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蒋云龙的个人经历
1953年至1956年由新田县教育科保送到湖南零陵师范读中师,1956年至1960年在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深造;湖南师院毕业后志愿到革命老区浏阳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先后在浏阳一中、浏阳师范、浏阳六中任教,曾任基层工会主席,党支部副书记等职。1995年退休后,被浏阳六中续聘至今,并担任浏阳市北盛高考补习班法人代表。系全国作文研究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文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世界华人浆充会名誉理事等。1977年以来连续担任所16届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学,所教班有每年高考语文成绩在县(市)同类学校名列前茅,有30多篇(首)学生作品在杂志上发表,本人多次获优秀指导奖和“圆丁”奖。执教39年,由于潜心钻研,锐竟进取,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曾先后13资助被评为县(市)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5次被评为县(市)优秀党员,还出席过县、地区劳模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1988年被评为湖南省中小学先进德育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长沙市优秀教师,1995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搞好教学教学之日后,还积极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所撰《教书·育人·艺术》《浅谈“比较阅读法”》等10篇分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其中《“比较法”教学方案》曾三次获“国际优秀论文奖”。曾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9篇(首)及教育教学论文30余篇,并参编了《语文学法与益试》、《中学作文》、《作文学》等6本书。多次受人民日报、中国作协等单位邀请参加全国性的文艺创作会;多次被邀请参加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举办的各种学术理论研讨会。传略已被载入《世界优秀人才典》、《国际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近40种辞书。
2 蒋云龙 男,1939年6月生,云南元阳人,回族。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现任云南省环科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有色冶金专业技术工作和三废治理工作。承担完成的主要科研试验项目有汞冶炼白煤代焦和粉矿制团高炉冶炼,锡中矿氯化挥发,锡电解阳极泥综合回收,硫化钠法处理大厂铅锑精矿,铜精矿连续熔炼,含钒炉渣提钒,锌焙砂热酸浸出针铁矿法流程,还原—锈蚀法制取人造金红石,锑厂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冶炼厂重金属废水处理,制酸车间高砷污水处理,干电池厂废水处理等。编写过锌车间污水试验报告,锡车间污水试验报告,硫酸车间高砷污水扩试报告,河池电池厂污水处理试验报告等。发表过“还原—锈蚀法制取人造金红石”、“硫化法处理高砷污水的试验研究”、“干电池厂的废水处理”等论文。
3蒋云龙 男,浙江台州人,汉族。台州市民政局。让活人进火葬场是一个悲剧,但是碰到了当机立断和慷慨解囊的好主任。让这一悲剧没有发生。台州市殡仪馆主任蒋云龙得知后,迅速赶到现场:“病人呼吸、心跳都有,还活着,为什么不抢救!” 病人亲属哭泣着回答:“不是我们不想抢救啊!家中所有积蓄都已花光,没有钱无法抢救。”蒋云龙吩咐工作人员迅速报警,将病人送回医院抢救,并与有关部门联系,请求对病人实施大病救助。同时,蒋云龙带头慷慨解囊,向病人亲属捐助了1000元。在场的6名病人亲属全部跪在蒋云龙面前。蒋云龙连忙扶起他们,并向在场的人员呼吁:大家献点爱心,帮他们渡过难关。围观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你5元我10元,你50元我100 元的,不到10分钟,便捐了3800元。有了这么多热心人的鼓励,病人的亲属重新鼓起为病人继续医治的勇气。120迅速派来车辆,将病人送回医院治疗。正因为有这样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好党员,好领导才没有让悲剧发生。让一个生命没有因为没钱救助而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社会各界听闻这个报道后,纷纷为尤国英捐款。
❷ 2010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云南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省人大代表予以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
2009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重大挑战和考验。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准确判断、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我省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这是困难较多的一年。我省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低,尤其是支撑全省经济增长的有色、钢铁、化工等产业,其产品价格均与国际市场接轨,导致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实体经济冲击十分深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出现了多年来的新低,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1.1个百分点;全省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下降4.8%,财政增收遇到很大困难;进出口贸易遭受重创,外贸总额下降50.3%,降幅居全国之首;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8.5%,比全国多降21.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接近一半,停产、半停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最高时达30%;民生保障压力剧增,150万农民工返乡,23万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全省就业矛盾异常尖锐。
这是奋力拼搏的一年。在严重困难面前,全省人民不畏难、不退缩,坚定信心,勤奋工作。我们坚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全力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注重结合云南实际,大胆创新,切实破解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先后研究出台了11个方面共350多条政策措施;注重把当年增长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这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全省保增长成效明显,保民生力度空前,保稳定措施扎实。经济运行逐季改善,经历了止跌、回暖、企稳到快速回升的明显变化。民生措施的密集出台和落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随着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更加巩固。
全省生产总值完成6168亿元,增长12.1%;财政总收入1490.8亿元,增加130.6亿元,增长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8.3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49.8亿元,增加479.6亿元,增长3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7亿元,增加1000亿元,增长3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1亿元,增长19.3%;外贸进出口总额80.2亿美元,负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4元,实际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实际增长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6.3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以上。除外贸进出口总额外,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均超额完成。
(一)扩内需取得突出成效
我们始终把握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积极主动争取中央支持,想方设法筹措配套资金,实现了新增投资规模的重大突破。在中央四批扩大内需资金中共争取到158亿元,争取到中央代发地方债券84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跃上10000亿元、8000亿元台阶,新增贷款突破2000亿元大关,比上年翻了一番;金融直接融资220亿元,保险业快速发展,投资公司投融资功能进一步显现,为支撑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级财政尽力筹集60亿元基本建设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全省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73亿元,大理至丽江、昆明绕城西北段等高速公路开工,启动52条二级干线公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铁路建设完成投资84亿元,大丽铁路建成通车,新开工云桂、丽香等5个铁路建设项目,在建铁路项目达11个。机场建设完成投资76亿元,腾冲机场正式通航,大理、香格里拉机场完成改扩建并投入使用,昆明新机场建设进度加快。电力建设完成投资702亿元,景洪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小湾水电站实现三台机组发电,中国首座正负8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水利建设投资突破100亿元,陇川麻栗坝、楚雄青山嘴两座大型水库和18件中型水库下闸蓄水,“润滇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建成“五小水利”工程25万件。昆明至大理成品油管道投入运行。
