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工布江达县做什么生意好
工布江达县经济什么的很不错,可以尝试的产品很多,商机也很多的,建议选择适合工布江达县发展的项目,考察完市场之后,在去决定做什么项目比较合适,反正眼光要独到一点,要能找到很好的项目才可以的,创业一定要找到顺应市场潮流的产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过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建议从小本生意做起比较靠谱。
㈡ 工布江达县的海拔是多少
工布江达县全境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1700—2000米,深切割地段相对高差达2000米以上,西部相对高差较小,但绝对高程大,具有高山剥蚀地貌特征。地势总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变化特征。
工布江达县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的过渡地带,南以冈底斯山脉东延地段郭喀拉日居为界,北以念青唐古拉山脉为界,山脉、河谷呈近东西向展布,境内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属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
(2)林芝工布江达县电子水处理系统扩展阅读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县境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过渡地带,呈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平均海拔3600米。属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东部温和湿润,森林茂密,西部寒冷干燥,为灌木草甸植被。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贯穿全境。旅游景点有巴松措、太昭古城、巴嘎寺等。
工布江达县境内主要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牧业以养殖藏猪和牦牛为主。土特产品主要有虫草、麝香、松茸等。工业门类有采矿、水力发电、木材加工等。旅游服务业在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工布江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亿元,财政收入6239万元。
㈢ 工布江达县的地理环境
工布江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西部。东邻林芝市巴宜区和波密县,北接那曲地区嘉黎县,西毗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南连米林县、朗县、山南地区加查县和桑日县。县域地跨东经92°09′一94°25′,北纬29°26′—30°35′,东西长180千米,南北宽71千米,总面积11650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工布江达镇果林卡,距拉萨市区270千米,距林芝市区130千米。 地层
工布江达县境内出露的沉积岩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石炭系旁多群、上二叠统、下白垩统林布宗群、林子宗组以及第四系。石灰系旁多群广泛出露于县域北部,与上覆上二叠统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喜山期花岗岩呈侵入接触。上二叠统在县域中部大面积出露。下白垩统林布宗群和林子宗组分布于县域西南部,出露面积较小。境内的第四系堆积物按成因类型划分为冰碛物、冲洪积物、残坡积物和泥石流堆积物四种。其中冰碛物为砾石、卵石、漂砾、岩屑夹粘土质,有底碛和侧碛两种类型,底碛物发育于古冰川沟谷阶地及现代河床下部,堆积厚度30—80米;侧碛物分布在山前斜坡地带,呈垄状堆积,厚约100米。冲洪积物出露于尼洋河、娘蒲曲、错曲等河谷两岸阶地、漫滩及现代河床地段,以漂石、卵石、砾石和砂泥质为主。残坡积物分布于沟谷两岸坡麓及山脊地带,出露面积广,厚度一般小于3米,下部为岩屑,上部为腐殖土。泥石流堆积物在泥石流沟口向下游呈扇状展布,堆积扇规模、厚度以及地面坡度各不相同。
