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水处理
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
2.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包气带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
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仅限于地下水,水库水等自然界中能见到的水源的水,未经过任何人工的净化处理。
4.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pH=-lg[H+]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5.总碱度: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6.酚酞碱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8.2~8.4)。
7.甲基橙碱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3.1~4.4)。
8.总酸度: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9.总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离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总含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10.暂时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这种硬度称为碳酸盐硬度,亦称暂时硬度。
11.永久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盐类物质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也不能去除,这种硬度称为非碳酸盐硬度,亦称永久硬度。
12.溶解物:以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剂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点几到几个纳米,肉眼不可见,也无丁达尔现象,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
13.胶体:若干分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粒子团,大小通常在几十纳米至几十微米,肉眼不可见,但是,会发生丁达尔现象。小的胶体粒子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大的可以看到。
14.悬浮物: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肉眼可见的小颗粒,大小通常在几十微米以上。用光学显微镜可以清楚看到,悬浮物颗粒较长时间静置可以沉淀。
15.总含盐量:水中离子总量称为总含盐量,由水质全分析所得到的全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量相加而得,单位用mg/L(过去也用PPM)表示。
16.浊度:也称浑浊度。从技术的意义讲,浊度是用来反映水中悬浮物含量的一个水质替代参数。水中主要的悬浮物,一般也就是泥土。以1L蒸馏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硅作为标准浊度的单位,表示为1PPm。
17.总溶解固体:TDS,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
18.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在水温一定的情况下,水的电阻值R大小与电极的垂直截面积F成反比,与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正比。
19.电导:水的导电能力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度S(或称电导)。
20.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21.电阻率: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立方体水的相对两侧面间的电阻,其单位为欧姆*厘米(Ω*CM),一般是表示高纯水水质的参数。
22.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23.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一般为1.0-10.0μs/cm,电阻率(25℃)0.1-1000000Ω.cm,含盐量为1.5mg/L。
24.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0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一般为:1.0—0.1μs/cm,电阻率1.0--1000000Ω.cm。含盐量<1mg/l。
25.超纯水:是指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不离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一般为O.1—0.055μs/cm,电阻率(25℃)>10×1000000Ω.cm,含盐量<0.1mg/l。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为0.05μs/cm,电阻率(25℃)为18.3×1000000μs/cm。
26.除氧水:也称脱氧水,脱除水中的溶解氧,一般用于锅炉用水。
27.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剂中的可交换基团与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离子交换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28.阳树脂:具有酸性基团。在水溶液中酸性基团可以电离生成H+,可以与水中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29.阴树脂:含有碱性基团他们在水溶液中电离并与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30.惰性树脂:无活性基团,没有离子交换作用,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阴、阳树脂之间,用以隔开阴、阳树脂,避免阴、阳树脂在再生时的交叉污染,使再生更加完全。
31.微滤:MF又称微孔过滤,属于精密过滤。微滤能够过滤掉溶液中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
32.超滤:UF,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
33.纳滤:NF,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
34.渗透:渗透是水分子经半透膜扩散的现象。它由高水分子区域(即,低浓度溶液)渗入低水分子区域(即,高浓度溶液)。
35.渗透压:对于两侧水溶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强称为渗透压。
36.反渗透:RO,反渗透就是通过人工加压将水从浓溶液中压到低浓度溶液中,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
36.渗析:又称透析。一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操作,利用膜对溶质的选择透过性,实现不同性质溶质的分离。
37.电渗析:ED,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如,离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
38.EDI: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
39.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率。
40.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除去总可溶性的杂质浓度的百分率,或通过纳滤膜脱除特定组份如二价离子或有机物的百分数。
