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處理 > 衡水武邑縣制葯污水處理

衡水武邑縣制葯污水處理

發布時間:2021-05-23 12:44:54

⑴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一、近年來黃河水沙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對於近年來黃河流域水沙量減少的原因,目前存在兩種不同的認識,一種認為主要是流域降水量偏少,特別是中游多沙地區大雨、暴雨頻次偏少及量級偏小造成的,而水利水保作用居於次要地位;另一種認為是水利水保措施發揮了主要作用。

筆者認為,近年來黃河水沙量減少的原因,在中、小雨的情況下水利水保措施有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因素是大雨、暴雨量的減少。據有關資料統計,黃河河口—龍門區間20世紀80年代後期較70年代以前大雨次數減少了26.2%,暴雨次數減少了53.2%,而近十餘年來大雨、暴雨次數減少得更多。黃河中游大部分屬超滲產流地區,由於大雨、暴雨的減少,進入黃河的水量亦隨之減少,同樣是100毫米降雨量分為5天降下與1天降下其入黃水量將有很大差別,在這里降雨強度應起到很大作用。暴雨的減少,意味著洪峰流量的減少,其對黃土的沖蝕能力減少,沙量亦隨之減少。

1997~2007年潼關平均來沙量僅為4.16億噸,最大輸沙量為1998年的6.61億噸,最小輸沙量為2006年的2.47億噸;平均最大洪峰流量僅3440立方米每秒,最大為1998年的6500立方米每秒,最小為2004年的2140立方米每秒。而1996年來沙量達11.4億噸,洪峰流量為7400立方米每秒,該年主要為黃甫川、窟野河等多沙粗沙地區普降暴雨,形成黃甫川黃甫站洪峰流量達5900立方米每秒,窟野河溫家川站洪峰流量達9800立方米每秒,並形成幹流龍門站洪峰流量達10600立方米每秒。而在1994年來沙量即達12.4億噸,洪峰流量為7360立方米每秒。該年8月份河口—三門峽區間連降三次暴雨,雨區主要分布在無定河、延河、北洛河,龍門最大洪峰流量為11100立方米每秒。以上兩年與前述之11年枯水段僅相隔幾年,其水利水保措施不會有很大改變,據此也可以說明主要是降雨強度與落區形成了該兩年與1997~2007年輸沙量的巨大差別。

又從系列資料中可知,2002年是陝縣(三門峽)自1919年建站近90年來年徑流量僅次於1928年的特枯水年,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局部地區發生大暴雨仍可在該地區形成歷史特大洪水和輸沙量。2002年7月,河口—龍門間支流清澗河發生大暴雨,子長站24小時降雨量達274.4毫米,子長站流量達5500立方米每秒,是自1953年建站以來實測第二大洪峰;清澗河年徑流量和輸沙量分別達2.39億立方米和1.08億噸,分別是水土保持治理後1970~1997年均值的1.7倍和3.4倍。

另外,1994年8月31日,北洛河也發生了一次特大暴雨,吳旗站次暴雨量達214毫米,吳旗、劉家河、(氵狀)頭三站洪峰流量分別達7010立方米每秒、8030立方米每秒和6260立方米每秒,其中(氵狀)頭站洪峰流量系自1932年設站70餘年來的最大值。

以上情況可以說明,黃河中游地區20世紀70年代以後水利水保措施對減水減沙起到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應是大雨、暴雨的發生幾率及量級較前期明顯減小,其中局部地區一旦發生大暴雨,則可能產生歷史上最大洪峰流量和輸沙量。

二、對今後一段時期黃河來沙量有關問題的思考

由於世界范圍氣候變暖,一些研究成果對國內今後不同地區降水與徑流變化趨勢作了研究和預估,因此我們首先應該結合這些研究成果對黃河流域未來一個時期內的水沙變化趨勢作出定性估計。由科技部、國家氣象局、中科院等單位於2007年編制出版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提到,21世紀中國年降水量將可能明顯增加,增加幅度將可能達到11%~17%,但不同地區降水量變化的差異較大,其中西北、東北和華南可能增加更多,而環渤海沿岸和長江口地區可能變干;未來20年中國夏季降水存在著由南澇北旱型向南旱北澇型轉變的可能性。根據以上研究成果,黃河流域應屬降水量增加地區。

但是,將此研究成果轉化成水沙的定量值還有一定困難,鑒於此還是應以歷史實測資料反映的水沙變化規律作為分析今後水沙變化的基本准則,但應考慮由於天氣變暖降水量可能有所增大的因素。黃河流域水沙基本變化規律就是水沙量以豐、平、枯周期往復出現。根據這一規律,近十餘年來水、來沙量的大幅度減少也應是歷史周期中的一個階段,筆者認為這個階段不會一直延續下去。歷史上黃河流域1922~1932年連續枯水枯沙段過後,即出現1933年特大洪水,陝縣最大洪峰流量達22000立方米每秒,輸沙量達39.1億噸,二者都是1919年設站90年以來的最大值。1969~1975年6年連續枯水段以後,僅隔一年,1977年河口—龍門區間7月、8月間發生三次大暴雨,其中第一場暴雨造成7月6日延河流域甘谷驛站洪峰流量為9050立方米每秒的特大洪水,較1917年歷史調查洪峰流量6300立方米每秒高出2800立方米每秒;潼關站出現了年輸沙量達22.4億噸的大沙年。1942~1959年,陝縣站實測輸沙量均值即達17.5億噸,其中1954年為26.6億噸,1958年為29.9億噸,1959年為29.2億噸。像這些大沙年連續出現的情況,在流域規劃及幹流骨幹水庫水沙系列設計時應佔有一定比重。

