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蒙牛牛奶的發展過程
蒙牛乳業,是「蒙牛乳業集團」的簡稱。其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公司董事長、總裁牛根生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近年來被評為:「第八屆內蒙古優秀企業家」;「第四屆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奶業優秀工作者」;「 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在「2003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和張瑞敏、柳傳志等商業泰斗同時成為25位企業「新領袖」;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 第二屆中國策劃大會暨著名策劃評選活動中,與張瑞敏、魏家福等8 人獲「中國策劃最高獎」。現今,蒙牛乳製品已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蒙古、東南亞及港澳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蒙牛之道
據 2006 年 9 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大企業集團首屆競爭力 500 強」,蒙牛乳業集團位居第 11 位,名列全區和全國同行業之首;在 2006 年首屆「亞洲品牌 500 強排行榜」中,蒙牛乳業集團位居亞洲乳製品企業第 3 位(前兩名為日本企業)。另據最新公布的 2008 年全國大企業集團 500 強,蒙牛乳業集團躋身第 225 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蒙牛股票被國際著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評選為至 2012 年全球 50 只最優質股票之一。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乳業集團已在全國各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共計 3000 多個,聯系奶農達 300 萬戶,累計收購鮮奶超過 1300 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近 300 億元。目前,全集團日均收奶量已在全國乳品企業率先突破 10000 噸大關,位居行業第一,被社會形象地譽為我國西部大開發以來「最大的造飯碗企業」。
九年來, 按照「立足自主開發,強化聯合作業,培育核心產品,搶占技術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乳業集團累計投入科研資金上億元,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之路。在國內外申請商標注冊 330 件,申請國家專利 615 件( 其中發明專利63 件,實用新型專利12 件,外觀設計專利540 件 ) , 先後 建成 我國第一個乳業生物技術平台, 推出 極品純牛奶「蒙牛奶爵 6 特乳」和「特侖蘇純牛奶」,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鈣」又能「留住鈣」的「蒙牛 OMP牛奶」,突破世界乳業 3 項技術難題完成了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的研發與上市;合作研製出符合國人體質的 LABS益生菌群和 高檔嬰幼兒配方奶粉; 創建了國際領先的乳製品研發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別控制技術,性控准確率達 93% 以上,對我國奶牛品種結構優化升級將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
2006 年 3 月份,蒙牛乳業集團獲得「最具創造力的中國企業」稱號,這也是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食品製造企業。就在當年 10 月份舉行第 27 屆世界乳業大會上,蒙牛乳業集團高端產品「特侖蘇」 從技術、品牌、品質、工藝等各方面特別是創新性上遠遠超越了其他競爭對手,最終捧回了「 IDF產品開發獎」,實現了中國在世界乳業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爭了光, 為「中國乳都」添了彩,雖然一度受「問題牛奶」影響,但仍然無法撼動其巨頭地位。
公益貢獻
蒙牛
與此同時,蒙牛乳業集團 積極致力於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實踐。 累計投入環保資金超過 4 億元,全部生產性污水處理均達到了國家綜合排放一級標准,年總處理污水量達 1500 多萬噸,年消減化學需氧量約 3.8 萬多噸,所產生中水也全部得到重復利用。在大型牧場建設中,蒙牛乳業集團引入循環經濟理念,通過建設沼氣發電項目,有效地解決了奶牛養殖中大量排泄物對環境的污染,不僅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為中國大型牧場建設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引導作用。
「建設世界乳都,打造國際品牌」是蒙牛乳業集團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2007 年以來,蒙牛乳業集團先後在和林基地建成了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化工廠和高科技乳品研究院, 119 項技術創新被成功運用其中;在乳都呼和浩特市隆重舉辦了內蒙古首屆國際乳業節,吸引了國內外各界人士對內蒙古乳業發展的高度關注;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贏在中國」節目,為全國的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城市之間」活動,揭起了趣味運動全民健身的熱潮……這些卓越的工作有效地提升了蒙牛品牌的美譽度和世界乳都的影響力。
目前,蒙牛乳業集團正按照確保在 2011 年躋身「世界乳業 15 強」的既定目標,為中國乳業的發展,為國人體魄的強健,為內蒙經濟的騰飛做著自己不懈的努力。
B. 蒙牛得環境限制因素
