒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根據中央、省、市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區實際,2010年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突出工業強區、古城重建、創業富民「三個關鍵」,統籌推進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城市建設與管理、新農村建設、計劃生育、社會穩定「五項重點」,努力實現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居民收入明顯增長、城市形象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社會事業明顯進步的目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產總值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3‰以內。
(一)以資源型城市轉型為動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快提升綜合實力。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加快發展農村經濟,培植壯大工業經濟,著力提高服務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
優化結構抓調整,開啟現代工業裂變發展新征程。工業是財源基礎,是辦好其他一切事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區煤炭、化工等產業已經在裂變發展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尤其是與一批上市企業開展了合資合作,初步形成了產業發展鏈條,具備了裂變發展的基礎,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努力擴大與大企業、大集團和上市公司的合作成果,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膨脹經濟總量。煤炭產業,以王晁集團為龍頭,一方面拓展新煤源,抓好境外100萬噸煤礦項目建設,壯大煤炭主業;一方面積極開發炭黑及余熱發電、橡膠製品等下游產品,延伸拉長煤炭產業鏈,力爭年內達到20萬噸炭黑、67萬平方米橡膠輸送帶生產能力,形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化工產業,以豐元化學為龍頭,引進資金、技術,從單一生產液氨,到由液氨生產硝酸,硝酸生產草酸,再由草酸生產草酸鹽、精細電子化學產品,逐步壯大產業鏈,佔領市場制高點。通過上市融資,啟動3個募投項目建設,打造稅收過億元企業。水泥產業,取締高耗能的立窯水泥,發展低耗能的旋窯水泥、余熱發電,穩定產量,提高質量,降低耗能和污染,盡快實現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由水泥大區向水泥強區轉變。紡織產業,以海揚王朝、魯棉紡織為龍頭,由紡紗、織布到制衣,由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積極優化產品結構,加快技術改造和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造紙產業,積極發展高端產品,力爭20萬噸牛卡紙項目盡快落地,同時通過節能降耗和污染治理,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新興產業,鼓勵發展新能源、電子產品、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鼓勵引導企業爭創「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強化調度與指導。引導企業強化內部管理,推進現有企業挖潛改造,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鞏固提高市場佔有率和企業效益。完善載體建設。加快推進經濟開發區道路、集中供熱、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吸納力、承載力和聚集力。
建好古城抓旅遊,開啟現代服務業跨越發展新時代。古城重建是台兒庄的百年大計、千秋偉業,對於改變城市面貌、推動旅遊業發展、加快城市轉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必須堅定不移的加以推進。在古城建設上,進一步細化完善A區,從綠化美化、業態布局、文化氛圍等全方位入手,實行精細化包裝,把A區建成古城的樣板;借鑒A區建設經驗,加快推進其他區域建設,爭取五一節前完成主體工程,貫通古城水系,基本形成古城風貌。在古城招商經營上,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組建古城經營管理公司,推進與上海百馬集團的合作,加快A區業態布局調整和招商工作進度,進一步完善餐飲、住宿、游樂、購物、休閑等功能,爭取五一節前具備開城條件。在配套建設上,加快清御園大酒店、溫泉度假村、美食街等配套建設,完成華興路、沿河路建築仿古改造,規范完善城市公交、計程車運營;按照建設節能古城、數字古城、生態古城的要求,搞好地源熱泵、一卡通等配套建設,增強服務功能;加快國家級「運河濕地公園」、「運河水利風景區」建設,豐富古城看點。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上,積極爭取政策扶持,改造提升大戰紀念館展陳設施及周邊環境,努力推動兩岸高層互訪,精心組織青少年交流、經貿和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動,提高台兒庄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在旅遊開發上,充分挖掘運河文化、大戰文化和民俗文化,增強古城文化底蘊。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要求,搞好旅遊商品、特色餐飲開發,組織好美食文化節、運河龍舟大賽等活動,以「棗庄二日游」為抓手,加大宣傳推介與客源引進力度,著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旅遊龍頭。在服務業發展上,實施文化路市場改造、整合區農資銷售市場,搞活糧食流通,組織好「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活動,加快沿運港口整治,提升港航業規模和檔次。加強金融運行監管,廣開融資渠道,促進全區經濟平穩快速增長。
