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水长安离潼关多远
古代八水指:泾水、渭水、灞水、氵产水、沣水、氵高水、橘水和涝水。泾水、渭水在长安北面,灞水、氵产水贯穿东面,橘水、氵高水绕过城南,沣水、涝水流经西面。自古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它既是西安亮丽的风景线,又是西安充足的水源。 西安自古以来就有 “八水绕长安”之说,为历代文人学士所称道。这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椤?骸一卑颂鹾恿鳎?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的渭源县鸟鼠山,于陕西省的宝鸡峡进入关中平原,自西向东横贯关中,流经西安市西北部,于潼关汇入黄河。全长935公里,是流经关中地区的最大河流。从春秋时期到秦汉、隋唐,渭河都是重要航道,孕育了6000多年的古文化。渭河上的咸阳古渡,几千年来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泾河,发源于宁夏泾源县六盘山,于长武县入陕,流至高陵县汇人渭河,全长300公里,是绕西安北面的河流。泾河是关中平原上开发利用最早的河流之一,战国时期开凿的郑国渠、汉代修建的六辅渠、白渠,使关中成为千里沃野。 沣河,发源于长安县沣峪,流至咸阳市汇入渭河,全长78公里,绕西安之西。据载,大禹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秦咸阳、汉长安也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汉、唐时的昆明池也是引沣河水形成的。 涝河,发源于户县涝峪,北流至咸阳汇入渭河,与沣河平行,也是绕西安之西的河流。 ??河,发源于长安县秦岭北坡的大峪,是西安地区最负盛名的河流,为秦、汉、唐古都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河在其经过的少陵原、神禾原之间形成了一个土地肥沃、风景优美的平原,即著名的樊川。??河在牛头寺附近分为两支,向北为皂河,向西则与?楹雍狭骰闳脬愫印:尤?4公里,绕西安之南。 ?楹樱⒃从诔ぐ蚕厥居?6公里,绕西安之南。与??河在香积寺汇合后向西,在户县秦渡镇附近注入沣河。 ?汉樱⒃从诶短锵靥烙脲焙踊愫虾笞⑷胛己樱?4公里,是绕西安西面的河流。 灞河,发源于蓝田县灞源乡,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为了炫耀其霸业,改名为灞河。与?夯愫希魅胛己樱?09公里,绕西安之东,是东西交通必经之地。唐在此地设驿站,亲友出行多在这里折柳送行。沿河岸遍植柳树,春天柳絮纷飞如雪,“灞柳风雪”成为长安八景之一。 陕西省出台的《渭河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提出:陕西省将用3至5年时间对渭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整治,以确保渭河入黄断面水质如期达标。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流经陕西省五市一区,陕西省主要生产力集中在渭河流域,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能否实现向良性循环的转变,成为该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陕西省政府决定成立以一位副省长为组长、沿渭六市区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渭河流域污染防治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按照“节水于治污,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治理与关停,支流整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用3至5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对渭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整治。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06年底,以实施《西安、咸阳沣河水污染整治规划》为主攻目标,明显改善沣河入渭水质。第二阶段,到2008年底,以西安市治污攻坚和全面启动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证渭河水质达到五星级水质标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要抓住“关”和“建”两个重点,下决心关掉一批小造纸厂等重点污染源,尽快建设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使渭河流域水污染恶化局面得到有效遏制,以确保威慑入黄断面水质如期达标。
② 渭河受到的污染有哪些
渭河污染与治理调查之一
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历史上曾经以水草丰美而著称并被誉为关中平原的“母亲河”,如今已被严重污染,多数流域几乎丧失了使用功能,成了一条“废河”。据省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渭河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6亿吨,其中COD(即化学耗氧量,可以反映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万吨,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治理,渭河将成为陕西关中最大的“纳污水道”和黄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全长818公里,干流在陕502公里,流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市(区)。我省境内渭河流域面积6.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聚集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生产总值。
历史上传说的“泾渭分明”,指的是渭河清,泾河浊,两河汇流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场景长达数里。如今两条河流都被污染,实际上清浊早已不分明了。由于渭河污染非常严重,成了实际上的“黑河”,渭河入黄河口处形成了“黑黄分明”的新景观。
据渭河边的群众讲,上世纪70至80年代,渭河水还很清澈,可以洗衣服、游泳,当地百姓还直接从河流中取水生活,渭河边有不少人以打鱼为生。可如今,河面上不时泛起泡沫,黑漆漆一片。走下河滩,浓烈的恶臭味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沿河的老百姓痛心地说:渭河水越来越臭了!
据有关资料介绍,渭河污染的三大主要来源是: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水,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水污染。2004年统计显示,入渭废水排放总量为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3.2亿吨,生活污水2.8亿吨。从工业行业统计看,造纸业为第一污染大户。目前,沿渭各市共有造纸企业104家。造纸业所创造的产值约关中整个工业产值的6%左右,所产生的利润也微不足道,污染负荷却占了工业污染的60%以上。此外,还有其他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果汁、化工、化肥、印染等类企业200余家。渭河每年要接纳陕西省92.2%的工业废水,其中COD排放量约11.3万吨,接受全省73.2%的生活污水,其中COD排放量约15.7万吨。
渭河污染接近使其丧失基本的生态功能,而且给我省尤其是关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由于缺乏生态水,枯水期的渭河水基本是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水质黑臭,污染浓度高,百姓不敢用作农业灌溉,两岸群众的饮用水源也受到了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此外,由于污染水体的下渗和固体废物淋滤入渗、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原因,渭河流域一些重要城镇和工业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
去年,省人大专门组织了一次执法检查后得出结论,渭河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接纳了这样的渭河水,黄河污染无疑又雪上加霜。
据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调查及沿线村民们反映,造纸企业是渭河污染的重要来源。关中地区造纸企业最多的时候有近千家,后来经过政府多次整顿,剩下了140余家。虽然环保部门三番五次检查,不少造纸企业也被迫关停或整治,添置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污染治理严重滞后,污水处理率偏低,不少企业未能实现达标排放,部分企业偷排偷放屡禁不止,导致每年排入渭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
省环保局曾做过监测抽查,渭河从陕西和甘肃交界的宝鸡市林家村断面进入陕西境内的干流水质比较好,基本可以维持Ⅱ、Ⅲ三类水质标准。可是,由这一断面向下,污染逐步加重,其中宝鸡市岐山、扶风、凤翔等县境内的企业,特别是造纸企业向渭河干流以及其支流小韦河偷排污水现象严重。沿着黑臭的渭河向下游走,行进两百公里左右,就到了渭河的入黄口。由于来水量少和泥沙淤积严重,渭河入黄口距离河岸很远,但“黑黄分明”的景象仍可以看得很清楚。根据设在潼关的自动水质监测站提供的资料,现阶段渭河入黄断面COD含量为101mg/l,远高于国家环保总局要求的渭河入黄断面水质应达到的Ⅳ类水要求(Ⅳ类水标准为30mg/l)。
长期以来,我省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渭河上游用于农业灌溉及水利发电的截流,导致河道基流减少,渭河生态用水和水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生态功能的逐步减退,水资源的短缺又成为渭河流域城镇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这都严重地影响了我省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
渭河污染与治理调查之二
渭河污染触目惊心,那么谁是渭河污染之源?8月下旬,记者随省环保局工作人员一起沿渭河实地查看。
在渭河上游杨陵和武功县交界处的小韦河桥边,我们看到了渭河污染的一个典型画面:浓浓的呈黑褐色的污水从上游缓缓流淌下来,并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臭碱味道,臭水翻滚着溅起恶心的白沫,顺着弯曲的河道汇入渭河一级支流漆水河,河道内垃圾随处可见,使河水拐弯曲行。
我们和附近北下阳村正在放羊的70多岁的张大爷聊起来。他从小在河边长大,见证了小韦河的变化。他说,从前的小韦河水清见底,河水灌溉庄稼就甭说了,还有鱼虾有螃蟹,孩子们可以在河里游泳嬉戏捉鱼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上游的凤翔、岐山、扶风等县建了许多造纸厂及化工厂,小韦河的水就被污染了。老百姓早已不敢用河水浇地,村里吃水要打深井,河里的臭气散发着的浓烈臭味让人们窒息,几百米外的村里都能闻到。