41.透盐率:脱盐率的相反值,它是进水中溶解性的杂质成份透过膜的百分率。渗透液:经过膜系统产生的净化产水。
42.通量:以单位膜面积透过液的流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升(l/m2h)或每天每平方英尺加仑表示(gfd)。
43.产品水:净化后的水溶液,为反渗透或纳滤系统的产水。
44.浓水:没透过膜的那部分溶液,如反渗透或纳滤系统的浓缩水。
45.循环水: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称作冷却水系统。
46.直流冷却水系统:冷却水仅仅通过换热设备一次,用过后水就被排放掉。
47.敞开式循环水:以水冷却移走工艺介质或换热设备所散发的热量,然后,利用热水和空气直接接触时将一部分热水蒸发出去,而使大部分热水得到冷却后,再循环使用。
48.封闭式循环水系统:又称为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此系统中,冷却水用过后不是马上排放掉,而是回收再用。
49.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冷却方式。
50.布水器:回水通过布水器均匀分布到填料上。
51.填料:回水经过填料形成水膜,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2.收水器:回收部分蒸发水蒸汽中携带的液体水。
53.循环水量:指循环水系统上冷却塔的循环水量总和。n50保有水量:循环水系统内所有水容积的总和,等于水池容积及管道和水冷设备内水的容积总和。
54.补充水量:用来补充循环水系统中由于蒸发/排污/何飞溅的损失所需的水。
55.旁滤水量: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分流出部分水量按要求进行处理后,再返回系统的水量。
56.蒸发水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蒸发损失的水量。
57.排污水量:在确定的浓缩倍数条件下,需要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排放的水量。
58.风吹泄露损失水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风吹和泄露损失的水量。
59.补充水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补充所损失的水量。
60.浓缩倍数:循环冷却水的含盐浓度与补充水的含盐浓度之比值。
61.换热:物体间的热量交换称为换热。循环水换热有三种基本形式:热交换、对流换热、辐射换热、蒸发换热。
62.导热:直接接触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叫导热。
63.对流换热:在流体内,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主要由于流体的运动,使热流中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这种热量传递方式叫做对流换热。
64.辐射换热:高温物体的部分热能变为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到接收物体后,辐射能再转变为热能而被吸收,这种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叫做辐射换热。
65.蒸发换热:通过水分子蒸发时要带走汽化潜热的一种换热形式。
66.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冷却塔入口与水池出口之间水的温差。
67.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
68.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69.物理清洗:通过水的流速将管道内杂物清洗出管道。
70.化学清洗:通过药剂的作用,使金属换热器表面保持清洁及活化状态,为预膜做准备。
71.预膜:即,化学转化膜,是金属设备和管道表面防护层的一种类型,特别是酸洗和钝化合格后的管道,可利用预膜的方法加以保护。
72.缓蚀剂:抑制或延缓金属被腐蚀的处理过程。
73.阻垢剂:利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防止换热设备的受热面产生沉积物的处理过程。
74.氧化性杀菌剂:具有强烈氧化性的杀生剂,通常是一种强氧化剂,对水中的微生物的杀生作用强烈。
75.非氧化性杀菌剂:不是以氧化作用杀死微生物,而是以致毒作用于微生物的特殊部位,因而,它不受水中还原物质的影响。
76.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时消毒剂)中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
77.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78.化合性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
79.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
80.正磷:磷酸盐中的+5价的磷。
81.有机磷:是含碳-磷键的化合物或含有机基团的磷酸衍生物。
82.总铁:各种存在状态的铁,包含:所以铁元素。
83.总锌:各种存在状态的锌,就是包含所有锌元素的。
84.药剂停留时间:药剂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有效时间。
85.结垢:水中溶解的钙、镁碳酸氢盐受热分解,析出白色沉淀物,渐渐积累附着在容器上,叫结垢。
86.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87.生物粘泥:由微生物及其产生的粘液,与其他有机和无机杂质混在一起,粘着在物体表面的粘滞性物质。
88.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
89.市政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载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留的雨水。市政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90.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91.COD:化学需氧量,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通常记为COD。
92.BOD:地面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通常记为BOD,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93.BC比:表示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程度,0.1-0.25难生化,0.25-0.5可生化,>0.5易生化。
94.TOC: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或ppb。
95.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96.有机氮:与碳结合的含氮物质的总称,如,蛋白质、氨基酸、酰胺、尿素等。。。
97.凯氏氮:TKN,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98.硝态氮:NOxˉ,是指硝酸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硝酸跟与亚硝酸根之和。
99.总氮:TN,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100.总磷:TP,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101.次磷:以H2PO2ˉ形式存在的磷酸盐,正常化学除磷去除不了,需要转化为硫酸根才能去除。
102.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
103.格栅:用于去除水中漂浮物。
104.初沉池:又称一沉池,污水处理中用于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的构筑物。
105.调节池: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主要起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污水pH值、水温,有预曝气的调节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106.事故池:事故水收集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构筑物的一种,在处理化工、石化等一些工厂所排放的高浓度废水时,一般都会设置事故池。