創業富民抓投入,開啟新農村建設新局面。農業是基礎產業,農民是拉動內需的主力軍。在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重點從加大投入、調整結構和示範引導三個方面入手,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扎實推進「創業帶就業」。實施「以創業帶就業」是深化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計劃、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舉措,必須堅定不移的抓好落實。採取農村經紀人帶動、典型示範推動、政策扶持拉動等多種方式,培植專業戶、專業村,促使就業崗位向低收入農戶、困難群眾、零就業家庭集中,加工企業向連片村聚集。建立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長效機制,以加工專業村創建為抓手,努力培植一批市場前景好、就業容量大、易於普及的農村加工產業,不斷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各鎮街年內新發展專業村5個,力爭初具雛形專業村的覆蓋面達到30%以上,通過兩至三年的努力,使小加工、小作坊變成「大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推廣優質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做大做強蓮藕、林果、食用菌、「三水」農業等優勢產業。加快農業品牌化、產業化進程,新發展一批綠色、有機食品,加快培植祥和乳業等農業龍頭企業,促進農產品加工增值。鼓勵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市場化組織程度。建設區、鎮兩級「三農服務中心」,組織開展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抓住治淮南下、東調南下二期配套等工程機遇,投資1.76億元,啟動新溝河黃林橋改建、伊家河南堤防汛道路硬化、運河北堤東段路面硬化及濤溝河、大沙河、四支溝復堤工程,精心組織實施勝利渠馬蘭泥溝灌區續建配套、張山子鎮自然災害損毀修復項目,加快推進2.5萬畝農業綜合開發、勝利渠邳庄灌區末級渠系配套等工程建設進度,提高防汛除澇能力。加強農村設施和環境建設。扎實推進農村新型能源和自來水建設,擴大沼氣建池規模,提高沼氣利用率。以鎮駐地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大力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促進村莊布局優化和居住條件改善。加強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農村環境質量。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大種糧直補、農資補貼和良種補貼力度,確保改革發展成果惠及農村、造福農民。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及美國白蛾等災害防控,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開源節流抓規范,努力實現財稅工作新突破。大力培植財源,涵養稅源,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重點扶持納稅大戶,蓄積財政增長後勁。嚴格依法治稅,創新稅收監管模式,充分挖掘增收潛力,確保應收盡收,逐步提高稅收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強化非稅收入管理,突出抓好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和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的徵收管理,切實增強政府調控能力。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千方百計保民生、保運轉、保穩定,逐步加大「三農」、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投入。深入研究國家和省、市扶持政策,科學編報項目計劃,爭取項目資金。堅持自力更生為主、上級扶持為輔的原則,加快鎮街財源建設,盡快扭轉部分鎮街財政困難的局面。
(二)以招商引資為手段,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繼續把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天字型大小」和「一把手」工程,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著力提升項目對經濟的拉動力。
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招商引資。按照「招大引強、量質並舉」的原則,不斷創新招商思維和方式,全面落實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和激勵機制。政府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招商服務,主動幫助投資商辦理各項審批手續。同時,搞好項目包裝、推介,組織開展好招商活動,營造招商氛圍。突出企業招商,繼續將區屬企業招商納入年薪制考核,區屬重點調度的萬通公司、水泥公司、張山子煤業、閆布煤礦年內至少新上一個大項目;王晁集團重點抓好與森佩理特公司合作的後續工作,同時再新上兩個大項目。突出鎮街招商,繼續把每個鎮街年內至少引進1個投資過5000萬元、廠房面積不低於1萬平方米的項目作為及格線,完不成的「一票否決」;運河街道把招商重點放在三產服務業上,力爭今年各鎮街至少有一個新上項目達到市級觀摩標准。突出開發區招商,經濟開發區要自主引進兩個過億元項目,力爭在培植高新技術和新型產業上作出示範,重點抓好聚苯乙烯、康潔科技等項目的引進落地。進一步做好外資外貿工作。建立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加大對豐元化學、海揚王朝、魯棉紡織、聖馬生物科技、創新山水、百斯達化工等企業的扶持力度,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