自今年3月以来,省环保局对此处小韦河的水质多次采样监测,主要污染物COD在800—1000mg/L之间,污染浓度为渭河地表水Ⅳ类标准(COD30mg/L)的30倍左右。这样的水质就是有毒的水,不说鱼虾活不成,地浇不成,人下去非蜕去一层皮不可。
在渭河沿途我们看到,大量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放,使渭河干支流不同程度遭受了污染。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当地群众历数河水污染后造成的危害。皂河是西安市辖区内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渭河支流。在草滩镇,我们还没走到皂河边,刺鼻的臭味已经使人难以忍受。我们捂着鼻子走近太平河入皂河口,看到黑褐色的污水泻入皂河,溅起的白沫有的厚达10厘米。据随同的省环保局的同志介绍,从太平河的水质现状看,有大量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造纸废水和硫酸厂废水排入。省环境监测站今年4月对太平河入皂河口的水质监测表明,主要污染物COD浓度竟高达5240mg/L,是渭河地表水质标准的170多倍。枯水期内,皂河入渭的水量占到了渭河西安干流段水量的一半左右,成为目前对渭河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支流。皂河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城市排污渠。
草滩农场职工雷家民说,过去草滩是一个种植粮食蔬菜的沃土,皂河水不但是浇地的水源,所产的鱼虾也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自从皂河被污染后,不但鱼虾死光了,粮菜也难种了。现在的皂河水用来浇地会把庄稼烧死,只能用打的深井水浇,一亩地光电费就得一百多元。目前的种粮收成大大减少,只够卖个土地承包费。他痛心地说:一到冬天,皂河散发的那种让人恶心想呕吐的臭味随着风向远处扩散。渭河污染还直接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十年来附近村民喉癌、胃癌等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与皂河、渭河水的严重污染有关系。
据了解,渭河较大的支流、水渠有20余条,一半以上受到污染,污染较重的超过三分之一,除小韦河、太平河、皂河外,污染严重的支流还有西安、咸阳界内的新河以及渭南的沋河等,还有少量直接排入渭河的城市排污渠。由于西安城市大,人口多,工业企业多,所以排污量大,是沿渭河的城市中对渭河污染最为严重的。
生态水的严重缺乏也是导致渭河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我省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左右。关中更少,仅为全国的17%左右。渭河流域水资源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左右时,才能基本满足关中的社会用水和渭河生态用水需要,而实际缺水量约30亿立方米。
渭河流域建有大中小型蓄水工程129座、引水工程1635处,其中在渭河干流上较大的引水工程有宝鸡峡水库、总干渠、高干渠、渭惠渠等。枯水期内渭河上游来水在宝鸡峡水库被全部引入总干渠,发电后的渠水虽然在眉县魏家堡返回渭河,但魏家堡提水站又将渭河干流水全部引入高干渠和渭惠渠。高干渠和渭惠渠流经扶风、杨陵、武功、兴平,用来灌溉和发电,在咸阳的秦都区境内基本断流。由此可见,枯水期内渭河干流魏家堡以下段基本无上游来水,主要是沿途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只有极少量南山支流汇入。由于缺少生态水的稀释,只剩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渭河干流水基本是黑色的。渭河是“关中下水道”的说法即由此而来。
水土流失也加重了渭河污染。渭河流域年平均输沙量达4.6亿吨左右,主要集中在葫芦河、泾河和北洛河等支流和汛期的6—9月份,渭河丰水期是泥沙伴流。由于大量泥沙淤积又使下游水流平缓,从而使得渭河的自净能力特别差,污染指数不断升高。
工业和生活污水对渭河造成了污染,生态水的严重缺乏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更使渭河污染雪上加霜;地表水源的严重缺乏导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渭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形成了恶性循环。
③ 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7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水质污染控制对策。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水质现状 保护对策
1 概况
1.1 渭河基本情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陵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山西三省(区)2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766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 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北至黄龙山,流域面积67059 km2。
1.2 渭河水系特征
渭河北岸支流源远流长,但数量较少,主要有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和北洛河等;南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北坡,比降大,流程短,流域而积小,由西向东主要有清姜河、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尤河等。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三省,至陕西省高陵县的泾渭堡汇入渭河。泾河全长455km,流域而积4.54万km2。陕西段河长275km,流域面积0.94万km2,仅占总流域面积的21%。省内支流有黑河、三水河和泔河等。
北洛河是渭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陕北吴旗白于山区的草梁山,流经延安地区,穿越渭北高原东部至大荔县朝邑入渭,全长680.3km,区内长145km,全流域面积26905km2,区内面积3813km2,河系不发育,仅有石堡川、白水河、大峪河等短小支流。
1.3渭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渭河流域地处陕西中部,包括宝鸡、咸阳、西安、杨凌、铜川、渭南等6个地市,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2007年区内总人口2340万人,集中了陕西省62.7%的人口,85%的工业,81%的国民生产总值,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区社会经济概况详见下表。
表1 渭河流域2007年社会经济概况
分类 单位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杨凌 渭南
总人口 万人 822.52 83.19 375.86 497.44 15.68 545.65
耕地面积 千公顷 263.86 64.50 306.62 358.52 4.35 513.09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450.02 83.63 476.93 483.97 19.58 350.07
工业总产值 亿元 948.87 69.20 364.80 320.79 8.43 277.79
农业总产值 亿元 69.5 8.47 45.1 124.4 1.77 76.6
注:资料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2007》。
1.4污水排放现状
渭河横贯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排污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从2007年监测资料来看,渭河水不仅作为饮用水源己经不可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干流水体鱼类等水生生物已经基本绝迹。渭河不仅基本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还影响到黄河的水质。关中地区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表
排污口 指标及单位 西安 咸阳 宝鸡 渭南 铜川 杨凌 合计
排污口总计 污水量(108?m3/a) 4.46 1.03 0.94 1.028 0.167 0.080 7.71
COD(104?t/a) 9.35 2.90 1.993 2.52 0.334 2.52 17.12
NH3—N(104?t/a) 0.832 0.217 0.205 0.174 0.023 0.009 1.46
排污口数量(个) 117 11 101 13 67 3 312
1.5面源污染
区域非点源污染的产生主要是降雨径流过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情况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渭河水系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污染,即城镇工业及生活废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由于没有对河流面源污染状况做详细调查监测,在此仅对能够产生面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些分析。区域面源污染的发生
(1)与该区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经多年治理后,1995年度关中地区尚有水土流失面积1.63万km2,占关中总土地面积的29.5%,占全省的流失面积26.9%。年产沙量5529万t,占全省7.4%,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998t/ km2。
(2)与土壤背景值有关,渭河流域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于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最高,依次是宝鸡、铜川、咸阳、渭南等市。在自然区域上的分布呈现出关中平原腹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渭北原区。
(3)与农药化肥的使用状况有关,据统计,渭河流域农药年总使用量为4728t,亩均使用量0.279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总使用量341.5万t,亩均使用量128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70.2%。农药亩均使用量西安市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阳、宝鸡、铜川。农药亩均使用量超过0.5kg的有西安的四个郊县及渭河两岸的部分县。西安市莲湖区高达0.761kg/亩。咸阳市的化肥亩均使用量超过150kg,其中有10个县超过200kg/亩。