工布江达境内的岩浆岩主要出露于南部、北部地区,为喜山期、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侵入于石炭系与上二叠统地层中,呈不规则的长条状产出,出露面积1530平方千米,岩性为灰色或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块状构造,岩石表层弱—中等风化,总体较坚硬。
构造
工布江达县位于申错—九子拉—朗呷马断裂带与雅鲁藏布江申大断裂带之间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中部,境内发育的主要断裂与褶皱构造有6个。其中错高断层近东西向展布,延伸190千米,断层面北倾,破碎带发育断层角砾岩,北盘出露石炭系旁多群,南盘出露上二叠统地层,中段在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岗岩体中通过,断层性质为压性,并被色拉性质不明断层所截;通木错一白朗村断层东西向延伸近50千米,断面北倾,倾角40°;朗布朗村北逆断层呈近东西展布,延伸32.5千米,断面北倾,破碎带宽度200米,断层南部有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岗岩体出露;金达—加兴性质不明断层北东南西向展布,延伸长度40千米;色拉性质不明断层呈北北东向延伸近20千米,并将错高断层截断;工布江达复背斜的轴线展布于工布江达县南部至巴宜区百巴一带,近东西向延伸长85千米,由上二叠统地层组成,北翼北倾,南翼南倾,两翼倾角均较陡。
境内的新构造运动以间歇式上升为主,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型断裂复活并兼有控震活断层,造就了工布江达县峰峦叠嶂、高差悬殊、岩石破碎以及干支流发育差异大的地形地貌特征。 工布江达县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的过渡地带,南以冈底斯山脉东延地段郭喀拉日居为界,北以念青唐古拉山脉为界,山脉、河谷呈近东西向展布,境内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属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地势总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变化特征,全境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1700—2000米,深切割地段相对高差达2000米以上,西部相对高差较小,但绝对高程大,具有高山剥蚀地貌特征。
工布江达县全境大致可划分为山地与谷地两种地貌类型。
山地占总面积的80%左右,在县域北部、西部和南部广泛分布,绝对高程在3900米以上,北部山峰海拔大多在5400米以上,南部山峰海拔都在5100米以上。山体岩石主要由花岗岩、砂板岩、碳酸盐岩等构成,多数山岭山势陡峻、基岩裸露,局部发育残坡积物。海拔5000米以上的分水岭地带,大多常年冰雪覆盖,冰川槽谷、冰斗、冰川湖等冰蚀地貌发育。在同一山脉的南北两侧,因为南坡气温偏高,冰雪消融快,故风化剥蚀强度大于北坡,导致南坡沟谷纵坡降一般比北坡大。海拔5000米以下地区在地表水强烈的底蚀作用下,大多形成深切的沟谷,局部发育宽谷和盆地,境内共有大小山沟824条。
谷地主要分布在尼洋河及其日翁、娘蒲曲、错曲、司马朗曲等支流沿岸地带。谷地海拔3300—3900米,按地貌形态与物质组成又可划分为河床、高漫滩和Ⅰ级、Ⅱ级阶地,谷地两岸支沟口大多发育有洪积扇,堆积物以卵砾石土、碎石土和亚砂土为主。 工布江达县境内水系发育,支沟众多,河流总长度1792千米,河网密度0.04千米/平方千米。河流水量丰沛,流域内植被覆盖度较高,泥沙含量较小,水质优于Ⅱ类水标准。