蒙牛乳業,是「蒙牛乳業集團」的簡稱。其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公司董事長、總裁牛根生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近年來被評為:「第八屆內蒙古優秀企業家」;「第四屆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奶業優秀工作者」;「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在「2003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和張瑞敏、柳傳志等商業泰斗同時成為25位企業「新領袖」;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第二屆中國策劃大會暨著名策劃評選活動中,與張瑞敏、魏家福等8人獲「中國策劃最高獎」。現今,蒙牛乳製品已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蒙古、東南亞及港澳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蒙牛之道據2006年9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大企業集團首屆競爭力500強」,蒙牛乳業集團位居第11位,名列全區和全國同行業之首;在2006年首屆「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中,蒙牛乳業集團位居亞洲乳製品企業第3位(前兩名為日本企業)。另據最新公布的2008年全國大企業集團500強,蒙牛乳業集團躋身第225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蒙牛股票被國際著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評選為至2012年全球50隻最優質股票之一。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乳業集團已在全國各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共計3000多個,聯系奶農達300萬戶,累計收購鮮奶超過1300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近300億元。目前,全集團日均收奶量已在全國乳品企業率先突破10000噸大關,位居行業第一,被社會形象地譽為我國西部大開發以來「最大的造飯碗企業」。九年來,按照「立足自主開發,強化聯合作業,培育核心產品,搶占技術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乳業集團累計投入科研資金上億元,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之路。在國內外申請商標注冊330件,申請國家專利615件(其中發明專利63件,實用新型專利12件,外觀設計專利540件),先後建成我國第一個乳業生物技術平台,推出極品純牛奶「蒙牛奶爵6特乳」和「特侖蘇純牛奶」,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鈣」又能「留住鈣」的「蒙牛OMP牛奶」,突破世界乳業3項技術難題完成了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的研發與上市;合作研製出符合國人體質的LABS益生菌群和高檔嬰幼兒配方奶粉;創建了國際領先的乳製品研發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別控制技術,性控准確率達93%以上,對我國奶牛品種結構優化升級將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2006年3月份,蒙牛乳業集團獲得「最具創造力的中國企業」稱號,這也是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食品製造企業。就在當年10月份舉行第27屆世界乳業大會上,蒙牛乳業集團高端產品「特侖蘇」從技術、品牌、品質、工藝等各方面特別是創新性上遠遠超越了其他競爭對手,最終捧回了「IDF產品開發獎」,實現了中國在世界乳業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爭了光,為「中國乳都」添了彩,雖然一度受「問題牛奶」影響,但仍然無法撼動其巨頭地位。公益貢獻蒙牛與此同時,蒙牛乳業集團積極致力於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實踐。累計投入環保資金超過4億元,全部生產性污水處理均達到了國家綜合排放一級標准,年總處理污水量達1500多萬噸,年消減化學需氧量約3.8萬多噸,所產生中水也全部得到重復利用。在大型牧場建設中,蒙牛乳業集團引入循環經濟理念,通過建設沼氣發電項目,有效地解決了奶牛養殖中大量排泄物對環境的污染,不僅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為中國大型牧場建設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引導作用。「建設世界乳都,打造國際品牌」是蒙牛乳業集團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2007年以來,蒙牛乳業集團先後在和林基地建成了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化工廠和高科技乳品研究院,119項技術創新被成功運用其中;在乳都呼和浩特市隆重舉了內蒙古首屆國際乳業節,吸引了國內外各界人士對內蒙古乳業發展的高度關注;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舉的「贏在中國」節目,為全國的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舉的「城市之間」活動,揭起了趣味運動全民健身的熱潮……這些卓越的工作有效地提升了蒙牛品牌的美譽度和世界乳都的影響力。目前,蒙牛乳業集團正按照確保在2011年躋身「世界乳業15強」的既定目標,為中國乳業的發展,為國人體魄的強健,為內蒙經濟的騰飛做著自己不懈的努力。
C. 烏蘭察布是什麼地方
內蒙北部
D. 有誰做過鄉鎮污水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工藝設計,急求畢業設計資料,在線等,
長城修築的歷史悠久,工程雄偉浩大,是世界少有的奇跡。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現在我國新疆、 甘肅、 寧夏、 陝西、 內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峰火台的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里。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折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而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除運土、運磚可以用毛驢、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萬里長城的工程量,據粗略估計,僅以明朝修築為例,若將其磚石、土方用修築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牆,可環繞地球一周有餘。如果用來鋪築一條寬5米、厚35厘米的馬路,那就能繞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總計10萬里來計算,則這道長牆可繞地球十幾周,這條馬路,可繞地球三四十周。