(4)与大气污染与酸雨有关,据监测,1995年渭河流域7个市县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85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3—1.130,超标率14.1%,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铜川市,出现在冬季;7个县市氮氧化物年均值为0.042 mg/m3,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均值范围为0.002—1.000,超标率9.8%;总悬浮颗粒年日均值为0.618 mg/m3,日均值范围为0.063—2.439,超标率为70.6%,7个县市年日均值全部超标;自然降尘年平均为24.51t/km2.月,超过我省暂行标准(18.0 t/km2.月)的0.36倍。年平均降尘量范围为12.26—41.46 t/km2.月;1995年关中地区降水PH值范围为4.35—9.35,全年采集酸雨总量占采水总量的2.75%,酸雨样品占总雨量的2.0%。关中仅在西安和渭南两市出现酸雨。
(5)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有关,根据陕西省土地管理局土地面积调查结果,渭河流域总土地面积5558.7千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26.7%,其中耕地面积2162.26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8.9%,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1%。园地面积107.89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0.01%。林地面积1850.45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3.3%。牧草地面积256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4.6%居民及工矿地面积375.98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6.8%。交通用地面积74.28千公顷,占总面积1.3%。水域面积168.51千公顷占总面积的3.0%。未利用土地面积562.59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0.1%。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人类活动的加剧等,都会使面源污染负荷量增大,目前渭河流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是有林地和草地的总面积也是呈锐减的趋势,由于耕地的减少,引起乱垦荒地,关中地区大于25°陡坡耕地有124.94公顷,占到耕地面积5.8%,其中宝鸡地区陡坡耕地占到17.1%,这些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的隐患所在;其次是渭河水系水质的恶化,带来的是渭河流域广大灌区土壤作物的严重污染,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水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
2 渭河流域水质现状
2.1河流水质现状
2.1.1 断面选择与评价标准
1.1 断面选择
选择了渭河干流陕西段的6个监测断面(拓石、林家村、咸阳公路桥、耿镇、华县、潼关吊桥)、支流8个监测断面(黑河黑峪口、沣河入渭口、灞河马渡王、泾河张家山、景村、北洛河吴旗、交口、状头)作为评价断面,控制河长493公里。
1.2 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和标准: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24个指标。
1.3评价结果:
北洛河水系
北洛河水系评价河长541.4公里。全年平均、非汛期水质评价结果相同: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58.8%,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41.2%;汛期全部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泾河水系
泾河水系评价河长为222.5公里,汛期和全年平均水质评价结果相同: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7.4%;汛期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7.4%。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渭河水系
渭河水系干、支流评价河长总计524.7公里。汛期: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1.6%,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2.2%,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0.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6%;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43.8%;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0.6%;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非汛期: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2.8%、Ⅳ类水质河长26.0%、劣Ⅴ类水质河长51.2%;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2.8%;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6.0%;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全年平均: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2.8%,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2.2%,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9.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6%;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0%;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9.4%;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2.2功能区达标评价
渭河流域: 2007年参加评价的水功能区仅22段,评价河长1288.6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31.8%;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3%。
表3 渭河流域按功能区评价统计表
水功能区 按个数达标评价 按河流长度达标评价
区划个数 评价个数 达标个数 个数达标率(%) 评价河长(km) 达标河长(km) 河长达标率(%)
一级区 36 6 1 16.7 527.6 71.7 13.6
二级区 116 16 4 25.0 761.0 112.0 14.7
水功能区 152 22 7 31.8 1288.6 183.7 14.3
在评价的22段水功能区中一级区6段,河长527.6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和16.7%;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3.6%。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在评价的22段水功能区中二级区16段,河长761.0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25.0%;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7%;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3 污染原因分析
3.1 河道生态水量不足
渭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内6~10月可得60%的降水和70%的径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自产径流约70亿m3/a,扣除汛期水量,仅余20亿-30亿m3/a水量,从渭河年取地表水约20亿-25亿m3,其中,渭河宝鸡峡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平均年取水量4.83亿m3,占河道水量的49.07%(见表3)。因此平时河道生态水量甚少,河流稀释净化能力很低。
从表4看出:1995年以后,尽管年径流量逐年减少,但年引水量并没有因此减少,且有加重的趋势,造成河道的生态水量大幅下降,致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得不到稀释和降解,从而说明河道生态水量的不足是1995年以后污染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表4 渭河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引水量
*年引水量=年径流量-断面下游实测年径流量。
年份 年径 流量/亿m3 断面下游实测径流量/亿m3 年引水量/亿m3 年引水量/年径流量(%)
1990 25.82 21.63 4.19 16.23
1991 12.65 6.36 6.29 49.72
1992 22.84 17.91 4.93 21.58
1993 19.72 15.65 4.07 20.64
1994 10.74 5.94 4.80 44.69
1995 6.66 2.28 4.38 65.77
1996 7.66 3.25 4.41 57.57
1997 4.02 0.84 3.18 79.10
1998 9.43 4.08 5.35 56.73
1999 9.45 4.07 5.38 56.93
2000 8.74 2.55 6.19 70.82
平均 12.52 7.69 4.83 49.07
3.2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合理
据资料报道,宝鸡市土壤养分失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有机肥施用量偏低,而超高量使用氮磷肥料,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现象日趋严重[7];且由于大量使用廉价低质的氮肥和农药,以及氮、磷、钾肥施用不成比例,因而使氮肥溶解而被冲人水体中造成污染[7]。这也是宝鸡市区附近的卧龙寺桥、虢镇桥断面NH3-N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造成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只注重对环境的索取,过分强调人在环境中的主宰,割裂了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片面地认识和利用整体性的“人类—环境”系统,则是产生渭河水污染的根源所在。只注重开发、不注重保护、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从宏观到微观对环境的认识和相互矛盾的决策,则是造成渭河水污染的重要认识根源。
3.4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加剧了水环境问题