县境位于雅鲁藏布江Ⅰ级支流尼洋河(尼洋曲、江达河)中上游地段,属雅鲁藏布江流域。尼洋河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的俄鲁多错,是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河流自源头向东流出,经松多至加兴转向东北流向,通过金达、太昭绕一个较大的弧形后,在县城复向东流。平均流量118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991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4.3立方米/秒。尼洋河上游段(源头至工布江达县城)长137千米,从海拔5210米降到3430米,落差1780米,河谷表现为起伏地形,阶地发育。中游段(工布江达县至林芝市区)长136千米,海拔高程从3430米下降到3000米,落差430米;河谷宽1—3千米,呈现宽谷地貌;谷地内一级阶地发育,高出水面3—5米,二级阶地小范围零星出现,在干支流汇口处可见三、四级阶地;尼洋河较大支流集中于此段。尼洋河支流很多,境内较大支流有巴河、朱拉曲、巴朗曲、娘曲、洞中弄等。 巴河位于县域东南部,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南麓,西南流入尼洋河,全长101千米,流域面积414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39立方米/秒,自然落差770米。 朱拉曲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南山地,西南流经嘉黎县北部和工布江达县朱拉、雪卡等乡镇,至朗嘎注入干流,全长97千米,流域面积1753平方千米,平均流量58.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734米。河道弯曲,河谷深切。支流多发育于干流左岸。主要支流有扎拉曲等。 巴朗曲源出县域北部山区,西南流折向南流,在百巴附近注入干流,全长62千米,流域面积1687平方千米,平均流量56.2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170米。水系发育,主要支流有吉普曲、司马朗曲等。 娘曲位于县域东部,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南侧,西南流经娘蒲至太昭镇注入干流,全长87千米,流域面积1824平方千米,平均流量60.7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365米。 洞中弄源出县域东南部山区,北流折向西北流,在鹿马岭注入干流,全长约47千米,流域面积317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0.6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30米。 此外,境内还发育大小湖泊461个,温泉11个。最大湖泊错高湖(又名巴松错、巴松措)位于县城以东80千米的错高乡高山峡谷地带,是西藏东部典型的冰川堰塞湖,湖面海拔3469米,湖泊面积26平方千米,呈新月状,长15千米,宽3千米,湖水平均深度60.15米。 工布江达县境内的植被因地形、气候的影响,植被类型有东西向水平变化和等高环状垂直分布的规律。
水平分布方面,东部仲萨、雪卡、错高、朱拉是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被,树种有高山松、高山栎、云杉、冷杉、桦树、落叶松等,林旁和水系两边有杨树,阴坡乔木林中悬挂有松罗。中部工布江达、江达、娘蒲、金达等乡镇以灌木林为主,局部分布乔木林,树种有高山栎、桦树、大萼杜鹃、榆树、隐脉杜鹃等。西部加兴乡以灌木林和灌丛草甸为主,植被低矮,灌丛树种以高山柳、隐脉杜鹃、雪丛杜鹃为主,草本以蒿草类和圆穗蓼、萎陵菜为主。