「因地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有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 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
長城,作為一頂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長城的位置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仝里,幫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長城的歷史
我國北方的長城,開始於戰國秦、趙、燕三國。他們為什麼要在人煙稀少的北方修築這樣一條耗費巨額人力物力的長城?這條長城在當時究竟起了什麼作用?有什麼價值?本文將就這些問題談一點看法,供諸位學者作參考。
一、秦、趙、燕為何要在北邊修築長城
秦趙燕為何要在北邊修築長城,這要從戰國時期的形勢說起。戰國時期,是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隨著各國之間政治、經濟關系的加強,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並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陝北、晉北、冀北和內蒙古草原上的諸少數民族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秦國之北,有義渠,又北為匈奴;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北有襜襤、匈奴;燕國北界東胡。這些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除義渠從事農業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獵為生。義渠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強國,自春秋至戰國,與秦抗衡百餘年。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更是軍事素質高,作戰能力強。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人以游牧、狩獵為生,牲畜以馬、牛、羊為最多,其次則為駱駝、驢、騾等。他們「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男子從小就學習騎射。「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因此,一到成年,「盡為甲騎」。戰國之際,匈奴已經進入奴隸社會,並且有了國家政權機構。國王稱為單於,其下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賢王外,其餘大臣都是世襲。東胡、林胡、襜襤、婁煩與匈奴基本相同。
正因為匈奴、東胡等處於奴隸社會階段,所以,他們也象希臘、羅馬的奴隸主統治集團那樣,專門從事擄掠奴隸和鄰族、鄰國的財物,整個國家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戰爭機器。匈奴人之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戰爭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被視為榮譽的事業。「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錄入者註:此字音善,埏左部之土改為金)。」其作戰,有「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舉事而候星月,月盛壯則攻戰,月虧則退兵。」在戰爭中,凡斬首虜獲者「賜一卮酒,而所鹵獲因以予之,得人以為奴婢。故其戰,人人自為趣利。」善為誘兵和奔襲,敢於冒敵沖擊,「其見敵則逐利如鳥之集,其困敗則瓦解雲散矣。」因為他們來如奔馬,去如箭發,所以防不勝防。
自戰國中期以來,他們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於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穿著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秦國自商鞅開始變法,推行富國強兵。軍隊逐漸改變成步兵和騎兵,並以軍功論賞和升遷,因此軍隊的戰鬥力增強,所向無敵。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後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十三年(前225),令張儀築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昭王,宣太後誘義渠王至甘泉(今陝西淳化縣西北甘泉山),殺之,起兵滅義渠,置北地郡。於是,秦國北部遂於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
趙國於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實行胡服騎射。自此兵力遂強。二十年,武靈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今內蒙古河套平原東部);林胡王獻馬降服,才班師而歸。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於是,下令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而置代郡、雁門、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為了專門經營西北,次年,他讓位於其子惠文王何,自號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內蒙古間之黃河),破樓煩王而致其兵。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國家,南臨強齊與新起的趙國,北逼於東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後,發憤圖強,招納各國賢能之士,實行改革,燕國才強盛起來。其時東胡強大,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君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被迫向東胡王媾和,而以大將為人質。昭王時,秦開質於東胡,他智勇雙全,東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動自由,得以了解東胡南部的山川險要、布防情況與軍隊的活動規律。歸國之後,即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里。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浿水(今朝鮮清川江)。於是,「燕亦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綜上所述,戰國時期,秦、趙、燕之所以在北邊修築長城,其目的是為了防禦匈奴、東胡的南掠。