由于用水量加大而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水质型缺水。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据《陕西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报告》资料,渭河废污水年排放量达7.05亿吨,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渭河水资源严重不足,污径比不断增大,自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上游筑坝拦水使渭河水量巨减。沿岸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渭河,且远大于渭河本身的环境容量,使得渭河几乎丧失了自然稀释净化的功能。
3.5水土流失问题
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4.58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污染加剧。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4 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保护法制在实现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实行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确立了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职能。建议成立由一位省级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机构,加大对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水体功能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和监管力度,提高科学治污的能力和水平。
4.1 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从分析可知,渭河宝鸡林家村断面以上引水量占断面下游河流径流量的百分比由1991年的16%提高到2000年的71%,致使渭河径流量大为减少,环境容量丧失殆尽,污染严重加剧。因此通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以减少引水量,提高河流径流量,在近期内使该断面下游(渭河中下游,渭河污染最严重的河段)的河流径流量提高2-3倍,以改善渭河中下游的水质,减轻中下游城市的治污压力。
同时,关中平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南北山地森林、丘陵的补给。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加渭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
4.2 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控制
通过分析可知,渭河流域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是造成COD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
1) 通过工业布局,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的调整, 淘汰排污量大的重点污染企业和产品。结合企业的技术改造,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2) 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流域治理, 关闭、搬迁一批污染严重而效益差的小造纸厂、小炼油厂等"五小企业", 使流域水环境污染得到缓解。
3) 对重大工业污染户严格实行限期治理。对机械、电力和造纸工业等, 其污水必须治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4.3 加强面源污染控制
1) 推广、采用各种类型的"持续农业"耕作法,减少土壤侵蚀,使排入渭河的泥沙沉积物减少,从而减少化肥中N、P流入水体的量,防止渭河水体富营养化。
2) 完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新技术以及肥料与水混合的灌溉技术,节约灌溉用水,节省肥料,防止水体污染。
3) 改善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
4) 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和检测, 科学定量施肥。
5) 调整化肥品种结构, 加强开发生态肥料与农药,开发和推广土壤及作物的固氮、固磷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常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6) 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增加地表覆盖,实施湿地恢复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
4.4 实施生物生态治理
渭河沿岸的中小城镇和农村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也是渭河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根据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基本现状,首先考虑采用荒地、废地、劣地以及坑、塘、洼,建一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和废水稳定塘系统等多种形式的处理系统,以低成本、有效的控制水质。这种经济、简易、节能的处理技术,如果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污水回收与再用的生态农业就可以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
4.5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如果水体污染后再治理,要使水域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良性循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保护水环境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方针。对于将来可能产生新污染的新工业,首先要严格控制兴建,污染不重的要从预防为主,是工业污染物要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其次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再次就是进行污水处理,根据河段和行政区域情况把污水处理到一定程度后才排放。
4.6 总量控制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既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合理利用各种水环境的稀释自净能力,将过去的排放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结合各水功能区、各行政区,及时对流域内的各种水体进行监测,逐渐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
4.7 严格生产管理,开展清洁生产
严格生产管理可以减少或降低生产过程中水、能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从而减少向水环境的排污;开展清洁生产除了加强生产管理外,还包括开发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实用技术、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它于污染的末端治理相比,效果更佳,因为前者不仅排污,还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统一。
4.8 经济手段
利用经济手段使污染者对其造成的污染损失进行赔偿,即使社会净损失为零。
要改变原有的水资源无偿使用的局面和观念,明确水资源的产权,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逐步推行排污总量控制,应用市场机制,有偿使用环境容量。
污水经过处理变成可利用的水资源,具有双重意义,既减轻了污染又增加了水资源。为此,应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有关污水资源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和奖励制度,实行按质供水。
④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交通建设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提升保障能力,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构建连通区域内外的公路通道,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打通进出省境高速公路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建设经济干线和红色旅游公路,提升公路网络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实施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技术标准。
专栏5 重点公路项目
高速公路。延安-黄陵-铜川,东山坡-毛家沟(宁甘界),徽县(陕甘界)-天水,临洮-渭源-武都。
普通干线公路。长官路口-宁县-正宁-政平(陕西界)-长庆桥,彭阳-镇原-肖金,西峰-合水,环县二十里沟口-沙井子-车路崾岘,正宁-调令关,国道309 线驿马-王洼-原州区段,店塔-红碱淖,华亭-崇信-灵台公路。西安至禹门口高速与西安至铜川高速连接线,省道305 线海原新区至海原老县城,吴忠至太阳山,国道309 线西吉-郭家沟段,国道210 线铜川老市区-新市区过境路改线,省道101 线固原过境段,省道203 线高台经王洼至高寨塬、静宁-西吉-会宁-榆中段。华池-南梁-太白-新堡,富平-耀州-照金-旬邑,泾源-六盘山-西吉-须弥山公路。 重点建设连接西安、银川、兰州、包头及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铁路通道,开工建设一批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推进复线建设,提高电气化水平。改造和建设一批铁路运输枢纽。加强陕甘宁至华中地区通道项目研究,加快推进贯通老区内外的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铁路干支线合理布局,基本满足铁路交通运输需求。
专栏6 铁路建设重点项目
干线铁路:
新建。西安-宝鸡-兰州客运专线,银川-西安铁路。
改扩建。包头-西安通道扩能改造建设,包头-呼和浩特-集宁复线电气化改造,西安-信阳、西安-安康-重庆、西安-安康-武汉、包兰铁路银川-兰州段、宝中铁路增建二线。
支线铁路:
新建。西安-平凉、天水-平凉、神木北-大保当、神木-瓦塘东、准格尔-朔州、准格尔-神木等资源通道。
改扩建。干塘-武威南铁路增建二线。
前期研究项目:
平凉-庆阳、庆阳-黄陵、天水-哈达铺、长庆桥-庆阳(西峰)、平凉-会宁-白银等铁路,西安-阎良-富平-铜川等城际铁路。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快灌溉排水泵站配套改造,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蓄水工程建设。实行水资源统一调配,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再生水、雨洪水、矿井水和苦咸水的利用。加强人工增雨(雪)和防雹能力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大力推进水价改革和农业用水综合改革,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专栏7 水资源开发工程
饮水工程。宁夏固原市、灵武市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固海人畜饮水工程,甘肃环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水库工程。延安北洛河南沟门水库、咸阳亭口水库。
调水工程。建设甘肃引洮、会宁北部供水、宁夏盐环定扬黄续建、兴仁扬水等工程。有序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黄河大泉引水以及陇东能源基地庆阳、平凉基地供水等工程的前期工作,充分做好科学论证。
人工增雨防雹工程。建设苹果主产区人工防雹预警作业体系,榆林飞机人工增雨基地,铜川跨区域防雹增雨作业指挥中心,银川、固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
⑤ 渭河受到了哪些污染
渭河污染与治理调查之一
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历史上曾经以水草丰美而著称并被誉为关中平原的“母亲河”,如今已被严重污染,多数流域几乎丧失了使用功能,成了一条“废河”。据省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渭河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6亿吨,其中COD(即化学耗氧量,可以反映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万吨,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治理,渭河将成为陕西关中最大的“纳污水道”和黄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全长818公里,干流在陕502公里,流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市(区)。我省境内渭河流域面积6.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聚集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生产总值。
历史上传说的“泾渭分明”,指的是渭河清,泾河浊,两河汇流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场景长达数里。如今两条河流都被污染,实际上清浊早已不分明了。由于渭河污染非常严重,成了实际上的“黑河”,渭河入黄河口处形成了“黑黄分明”的新景观。
据渭河边的群众讲,上世纪70至80年代,渭河水还很清澈,可以洗衣服、游泳,当地百姓还直接从河流中取水生活,渭河边有不少人以打鱼为生。可如今,河面上不时泛起泡沫,黑漆漆一片。走下河滩,浓烈的恶臭味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沿河的老百姓痛心地说:渭河水越来越臭了!吨。从工业行业统计看,造纸业为第一污染大户。目前,沿渭各市共有造纸企业104家。造纸业所创造的产值约关中整个工业产值的6%左右,所产生的利润也微不足道,污染负荷却占了工业污染的60%以上。此外,还有其他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果汁、化工、化肥、印染等类企业200余家。渭河每年要接纳陕西省92.2%的工业废水,其中COD排放量约11.3万吨,接受全省73.2%的生活污水,其中COD排放量约15.7万吨。
渭河污染接近使其丧失基本的生态功能,而且给我省尤其是关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由于缺乏生态水,枯水期的渭河水基本是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水质黑臭,污染浓度高,百姓不敢用作农业灌溉,两岸群众的饮用水源也受到了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此外,由于污染水体的下渗和固体废物淋滤入渗、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原因,渭河流域一些重要城镇和工业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
去年,省人大专门组织了一次执法检查后得出结论,渭河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接纳了这样的渭河水,黄河污染无疑又雪上加霜。
据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调查及沿线村民们反映,造纸企业是渭河污染的重要来源。关中地区造纸企业最多的时候有近千家,后来经过政府多次整顿,剩下了140余家。虽然环保部门三番五次检查,不少造纸企业也被迫关停或整治,添置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污染治理严重滞后,污水处理率偏低,不少企业未能实现达标排放,部分企业偷排偷放屡禁不止,导致每年排入渭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
省环保局曾做过监测抽查,渭河从陕西和甘肃交界的宝鸡市林家村断面进入陕西境内的干流水质比较好,基本可以维持Ⅱ、Ⅲ三类水质标准。可是,由这一断面向下,污染逐步加重,其中宝鸡市岐山、扶风、凤翔等县境内的企业,特别是造纸企业向渭河干流以及其支流小韦河偷排污水现象严重。沿着黑臭的渭河向下游走,行进两百公里左右,就到了渭河的入黄口。由于来水量少和泥沙淤积严重,渭河入黄口距离河岸很远,但“黑黄分明”的景象仍可以看得很清楚。根据设在潼关的自动水质监测站提供的资料,现阶段渭河入黄断面COD含量为101mg/l,远高于国家环保总局要求的渭河入黄断面水质应达到的Ⅳ类水要求(Ⅳ类水标准为30mg/l)。
据有关资料介绍,渭河污染的三大主要来源是: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水,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水污染。2004年统计显示,入渭废水排放总量为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3.2亿吨,生活污水2.8亿河污染与治理调查之二
渭河污染触目惊心,那么谁是渭河污染之源?8月下旬,记者随省环保局工作人员一起沿渭河实地查看。
在渭河上游杨陵和武功县交界处的小韦河桥边,我们看到了渭河污染的一个典型画面:浓浓的呈黑褐色的污水从上游缓缓流淌下来,并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臭碱味道,臭水翻滚着溅起恶心的白沫,顺着弯曲的河道汇入渭河一级支流漆水河,河道内垃圾随处可见,使河水拐弯曲行。
我们和附近北下阳村正在放羊的70多岁的张大爷聊起来。他从小在河边长大,见证了小韦河的变化。他说,从前的小韦河水清见底,河水灌溉庄稼就甭说了,还有鱼虾有螃蟹,孩子们可以在河里游泳嬉戏捉鱼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上游的凤翔、岐山、扶风等县建了许多造纸厂及化工厂,小韦河的水就被污染了。老百姓早已不敢用河水浇地,村里吃水要打深井,河里的臭气散发着的浓烈臭味让人们窒息,几百米外的村里都能闻到。
自今年3月以来,省环保局对此处小韦河的水质多次采样监测,主要污染物COD在800—1000mg/L之间,污染浓度为渭河地表水Ⅳ类标准(COD30mg/L)的30倍左右。这样的水质就是有毒的水,不说鱼虾活不成,地浇不成,人下去非蜕去一层皮不可。
在渭河沿途我们看到,大量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放,使渭河干支流不同程度遭受了污染。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当地群众历数河水污染后造成的危害。皂河是西安市辖区内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渭河支流。在草滩镇,我们还没走到皂河边,刺鼻的臭味已经使人难以忍受。我们捂着鼻子走近太平河入皂河口,看到黑褐色的污水泻入皂河,溅起的白沫有的厚达10厘米。据随同的省环保局的同志介绍,从太平河的水质现状看,有大量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造纸废水和硫酸厂废水排入。省环境监测站今年4月对太平河入皂河口的水质监测表明,主要污染物COD浓度竟高达5240mg/L,是渭河地表水质标准的170多倍。枯水期内,皂河入渭的水量占到了渭河西安干流段水量的一半左右,成为目前对渭河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支流。皂河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城市排污渠。
草滩农场职工雷家民说,过去草滩是一个种植粮食蔬菜的沃土,皂河水不但是浇地的水源,所产的鱼虾也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自从皂河被污染后,不但鱼虾死光了,粮菜也难种了。现在的皂河水用来浇地会把庄稼烧死,只能用打的深井水浇,一亩地光电费就得一百多元。目前的种粮收成大大减少,只够卖个土地承包费。他痛心地说:一到冬天,皂河散发的那种让人恶心想呕吐的臭味随着风向远处扩散。渭河污染还直接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十年来附近村民喉癌、胃癌等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与皂河、渭河水的严重污染有关系。
据了解,渭河较大的支流、水渠有20余条,一半以上受到污染,污染较重的超过三分之一,除小韦河、太平河、皂河外,污染严重的支流还有西安、咸阳界内的新河以及渭南的沋河等,还有少量直接排入渭河的城市排污渠。由于西安城市大,人口多,工业企业多,所以排污量大,是沿渭河的城市中对渭河污染最为严重的。
生态水的严重缺乏也是导致渭河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我省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左右。关中更少,仅为全国的17%左右。渭河流域水资源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左右时,才能基本满足关中的社会用水和渭河生态用水需要,而实际缺水量约30亿立方米。
渭河流域建有大中小型蓄水工程129座、引水工程1635处,其中在渭河干流上较大的引水工程有宝鸡峡水库、总干渠、高干渠、渭惠渠等。枯水期内渭河上游来水在宝鸡峡水库被全部引入总干渠,发电后的渠水虽然在眉县魏家堡返回渭河,但魏家堡提水站又将渭河干流水全部引入高干渠和渭惠渠。高干渠和渭惠渠流经扶风、杨陵、武功、兴平,用来灌溉和发电,在咸阳的秦都区境内基本断流。由此可见,枯水期内渭河干流魏家堡以下段基本无上游来水,主要是沿途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只有极少量南山支流汇入。由于缺少生态水的稀释,只剩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渭河干流水基本是黑色的。渭河是“关中下水道”的说法即由此而来。
水土流失也加重了渭河污染。渭河流域年平均输沙量达4.6亿吨左右,主要集中在葫芦河、泾河和北洛河等支流和汛期的6—9月份,渭河丰水期是泥沙伴流。由于大量泥沙淤积又使下游水流平缓,从而使得渭河的自净能力特别差,污染指数不断升高。