以更有效的手段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加大幫扶推進力度。繼續實施重點項目幫扶制度,按照職能對口的原則,確定包幫部門,一個重點項目明確一套班子,從項目洽談、手續辦理、開工建設直至生產運營各個環節靠上幫扶,由牽頭責任人和部門主要負責人靠上指揮,並抽調精幹人員駐點包幫,倒排工期,全力推進。加快在建項目進度。力爭創新山水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9兆瓦余熱發電、金晁礦用設備、王晁熱電公司8兆瓦炭黑尾氣發電、聯合豐元4萬噸合成氨技改、華錦紙業10萬噸牛卡紙、國風精工鋁業一期、恆茂鈣粉一期、百斯達化工3萬噸濕法炭黑等9個項目一季度投產;力爭聯合豐元10萬噸硝酸、4兆瓦余熱余壓發電、聯合王晁4.5兆瓦余熱發電等3個項目上半年投產。力爭森佩理特百斯特(山東)制帶有限公司輸送帶、20萬噸草酸擴建、10萬噸葡萄糖、3.5萬噸電子新材料、聯合王晁100萬噸粉磨站、天潤機械技改、栢儷源15萬噸膳食纖維、谷元粉、麥芽油等7個項目一季度開工建設;萬通紙業20萬噸塗布牛卡紙、百斯達炭黑擴建等2個項目上半年開工建設。加快洽談項目速度,爭取森佩理特乳膠手套、青啤麥芽10萬噸麥芽擴建等項目盡快簽訂合同。抓好項目庫建設,儲備包裝一批符合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好的項目,搞好宣傳推介,積蓄發展後勁。
以更靈活的措施破解瓶頸制約。在土地保障上,堅持保護耕地和保障發展相結合、向上爭指標和向下挖潛力相結合、整合土地資源和提高投資強度相結合,搞好新一輪土地修編,科學合理配置建設用地,有效拓展發展空間。認真開展城鄉建設用地「雙掛鉤」試點工作,各鎮至少啟動一處集中連片住房建設項目、增加掛鉤試點用地100畝。全面梳理閑置土地,穩妥處理、有效利用久占不用的土地和廠房,切實保障項目用地需要。在企業融資上,推進資產運營公司、擔保服務公司、擔保商會等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積極為項目建設提供信用擔保,爭取銀行信貸支持。金融部門持續加大對重點企業、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努力實現銀企雙贏。在政策爭取上,抓住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機遇,認真研究政策,積極申報項目,獲取更大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三)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保障,完善城市功能,不斷提升城市形象。按照「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的城市發展定位,把城市作為景區來規劃、建設和管理,突出抓好一批城建重點工程,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活環境,塑造「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大戰故地、時尚生活」城市名片。
繼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規劃,做好沿路沿河景觀、重要景點、重點區域的控制性詳規和修建性詳規編制,完成城市風貌規劃設計,為精緻建設城市、精細管理城市提供科學依據。完成葉小路台兒庄段改建、206國道澗頭集至賈汪段路面改造、廖巷橋改建等工程;開工建設萬年閘大橋,力爭完成台利路張山子段改建工程,改善城鄉交通條件。啟動3萬噸北郊水廠項目,加快實施220千伏台兒庄輸變電、110千伏林橋輸變電工程和35千伏侯孟輸變電擴建工程,改善供水、供電條件。完成長安路綜合配套和林運路、康寧路、康泰路、金光東路、文化東路、廣進路南段綜合改造工程,提升城市路網等級,形成特色鮮明的城市街道風貌。完成興隆、陳塘等城中村改造,全面落實廉租房政策,擴大經濟適用房建設,加強房地產市場管理,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繼續實施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和戶用天然氣項目,提高循環水集中供熱、供氣覆蓋能力。實施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強化垃圾處理場運行監管,新建、改建一批公廁,提高城市清潔水平。加快構建城市綠地系統,推進城市綠化向社區、背街小巷延伸,不斷增加城市綠量。
持續加強城市管理。繼續堅持「控」字當先,嚴厲打擊違法建設行為,切實維護城市規劃的嚴肅性。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突出治理佔道經營、亂停亂放、亂倒垃圾、渣土拋撒等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創建園林景觀街、亮化示範街、文明優美廣場、文明靚麗社區、文明有序車站等活動,深化「門前五包」責任制,加強文化路、興中路等主要道路立面改造及市容管理、廣告管理,合理調整沿街經營業態。深入實施「古城重建、文明先行」活動,嚴查破壞城市公共設施行為,努力營造「清潔、優美、暢通、有序」的城市環境。
努力改善生態環境。以「天藍、水清、路暢、城潔」為目標,持續開展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推廣應用清潔生產和節能技術,減少污染排放,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加大土小企業整治力度,搞好企業廢氣排放、秸稈焚燒等關鍵環節的治理,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加強企業污水治理和排污監管,確保廢水達標排放;發揮污水處理廠的作用,及時收集處理企業和生活廢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加快實施截污導流和中水回用、人工濕地工程,進一步凈化水環境,滿足南水北調和城鄉用水需要,保清水出轄區,讓碧水繞古城。
(四)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堅持執政為民、造福於民,全力以赴辦好關系民生的各項事業,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優先發展科技教育。強化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創新和科技普及力度,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優化配置教育資源,實施區職業中專、三十九中、實驗小學、實驗幼兒園布局調整,緩解大班額問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縮小城鄉教師工資差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小學課程課堂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規范民辦教育,發展職業教育,重視學前教育,支持區職業中專創建全國特色職業中專和千所示範職業學校。