107.隔油池: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08.气浮: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109.生化池:生化处理中细菌代谢所处的池子。
110.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
111.平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和出口分设在池长的两端。
112.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通过污泥自身重量沉淀。
113.幅流式沉淀池: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进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缓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出水渠。
114.污泥池:一般是用于盛放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的池子。
115.监测池:又称清水池,用于盛放处理过的污水。
116.凝聚: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俗称胶体脱稳。
117.絮凝:脱稳胶体互相聚结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
118.混凝:通过脱稳、絮凝形成大颗粒的絮凝物的两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凝聚和絮凝的总称
119.新陈代谢: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120.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121.丝状菌:结构为丝状的一类细菌。菌胶团的骨架。
122.自养菌:以无机碳源为碳源的细菌。
123.异养菌:以有机碳源为碳源的细菌。
124.厌氧环境:理论上厌氧是指没有分子氧,也没有硝态氮,但是,实际工作中不可能达到。工程上DO<0.2为厌氧,,
125.好氧环境:既有溶解氧又有硝态氮。工程上DO>0.5以上为好氧。
126.缺氧环境:是指没有分子氧有硝态氮。工程上DO在0.2~0.5为缺氧。
127.活性污泥法:通过菌胶团的吸附,代谢,泥水分离来实现的污水处理方法。
128.生物膜法: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129.水力停留时间:简写作HRT,水处理工艺名词,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
130.泥龄: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131.SV:30分钟沉降比,是指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沉淀30分钟后,则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L表示。因为,污泥沉降30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
132.MLSS:污泥浓度,1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
133.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134.RSS:回流污泥的污泥浓度。
135.SVI: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即:SVI=混合液30min静沉后污泥容积(mL)/污泥干重(g),即,SVI=SV30/MLSS。
136.内回流比:硝化液回流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r。
137.外回流比:又称污泥回流比,回流污泥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R。
138.接种:向生化处理的系统中投加活性污泥或者颗粒污泥的过程。
139.驯化:为使已培养成熟的粪便污水活性污泥逐步具有处理特定工业废水的能力的转化过程。
140.有机负荷: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
141.容积负荷: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去除的污染物重量。
142.冲击负荷:在污水处理运行当中,污泥量一般都会保持在一定水平,反应器(曝气池、厌氧反应器等)容积当然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进水水质发生很大变化(COD飙升或大幅下降),就会使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发生很大变化,对污泥微生物带来影响,就是所谓的冲击负荷。
143.ORP:氧化还原电位,是水溶液氧化还原能力的测量指标,其单位是mV。
144.DO: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145.曝气: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
146.充氧率:在废水处理中,曝气器对液体供氧的能力称为充氧能力,以kg/(m3˙h)计[10℃或20℃,101.3kPa)。每千瓦小时内液体的充氧能力称为充氧效率。
147.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均匀地推进流动,废水从池首端进入,从池尾端流出,前段液流与后段液流不发生混合。
148.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
149.镜检:显微镜检查的简称。就是将待检标本取样、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判断。
150.原生生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151.后生生物:除原生动物外所有其他动物的总称(后生动物亚界)。
152.非丝状菌膨胀:由于菌胶团细菌体内大量累积高粘性物质(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脱氧核糖等形成的多类糖)而引起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153.丝状菌膨胀:由于活性污泥中大量丝状菌的繁殖而引起的污泥丝状菌膨胀。
154.过氧化:微生物在氧气充足而营养不足也就是污水中碳源等不足时自身继续氧化反应。
155.外源呼吸: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利用外界供给的能源进行呼吸代谢叫外源性呼吸。
156.内源呼吸:如果外界没有供给能源,而是利用自身内部储存的能源物质进行呼吸代谢叫做内源呼吸。
157.老化:因为,泥龄过长、长时间低负荷或者过氧化导致的污泥解体现象。
158.剩余污泥:是指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
159.氨化:是指含氮有机物如蛋白质、尿素等微生物分解而转变为氨的过程。
160.硝化: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161.反硝化:指细菌将硝酸盐(NO3−)中的氮(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氮气(N2)的生物化学过程。
短程硝化是指NH3生成亚硝酸根,不再生产硝酸根,而由亚硝酸根直接生成N2,称为短程反硝化。
163.同步硝化反硝化: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往往发生在同样的处理条件及同一处理空间内,因此,这些现象被称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164.厌氧氨氧化:即,在缺氧条件下由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为氮气的生物反应过程。
165.折点加氯:废水中的NH3-N可在适当之pH值,利用氯系的氧化剂(如,Cl2、NaOCl)使之氧化成氯胺(NH2Cl、NHCl2、NCl3)之后,再氧化分解成N2气体而达脱除之目的。
166.鸟粪石法:利用水中的镁离子、铵根离子、磷酸盐形成磷酸铵镁沉淀来去除氨氮及总磷的方法。