工业和生活污水对渭河造成了污染,生态水的严重缺乏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更使渭河污染雪上加霜;地表水源的严重缺乏导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渭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形成了恶性循环。回答时间:2006-5-7 02:47
向TA求助 回答者: xztlsy | 五级
擅长领域: 理工学科 社会民生 九江市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7-7-10 泾河 渭河的污染源是什么? 18 2011-3-7 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2009-10-16 建都在渭河两岸的王朝有哪些? 2010-12-23 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都涵盖哪些县市 2006-8-22 淮河流域、海河流域、渭河流域所指哪些省或市? 181 更多关于渭河受到了哪些污染的问题
⑥ 老师今天讲陕西省怕渭河水倒流冲了渭河平原,所以对于渭南的投资小于宝鸡,是怎样嘛
渭河流域概况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凌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26 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km,流域面积13.48 万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北至黄龙山,流域面积6.76 万km2。渭河流域地处陕西中部,包括宝鸡、咸阳、西安、杨凌、铜川、渭南等6个市(区),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2007 年区内总人口2340万人,集中了陕西省62.7%的人口,85%的工业,81%的国民生产总值,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污水排放现状渭河横贯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排污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从2007 年监测资料来看,渭河水不仅作为饮用水源己经不可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干流水体鱼类等水生生物已经基本绝迹。渭河不仅基本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还影响到黄河的水质。关中地区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结果见表1。表1 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表2.面源污染区域面源污染主要与降雨径流过程、土地利用、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渭河水系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污染,即城镇工业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由于没有对河流面源污染状况做详细调查监测,在此仅对能够产生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作出分析。(1)与该区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经多年治理后,年产沙量5529 万t,占全省7.4%,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998t/km2。(2)与土壤背景值有关,渭河流域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于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最高,依次是宝鸡、铜川、咸阳、渭南等市。(3)与农药化肥的使用状况有关,据统计,渭河流域农药年总使用量为4728t,亩均使用量0.279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总使用量341.5 万t,亩均使用量128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70.2%。农药亩均使用量西安市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阳、宝鸡、铜川。(4)与大气污染和酸雨有关,据监测,1995 年渭河流域7 个市县SO2 年均值为0.085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3~1.130,超标率14.1%。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铜川市,出现在冬季;1995 年关中地区降水pH 值范围为4.35~9.35,全年采集酸雨总量占采水总量的2.75%,酸雨样品占总雨量的2.0%。关中仅在西安和渭南两市出现酸雨。(5)与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有关。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开垦,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人类活动的加剧等,都会使面源污染负荷量增大。目前渭河流域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林地和草地的总面积呈锐减的趋势,由于耕地的减少,坡地开垦增加,关中地区大于25°陡坡耕地有124.94hm2,占到耕地面积5.8%,其中宝鸡地区陡坡耕地占到17.1%,陡坡地开垦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渭河水系水质的恶化,导致渭河流域土壤性能下降等。渭河流域水质现状1.河流水质现状(1)断面选择选择了渭河干流陕西段的6 个监测断面(拓石、林家村、咸阳、耿镇、华县、潼关吊桥)、支流8 个监测断面(黑河黑峪口、沣河入渭口、灞河马渡王、泾河张家山、景村、北洛河吴起、交口、状头)作为评价断面,控制河长493km。(2)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依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 表1 中的24 个指标。(3)评价结果北洛河水系:评价河长541.4km。全年平均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8%,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1.2%。主要超标项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泾河水系:评价河长为222.5km,全年平均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7.4%。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渭河水系:干、支流评价河长总计524.7km。全年平均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35.0%;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9.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35.6%;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2.功能区达标评价渭河流域:2007 年参加评价的水功能区22 段,评价河长1288.6 km。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31.8%;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3%。见表2。表2 渭河流域按功能区评价统计表在评价的22 段水功能区中一级区6 段,河长527.6km。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16.7%;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3.6%。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在评价的22 段水功能区中二级区16 段,河长761.0km。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25.0%;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7%;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污染原因分析1.河道生态水量不足渭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内6-10 月集中了全年60%的降水和70%的径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自产径流约70 亿m3/a,扣除汛期水量,仅余20亿~30 亿m3/a 水量,从渭河年取地表水约20 亿~25 亿m3,其中,渭河宝鸡峡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 年平均年取水量4.83 亿m3,占河道水量的49.07%(见表3)。因此平时河道生态水量甚少,河流稀释净化能力较低。表3 渭河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 年引水量注:年引水量=年径流量-断面下游实测年径流量.从表3 看出:1995 年以后,尽管年径流量逐年减少,但年引水量并没有减少,且有增加的趋势,造成河道的生态水量大幅下降,致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得不到稀释和降解,从而说明河道生态水量的不足是1995 年以后污染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2.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据资料分析,渭河流域宝鸡市土壤养分失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有机肥施用量偏低,而超高量使用氮磷肥料,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现象日趋严重;且由于大量使用廉价低质的氮肥和农药,以及氮、磷、钾肥施用不成比例,因而使氮肥溶解而被冲入水体造成污染。3. 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由于用水量加大而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水质型缺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据《陕西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报告》资料,渭河废污水年排放量达7.71 亿t,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渭河水资源严重不足,污径比不断增大,自净能力下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渭河,大于渭河本身的环境容量,使得渭河几乎失去了自然稀释净化的功能。