植被垂直分布方面,县域东部海拔3300—3700米为天然针阔混交林,阳坡以高山栎、高山松为主,阴坡以桦树、云杉、榆树为主,海拔3700—4200米为云杉林,4200—4500米系冷杉林带,4500—4700米为灌丛林带,海拔4700—5200米以高寒草甸类植被为主。牧草种类有高山蒿草、苔草、长芒草、圆穗蓼、翻白草、狼毒、独一味等。县域中部尼洋河南坡以桦树林为主,海拔3700米以下至河谷底部为小灌木及山地草甸类植被,主要植物有水枸子、峨嵋蔷薇、绣绒菊、岩生忍冬、苔草、蒿草等;海拔3700—4200米以桦树林为主,伴有少量高山栎;4200—4500米以大萼杜鹃、隐脉杜鹃、高山柳为主;4500米以上为雪丛杜鹃、高山蒿草等灌丛草甸类植被。尼洋河北坡主要以高山栎为主,海拔3700米至河谷底部为高山栎幼林,伴生水枸子、岩生忍冬、峨嵋蔷薇等小灌木;3700—4200米为高山栎密灌;4200米以上出现高山柳、雪丛杜鹃、高山蒿草、大花蒿草为主的亚高山灌丛草甸。县域西部河谷农地以上为灌丛林与灌丛草甸交替分布,灌丛有隐脉杜鹃、高山柳,伴生低矮圆柏,4400—4500米是雪丛杜鹃、高山柳、高山蒿草等为主体的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 土壤分布
由于工布江达县处于高原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向半湿润气候过渡地带,植被群落从东到西截然不同,土壤水平分布也存在许多变化,森林线下的同一海拔高度从东到西出现棕壤和淋溶褐土两个亚类。在同一海拔高度由于水热条件和植被的分异,可出现亚高山草甸土和淋溶褐土,东部亚高山草甸土的海拔高度比西部较高。高山寒漠土只分布在西部海拔5200米以上的山脊,而东部同样高度的山地无此类土壤。因气候条件的影响,东西两地的土壤垂直分布特点有所不同,西部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褐土,东部山地为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棕壤。
土壤类型
工布江达县境内的土壤分为8个大类。高山寒漠土面积5974716.9亩,分布于县域西部海拔5200—5600米的分水岭脊线或古冰川冰碛台地上,成土年龄短,土层浅薄,土体内多角状碎石,属A、C型粗骨土,土壤湿度大,植被稀少;高山草甸土面积5367488.3亩,分布在海拔4800—5200米高山区,加兴、仲萨、娘蒲分布较多,分为高山草甸土、高山灌丛草甸土2个亚类;亚高山草甸土面积3016369.5亩,包含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两个亚类,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加兴区面积较多;褐土面积169124.8亩,只有淋溶褐土一个亚类,主要分布在海拔在3300—4100米之间河流高阶地、洪积台地和山地的下部;棕壤面积2882484.6亩,主要分布于县境东南部和西南部海拔3100—4200米之间,绝大部分为森林土壤,森林植被繁茂,包括棕壤和白浆化棕壤两个亚类;草甸土面积220854.7亩,分布于山沟谷地和低平河漫滩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有草甸化腐殖层,包括草甸土、沼泽草甸土和林灌草甸土三个亚类;潮土面积4491.7亩,主要分布于尼洋河河床一带,是20世纪60年代后开垦出来的农地土壤,有普通潮土一个亚类,石灰性潮土和非石灰性潮土两个土属;新积土面积79473.7亩,由近代非石灰性河流冲击物发育而成,主要分布于尼洋河河床附近一带,工布江达镇面积最大。
㈣ 电子水处理仪安装说明,哪个品牌好
电子水处理仪,又名电子除垢防垢仪。该设备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物,安装使用非常简单,可广泛用于锅炉、中央空调、换热设备、循环水系统、工业通用水处理设备等,对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的垢类均有明显的预防和清除效果
㈤ 工布江达县的行政区划
清代,在太昭设有塘汛、驿站,太昭等地事务主要由驻藏大臣衙门直接管理,其余地方事务主要由宗政府、寺庙、家族统治。今江达乡周围由江达宗管辖,今朱拉乡部分地方由朱拉寺管辖,今娘蒲乡由拉如寺、巴嘎寺管辖,今仲萨乡、工布江达镇部分地方由阿沛羚卡统治。
民国二年(1913年,藏历第十五饶迥水牛年),西藏地方政府全面推行宗豁制度,在工布江达境内设江达宗、雪卡宗,今朱拉、错高、雪卡由雪巴宗管辖,今江达、金达、加兴由江达宗管辖,今仲萨、工布江达镇由阿沛豁卡管辖。