突出抓好人口計生工作。緊緊圍繞「四個100%」的要求,盡快轉變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結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澄清人口底數,嚴格落實「四術」任務,嚴厲查處「兩非」案件,保持全區低生育水平的持續穩定。進一步完善人口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考核獎懲,全面兌現各項獎勵扶助政策,堅決堵塞管理漏洞,確保完成年度人口計劃目標。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科學規劃,完善城鄉衛生基礎設施,啟動建設區人民醫院內系病房樓、區中醫院老年托撫中心,力爭實施區中醫院整體搬遷,新建40所農村標准化衛生室,改善城鄉醫療條件。完善突發衛生應急體系,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強文化設施建設,積極興辦文化產業,規范、繁榮文化市場,繼續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電影「2131」工程,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建設高標準的體育中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引進和舉辦各類大型賽事活動,打造水上運動和休閑運動品牌。
切實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抓好創業培訓,提高群眾就業能力;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確保參保人數、基金征繳同步增長。鞏固發展新農合、新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強化監管,改進服務質量。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擴大低收入困難家庭救助范圍。做好擁軍優屬和優撫安置工作,實施「扶老助殘濟困」安居工程,啟動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權益。
努力維護安全穩定。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不斷提升群眾的安全感;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努力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認真落實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預防重大群體性事件發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和食品葯品監管,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五)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新的形勢和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爭先進位的進取意識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更好地擔負起推進台兒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歷史重任。
改進作風,提高效能。繼續倡導落實文化,營造落實氛圍。政府系統各級幹部要切實發揮表率作用,深入工作實際,走到工作一線,真抓實干,一抓到底,務求實效。以建立目標、業績、過錯「三位一體」績效考核體系為重點,完善獎懲考核機制,以制度促進作風轉變,以業績衡量工作成效。強化行政問責,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作風浮漂等問題。強化督查督辦,對重點工作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季度一考評,力求承諾的話,說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數;要辦的事,辦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推動全區整體工作上台階、晉位次、顯成效。
加強學習,開拓創新。強化學習意識,創造學習氛圍,努力建設學習型政府。採取黨校培訓、派出學習、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以宏觀經濟政策、現代服務業發展等為重點,對政府部門負責人、中層以上幹部開展教育培訓。同時,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大規模的公務員培訓工作,為城市轉型奠定基礎。在學習培訓的基礎上,加強調查研究,做好理論知識、上級政策與工作實際結合的文章,以新思路、新舉措解決發展中的難題,奮力爭當先進,傾力打造亮點,全力創造業績。
廉潔從政,務實為民。依法規范行政行為,強化行政執法人員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做到按規矩辦事、按程序辦事、按法律辦事,確保政府行為合法適當。認真執行區委的決策部署,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切實增強決策力、執行力和落實力。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堅決制止和有效預防腐敗。嚴格執行財經紀律,降低行政成本,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勤政為民。認真解決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點,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新征程,我們豪情滿懷。讓我們攜起手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寢食難安的緊迫感,進一步自我加壓,狠抓落實,為建設富裕文明秀美和諧的新台兒庄而努力奮斗!