167.生物除磷:利用聚磷菌的过量吸磷特性来实现磷的去除的过程。
168.化学除磷:利用磷酸根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的原理来去除磷的过程。
169.气化除磷: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化氢的过程。
170.污泥干化: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
171.厌氧反应器:为厌氧处理技术而设置的专门反应器。
172.厌氧颗粒污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及其类似的反应器产生的颗粒状污泥,中空接近圆形,主要由无机沉淀物和胞外聚多糖构成,多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173.好氧颗粒污泥:是通过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下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状活性污泥。
174.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用膜来替代二沉池。
175.高级氧化: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来对污水中不能被普通氧化剂氧化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的过程。
176.羟基自由基: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从分子式上看是由氢氧根(OH-)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也就是氧化能力,氧化电位2.8v。是自然界中仅次于氟的氧化剂。
177.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178.噬盐菌:指具有特定的生理结构的,只在含盐环境中才能存活的一类细菌微生物。
179.中水回用:就是把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深度技术处理,去除各种杂质,去除污染水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某些重金属离子,进而消毒灭菌,其水体无色、无味、水质清澈透明,且达到或好于国家规定的杂用水标准(或相关规定),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或居民生活。
180.零排放:指工业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或者使用压滤机过滤出不溶于水的物质后循环使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
2. 水处理设备的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的区别
在水处理设备中原水在经过处理过后,如果是要达到饮用水
标准的话,那么肯定是会用到杀菌消毒的,目前在水处理这个行业用得最多的就是紫外线杀菌和臭氧杀菌,这两者一个是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杀菌,一个是在水中用臭氧,这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杀菌消毒,但是那种效果更好呢?对于这个技术性的问题,下面就对这两者产品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食品工业用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氧
所使用的水水质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有的必须在水质极限浓度标准备范转之内,甚至,根据用途的要求需达到无菌纯水,由于食品工业最终成品的种类和工厂的规模不同,情况也是各种各样的。如果不考虑整个操作过程的经济性和维护和管理问题,那么,在最终阶段采用0.22um或0.45um的薄膜过滤器(MF),有可能达到切实灭菌。
臭氧是强氧化剂。臭氧处理法是利用臭氧分解时,生成的新生态氧的氧化作用和分解能力。 无机物的氧化 A 金属离子的去除:除铁、除锰、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解;有害物质的去除:氰、NOx、SOx;亚硝酸等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改变 A 脱色;B 减少臭味;C 支除有机物的预处理;提高活性炭的吸咐性;D生物去除:杀菌,病例毒的非活化;E 淤泥的去除,F 有机物合成,维生素的制造;一般药品的制造有机物的完全氧化。
水的紫外线照射灭菌法不是在水中新加入任何不纯物,也不是使被处理的水发生任何化学变化,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存其设备之内完成灭菌过程。因此,紫外线杀菌方法大多适用于清洁的生产用水灭菌。在仪器工厂用水的微生物控制方面,与制品的质量恶化、腐败有关的菌种有芽孢菌属的一般细菌,野生酵母类、丝状菌类等。
臭氧处理法,除了灭菌作用以外,还有脱色、去臭,使难分解的物质变成容易分解的物质,絮凝作用的改善和提高净化能力等。因此,在工厂用水和处理方面,臭氧的应用范围很广,既可以用于处理原水系,生产用水,也可以处理排水,,但是,作为生产用水使用的来菌手段,,臭氧处理法的复合作用,在有的场合也并不受欢迎。 二 臭氧灭菌法
1 臭氧的灭菌机制和灭菌特性:臭氧分解生成氧和新生态氧。此种新生态氧作用于细菌和病毒等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反应在脂质(类脂化事合物)的双键。在进行这一作用时,细胞膜被破坏,而且SH酵素被破坏,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对于芽孢杆(Bacillus)菌细菌孢子,用浓度0.3-0.5mg/l的臭氧灭菌剂即可达到灭菌效果。乳酸菌对臭氧的抵抗力很弱。据报告,初始菌数2.3-5.6×109/ml,经臭氧处理30秒种,细菌大多数死去。 按饮用水标准进行的臭氧灭菌法,接触反应时间性为5-8分种,臭氧发生器出口处的臭氧浓度为0.4mg/l以上(注入率为2-3mg/l),大多数实例以上述条件为运行管理目标。如果在同样的系统内,将臭氧的注入率增加至5mg/l,根据实验结果,经过此种处理的水,一般来说,细菌是不能存活的。
臭氧的杀菌效果,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的细胞壁或细胞膜的差异迁成的。用臭氧处理芽杆菌属的细菌孢子和酵母,需要较长时间,但是,若增加臭氧浓度可使反应时间适当的缩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菌种确定臭氧的浓度和选定接触反应时间。
2 水的臭氧灭菌方法,不仅是一个灭菌装置,而应视为一个灭菌系统。为了建立这样一个系统,须注意事项。
A 臭氧原料的精制:除了借助荧光灯制造臭氧或冷藏库使用的小型臭氧机外,对于工业规模臭氧发生机,作为臭氧原料的空气精制除理,除尘、 除湿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用无声放电臭氧发生机产生臭氧的浓度, 以空气为原料时为1-3%,以氧为原料时,为2-6%,如果这个精制处理过程不充分,那么,有仅臭氧的生产效率低,而且原料中的不纯物原封不动地、一部分以氮的氧化物形式进入臭氧处理水理系统。
B 选用具有稳定的臭氧生产能力的臭氧发生机那座建议采用臭氧发生器。近年来,臭氧发生机的开发研制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市场上出售的臭氧发生器,各种类型都有,如无声放电式玻璃管式,同极板式,陶瓷表面放电式等,三菱电机,住友精密,富士电机等一流的制造厂商的制品,其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15G/H的小型机到40KG/H的大型机,均可于供臭氧原料的PSA制氧机配套,形成系列化产品。最近加入制造商行列的大手机械制造公司,推出了便携式臭氧机。
用于食品制造的生产用水的臭氧杀菌方法,最好采用纯氧或PSA氧浓缩器来供给臭氧原料。
C 水和臭氧的接触反应时间:臭氧注入量和接触反应时间,要根据作为杀菌对象的微生物的种类及目标灭菌率而定。可能是由于建造费用的关系,
D臭氧浓度的管理:为了使臭氧灭菌过程可靠的进行,监测臭氧注入浓度和臭氧溶解度是很重要的,要将他们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现在,除了高精度的连续式臭氧浓度测定器,价格低廉的手提式测定器也已研制出来,所以定期进行臭氧浓度测试,并采取补救措施也是必要的。在水的灭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将臭氧排到系统之外,所以必须进行除害处理,使排出的臭氧量在允许浓度之下。 三 紫外线照射杀菌法 1 紫外线杀菌机理和处理特性 波长200-290mm的紫外线,可透过细菌或病毒的细胞膜对控制着遗传现象和生物机能核酸(DNA)造成损伤,使它失支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杀菌的目地。