1959年7月,江达宗辖5个区、19个乡,132个自然村;8月,设立雪巴县和太昭县。其中雪巴县辖雪卡、错高、朱拉、百巴、尼屋5个区;太昭县辖4个区、11个乡,133个自然村,分别为金达区(辖加兴乡、金达乡、下巴乡)、太昭区(辖太昭乡、拉如乡、金乡)、阿沛区(辖吉德乡、帮格乡、孜嘎乡)和仲萨区(辖嘎索梅乡、林则乡)。
1960年8月,阿沛区更名为峡龙区。工布江达县辖峡龙、太昭、仲萨、金达4个区。
1961年,太昭区更名为江达区,增设加兴区。工布江达县行政区划调整为5个区、19个乡、133个自然村。其中加兴区辖松多、白朗罗马、加兴3个乡,金达区辖中巴、金达、下巴、尼比4个乡,江达区辖金、太昭、拉如、吾岗4个乡,峡龙区辖吉德、峡龙、扎玛、朗嘎4个乡,仲萨区辖林则、结巴、拉岗、梅4个乡。
1962年,江达区的金乡划分为金乡、娘盖乡;加兴区划分为加兴乡、下巴唐乡。
1963年,金达区的下巴唐乡划为下巴乡、多青木乡;拉如乡迁出成立娘蒲区,辖拉如、布久、吾岗3个乡。工布江达县辖6个区、21个乡。
1964年7月,撤销雪巴县,其所属雪卡、错高、朱拉三个区划归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县辖9个区、32个乡。
1965年5月,朱拉区的柳四朗乡、吉木雄乡合并为朱拉乡。
1970年底,工布江达县建立32个人民公社,129个生产队;其中牧业公社2个,其中牧业队12个。 1973年工布江达县行政区划区所辖公社所辖大队加兴区加兴公社吉朗、加兴、下巴唐、学朗、西朗、拉布朗罗马林公社白朗、罗马林松多公社一队、二队、三队金达区金达公社金达、查布、千木、杰麦中巴公社得、色江娘、只布、达青、拉荣(牧)、仲荣(牧)下巴公社强洛、朗沙、仲堆、甲龙多青木公社(牧)一队、二队、三队尼比公社桑生、雪、仲村、尼比、旁江达区江达公社江达、公中、米吉、昂巴宗娘盖公社皮康、娘盖、俄路岗、巴村金公社唐顶、金、帮嘎岗、朗麦娘蒲区拉如公社拉如、江举、帮昂布久公社通果、峡沙、米瑞、古觉吾岗公社(牧)措朗、吾朗、岗朗、吉朗峡龙区朗嘎公社朗嘎、结定、娘当、孜嘎、西日扎玛公社帮格、扎玛、拉果旁、拉龙峡龙公社仲、嘎旦、峡龙、结定、达巴莎、帕朗莎仲萨区林则公社林则、帮达、杰巴那岗公社仲萨、那岗、比久青梅公社贡巴、梅、巴雄(牧)、阿布朗(牧)结强公社结、恰那、牧业三队雪卡区东玛公社嘎拉、甲热、东玛、拉如、木巴、措久雪卡公社雪卡、孜木宗、连巴仲当公社得吉、仲当巴河公社许巴、丁当、帮久、嘎让、巴河、欧巴朱拉区朱拉公社吉木雄、扎朗、白拉、比里、赛龙扎堆公社扎堆、邦、布如朗达公社色章、朗达一队、朗达二队嘎当公社嘎当、岗登、富、崩嘎错高区结巴公社结巴一队、结巴二队、罗扎拉公社扎拉一队、扎拉二队、久巴错高公社错高一队、错高二队、麦措木1983年,确定4个区6个人民公社19个生产队(加兴区罗马林公社的罗马林一队、二队、三队(白朗)、四队(加色);下巴唐公社的拉让队、下巴唐队、西朗队、学朗队和吉朗队;娘蒲区布久公社的古觉队、通果队、峡沙队;拉如公社的拉如队、帮昂队;朱拉区嘎当公社的四队(巴)、五队(崩嘎);错高区结巴公社的一队、二队、三队)为半农半牧生产队。
1984年10—12月,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恢复乡、行政村建制。
1986年2月,工布江达县辖9个区、26个乡、128个行政村、186个自然村;12月,撤销9个区,在原区的基础上建起9个乡,实行县辖乡、乡辖村体制。
1999年12月,撤销雪卡乡,设立巴河镇;撤销峡龙乡,设立工布江达镇;撤销金达乡,设立金达镇。工布江达县辖3个镇、6个乡,128个行政村。 截至2013年,工布江达县辖3个镇、6个乡,1个社区、79个行政村。
乡镇所辖村居工布江达镇果林卡社区、结底岗村、达帕莎村、阿沛村、卓木村、宾格村、拉古旁村、扎玛村、孜嘎村、结定村、娘当村 金达镇多其木村、峡索村、强洛村、朗色村、新生村、加龙村、仲荣村、拉荣村、达金村、德村、金达村、扎布村、嘎木村、色江娘村、仲村、旁村巴河镇秀巴村、仲当村、堆果村、雪卡村、孜木宗村、东玛村、拉如村、朗色村、邦久村、叮当村错高乡错久村、杂拉村、错高村、结巴村、罗池村 朱拉乡柳四朗村、扎热村、吉木雄村、扎堆村、四章村、崩嘎村、嘎唐村、坝村、波村仲莎乡林则村、那岗村、仲莎村、麦巴村、翁布朗村、巴朗村、结牧村 江达乡昂巴宗村、米吉村、皮康村、朗村、吾路岗村、太昭村、唐丁村、帮嘎岗村娘蒲乡拉如村、尼木纳村、朝纳村、同吉村、岗纳村、吾纳村、米瑞村加兴乡松多村、白朗村、罗玛林村、西朗村、下巴塘村、吉朗村、加兴村