『伍』 山東棗庄台兒庄窮嗎
台兒庄區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日期:2008-2-12 15:02:00 來源:台兒庄區人民政府 點擊:185
2007年,全區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75.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5億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46.68億元,增長19.0%;第三產業增加值18.53億元,增長16.8%。人均生產總值25020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6%。
全年簽訂招商引資合同項目115個,實際到位區外資金21.9億元,增長11.0%。其中,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增長25.2%。
年末全區注冊非公有制經濟達3571家,增長18.2%。其中,個體工商戶3114戶,私營企業457家,分別增長20.5%和4.8%。非公有制經濟注冊資金6.23億元,增長12.8%;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7794人;非公有制經濟納稅額3.39億元,增長23.7%,佔全部稅收的比重為83.8%。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6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452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77公頃,減少116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36公頃,減少42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27萬公頃,增加441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27.47萬噸,比上年減少1.96萬噸,減產6.7%;棉花產量479噸,減產37.1%;油料產量1547噸,減產52.4%;蔬菜產量70.5萬噸,減產1.5%。
當年造林面積714公頃,比上年減少39.1%。零星植樹達到180萬株,增長12.5%。木材採伐量9850立方米,增長8.3%。
全年肉類總產量2.16萬噸,比上年增長3.0%。其中,豬肉產量1.03萬噸,增長3.0%。禽蛋產量1.32萬噸,增長0.3%。全年水產品產量6900噸,增長1.3%。
全年投入農村水利建設資金5090萬元,年末有效灌溉面積2.26萬公頃,其中,旱澇保收面積1.67萬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26.92萬千瓦,增長3.1%。機耕面積3.24萬公頃,減少1.2%;機播面積3.77萬公頃,減少9.2%;機收面積3.14萬公頃,增長11.8%。全區農林牧漁業用電量280萬千瓦時,下降0.4%。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65萬噸,下降7.0%。農用薄膜使用量1505噸,增長0.7%。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區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44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26億元,增長26.1%;產品銷售率為99.08%。水泥544.42萬噸,增長10.5%;原煤153.36萬噸,下降13.5%;洗精煤14.49萬噸,增長5.0%;石膏191.75萬噸,下降26.2%;紙面石膏板1584.51萬平方米,增長66.6%;白酒4439噸,增長9.0%;機制紙及紙板34.21萬噸,增長42.3%;草酸6.37萬噸,增長53.6%;麥芽1.88萬噸,增長13.3%;布3057萬米,下降22.4%。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73.04億元,比上年增長39.1%。實現利稅18.33億元,增長22.8%;實現利潤11.54億元,增長23.9%。
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68億元,增長27.3%。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32億元,增長20.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84億元,增長25.6%。其中,城鎮規模以上投資13.7億元,增長39.8%;農村投資19.14億元,增長23.5%。
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規模以上投資30.07億元,增長24.7%。其中,建築工程投資11.45億元,增長55.1%;安裝工程投資2.67億元,增長32.7%;設備工器具購置13.59億元,增長5.9%。分行業情況,第一產業投資1.40億元,增長26.2%。第二產業投資25.78億元,增長32.8%,其中工業投資22.28億元,增長20.9%。第三產業投資2.89億元,下降17.8%。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8988萬元,下降21.0%,其中,商品住宅投資8227萬元,下降2.2%。商品房銷售額9625萬元,增長4.8%。
五、國內外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7億元,增長17.3%。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4.13億元,增長18.2%;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5.64億元,增長15.3%。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6.09億元,增長17.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57億元,增長17.7%;其他行業零售額1.11億元,增長15.8%。
全年進出口總額3127萬美元,增長9.1%。其中,出口2949萬美元,增長15.6%;進口178萬美元,下降43.3%。
全年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家,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043萬美元,增長28.9%。
六、交通、郵電和旅遊
年末全區公路通車里程717公里(包括村級道路560.7公里)。全年公路旅客運量178萬人,旅客周轉量8010萬人公里;公路貨物運輸量189萬噸,貨物周轉量2.17億噸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達到800萬噸,船舶運力達到102萬噸。年末營業性汽車擁有量1233輛,比上年增長16.6%。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650萬元(不含中國移動公司,下同),增長31.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910萬元,增長7.0%;電信業務總量5740萬元,增長36.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4.8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5萬戶,農村電話用戶3.3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2.6萬戶。年末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7.4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24.4部/百人。