各种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因菌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根据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对象(含B.subtlis)进行的工厂试验结果表明,在照射量D10=mw.s/cm2时,杀菌率达到99.5%。为此,实际装置的设计照射量相当于D10×4,即50mw.s/cm2以上。
核酸(DNA)对于波长250-260mm的紫外线,有特别容易吸收的倾向。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波长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的缘故。按照要杀灭的微生物所需的紫外线照射量进行来菌处理,而又不使水质发生任何变化,在极短时间内进行一闪性灭菌,效果良好。而且,这种处理是在直管流通型的装置内完成的。
在紫外线杀菌方面,杀菌力的大小以相对于处理水时的紫外线照射量mw.s/cm2(紫外线照射强度[mw/cm2×时间])来表示。紫外线照射击量的大小与杀菌率的大小有相关关系。
3. 洛阳水处理设备哪家全
水处理设备是应用在反渗透系统之后,它利用模块两端电极使水中的带电离子移动,并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树脂膜,以加速离子移动去除,进而达到水的纯化,产水电阻率可达到15--18M。净淼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讲一下。
水处理设备主要有:家用水处理设备、工业水处理设备、纯净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中水回用设备、海水淡化设备、地下水处理设备、特殊水处理设备。
1、按照应用行业可以分为:
纯化水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称呼)
纯水设备、超纯水海水泵(直饮水、工业生产、光伏、电子、光学)
污水处理设备(工程、生产等)
煤矿水处理设备、地下水处理设备(统称)
2、按照水处理水质可分为:
自来水处理设备、纯净水设备(也叫纯水设备)、超纯水设备(包含纯化水设备)
3、按照制备工艺可分为:
过滤设备、反渗透设备、电去离子水设备、去离子水设备
根据水处理设备网标准,一般水处理设备(不包括自来水设备设备)包括以下几个系统: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杀菌消毒系统。
4. 化学预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有哪些作用
我国城市自来水水质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多数水源的原水水质相对较低、污染严重、水中浊度和色度及有机物浓度偏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水厂仍然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某些特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难以充分适应不断变化的水质。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长期欠缺,加上工程投资大、运行管理费用高,因而我国的污水处理率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对于微污染水(含有微量污染物的水)的净化处理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制约饮用水处理领域的科技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工艺理论与技术;(2)水中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嗅味、藻毒素等)的强化处理技术;(3)水处理过程副产物的去除与控制技术;(4)常规水处理的强化技术;(5)高效消毒技术等。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大,但难于去除。特别是高稳定性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如卤代有机物、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对人体危害较大。传统给水处理工艺对这些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迫切需要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微污染物去除技术。水中藻类一般带负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难于混凝,严重地影响给水处理效果;藻类比重小,沉淀效果差;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嗅味,对水的感官性状产生直接影响;某些藻类尺寸很小,可穿透滤池进入到给水管网中,影响管网内水质;藻类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在后续消毒过程中与氯作用生成多种有害副产物,增加水的致突变活性;某些藻类(如蓝藻)能产生藻毒素,对人体和动物构成威胁,其中有些藻毒素是肝毒素和神经毒素。此外,藻类会粘附在滤料表面,使滤池过滤周期显著缩短,造成滤池频繁反冲洗;有机成分对胶体产生严重保护作用,影响混凝效果,导致耗药量显著增加,水中铝的剩余浓度升高。水处理过程中引入的一些副产物(如聚丙烯酰胺中的单体等),也会对饮用水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卤代有机副产物对人体危害较大,是饮用水中重点控制的副产物。特别是传统的预氯化工艺,高浓度的氯与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直接作用,生成的氯化消毒副产物浓度会更高。消毒一直是给水处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消毒效果不佳将造成流行病爆发,特别是甲第虫、隐孢子虫等致病原生动物的灭活,是目前消毒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过低,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有必要动态地、及时地、科学地对饮用水水质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并及时地对标准作出补充。一般除污染工艺设备投资较大,由于受资金限制,难以大规模地采用昂贵的除污染工艺,这也是目前我国饮用水质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急迫需要研究与发展适合我国国情、易于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安全与优质饮用水处理技术。 我国饮用水源污染严重,但绝大多数城市水厂采用的是传统的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其主要功能是除浊、除色和杀菌,对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有限。国内外近些年来发展了一些受污染水的净化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吸附法、氧化法、生物法、膜法等几大类方法。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较早地被应用于生产的除微污染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粒状活性炭的使用通过活性炭滤床实现,将其置于砂滤后或者取代现有砂滤床。受污染的水经过活性炭滤床后,有机污染物被截留在活性炭滤床中。但由于我国水源污染较重,活性炭使用不久便饱和、失效,水体污染严重时活性炭只能运行几周时间。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可以通过再生得到恢复,但更换活性炭频繁、再生费用很高。粉末活性炭在应用中基建与设备投资较低,使用灵活方便。但活性炭难以回收,使用过程中运行费用较大,仅在污染严重时期使用。