長城是由城、堡發展而來。作為軍事上的防禦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開始了。由於它能起有效的防禦作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得到了普遍的發展。長城,最早出現於春秋,如楚國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陽地區)。到了戰國,魏西河郡有長城,趙漳水上有長城,中山國西部有長城,燕易水有長城,齊沿泰山山脈有長城。這些長城,在戰爭中曾經起過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動迅速的騎兵,行蹤莫測,諸國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無法阻止他們襲擊和擄掠。只有修築長城,加上駐軍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們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築長城,才能抽調主要兵力,用於列國之間的兼並戰爭和保衛戰爭,才能完成統一大業。
二、秦、趙、燕長城的價值
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究竟在戰爭中起了什麼作用?老實說,關於它的作用,特別是秦長城和燕長城的作用,歷史文獻記載幾乎沒有,趙長城的記載也很少。這是不是說,它們沒有起什麼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說明三國修建長城後,匈奴、東胡等沒有越過長城南掠,長城在軍事防禦上起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昭王時,是秦國疆土擴展最快的時期之一。假如北面沒有修築長城,秦國就必須要派駐大軍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強大的匈奴南掠,怎麼能夠抽調大軍不斷大敗六國的聯軍、佔領六國大片土地呢?可見,秦長城修成後,只需要少量軍隊駐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軍南下,由於有長城防禦,一時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陽距此不遠,一日一夜或兩、三晝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敗。總之,自秦昭王築長城以後,匈奴一直沒有南下擄掠,這正說明了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
至於趙長城,由於建築在陰山(今大青山、烏拉山東南)腳下,多系用土夯築,質量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開始時,常被匈奴大軍攻擊。趙國雖然派駐大軍防守,主動出城迎戰,但是常吃敗仗。趙悼襄王時(前224——前236),趙邊防累為匈奴所敗,北方吃緊,於是,派大將李牧到長城統領大軍防守。悼襄王給予李牧便宜任免屬吏的特權,並將雲中、雁門、代郡北部的商業稅和田賦作為軍費供李牧支配。李牧將指揮部設在雁門郡北部的長城下,以便東、西照應。他厚待戰士,日殺數牛來改善伙食;每日教將士練習騎射,獎勵成績優異者;嚴守烽火台,並不斷派間諜了解匈奴的動向;他下令軍中:「匈奴來擄掠,全體將士立即收牛馬羊入保長城,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來侵,由於烽火嚴緊,事先知道消息,趙國軍民便收牲畜入保長城。匈奴擄掠不到人和牲畜、財務,只好退去。如此數年,雖未挫敗匈奴,但趙軍亦無亡失。匈奴人以及趙國邊民,都認為李牧怯懦,趙王也責備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趙王怒,招牧回朝,以別將代之。新將採取迎擊的戰略;匈奴每來,他就率軍出擊,數敗。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將士傷亡很多,北邊無法放牧。趙王沒有辦法,只好再請李牧出守長城。李牧稱病,杜門不出,不肯應命。趙王乃強起牧,令牧統兵守衛北方。李牧對趙王說:「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採取從前的戰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趙王只得答應。李牧至長城,如故約。數年,匈奴無所得。然終以李牧為怯。趙守邊將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李牧乃選戰車1300輛,精騎13000匹,挑能破敵擒將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訓練作戰。練成之後,便大縱畜牧。長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聞之,便來擄掠。小入,牧則佯敗,以部分人畜委之。單於大喜,便率傾國人馬南下。李牧事先設下埋伏,張左右翼夾擊,大破匈奴10萬余騎,單於落荒敗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後10餘年,匈奴不敢近趙長城。趙軍乘勝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於是,趙北邊寧靜,人民安居樂業。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趙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巨大作用。
燕國在築長城以前,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不得不向強大的東胡媾和,並以大將為人質。這種屈辱媾和的辦法,並不能使東胡完全停止南掠。自從燕昭王時秦開大襲東胡軍,東胡北卻千餘里,並築長城之後,東胡才不敢南掠,燕國北部才無烽火之警,人民也才安居生產。這也顯示了燕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偉大作用。