㈥ 电子水处理器装在什么位置
首先要明白它的工作原理,电子水处理技术,是通过高频电磁场、高压静电或低压电场的作用,使溶解在水中的正负离子(垢分子)被水分子包围,通过磁场、电场作用,降低离子间引力,减少有效碰撞次数,使带电离子结晶习性发生改变,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下面介绍点安装重点吧
1.垂直安装。 2.设备至较大容量电器(>20KW)的最小间距为5~6m,如无法满足时,则应在中间设置屏蔽接地装置。 3.设备可装在系统总干管上,宜靠近冷冻机组,应设旁通管。 4.重视排污,排污量为0.5%~1.0%,当处理水量为中等以上时,应设旁滤水处理。
其他的还有一些要求,相较来说不是过于重要的
㈦ (二十)西藏工布江达县亚贵拉铅锌银矿普查实物地质资料
西藏工布江达县亚贵拉铅锌银矿普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1月29日下达的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项目。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充分收集区内地质、矿产、物化探等资料基础上,采用地质、物化探及探矿工程等综合方法手段对矿区开展普查评价。通过1∶1万地质草测,大致查明铅锌银成矿地质条件,并大致了解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特征等开采技术条件;通过1∶5000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1∶5000激电中梯剖面测量,确定矿化体(带)分布范围;通过稀疏取样工程,大致控制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等特征,并总结矿区找矿标志;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并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探求资源量。
1.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简介
(1)地质概况
矿区处于龙马拉-亚贵拉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东部,门巴-多其木断裂北侧。区内地层仅出露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2)矿床成因
区内成矿作用具长期性、多期性,是由热水沉积作用与多期构造改造及岩浆热液活动相互叠加富集而成,成矿作用应以热水沉积作用为主,矿床初步成因分析认为成因类型可能为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银钼矿床。
(3)矿石类型
根据赋矿岩石种类区内矿石自然类型可划分为矽卡岩型铅锌矿石和碎裂变石英砂岩型铅锌矿石两种,其中矽卡岩型铅锌矿石是区内的主要矿石类型,占矿石量的85% 左右,且矿石含量高、质量好。
根据赋矿岩石物质成分矿石自然类型为矽卡岩型铅锌矿石,可进一步划分为透辉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绿帘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4种类型。由于岩浆热液叠加改造,致使区内铅锌矿体含量普遍较高。其中石榴透辉矽卡岩型和矽卡岩化碎裂大理岩型铅锌矿石矿化相对较好。
(4)矿体特征
区内矿体均分布于矿区中部,产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第二岩性段或石英斑岩脉中,总体上呈近平行展布,呈层状、似层状或脉状产出,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偏西,倾角一般为60°~70°,局部较陡,在70°以上。矿体形态较简单,沿走向、倾向连续性较好,延伸稳定,局部具膨胀收缩及分支复合,矿体长85~1582 m 不等,平均厚1.91~7.97 m。