近些年来,人们将粉末活性炭预涂到某些载体上,提高了粉末活性炭利用率,也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粉状活性炭在运行过程中可逐渐地形成生物活性炭,微生物不断对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从而可以有效地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周期。预氧化可以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延长活性炭使用周期。氧化工艺氧化除污染方法是利用强氧化剂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工艺一般除污染效果好、适应面广,应用得相对较多。目前能够用于给水处理的氧化剂主要有氯、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臭氧,它们在标准状态下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1.36V、1.50V、1.69V、1.77V和2.07V。显然,臭氧在可用于给水处理的几种氧化剂中具有最高的氧化还原电位(氧化电位+2.07 V),因而具有最强的氧化性,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强,目前已被发达国家较多地应用于给水处理中。臭氧能使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氧化破坏,但仅能使水中含有不饱和键或者部分芳香类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相当多的稳定性有机污染物(如农药、卤代有机物和硝基化合物等)难以被氧化分解。虽然臭氧氧化技穿范扁既壮焕憋唯铂沥术在我国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但由于投资很大、运行管理费用很高,在我国一直难以推广应用。 “八五”期间,我国开展了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研究,投资相对较小,已在多个水厂和净水设施中应用。过氧化氢除污染能力很低,但与二价铁联用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能力,由于在给水处理中难以进行pH调整,因而过氧化氢的应用受到限制。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消毒能力,但与有机物氧化时被还原成亚氯酸根,后者对红血球有破坏作用。氯对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长期以来被用做给水处理的预氧化剂,但由于氯与原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作用,生成一些列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卤代有机物,因而预氯化逐渐地受到各国的限制。建设部在“九五”期间研究了化学预氧化除污染技术,对比了各种化学预氧化技术的相对除污染效能,发现某些化学预氧化复合技术对于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有良好的效果。我国部分高校对光化学氧化除污染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一般可应用于小型净水设施,但在大规模水厂中应用设备投资较大。生物预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是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之前或在处理过程中,利用微生物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代谢分解,使之无机化。“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国对各种生物预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工作,表明对于可生化性较高的水,生物预处理能够显著地去除水中氨氮,对有机污染物有一定去除效果。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已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当水中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较强时,可明显地提高水质;但对于受工业废水污染、可生化性较低的原水,生物预处理除污染效率较低。生物预处理对于北方地区,特别对于低温水的处理效果有限,由于微生物活性较低,需要停留时间较长,因而设备投资较大。膜技术膜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给水处理工艺。膜在除污染中的作用是通过其很小的孔径将水中有机物分子截留到膜的一侧,从水相中去除。具有除污染作用的膜主要有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目前膜处理技术设备投资大,膜更换费用较高,一般只用于小规模的净水设施,难以应用于大规模水厂。此外,膜过滤在去除水中有害成分(微污染物)的同时,还将水中无机离子去除(如反渗透),长期饮用高纯水并不利于身体健康。总之,目前国内外在受污染水处理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能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从而经济有效地提高饮用水水质的新技术与设备还仍然有限。特别缺乏具有高效低耗等特征易于在我国推广应用的除微污染技术与设备。我国在“八五”和“九五”期间主要是针对单项除微污染技术进行研究,但对于除微污染集成技术与成套设备的研究尚较薄弱。由于我国饮用水源普遍受到污染,对受污染水源水的净化处理集成技术与成套设备在我国具有相当大的潜在市场,是我国水工业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问鱼 很高兴为你解答。
5. 工业水处理领域新技术
三明治”纳米复合物问世,可同时移除废水及土壤中的铬和镉 三维石墨烯管治污神器,光照两周污水变清 中一科一院宁波材料所利用正渗透膜研发便携式海水淡化器
6. 目前用于环境水处理领域的光催化剂主要种类有哪些
目前用于环境水处理领域的光催化剂主要种类有哪些
深度处理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活性炭吸附法与离子交换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而且易于自动控制,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化适应性强,因此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活性炭对分子量在500~3 000的有机物有十分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一般为70%~86.7%[1],可经济有效地去除嗅、色度、重金属、消毒副产物、氯化有机物、农药、放射性有机物等。
常用的活性炭主要有粉末活性炭(PAC)、颗粒活性炭(GAC)和生物活性碳(BAC)三大类。近年来,国外对PAC的研究较多,已经深入到对各种具体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的研究。淄博市引黄供水有限公司根据水污染的程度,在水处理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COD,过滤后水的色度能降底1~2度;臭味降低到0度[2]。GAC在国外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处理效果也较稳定,美国环保署(USEPA)饮用水标准的64项有机物指标中,有51项将GAC列为最有效技术[3]。
GAC处理工艺的缺点是基建和运行费用较高,且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突发性污染适应性差。如何进一步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活性炭再生成本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BAC可以发挥生化和物化处理的协同作用,从而延长活性炭的工作周期,大大提高处理效率,改善出水水质。不足之处在于活性炭微孔极易被阻塞、进水水质的pH 适用范围窄、抗冲击负荷差等。目前,欧洲应用BAC技术的水厂已发展到70个以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对水进行深度处理[4]。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三厂采用BAC技术,既节省了新鲜水的补充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体污染,降低生产成本,还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5]。今后的研究重点是降低投资成本和增加各种预处理措施与BAC联用,提高处理效果。