秦末漢初,匈奴乘中原戰亂,越過秦蒙恬所築長城,復與漢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由於這條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漢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嫁公主給單於為閼氏(即王後),並賜予大量的財物。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軍,一般不能進入長城擄掠。其次,如果守將得力,縱有匈奴大軍,也進不了長城。《漢書•李廣傳》:景帝時,廣「為上谷太守,數與匈奴戰」。匈奴始終沒有從這里進入長城。武帝時,韓安國屯漁陽郡,為匈奴所敗;徒(錄入者註:此字疑為徙)屯右北平,又數敗。武帝乃以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守右北平,匈奴憚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後廣數出長城遠征匈奴。這說明,戰國燕長城仍有防禦作用。程不識也是守長城的名將,與李廣齊名,他治軍很嚴,隨時防禦匈奴突襲,匈奴也不敢來犯,也說明戰國長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趙、秦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這表明,直到西漢前期,戰國秦、趙、燕長城仍在發揮軍事防禦作用,雖然它的防禦能力已大不如戰國時期了。直到漢武帝把匈奴趕到漠北以後,修復蒙恬所築秦長城和修建外長城,這條戰國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它的軍事防禦作用也才隨之終結。
三、戰國秦、趙、燕長城的歷史價值與現實價值
戰國秦、趙、燕長城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築長城,加上一定數量的駐軍,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騎兵閃電式的襲擊。沒有長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騎兵,仍然是防禦不了的。戰國時代的歷史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因為長城是有效的軍事防禦工程,因而後來為秦始皇所採用。秦始皇在驅逐匈奴到漠北以後,下令蒙恬立即修築新的長城。
其次,戰國秦、趙、燕所築的長城,是相當科學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勢險要而建,在山口與平原地區,都建築高厚的城牆,截斷匈奴、東胡騎兵進出之路。除了長城之外,內外製高點還建有烽火台,進行偵察敵情和傳遞消息,讓長城上的駐軍作好准備;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築障城,派軍駐守,以加強長城的防禦能力。在長城以內,每隔一段距離,都修建駐軍的大城,並設有迅速傳遞消息的通訊網,以便統一指揮和互相支援。這條三國長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築,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這套軍事防禦體系是合乎科學的,防衛是有效的。它為後來的軍事防禦工程提供了樣板。蒙恬所築的秦長城,雖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顯,他是在參照戰國秦、趙、燕長城建築的基礎上設計的,同時進行了取長補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險阻建城築障。他把長城建於高山之上,盡量利用山脊、峰巒為城,使匈奴騎兵無法越過;盡量利用河流作屏障,盡量把長城建於河流之北,使敵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則築成高大城牆,或用土石夾築,或用土夯築,而把各段長城聯結成一條氣勢雄偉、隔斷南北的巨龍。秦長城的烽火台,較三國長城有了改進,都建於長城外開闊的山上,而且根據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進,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兩座障城。駐大部隊的城,都建在長城之南,並與長城緊緊相連。可以說,秦長城建築體系的高度科學性,是戰國秦、趙、燕長城建築體系的繼承和發展。
最後,戰國秦、趙、燕長城的歷史價值,不僅表現了22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而且顯示了當時中國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軍事科學水平、高度的科學文化。
三國長城還具有很大的現實價值。首先,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徵,將鼓舞著我們不畏強暴,不怕艱難險阻,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勇攀科學高峰,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成一個高度繁榮富強的國家。
其次,戰國秦、趙、燕長城及其地下文物,是我們研究戰國軍事史的資料寶庫。在今天戰爭仍然不斷,和我國仍然處於戰爭威脅的形勢下,研究戰國秦、趙、燕長城,仍然有著巨大的現實價值。
其三,戰國秦、趙、燕長城遺址,是長城沿線自然變化的歷史見證。從它的斷裂、侵蝕、湮沒程度,可以了解各個階段的歷代地震、風沙、泥石流的變化規律。我們了解了這些變化規律,就可以採取有效的防禦措施。
最後,在戰國秦、趙、燕長城沿線,有著許多旅遊景點,這些旅遊景點,絕大多數至今尚未開發。如果開發出來,將士我國的一大財富,並且是用之不竭的財富。我相信,它將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貢獻。
長城現在的作用
以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的萬里長城為中介的南北廣大地域所構成的長城帶,橫貫今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和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相當一部分地區,也包括歷史時期處於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乾地區。其范圍南北寬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東西長約數千公里。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當今分布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至今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的產物,但目前對於長城南北民族關系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內在聯系,對於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系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於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長城帶的經濟結構與民族格局
