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胜科(荆门)水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胜科(荆门)水务有限公司地址位于荆门市掇刀区白庙路17号3楼。经营范围:污水处理及其相关服务。经营状态:存续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成立日期:2014-07-31法定代表人:曾祥川法人对外投资营业期限:2014-07-31-2064-07-30注册资本:3950万人民币发照日期:2016-01-26登记机关:荆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曾祥川
成立时间:2014-07-31
注册资本:39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80040000173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公司地址:荆门市掇刀区胜科路1号(化工循环产业园)
B. 掇刀区的社会事业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在中心城区建成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6个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免费为20多万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一次体检,并分村建立健康档案。扎实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参保居民31万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80.1%。
2007年,城镇社会保险扩面新增8.63万人;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7万名农村特困救助对象实现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争取移民直补和项目扶持资金1.3亿元,柴湖移民区、漳河库区等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2007年,实施扩大就业工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7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649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97万人。 规划区面积718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8.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0.5万人),基本形成了南北双城、新老城区结合的城市格局。
基础设施
完成投资15.3亿元。城区主干道长度306公里、路面积为63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为16.53平方米,排水管网长度409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48.98%、人均公共绿地10.23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85.75%、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98.76%,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达到100%,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07标台,城市基础设施各项指标均提前达到或超过“十五”规划指标。荆门城区在全省第二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竞赛中夺得“楚天杯”奖,先后被评为中国名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名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省级园林城市,龙泉公园还被评为中国名园、国家AAA级旅游区。
市政建设
按照“完善西城区、提升东城区、扩展南城区”的总体思路,对城区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新、改、扩建,共完成项目50多个,新增道路长度60公里、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在道路新建方面,为加强西城区、东城区、南城区三个组团的联系,拉通了207国道复线、象山大道南北段、阳关大道;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结构,新建了五一中路、广场路、天鹅路、月亮湖南路、葡萄园路、汇合巷和南城区深圳大道、关公大道、龙井路、凤凰大道、白石坡、及高新区区间道路。在道路改扩建方面,先后对西城区的白云大道、长宁大道、象山大道、中天街、海慧路、北门路以及南城区的阮家坪路、207国道等20多条道路进行了改、扩建。
园林绿化建设
实施了园林绿化配套工程,配套竹皮河综合治理,新建了月亮湖广场及苏畈桥、浏河岛、魁星阁等小游园;新建了凤凰旅游区服务中心、东宝廉政广场、石化广场;加强了象山、东宝山和城北防护林的规划和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新建和改造了207国道城区段、白云大道、凤凰大道、龙井大道等16条城区主要干道的道路绿化。同时,新建了年生产花卉100万盆的2座花卉生产基地。
公用设施
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与四川石油公司合资新建了供气5万户、日产气5万立方米的液化气空混站和日供气能力20万立方米的城区天然气配气站,总用户可达7万户。城区主干道燃气管网的铺设基本完工,天然气用户已达8000户;第二垃圾处理场第一填埋库区建设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正在进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和垃圾处理设备的采购。漳河到城区的引水工程和取水泵房的建设正在推进,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基本完成。公交车辆一改原有面貌,绝大部分被替换为空调车或双层客车,城区7条线路公交车安装了语音报站、视频音像系统,实行了无人售票。城区广电通讯网络建设、公交站点(站棚)改造、垃圾中转站和公厕新、改、扩建力度加大。
生态环境
采取点源治理、水电站冲污、污水截流、河道整治和建设污水处理厂共五种工程措施对竹皮河城区段进行了全面整治,共完成河道整治15.51公里、新建5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沿线排污大户全部自行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实行了达标排放;龙泉渡槽和苏畈桥渡槽水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对竹皮河的综合整治,初步实现了“一河两管、清污分流;分段设坝、全河有水;两岸成街、花树成荫”的目标,改善了竹皮河水质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C. 写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网络搜一下就会有相关材料的
D. 怎样写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一、地理位置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西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以"荆楚门户"而得名。
荆门为湖北省省辖市,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6万。
荆门东靠大洪山南麓,北枕荆山余脉,其北部层峦叠翠,峰奇谷幽,中部岗岭起伏,河港交错,南部沃野舒展,稻香鱼肥。荆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6.9℃,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荆门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将成为东西部技术、人才、资金流动的"绿色通道"。
二、自然资源
荆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23种主要矿产保有储量价值约1460亿元,人均约5万元,高出全省3万元。尤其是非金属矿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等特点。其中,在石油钻探和航天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用途的累托石储量673万吨,居全国之首;石膏、磷块岩、白云岩、生产水泥用石灰石储量居全省首位,分别为11亿吨、3.6亿吨、12.5亿吨、6亿吨。丰富的矿藏为发展化工、建材等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荆门全境有大小河流600余条,湖泊58处,水库518座。水域面积达1849平方公里,正常蓄水容积44亿立方米。其中漳河水库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0亿立方米,为全国八大水库之一。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8万千瓦。
荆门境内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全市林地645万亩,森林覆盖率33.2%。活立木总蓄积量1120万立方米,树木136科251属485种。主要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柏、栎类等;主要经济林树种有油桐、乌桕、桑、核桃、板栗、银杏等。
荆门地形多样,平原土质深厚肥沃,丘陵岗地宜草宜木,加之地处南北、东西气候过渡带上,光热水同步,具有多宜性的生态环境,土地自然生产力高。全市耕地面积37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89万亩。
三、基础设施