1.2 膜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6,7]。它的最大特点是分离过程中不伴随有相的变化,仅靠一定的压力作为驱动力就能获得很高的分离效果,是一种非常节省能源的分离技术。
微滤可以除去细菌、病毒和寄生生物等,还可以降低水中的磷酸盐含量。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微滤膜对SBR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满足了景观、冲洗路面和冲厕等市政杂用和生活杂用的需求[8]。
超滤用于去除大分子,对二级出水的COD和BOD去除率大于50%。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采用超滤法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产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回用污水用于洗车,每年可节约用水4 700 m3[9]。
反渗透用于降低矿化度和去除总溶解固体,对二级出水的脱盐率达到90%以上,COD和BOD的去除率在85%左右,细菌去除率90%以上[10]。缅甸某电厂采用反渗透膜和电除盐联用技术,用于锅炉补给水。经反渗透处理的水,能去除绝大部分的无机盐、有机物和微生物[11]。
纳滤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其操作压力通常为0.5~1.0 MPa,纳滤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离子选择性,它对二价离子的去除率高达95%以上,一价离子的去除率较低,为40%~80%[12]。潘巧明等人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纳滤膜集成技术处理糖蜜制酒精废水取得了较好结果,出水COD小于100 mg/L,废水回用率大于80%[13]。
我国的膜技术在深度处理领域的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制造高强度、长寿命、抗污染、高通量的膜材料,着重解决膜污染、浓差极化及清洗等关键问题。
1.3 高级氧化法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种类多、危害大,有些污染物难以生物降解且对生化反应有抑制和毒害作用。而高级氧化法在反应中产生活性极强的自由基(如•OH等),使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易降解小分子物质,甚至直接生成CO2和H2O,达到无害化目的。
1.3.1 湿式氧化法
湿式氧化法(WAO)是在高温(150~350 ℃)、高压(0.5~20 MPa)下利用O2或空气作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14]。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于2002年引进了WAO工艺,彻底解决了碱渣的后续治理和恶臭污染问题,而且运行成本低,氧化效率高[15]。
1.3.2 湿式催化氧化法
湿式催化氧化法(CWAO)是在传统的湿式氧化处理工艺中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使氧化反应能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和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也因此可减轻设备腐蚀、降低运行费用[16,17]。目前,建于昆明市的一套连续流动型CWAO工业实验装置,已经体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性[18]。
湿式催化氧化法的催化剂一般分为金属盐、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3类。目前,考虑经济性,应用最多的催化剂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如Cu、Fe、Ni、Co、Mn等及其盐类。采用固体催化剂还可避免催化剂的流失、二次污染的产生及资金的浪费。
1.3.3 超临界水氧化法
超临界水氧化法把温度和压力升高到水的临界点以上,该状态的水就称为超临界水。在此状态下水的密度、介电常数、粘度、扩散系数、电导率和溶剂化学性能都不同于普通水。较高的反应温度(400~600 ℃)和压力也使反应速率加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对有机物达到很高的破坏效率。
美国德克萨斯州哈灵顿首次大规模应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污泥,日处理量达9.8 t。系统运行证明其COD的去除率达到99.9%以上,污泥中的有机成分全部转化为CO2、H2O以及其他无害物质,且运行成本较低[19]。
1.3.4 光化学催化氧化法
目前研究较多的光化学催化氧化法主要分为Fenton试剂法、类Fenton试剂法和以TiO2为主体的氧化法。
Fenton试剂法由Fenton在20世纪发现,如今作为废水处理领域中有意义的研究方法重新被重视起来。Fenton试剂依靠H2O2和Fe2+盐生成•OH,对于废水处理来说,这种反应物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氧化体系,因为铁是很丰富且无毒的元素,而且H2O2也很容易操作,对环境也是安全的[20]。Fenton试剂能够破坏废水中诸如苯酚和除草剂等有毒化合物。目前国内对于Fenton试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很多,结果证明Fenton 试剂对于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非常好。另外,国内外的研究还证明,用Fenton试剂可有效地处理含油、醇、苯系物、硝基苯及酚等物质的废水。
类Fenton试剂法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处理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中极具应用潜力。该法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处理费用高,只适用于低浓度、少量废水的处理。将其作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方法,再与其他处理方法(如生物法、混凝法等)联用,则可以更好地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并拓宽该技术的应用范围。
光催化法是利用光照某些具有能带结构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如TiO2、ZnO、CdS、WO3等诱发强氧化自由基•OH,使许多难以实现的化学反应能在常规条件下进行。锐钛矿中形成的TiO2具有稳定性高、性能优良和成本低等特征。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最新研究是获得改良的(掺入其他成分)TiO2,改良后的TiO2具有更宽的吸收谱线和更高的量子产生率。
1.3.5 电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又称电化学燃烧,是环境电化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原理是在电极表面的电催化作用下或在由电场作用而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下使有机物氧化。除可将有机物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外,电化学氧化还可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工艺,将非生物相容性的物质经电化学转化后变为生物相容性物质。这种方法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低温下也可进行;设备相对较为简单,操作费用低,易于自动控制;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1.3.6 超声辐射降解法