運河古城恢復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對大戰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館、戰史陳列館、清真古寺進行了配套改造,2007年被評為「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達68.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55億元。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地方財政收入2.47億元,增長22.2%。其中,稅收收收入1.68億元,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68.0%,提高4.6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支出4.55億元,增長24.0%。全年國、地稅收入合計4.05億元,增加0.82億元,增長25.5%。其中,國稅收入2.35億元,增長26.3%;地稅收入1.70億元,增長24.3%。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0.34億元,增長4.7%。其中,企事業存款余額2.4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1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7.24億元,增長4.7%。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1.83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5.04億元。全年累計現金收入92.89億元,累計現金支出95.62億元,貨幣凈投放2.73億元,比上年多投放0.62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196萬元,下降31.5%,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2316萬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880萬元。各類已決賠款988萬元,其中壽險業務224萬元;財產險業務賠款764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投資2685萬元,改造中小學危房4.76萬平方米,新建校舍3.87萬平方米;實施中小學布局調整,調減農村小學27所;投資2500萬元,完成了棗庄二中東擴拆遷、棗庄三十九中擴建和棗庄六中創省級規范化學校工作;投資860萬元,實施「三新」工程和遠程教育,更新中小學課桌凳5萬套,教育教學條件明顯改善。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963人,在校生5865人,畢業生1833人。初中招生3203人,在校生13437人,畢業生5872人。普通小學招生3392人,在校生20600人,畢業生4038人。特殊教育招生27人,在校生240人。幼兒園在園幼兒5744人。
全年全區共受理各項專利申請41件,授權專利13件,分別比上年增長95.2%和85.7%。全年共取得市級科技成果12項。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完成23.1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2.8%。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場所2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電視台1座。全區有線電視用戶1.5萬戶。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1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個。衛生技術人員996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38人,注冊護士310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598張。鄉鎮衛生院6個,床位222張,衛生技術人員43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展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到195787人,參合率為84.1%。
競技體育取得顯著成績,全年共獲省級以上比賽獎牌35枚,其中,金牌16枚,銀牌8枚,銅牌11枚。
十、電力供應和環境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7.66億千瓦時,增長4.3%。其中,工業用電6.89億千瓦時,增長3.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5050萬千瓦時,增長32.0%。
全年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准天數達到338天,比上年增加20天。全年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4070噸,減少32%;二氧化硫排放總量5799噸,減少8.8%。2007年完成了4萬噸污水處理廠一期及污水管網建設,新增城市綠地30.8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7.6%。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區總人口為30.3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16人。全年出生人口2920人,出生率為9.7‰;死亡人口1360人,死亡率為4.5‰;自然增長率為5.2‰。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6.9:100。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5元,增長14.2%;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7632元,增長21.1%。農民人均純收入4760元,增長10.6%;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2074元,增長9.3%。
年末全區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0948人,比上年末增加6160人。其中參保職工13529人,參保離退休人員2135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4118人,增加1661人。其中參保職工12589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529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6714人,增加385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6935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6935人。
全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6552.3萬元。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369人。全年城鎮居民2106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農村居民2769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區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2000張,收養各類人員1577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950萬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95萬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130萬元。
註:(1)公報所列全區生產總值、增加值、總產值指標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全部獨立核算工業企業。
(3)本公報使用數據為初步核算數或初步統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