經濟文化結構 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所構成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決定了整個中國大陸古代經濟、文化大致分為東西兩大區和南北三帶的天然布局。東西兩大區即北起興安嶺,經燕山、陰山、賀蘭山、岷山至橫斷山脈一線,以東為農業經濟發展地區,其西是畜牧業(間有河谷或綠洲小塊農業)經濟發展地區。三帶即秦嶺、淮河以南為水田農業經濟發展帶;秦嶺、淮河以北至陰山、燕山以南和東北平原是旱作物農業經濟發展帶,陰山以北,賀蘭山以西為畜牧業經濟發展帶。兩區三帶的天然布局,構成中國大陸古代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長城帶包含了整個旱作農業經濟發展帶和畜牧業經濟發展帶的大部,構成一個完整獨立的經濟體系。經濟上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補充,兩種經濟相互依存,互相補充。文化上以農耕文化為主導,農、牧兩種文化相互滲透和吸收,不斷匯聚與輻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農業首先在黃河中下游發展起來,成為整個中國農業經濟、文化的腹心,並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交流匯聚的中心。在整個畜牧業經濟區,自興安嶺以西、陰山以北的內蒙古大草原,憑借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成為畜牧業經濟、文化的腹心。長城就坐落在這兩個經濟、文化腹心的自然交匯處,它是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的產物。長城既將
兩種經濟、文化隔開,又將兩種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
民族格局 民族格局總是反映著地理的生態結構。兩大經濟、文化腹心的形成,標志著兩大系統民族的初步形成。西周以降,長城以南的農業區形成華夏民族,近長城以南的黃河中下游,經濟文化處於領先地位,建立起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大帝國;長城以北畜牧業地區,也於戰國末形成以匈奴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統一的匈奴奴隸制政權。長城的修建,成為中國古代民族形成的標志。而秦漢的長期統一,鑄就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雛形。自秦漢至明清,匈奴、氐、羌、東胡、烏桓和鮮卑、突厥和回鶻、黨項和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民族反復匯聚長城帶,逐鹿中原,形成古代民族發展的一個又一個高峰,進行一次次民族融合,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一些民族實體消失,又一些新的民族實體誕生。到元、明後期,長城帶的近代、現代民族實體都先後形成,構成長城帶當代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長城帶的民族關系
長城帶古代的經濟、文化結構與古代民族的構成格局,決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地區與畜牧業經濟地區的關系集中表現於長城一線,其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也沿長城一線展開。與此相適應的中國古代的民族問題也集中於長城一線,表現得異常突出,無論是民族間的聯合與交流——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還是民族間的斗爭——軍事的、政治的——都沿長城一線展開,它對於主體民族的形成與發展,主體民族與長城帶各民族的關系,以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都曾起過重要作用。這是由於中國古代經濟體系一分為二、農業經濟與畜牧業經濟的對立統一所決定的。
長城帶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與發展 農業和畜牧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產方式,農業需要人員定居穩定生產,而畜牧業人員卻在流動中放牧,兩種生產方式各有其不同特點,因而農、牧兩大類型的經濟、文化,自古就有矛盾的一面。畜牧業生產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使之對農業有很強的依賴,又常常造成兩種經濟、文化的失衡,出現嚴重的對抗。而古代牧區保留的部落亦兵亦民的集群社會組織,很容易形成軍事優勢,有時進入農業區掠奪,給農業區造成極大破壞。長城的修築與存在,便起到了把農、牧兩個民族隔離開來,藉以增強對畜牧業民族掠擾的抗禦能力,使之不能輕易得逞,從而有利於保護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和先進的生產方式,有益於社會生產力和封建文明的發展與積累。自秦漢至明,控制中原地區的歷代統治者,多數都利用農業社會的強大組織力量,不斷修築長城,同時採取大規模向長城帶沿線移民、修築交通通道、開拓邊疆新區域的舉措,促進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而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交通孔道的打通,長城的延伸,使畜牧業經濟地區一分為二,削弱了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區的威脅,使中原農業區與新疆南部農業區聯結成為統一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條通道進而形成為聯結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歐洲、非洲的走廊和重要樞紐,成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和國內東、西部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與輻射的極其重要的輸送線。所有這些,為中原經濟、文化的發展與擴散提供了廣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進的關系。農業經濟既需要畜牧業為自己提供農耕、運輸用的畜力和戰馬、牲畜、皮毛、珍貴葯材等畜 力和物力,也需要不斷向畜牧經濟區出賣農副業及手工業產品等,使畜牧業經濟地區成為農業經濟地區的重要商品市場;而畜牧業經濟不僅需要農業經濟地區提供糧食、布疋和鐵、銅、錫、金、銀、陶器等各種手工業品,而且也需要出賣自己的皮毛、葯材等產品,這樣便促使了兩種經濟的貿易交換沿長城一線不斷展開。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在歷史上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加之特殊情況下的民族之間的搶掠,使農、牧業產品沿長城一線集散,長城一線也就成了國內最大的貿易市場和物資供求、集散基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關口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可見,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又是農、牧經濟的匯聚線。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更重要的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的重任。