亚贵拉矿段M1、M4、M6矿体和扎哇矿段ZM2为区内的主要矿体,其中M1、M4铅锌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Ⅰ号矿化带西部,赋存于矿区第二岩性段中下部的碎裂大理岩中,并受近东西向的断裂破碎带控制,二者近平行产出,相距约30~60 m。含矿岩石均为矽卡岩化碎裂大理岩或矽卡岩,矿体围岩主要为碎裂大理岩和大理岩;M6、ZM2铅锌矿体均分布于Ⅱ号矿化带中部,赋存于第二岩性段中上部变石英砂岩与大理岩岩性转换部位,并受大理岩控制。含矿岩石主要为矽卡岩,局部为碎裂变石英砂岩,矿体围岩主要为大理岩和变石英砂岩。在M6、ZM2铅锌矿体之间沿走向延伸部位地表局部见有铅锌矿转石,激电测量极化率高值点及遥感羟基蚀变、铁染蚀变异常也均沿该部位分布,说明二者沿走向可以连接,应为同一条矿体。
2.项目成果进展与实物资料情况
1)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本次工作,矿区目前共发现铅锌矿体13个、钼矿体1个。2008~2009年度重点对亚贵拉矿段M1、M4、M6铅锌矿体用钻探工程进行了深部验证,并对新发现的M5、M11、M12铅锌矿体用槽探工程进行了地表追索揭露。使区内主要矿体工程控制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新发现的M11 铅锌矿体厚度大、含量高,具进一步工作价值。
2)2008~2009年本次工作在亚贵拉矿区共施工完成槽探工程8个,施工完成钻孔10个,并对企业介入后施工的大部分钻孔、坑道进行了编录取样和资料收集,目前亚贵拉矿段M1、M4、M6 铅锌矿体工程控制程度基本达到详查要求。本次工作已完成工程除M5 TC1、TC12-1探槽和ZK1202、ZK2008钻孔未见矿外,其他工程均见矿。
3)通过工作,在28线以西基本查明了区内主要铅锌矿体均赋存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变凝灰质石英砂岩与大理岩岩性转换部位或石英斑岩的接触带附近,钼矿体赋存于石英斑岩脉及其上盘的变石英砂岩中,成因上与燕山晚期岩浆岩关系密切。
3.实物资料采集工作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咨询地质专家,并且经河南省地调院有关专家推荐,选取钻孔ZK308、ZK408、ZK603岩心入选国家实物资料库。
ZK308钻孔,进尺396.85m,揭露4层铅锌矿化层、1层辉钼矿化层。孔内可见变石英砂岩、大理岩、矽卡岩、石英斑岩、石英脉、花岗斑岩等,铅锌矿主要赋存于石英斑岩中,辉外矿赋存于细粒变石英砂岩中。铅锌矿化层的主要矿石矿物有磁黄铁矿、黄铁矿、铅锌矿,脉石矿物有方解石和石英等,金属矿结构为自形-半自形中粗粒晶结构,块状、团粒状、细脉状及浸染状构造。
ZK408钻孔,进尺557.31m,揭露9层铅锌矿化层。孔内可见石英斑岩、矿化石英斑岩、泥质粉砂岩、硅化大理岩、矿化大理岩、矿化矽卡岩、矽卡岩、变石英砂岩等。矿化体赋存于石英斑岩、大理岩、矽卡岩中,主要金属矿化为磁黄铁矿化、黄铁矿化、铅锌矿化,具浸染状、块状构造,斑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
ZK603钻孔,进尺577.32m,揭露7层铅锌矿化层,孔内可见变石英砂岩、变泥质粉砂岩、砂质板岩、碎裂大理岩、石英斑岩、矽卡岩等。矿化体赋存于矽卡岩、变石英斑岩、大理岩中,主要矿化为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矿石具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
4.相关资料
1)西藏工布江达县亚贵拉铅锌矿区地形地质及工程位置图;
2)亚贵拉铅锌矿区3勘探线剖面图;
3)亚贵拉铅锌矿区4勘探线剖面图;
4)亚贵拉铅锌矿区6勘探线剖面图;
5)亚贵拉铅锌矿区ZK308钻孔柱状图;
6)亚贵拉铅锌矿区ZK408钻孔柱状图;
7)亚贵拉铅锌矿区ZK603钻孔柱状图;
8)ZK308钻孔原始地质记录本;
9)ZK408钻孔原始地质记录本;
10)ZK603钻孔原始地质记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