三門峽水庫1960年運用前,1919~1960年實測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6億噸,在修編黃河流域規劃中採用現狀條件下,由於水利水保措施減沙4億噸,2010年減沙量5億噸,2020年減沙量6億噸,筆者認為對這一減沙量從歷史角度看可能偏於樂觀,其理由如下:

一是據前面分析,目前的連續特枯沙量系列是整個黃河水沙系列周期中的一個階段,此枯沙系列主要是中游大雨、暴雨頻次與量級的減少所形成,水利水保的作用居次要地位。這種減少應是氣候波動的影響,今後一個時期暴雨還會增加,導致沙量也會增大。前面提到由於氣候變暖,未來一段時期內黃河流域降水量可能增加,災害性大水大沙年也有可能出現。

二是現狀水利水保作用下,目前採用減沙量為4億噸,筆者認為這4億噸主要是干支流大、中、小型水庫所攔截。據黃河流域水庫淤積調查組於1994年編制的《黃河流域水庫泥沙淤積調查報告》,對全流域(不包括山東省)601座大、中、小型水庫淤積量調查,截止到1989年水庫淤積量為108.97億立方米,如按30年計,年均淤積量為3.63億立方米。黃河流域大部分水庫修建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也就是說,這些水庫至今已攔沙三四十年,不少水庫已淤滿或接近淤滿。寧夏清水河長山頭水庫,總庫容3.05億立方米,20世紀七八十年代已淤滿,已完全失去防洪減淤作用,其上游的水庫群目前也大部分淤滿,正在除險加固加大排沙量。涇河上的巴家嘴水庫,總庫容為5.11億立方米,已淤積泥沙4億立方米以上,防洪庫容已不足,目前正加開大型溢洪道以泄洪排沙,完工後,一般洪水泥沙將全部泄往下游,不再具備防洪減淤效能。凡此種種,目前黃河上大量水庫都在除險加固,措施主要是加大泄洪排沙能力,如果發生大暴雨洪水,有的水庫除本次洪水泥沙排出庫外,可能還將原有已攔沙量沖出一部分,入黃沙量將進一步增加。

三是水利水保措施攔截了部分沙量,但隨著國家近些年各項建設的實施,人為水土流失有所加劇。據黃委水保局初步統計,全流域各項開發建設項目已達2萬多個,擾動地表面積達1.4萬平方公里,棄土棄渣量達24億噸,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5600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1.2億噸。以上統計數據可能較粗略,但近年來礦山、鐵路、公路、輸汽管道的大規模開發建設帶來新的水土流失應是不爭的事實。

三、幾點認識

近年來黃河洪峰流量、沙量減小的主要原因,應是中游地區大雨、暴雨頻度及量級減小造成的,水利水保措施對水沙的減小僅起次要作用。

目前的水沙量減小應是黃河水沙周期變化中的特枯階段。從歷史資料分析,往往一個枯水枯沙段過後,隨之而來的是豐水、豐沙年或豐水豐沙系列,陝縣水文站於1942~1959年曾出現連續18年平均實測輸沙量達17.5億噸的事實值得我們在選擇水沙系列中予以關注。

水利水保措施減沙量中應以流域內大、中、小型水庫攔沙為主。由於很多水庫已運用三四十年,有不少已淤滿或接近淤滿,已失去繼續攔沙減淤作用;且由於大規模開發建設,人為水土流失有一定的增加,因此在流域規劃中所定現狀減沙4億噸,2010年減沙5億噸,2020年減沙6億噸,可能偏於樂觀,尚應近一步深入分析。

閱讀全文

與衡水武邑縣制葯污水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州長樂區光學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971
崇左市電池軟化水設備 瀏覽:807
駐馬店平輿縣線路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97
廣西省制葯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534
寧德蕉城區食品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241
周口西華縣化工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13
平涼涇川縣電池水處理系統 瀏覽:781
鄂州梁子湖區食品水處理系統 瀏覽:635
紅河河口瑤族自治縣鍋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495
自貢富順縣電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413
承德興隆縣電池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911
寧德古田縣電子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645
徐州泉山區電子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56
昌吉奇台縣食品污水處理 瀏覽:973
武漢漢陽區鍋爐水處理系統 瀏覽:299
長沙芙蓉區紡織廢水處理廠家 瀏覽:669
三門峽澠池縣食品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371
長沙瀏陽市鍋爐純水處理設備 瀏覽:1
錦州黑山縣印染去離子水設備 瀏覽:920
來賓武宣縣印染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