超声辐射降解法主要源于液体在超声波辐射下产生空化气泡,它能吸收声能并在极短时间内崩溃释放能量,在其周围极小的空间范围内产生1 900~5 200 K的高温和超过50 MPa的高压。进入空化气泡的水分子可发生分解反应产生高氧化活性的•OH,诱发有机物降解;此外,在空化气泡表层的水分子则可以形成超临界水,有利于化学反应速度的提高。
超声波对含卤化物的脱卤、氧化效果显著,氯代苯酚、氯苯、CH2Cl2、CHCl3、CCl4等含氯有机物最终的降解产物为HCl、H2O、CO、CO2等。超声降解对硝基化合物的脱硝基也很有效。添加O3、H2O2、Fenton试剂等氧化剂将进一步增强超声降解效果。超声与其他氧化法的组合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如US/O3、US/H2O2、US/Fenton、US/光化学法。目前,超声辐射降解水体污染物的研究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1.3.7 辐射法
辐射法是利用高能射线(γ、χ射线)和电子束等对化合物的破坏作用所开发的污水辐射净化法。一般认为辐射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机理是由于水在高能辐射的作用下产生•OH、H2O2、•HO2等高活性粒子,再由这些高活性粒子诱发反应,使有害物质降解。
辐射法对有机物的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难题是用于产生高能粒子的装置昂贵、技术要求高,而且该法的能耗大、能量利用率较低;此外为避免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还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更多资料可登录易净水网查看。因此该法要投入运行,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
1.4 臭氧法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许多有机物或官能团发生反应,有效地改善水质。臭氧能氧化分解水中各种杂质所造成的色、嗅,其脱色效果比活性炭好;还能降低出水浊度,起到良好的絮凝作用,提高过滤滤速或者延长过滤周期。目前,由于国内的臭氧发生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所以运行费用过高,推广有难度。
7. 水处理设备的分类是什么
用于自来水处理。通常自来水中含有氯、钙、镁和其他金属离子。小型生活水处理设备的原理与工业纯水设备基本相同。水经过活性炭、石英砂过滤、软水器和反渗透膜处理后,水中的钙、镁和重金属离子在浓水中沉淀,水中保留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健康,是追求健康家庭的好选择。
与家用水处理设备相比,基本原理基本相同,后端水质也较高。除前端预处理系统和反渗透系统外,还设有杀菌消毒系统和电去离子系统。可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表面清洗、抛光、染料添加剂、清洗剂等。几乎所有的工业过程都使用这种设备。
制药系统中设有专用设备系统,蒸馏水设备称为蒸馏水装置,可从名称上判断;水处理行业称为多效蒸馏机;水处理工业用于蒸馏水的制备;所生产的蒸馏水可用于输液瓶的液体添加剂、各种光学仪器镜片的清洗等。
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类似工业有机废水,如纺织,啤酒,造纸,皮革,食品,化工等行业的有机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备的主要目的是处理生活污水和类似行业。处理有机废水后,重复使用水质要求,处理和利用废水。
8. 水处理设备有什么都有哪些设备
常用的水处理设备主要有:
过滤器设备
1、过滤器设备:
石英砂过滤器,锰砂过滤器,机械过滤器,碳钢过滤器等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袋式过滤器等高精度过滤器;软化水过滤器;
2、离子交换树脂设备:用来储存离子交换树脂,起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除盐,软化水等作用;
3、超滤设备:脱盐等作用,保障反渗透等后续设备进水水质;
4、反渗透设备:过滤水中的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脱盐脱硼等作用;
5、EDI电除盐设备:自动化电除盐设备,常用于电子半导体行业,生产超纯水等。
9. 电厂水处理主要有哪些
电厂水处理及其设备运行
天然水的分类及电厂水处理、运行常规水质分析、水处理材料、锅炉补给水处理、凝结水处理、循环水处理、水处理设备的自动控制、水处理设备的调试及设计
商品介绍: 最新电厂化学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与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实用手册 购买指南
最新电厂化学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与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实用手册简介:
天然水的分类及电厂水处理、运行常规水质分析、水处理材料、锅炉补给水处理、凝结水处理、循环水处理、水处理设备的自动控制、水处理设备的调试及设计
第一篇化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化学反应速度及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类型
第三章溶液
第四章水质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五章定量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六章滴定分析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第九章电导及电位分析法
第二篇电厂水处理及其设备运行
第一章天然水的分类及电厂水处理
第二章运行常规水质分析
第三章水处理材料
第四章锅炉补给水处理
第五章凝结水处理
第六章循环水处理
第七章水处理设备的自动控制
第八章水处理设备的调试及设计
第三篇电厂水化验及其设备运行
第一章水气分析测试
第二章炉内理化过程和水质调整
第三章锅炉的化学清洗与热力设备的停用保护
第四章水气品质劣化分析和处理
第四篇电厂油务管理及其设备运行
第一章电力用油气
第二章热力系统及用油设备
第三章油气分析
第四章油品净化与再生
第五篇电厂燃料管理及其设备运行
第一章燃料化验专业知识
第二章燃料采样与制作知识
第三章燃料化验知识
第四章燃料采样与制作技能
第五章燃料常用统计检验方未能
第六篇电厂化学设备维护检修
第一章水处理离心泵的检修
第二章水处理其化转动设备的检修
第三章计量(往复式)泵的检修
第四章油处理设备的检修
第五章煤制样设备的检修
第六章水处理澄清设备的检修
第七章过滤设备的检修
第八章离子义换设备的检修
第九章中渗析器的检修
第十章反渗透装置的检修
第十一章阀门与管道的检修
第十二章水箱与油箱的检修
第十三章水处理设备的防腐
第十四章制氢设备的检修
第七篇电厂化学仪表及自动装置的维护检修
第一章化学仪表及自动装置的维护检修基础知识
第二章采样与采样冷却系统的维护
第三章电导式分析仪表的检修
第四章电位分析仪表的检修
第五章电流式分析仪表的检修
第六章光学分析仪表的检修
第七章自动调节系统的维护
第八章程序控制系统的维护
第九章电厂化学常用变送装置及执行机构的维护
第十章电厂化学自动调节装置的维修
第十一章可编程控制器的维修
第十二章300MW机组补给水程控系统的维护
第十三章300MW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程序控制系统的维护
第十四章电厂化学程序控制装置的维护
第八篇电厂化学监督技术
第一章电厂化学监督的内容与特点
第二章电厂化学监督的技术管理
第三章电厂水汽监督技术
第四章电厂油务监督技术
第五章电厂燃料监督技术
10. 水处理设备有哪些
纯化水设备的四大系统及其作用:
1、制备系统:由预处理和反渗透脱盐两部分构成,其中,预处理包括了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可谓zd后续的脱盐减轻压力,而反渗透脱盐主要是二级反渗透装置,该装置是整个纯化水系统的核心,可确保出水的品质。
2、控制系统:通过集中控制和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监控压力、电导率、水温等重要指标。
3、消毒系统:通过紫外线回杀菌和板式换热器进行巴氏消毒法。
4、分配系统:闭路循环管路和纯化水储罐系统构成的分配系统,其中循环管路采用的是强制循环供水,管路采用卫生答级不锈钢管制作,且连接处采用卡箍快开连接,通过串联的方式连接所有用水点,而纯化水储罐采用的是薄壁内外抛光而成的不锈钢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