荆门基础设施完备,交通发达便捷。全市境内铁路总里程25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9355公里,水运总通航里程465.9 公里。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一体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经过多年的建设,荆门对外交通大通道已全面打通,在全国"十三纵十五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中,穿越湖北省境的七条,荆门占"两纵一横":南北向太(原)澳(门)线过荆门的襄荆高速公路已经开通,随(州)岳(阳)高速(京珠高速和太澳高速中间的重要加密线)正在建设,东西向杭州兰州线过荆门段,往西至宜昌、往东至武汉均在建设之中。铁路"一纵一横":焦柳铁路纵贯南北,沿江铁路(上海-重庆)的长荆铁路横贯东西。长江、汉江、江汉运河、长湖水运得天独厚。市中心距宜昌三峡国际机场115公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245 公里(武荆高速开通后将缩短为185公里)。荆门将成为湖北继武汉之后的重要交通枢纽。
荆门处于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的交汇点,随着荆门电厂三期120万千瓦工程、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斗笠岗50万千伏超高压开关站、双河50万千伏超高压变电站的建设,荆门电力枢纽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南阳-荆门和洪湖-荆门原油输送管道、荆门-荆州成品油输送管道交汇于荆门。
荆门境内有国家两条干线、三条微波、四条光缆穿境而过,电话交换机容量90万门,移动电话容量50万门,可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话。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断拓展,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45.7%,日供水量36.8万立方米,年供电量20亿千瓦时。
经济建设
荆门经济基础良好,综合竞争力较强,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79.4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6万元;财政总收入22.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9.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9元。
一、优势工业
荆门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工业体系日趋完备。化工、机电、食品、建材四个优势行业集中了70%的企业、85%的资产、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主导产品有成品油、水泥、啤酒、化肥、包装机械、聚丙烯、布洛芬、电子元器件等。年产各类成品油200多万吨、水泥700万吨、复合肥300万吨。布洛芬生产能力居全球第三位,纸包装机械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啤酒生产能力居全国十强。
荆门已初步形成以年加工原油600万吨的中国石化总公司荆门分公司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以解热镇痛药基地网络药业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以亚洲最大的磷化企业荆襄化工集团和位列全国磷肥企业三强的洋丰集团为龙头的磷化工,以生产优质民爆产品的凯龙集团为龙头的火药化工等化工工业;以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葛洲坝水泥厂、年产12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的泰山建材为龙头的建材工业;以纸制品包装印刷机械在全国的占有率达70%以上的湖北京山轻机公司、国家研制特种飞行器重要基地605研究所、全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东光电子集团为龙头的机电工业;以全国啤酒行业十强之一、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的金龙泉啤酒集团为龙头的食品工业;依托江汉平原优质棉生产基地而蓬勃发展的纺织工业,纺纱能力近50万锭。全市现有网络药业、湖北兴化、京山轻机、葛洲坝(水泥厂)等四家上市公司。在荆的中央、省属企业资产存量巨大,科技人员众多,成为壮大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特色农业
荆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及优质油生产基地和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市。全市农作物品种达60余种,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粮食年产量200万吨以上,优质稻比重65%;油料年产量34万吨以上,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化率达100%;生猪年出栏223万头,优质三元猪比例78%;水产品年产量23万吨,名特优鱼比重65%。
荆门农业综合优势明显,北部山区为森林覆盖,适宜林、果、药材、香菇、木耳种植和畜牧业开发;中部平原土质肥沃,宜于粮、棉、油的生产种植;南部湖泊密集,养殖历史悠久,盛产虾、蟹、鳖等优良水产品。因此,利用荆门农业资源丰富、产品运输成本低和辐射广等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旅游资源
名胜古迹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2世纪,秦始皇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行政区--权县。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600余处,其中,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钟祥明显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喻为"楚文化地下宝库 "的纪山古墓群(已出土2300多年前的战国女尸、郭店楚墓竹简等国宝级文物)和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时期(约公元前6-5世纪)道学家老莱子曾隐居荆门,现有老莱子山庄和孝隐亭供人观赏;一代楚辞文学家宋玉在这里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千古绝唱;三国关羽曾屯兵掇刀,现存有望兵石、上马墩、响岭岗等与三国有关的历史遗址;始建于隋开皇13年(公元593年)的东山宝塔至今仍耸立在东宝山巅;宋代(公元12世纪)理学家陆九渊曾于荆门象山设台讲学,现有陆夫子祠供人凭吊;清代建于象山东麓的龙泉书院集河、湖、泉、亭于一体,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自然风光
荆门山川秀美,生态旅游资源富集,自然人文景观独特,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荆门地处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节点上,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面积320平方公里,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流连往返;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漳河水库,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黄仙洞属喀斯特地貌,钟乳成趣、千姿百态,堪称鬼斧神工。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下了"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城市建设及社会事业
荆门市大力发展城镇建设。2004年,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52亿元(含电力、交通、水利、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比上年增长28.26%。到2004年底,全市城镇道路总长749公里,道路总面积1294.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5.06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464元,排水管长度679公里,路灯3.16万盏,污水处理率64.34%,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27.61%,人均公共绿地9.39平方米,燃气普及率97.67%,用水普及率99.42%,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9.21标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2.99%。荆门、钟祥城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荆门市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龙泉公园被评为中国名园、国家AAA级旅游区。荆门房地产业兴旺,2004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44亿元,增长12.79%。公用事业建设完备,全市有水厂72座,日供水能力113万立方米,主管网长度769.7公里;全市有公共交通营运线路63条,营运里程653公里,营运车辆853辆;全市有燃气企业67家,供气点90个,储气能力达37393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夏家湾水务有限公司日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
荆门市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荆门职业技术学院与沙洋师专合并及升本工作进展顺利。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繁荣活跃。成功举办庆祝第五个中国记者节暨新闻奖文艺晚会,社会文化获全国"群星奖"。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启动;我市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我市运动员何军权在雅典残奥会上勇夺4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