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黑河的治理開發
流域內的自然災害較多,以旱災、洪澇和鹽鹼較為嚴重,群眾飽受其苦,常把大黑河稱為「大害河」。流域內乾旱普遍,在近500年的史料統計中有大旱57次、平均9年一次,旱年144次、平均三四年一次,這與當地「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說法基本一致。近50年來,在大青山區和丘陵區的較大支流中修建了石嘴山、二道窪、雷山和紅領巾等4座中型水庫和諸多小型水庫,用以防洪和灌溉。在大黑河出口處的河口鎮,於1964年修建擋黃閘1座,防止黃河倒灌,保障大黑河河灘墾殖區的生產。在大黑河幹流由美岱至入黃口河道的兩岸,於1954年至1960年間修建堤防,可防禦10年一遇洪水;在小黑河、什拉烏素河及大青山區較大支流的下游以及呼和浩特市郊區也修有防洪堤防,共計堤長643公里。沿大黑河幹流及主要支流的下游兩岸,建有20餘處萬畝以上的灌區。沿黃河大堤還修了鐙口、團結、托克托等4處揚水工程,改自流引水為揚水灌溉,水源得到保證。
紅領巾水庫是一座中型水庫,1958年動工興建,由於當時全國少先隊員曾捐獻28萬元支援該水庫建設,故命名為「紅領巾水庫」。紅領巾水庫位於土左旗大青山麓的水磨溝溝口附近,控制流域面積1 364平方公里,年水量4320萬立方米,年沙量77.4萬噸。壩址以上全為山區,植被差,常有山洪暴發。這座控制性水庫,壩高42米,總庫容1660萬立方米,死庫容280萬立方米。自1960年建成投運用以來,前4年採取「攔洪蓄水」運用方式,水庫淤積嚴重。針對這一問題,水庫管理人員深入調查,分析水沙運行規律並總結群眾引洪淤灌的經驗後認為:「泥沙既能隨水而來,也就能隨水而去,全部攔蓄將淤廢水庫,引出泥沙則可改土淤田。」於是打通施工導流洞,改水庫為「緩洪蓄清」運用方式,即汛期滯洪排沙,引洪淤灌,汛後攔蓄清水供冬春灌溉。自1964年以來,水庫不但沒有淤積,而且還沖走了部分老淤土,保住了庫容。
大黑河的引洪淤灌有悠久的歷史,早在200多年前,當地群眾就有引山洪渾水漫地 ,用以改造荒灘鹼地獲得好收成的事例,多自發效仿推廣。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大力提倡 ,引洪漫地面積不斷擴大,由歷史上的11萬畝發展到100多萬畝。現在土默特川平原上,大黑河幹流美岱以下及各支流口以下,都是引洪漫地范圍,沿河道兩岸設有許多引水口門,每年汛期山洪暴發,群眾都自上而下節節分流,使洪水和泥沙通過分洪口門分散在川台河灘之上,肥田改土,往往輪到下游灌區已是水少地多不夠引用了。如此大規模引洪淤灌,大黑河的洪水和泥沙已被吃光喝盡。據水文觀測,自1968年以來,除個別大水年外,洪水泥沙已不再進入黃河,其減水減沙效益達100%,成為第一條水沙不入黃河的大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