4.水土流失问题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4.58 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污染加剧。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保护对策1.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从分析可知,渭河宝鸡林家村断面以上引水量与下游断面河流径流量之比不断上升,致使渭河径流量锐减,环境容量丧失,污染加剧。因此通过农业节水灌溉减少引水量,提高河流径流量,在近期内使河流径流量提高,以改善渭河水质,减轻治污压力。同时,关中平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南北山地森林、丘陵的补给。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加渭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2.加强面源污染控制(1) 推广、采用各种类型的“持续农业”耕作法,减少土壤侵蚀,使排入渭河的泥沙沉积物减少,从而减少化肥中N、P 流入水体的量,防止渭河水体富营养化。(2) 完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新技术以及肥料与水混合的灌溉技术,节约灌溉用水,节省肥料,防止水体污染。(3) 改善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4) 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和检测,科学定量施肥。(5) 调整化肥品种结构,加强开发生态肥料与农药,开发和推广土壤及作物的固氮、固磷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常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6) 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增加地表覆盖,实施湿地恢复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3. 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控制渭河流域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是造成COD 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1)通过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淘汰排污量大的重点污染企业和产品。(2)对重大工业污染户严格实行限期治理。对机械、电力和造纸工业等,其污水必须治理达标后方可允许排放。4.实施生物生态治理渭河沿岸的中小城镇和农村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也是渭河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根据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基本现状,首先考虑采用荒地、废地、劣地以及坑、塘、洼,建一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和废水稳定塘系统等多种形式的处理系统,以低成本、有效的控制水质。这种经济、简易、节能的处理技术,如果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污水回收与再用的生态农业就可以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5.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保护水环境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方针。对于将来可能产生新污染的新工业,首先要严格控制兴建,污染不重的要从预防为主,是工业污染物要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其次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再次就是进行污水处理,根据河段和行政区域情况把污水处理到一定程度后排放。6.总量控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既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合理利用各种水环境的稀释自净能力,将过去的排放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结合各水功能区、各行政区,及时对流域内的各种水体进行监测,逐渐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
⑦ 西安周边水污染情况
说到西安的水体污染,就不能不提渭河,这是重点,污染很严重,渭河是流经西安市的一条最大过境河流,渭河西安段全长72公里,全部是劣V类水质,把握住这点就好了,有什么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问我,本人大学主攻水污染控制工程。
造成渭河污染不断加剧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二是工业废水;三是生态水的严重短缺。
渭河污染因子有化学需氧量,氨氮及石油类和铅、六价铬、砷、镉、汞等重金属,主要污染物为COD。按国家要求渭河出境水IV类标准计算,渭河的环境容量为COD每年七万吨,但2004年渭河流域的COD实际排放量超过二十七万吨,占全省排放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超过环境容量的三倍左右。按行业统计,造纸为第一污染大户,其他为饮料业、纺织业、化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等。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渭河流域年径流量就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九十年代后年均流量不足七十亿立方,只占到六十年代的一半左右。而渭河流域的国民经济用水量却不断提高,由九十年代前的年均二十八立方增加到九十年代后的年均四十三亿立方,而且还呈现着逐年增长的态势;渭河现在年均入黄水量不足过去的一半,仅为四十亿立方。依照目前的用水量测算,渭河年产水量一百二十亿立方以上,才能满足国民经济用水和生态水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说,渭河的缺水量达五十亿立方以上;严重的缺水导致灌溉用水不足,地下水超量开采,生态水极其缺乏。
水质现状:
2005年监测结果表明,渭河干流设有13个常规监测断面,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情况是:Ⅱ类水质1个,Ⅲ类水质1个,Ⅳ类水质2个,劣Ⅴ类水质9个。
我国政府在65世界环境日当天发表了环保白皮书,从这个白皮书里可以看出,我国生态保护,特别是水环境保护还面临不少问题。虽然各地近年来保护水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河流水质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今天我们来关注陕西的渭河。
我国政府在65世界环境日当天发表了环保白皮书,从这个白皮书里可以看出,我国生态保护,特别是水环境保护还面临不少问题。虽然各地近年来保护水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河流水质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今天我们来关注陕西的渭河。
这条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历史上水草丰美,被称为关中平原的“母亲河”。可如今渭河却因为多数流域水不能喝,也不能用,被陕西人称为“废河”。母亲河变废河,让一位喝着渭河水长大的关中大汉很痛心,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变化的过程。
“母亲河”变“废河”
“你看,基本上都是污水了,这是排的工业废水。”
李平章向记者介绍,这几年来他几乎走遍了渭河流域,关注着渭河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
“这个是沙子,这个是悬浮物。”
李平章介绍这是一家造纸厂正在向渭河排放工业废水的情景,浓浓的呈黑褐色的污水从上游缓缓流淌下来,并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臭碱味道,臭水翻滚着溅起恶心的白沫;而这里是一段被污染的五颜六色的河水;大量的工业污水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排进了渭河,这些臭水泛起的泡沫就足有10几厘米,李平章说类似的情景在渭河流域可以说是并不稀奇,也正是这些源源不断地工业污水使得渭河在近年来由黄变黑,又由黑变臭,基本包括了关中地区的所有城市。
“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
每次看到渭河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李平章总会感到很难过,而同样非常关注渭河污染的,陕西环保局局长何发理对渭河的现状更是作了这样的描述。
“渭河的污染已经到了超过环污染容量的四倍。黑,臭,是渭河是关中的水道两岸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渭河成了下水道,何发理的这个比喻绝不是耸人听闻。陕西省环保部门统计,到2004年渭河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就已经超过6亿吨,其中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万吨,是黄河最大的污染源。而制造这种变化的,就是渭河流域大大小小的排污企业。我们的记者就在李平章的带领下,沿着渭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新河进行了考察。
新河情况
“这是一条路,从河床上过去,形成时间很长啊。踩出这个路来,这个新河的水基本是没有了。”
6月2日,李平章带领记者来到了渭河一条主要支流—新河的上游,看到的却是裸露的河床,已经成为来往交通的必经之路,在河道的中间堆放着挖沙后留下的碎石,而这条河断流已经有整整近6年的时间了。
“你看,几次挖沙(留下的)石头,既使洪水来了也不从那走了,都是这从这边走了, 水的水量也很小了。”
在生态水枯竭的同时,附近村子里面的生活污水还在不断的排放进入新河。
“由于生态水没有,这个生活垃圾水流出来后就成为新的源头了。实际上新河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你看这是几年的时间,这个新河成了什么样子了。”
沿着干枯的河床,李平章带领记者继续向下游了解新河的境况,而在几百米外,我们就见到了这样的情景。
“现在新河的水,现在看到的是化工厂的水。”
这里是一家化工厂的排污孔,散发出刺鼻的错臭味,看到这种排放情况,李平章马上拿出了携带的设备,对污水作了监测。
“酸碱度为3.3,我们已经看到它这个水是不达标的。”
在这里汇入污水的新河的河面明显的加宽,水量也开始明显的加大。
“这个酸碱度我们看到,它是3.3。如果正常的话是6到9这个酸碱度也是超标从这可以看到,过去新河的概念就没有了。”
在这里汇入污水的新河的河面明显的加宽,水量也开始明显的加大。
“从这里的可以看到,过去新河的概念已经没有了,现在新河的概念就是这个污水做为源头了。对渭河水水质的影响非常大,像这样的直接注入渭河了,很难保证渭河的水质。”
在排污空的旁边,李平章见到了一位附近村庄的村民,他赶忙走上去了解情况。
“好的还这么红?”