有關長城的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 長城上的一對龍鳳石雕,承受風吹雨打與守城將士血汗滲透,最終幻化為一男一女:龍和鳳。鳳告訴龍,因為不在一界,他們難續情緣,須經過數次生死輪回,直到龍在長城上找到象徵金、木、水、火、土的五種顏色的玉佩,他們才能真正相聚。
悠悠歲月,漫漫征程。長城崛起於烽火狼煙、地方割據的春秋時代,伴隨著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而興衰演變,龍化身為兼並六國、統一華夏的秦始皇。為北御匈奴,永保大秦帝國的萬世基業,秦始皇下令修建萬里長城,運用了全國大部分的青壯男丁。大量的勞工凍餓累死。秦始皇與鳳化身而成的孟姜女在長城相遇,孟姜女詰問秦始皇:「你修了長城,可失了民心,誰來保護你的王朝千秋萬代?」。秦始皇察覺她就是鳳,但孟姜女已跳海殉夫;秦始皇痛悔莫及,只從海水中找到了鳳留下的象徵水的玉佩。
長城起伏盤旋,縱橫飛舞,延綿萬里,它的一磚一石一關一城都是古代人民工程技術和建築藝術的結晶?/pre>評論(58)|贊同424
E. 蒙牛現代牧業集團安徽省有幾個牧場、
蒙牛乳業,是「蒙牛乳業集團」的簡稱。其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公司董事長、總裁牛根生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近年來被評為:「第八屆內蒙古優秀企業家」;「第四屆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奶業優秀工作者」;「 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在「2003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和張瑞敏、柳傳志等商業泰斗同時成為25位企業「新領袖」;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 第二屆中國策劃大會暨著名策劃評選活動中,與張瑞敏、魏家福等8 人獲「中國策劃最高獎」。現今,蒙牛乳製品已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蒙古、東南亞及港澳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蒙牛之道據 2006 年 9 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大企業集團首屆競爭力 500 強」,蒙牛乳業集團位居第 11 位,名列全區和全國同行業之首;在 2006 年首屆「亞洲品牌 500 強排行榜」中,蒙牛乳業集團位居亞洲乳製品企業第 3 位(前兩名為日本企業)。另據最新公布的 2008 年全國大企業集團 500 強,蒙牛乳業集團躋身第 225 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蒙牛股票被國際著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評選為至 2012 年全球 50 只最優質股票之一。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乳業集團已在全國各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共計 3000 多個,聯系奶農達 300 萬戶,累計收購鮮奶超過 1300 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近 300 億元。目前,全集團日均收奶量已在全國乳品企業率先突破 10000 噸大關,位居行業第一,被社會形象地譽為我國西部大開發以來「最大的造飯碗企業」。九年來, 按照「立足自主開發,強化聯合作業,培育核心產品,搶占技術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乳業集團累計投入科研資金上億元,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之路。在國內外申請商標注冊 330 件,申請國家專利 615 件( 其中發明專利63 件,實用新型專利12 件,外觀設計專利540 件 ) , 先後 建成 我國第一個乳業生物技術平台, 推出 極品純牛奶「蒙牛奶爵 6 特乳」和「特侖蘇純牛奶」,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鈣」又能「留住鈣」的「蒙牛 OMP牛奶」,突破世界乳業 3 項技術難題完成了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的研發與上市;合作研製出符合國人體質的 LABS益生菌群和 高檔嬰幼兒配方奶粉; 創建了國際領先的乳製品研發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別控制技術,性控准確率達 93% 以上,對我國奶牛品種結構優化升級將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2006 年 3 月份,蒙牛乳業集團獲得「最具創造力的中國企業」稱號,這也是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食品製造企業。就在當年 10 月份舉行第 27 屆世界乳業大會上,蒙牛乳業集團高端產品「特侖蘇」 從技術、品牌、品質、工藝等各方面特別是創新性上遠遠超越了其他競爭對手,最終捧回了「 IDF產品開發獎」,實現了中國在世界乳業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爭了光, 為「中國乳都」添了彩,雖然一度受「問題牛奶」影響,但仍然無法撼動其巨頭地位。公益貢獻蒙牛與此同時,蒙牛乳業集團 積極致力於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實踐。 累計投入環保資金超過 4 億元,全部生產性污水處理均達到了國家綜合排放一級標准,年總處理污水量達 1500 多萬噸,年消減化學需氧量約 3.8 萬多噸,所產生中水也全部得到重復利用。在大型牧場建設中,蒙牛乳業集團引入循環經濟理念,通過建設沼氣發電項目,有效地解決了奶牛養殖中大量排泄物對環境的污染,不僅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為中國大型牧場建設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引導作用。「建設世界乳都,打造國際品牌」是蒙牛乳業集團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2007 年以來,蒙牛乳業集團先後在和林基地建成了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化工廠和高科技乳品研究院, 119 項技術創新被成功運用其中;在乳都呼和浩特市隆重舉辦了內蒙古首屆國際乳業節,吸引了國內外各界人士對內蒙古乳業發展的高度關注;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贏在中國」節目,為全國的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城市之間」活動,揭起了趣味運動全民健身的熱潮……這些卓越的工作有效地提升了蒙牛品牌的美譽度和世界乳都的影響力。目前,蒙牛乳業集團正按照確保在 2011 年躋身「世界乳業 15 強」的既定目標,為中國乳業的發展,為國人體魄的強健,為內蒙經濟的騰飛做著自己不懈的努力。