“比这个红得多,还有比这个还红的,嫣红嫣红的,在我们老少住的那个江。”
据这位村民介绍,这些排放的污水,也直接影响到了附近村民的身体健康。
“人就是咳嗽,这气息一闻,一般的人走到这儿都捂鼻子,现在连青蛙都没有看见了。”
这位老汉已经70多岁了,亲眼看到了新河由清变黑变臭,直到现在青蛙都已经无法存在的过程,这些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
“这个是不是不能浇地?”
“没办法的,有时拿试纸,那个黄黄的试纸。”
“你自己家里有没有买这个试纸?”
“有,没有试纸不敢。”
“为什么要买试纸?”
“沙大的不敢,沙大的不敢浇地。”
“一浇以后咋了?”
“一浇地就死。”
这条沿途需要试纸测试的新河就这样向下游流去,继续接纳着沿途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水量逐渐增大,颜色也越来越黑,最终汇入渭河。
采访中,李平章的心情一直很沉重,他说保护渭河就是他的职责。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渭河: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全长818公里,在陕西境内的渭河干流有502公里,流域面积6.71万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聚集了陕西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国民生产总值,看得出来,渭河确实是陕西的生命河。然而,就在流过陕西的时候,渭河自己却失去了生命。
渭河现状:无水、污染
5月31日,记者赶到了位于宝鸡市境内的宝鸡峡水利枢纽,这里是渭河由甘肃进入陕西后的第一个水利枢纽,可是记者在这里看到的依然是干枯的河床,沙石裸露在外,难道上游的来水只有这些吗?
“用水和来水是相等的,那大概现在的这个水量是多少?”
“现在就是三十立方米每秒。”
这里就是渭河上游的河水,清澈、丰润,那么这样的渭河又流到了那里了呢?
“现在往下补给,补经三个流量。”
也就是说上游来水只有十分之一流入了渭河,而其他的来水全部进入了灌溉渠。
“灌溉需要决定是不是向渭河补给。”
而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保渭河流域的灌溉,去年在这里渭河河道有60多天处于断流状态。
“现在这个水是非常黑,气味非常浓,非常刺鼻。你看一看,通过这个口直接排进渭河的。”
为了了解渭河中游的污染情况,李平章又将记者带到了西安市的生活污水排放处,这些恶臭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的排放进了渭河。而目前关中主要城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130万吨左右,实际处理能力不足40万吨,占不到总量的40%。
“西安市经济欠发达的同时,如果完全要靠征税来建这个污水水利场,的确很有难度,经济上比较困难。”
“基本上这些生活污水都在直排进渭河?”
“是这样的。现在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沿渭河流域曲线的水利场,包含西安市百分之六十的城市污水,全部直接排进渭河。”
李平章告诉记者,渭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3。2亿吨,造纸企业是渭河污染的重要来源,占工业总排放量的60%。关中地区大大小小的造纸企业最多的时候有近千家,虽然环保部门三番五次检查,不少造纸企业也被迫关停或整治,可仍然无法杜绝污染。
“虽然已经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但依然是污染排放,如果再继续下去,既使这种污染,也是渭河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造纸企业现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来源。”
记者这次跟随李平章实地考察了渭河沿岸的宝鸡、杨陵、咸阳、西安、渭南等地,他说渭河的现状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上游水少、中游水脏、下游淤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渭河,陕西省环保局前不久在网站上开通了一个“治理渭河大家谈”网上论坛,一起来看一下。
治理渭河大家谈
李平章和陕西省环保局局长何发理是多年的好朋友,他们因为渭河而相知相识,经常会聚在一起探讨渭河的治理问题。不久前,正是在他们俩的策划下,“治理渭河大家谈”网上论坛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希望广大群众能够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而今天他们就是来看看网民的反应,并对论坛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真正网站形成一个网络,既有反映作用又有反馈信息。这样可以即时反映了以后就有回应,大大增强他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而谈起渭河的污染,何发理更是感到责任重大。
“环保部门的同志如果不认识到这一个严峻的现实,对人民漠不关心或者置之不理, 就应该说,你没有良知。”
何发理说自己上任以来主要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渭河上,倍感责任的他为自己、为渭河的治理制定了一个时间表。
“08年结束之后,把渭河在治理上能够走出一条比较好的路子来,看看从哪里解决 渭河的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只要是照这样的劲头干下去,我认为二十年的时间,渭河还是能够解决好的。
何发理介绍,陕西省近期将为治理渭河投入三十二亿元,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为四十五亿元,在渭河沿岸加快建设54座污水处理厂,同时增加河道生态用水,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他说按照他的时间表,2008年之后渭河将变清,这不仅仅是愿望,而是必须实现的目标。
保护渭河,陕西省今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年底前,宝鸡、咸阳等地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西安市达到45%以上,渭河及支流上的重点污染源全部实现废水达标排放,重要污染物年排放总量比2003年消减30%。随着治理脚步加快,渭河沿岸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变化。
关中地区造纸企业最多的时候有近千家,近年来根据环保排放标准以及生产能力,政府多次大力整顿,现在造纸厂只剩下了140余家。与此同时,现在正在生产企业加快了改造力度,污水排放也在逐步的改善。
“这个是符合标准的,如果不上这一条整顿改造的话,它达不到这个标准。”
“你的鱼呢?”
在渭河的另一条主要支流—沣河边,李平章见到了刚刚钓上来的鱼,他显得非常兴奋,随着沣河水质的改变,在两岸又出现了洗衣服、钓鱼的人们。
“现在你可以看到这个水,有钓鱼的。你看对面那个钓鱼的,现在有钓鱼的,那有洗衣服的,就在前年是根本不能想象的。你看现在这个水非常清是吧。”
作为省市两级环保局的负责人,何发理和李平章都承认几年内解决渭河黑臭问题,是个艰难的目标。但他们说,实现这个目标不仅是为了百姓,也是为了自己,因为渭河也是他们自己的母亲河。
2004年国家水利部通过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并上报国务院,2005年底通过国务院审查及批复。根据规划,国家在2010年前,安排投资229亿元进行渭河综合治理,其中在陕投资大约为160亿元,占总投资的69%,而陕西省目前对渭河的系统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为四十五亿元,其中近期三十二亿元。无论是何发理还是李平章都在迫切的希望这些资金能够早日到位,早日解决渭河的污染,早日看到渭河恢复其原有的面貌。
⑧ 渭河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哪呀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渭河干流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75.7亿立方米,陕西境内为53.8亿立方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总的趋势是自南而北减小,秦岭、关山区高,原区、谷地区低;西部大于东部,中游比下游径流丰富。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陕西泾渭两河交汇处。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污染等原因,渭河的水色呈赤黄色,从而与泾河汇合处便出现渭浊泾清、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
(8)定西渭源县印染污水处理扩展阅读
2011年7月,陕西省提出“渭河三年变清”的目标,淘汰治理无望、达标无望的企业,全力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大幅降低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渭河问题。
三年治污行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渭河水质的改善,水质综合评价由2011年的“重度污染”改善至2013年的“中度污染”。如今在渭河的多处地段,均出现市民垂钓的情景,泾渭则不再分明,渭河逐渐变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渭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泾渭不再分明 渭河逐渐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