F. 蒙牛集團好進嗎
蒙牛乳業集團成立於 1999 年 1 月份,總部設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總資產達 76 億元,職工 3 萬人,乳製品生產能力達 400 萬噸/年。
到目前,蒙牛集團在全國 15 個省市區建立生產基地 20 多個,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 200 多個品項,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榮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和消費者綜合滿意度第一等榮譽稱號,產品覆蓋國內市場,並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蒙古、東南亞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創業 8 年,該集團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 2006 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162.46 億元, 同比增長 50.1% ,年均遞增 138 %; 實現 利潤 7.27 億元,同比增長 59.21% , 年均遞增 182 %; 完成稅收 7.8 億元,同比增長 60.11 % , 年均遞增 158 %;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 35% 以上; UHT 牛奶銷量全球第一,液體奶、冰淇淋和酸奶銷量居全國第一;乳製品出口量、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居全國第一。蒙牛校園招聘 要求:
1、全國正規高等院校2008年畢業的應屆專科、本科、碩士及博士生;
2、專業科目沒有補考,獲得過校級以上綜合或單項獎學金,英語四級以上,能夠取得相應學位;
3、積極進取,誠實正直、勤奮敬業、踏實,責任心強;
4、良好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服務意識;
5、身體健康,心態健康。蒙牛2008校園招聘
招聘計劃
我公司面向全國各高校招聘2008屆應屆畢業生,具體專業與人數如下:部門學歷專業人數目標崗位計劃工作地點特長要求常 溫液 奶事 業本 部博士食品、微生物、畜牧、生物工程2研發人員和林基地英語國家六級,文體特長碩士食品、微生物、畜牧、生物工程3研發人員本科 英語、食品1研發人員和林基地英語國家六級,文體特長財務會計或相關經濟管理類20會計或統計外事業部普通話/英語國家四級,文體寫作方面均可,擅長文體活動食品、管理類相關專業10行政崗位和林/外事業部食品、機電類相關專業115生產人員和林/外事業部英語口語熟練,體育、文藝營銷或食品專業135業務人員全國各省市溝通寫作語言,體貌端正,活潑計算機信息管理1行政崗位和林基地英語口語熟練,修電子商務課程計算機信息管理4行政崗位和林/外事業部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實踐經驗,溝通及學習能力較強大專乳品或機電類專業70生產人員英語口語熟練,電工專長低溫 鮮奶 事業 本部本科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經濟管理專業8考核員、人事專員、內勤北京/外事業部熟練操作電腦,英語熟練、國家四級優先財務會計10會計市場營銷、工商管理、 經濟學35業務員、巡查員、產品專員外事業部善於交際、溝通,有學生會管理經驗者優先,英語熟練、國家四級優先食品檢驗10質檢員北京/外事業部熟悉食品檢驗流程,英語良好大專機電一體化或計算機專業8中控操作工熟悉計算機編程,了解自控工藝,英語熟練、四級者優先乳品或機電專業15機修工有一定的設備維修基礎,英語 熟練、國家四級優先乳品或機電專業15灌裝工有一定的設備維修基礎,英語 良好中專污水處理、環境保護 與監測專業3污水運行工北京熟悉污水處理流程冰 淇淋 事業 本部碩士食品工程2車間各崗位和林基地英語四、六級,熟練操作電腦食品工程1車間各崗位食品質量管理1車間各崗位化工機械/ 機電一體化1車間各崗位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1車間各崗位本科機電一體化1設備主管和林基地漢語,擅長體育、文藝類食品相關專業3班長財務相關1會計財務部漢語,無貿易、工商管理優先3供應員和林語言表達能力強,社交能力強,溝通能力強,英語四級以上物流、運輸專業6物流處長5人,督察員1人全國語言表達能力強,社交能力強,溝通能力強,為人正直市場營銷、經濟類相關專業100業務代表全國漢語,吃苦耐勞,溝通能力強,思維敏捷平面設計2實習生北京溝通能力強\有較強的責任心管理類/經濟類/人力資源/食品類5實習生全國溝通能力強\有較強的責任心統計學1實習生北京溝通能力強\有較強的責任心大專市場營銷、經濟類相關專業139業務代表全國漢語,吃苦耐勞,溝通能力強,思維敏捷中專物流、管理類專業15分倉監管員全國語言表達能力強,社交能力強,溝通能力強,為人正直奶源 事業本部本科不限10行政崗位和林本部漢語,熟練掌握辦公軟體,溝通表達能力強大專畜牧獸醫,動物醫學90指導員全國漢語,溝通表達能力強武漢 友芝友本部本科機械、電氣或自動化專業4機修武漢英語熟練,體育類 運動食品或生物專業1研發員武漢英語熟練會計學2會計武漢英語熟練公關文秘等1行政崗武漢英語熟練專科市場營銷5銷售代表湖北英語熟練行政 服務中心中專 以上刑偵、消防、武警等 相關專業10經警基地各廠區會散打、武術,或對消防、安防等精通者優先考慮招聘流程:
接收應聘簡歷à篩選簡歷à綜合筆試(根據專業進行測試)à初步面試à專業復試面試所需資料:
◆ 個人簡歷,包括本人基本信息及教育背景、社會實踐經歷、科研課題等,中文或英文均可。
◆ 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包括英語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各類獲獎證書、其它資格證書等。
◆ 成績單復印件。聯系我們:
Tel:0471-7393727 Fax:0471-7393735 E-mail:[email protected]
聯系人:李先生
郵寄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蒙牛集團人力資源中心開發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