扩大城乡消费取得实效。认真落实鼓励消费政策,组织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向农民兑付财政补贴资金7亿元,带动销售额70亿元。旅游“二次创业”和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国家旅游局把云南确定为全国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启动实施了腾冲、抚仙湖、洱海等旅游综合改革发展先行试验。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推进160个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一批旅游小镇和50个旅游特色村的改造,启动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和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建设。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524亿元,增长13.4%。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1.2亿人次,旅游行业总收810亿元。
(二)“三农”工作再创新佳绩
我们始终重视打牢农业基础,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保持了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全省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265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对农民的直接补贴126亿元,人均获得补贴348元。新增涉农贷款突破800亿元,累计发放“惠农卡”159万张。推动实施了中低产田地改造、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农民收入翻番计划等一大批事关农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30万亩。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新烟区建设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不断推进。突出抓好生物产业发展,优势生物种植面积达8500万亩,引进加拿大天辰集团、北京中信集团、天津天士力集团等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到位资金20多亿元。
山区综合开发步伐加快,全省特色经济作物、经济林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完成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建设450万亩。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出口逆势上扬。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150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500个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整治,解决了2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5万口,节柴改灶18万户,农村电网改造使49万户农民受益。推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建成了一大批公益事业项目。贫困乡整乡推进试点、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顺利开展,解决和巩固了6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064亿元,增长5.2%。粮食总产量达到1634万吨,实现连续七年增产!。肉、奶、蛋、蔬菜等农产品供应充裕,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工业经济运行走出困境
我们始终把稳工业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确立了“稳运行、抓项目、调结构、扶中小、促合作、降能耗、保就业、强管理”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果断实施特殊电价扶持,有色等10个行业受惠企业超过160户。在全国率先实行重要商品收储,全年动态收储有色金属63万多吨、化肥50万吨。对1141种省产工业品发放促销补贴。全面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4条措施,全省新增中小企业贷款突破700亿元。坚持“一厂一策”,扶持困难企业抓好生产组织,规模以上停产、半停产企业已下降到6%左右。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制定并实施了12个工业行业发展行动计划。在冶金、机电、轻工、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组织推广20项关键共性技术,新增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25家,4个部省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准。烟草对工业增长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实现利税785亿元。在一系列综合措施的作用下,全省工业经济逐步好转,除电力外的工业完成投资820亿元。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580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2088亿元,增长11.2%,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增长。
(四)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
我们始终把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结合扩大内需实施了一批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重点项目。坚持“一湖一策”抓好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牛栏江至滇池补水和滇池截污两个关键性工程取得重要进展。积极推进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累计开工建设168个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8O万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对建设“森林云南”进行了部署,完成营造林1031万亩,启动实施4730万亩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0平方公里,实施保护面积5000平方公里。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组织实施100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淘汰一批小炼铁、小焦炭、小水泥等落后产能。国家下达我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和1.99%的任务可望完成。
(五)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我们始终把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启动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省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完成,州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有序开展。实施了昆明市、红河州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了深化农垦改革方案,华侨农(林)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水务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供销社改革和投融资、行政审批、财税、金融改革继续深化。
开放云南建设取得新成效。组织开展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初步规划方案研究。与“昆交会”同期举办了第二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活动周、第四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第七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暨亚太华商论坛等系列重大活动,提升了办会层次和水平。加快了口岸通关便利化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外资9.1亿美元,省外企业在滇投资超过1000亿元。
(六)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我们始终重视社会建设,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扩内需、增投资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和工作支撑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力抓好鲁甸、镇雄、澜沧3个县的“两基”攻坚工作,全省按规划如期实现“普九”目标。切实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免除了640多万名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向208万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筹措投入45亿元推进校舍安全工程,超额完成原定150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任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新组建7个省级职教集团,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提高到O.92:1。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增本科高校2所,呈贡新区已有6所高校新校区投入使用,累计入住学生约4万人。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3%。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多渠道筹集投入助困资金13.86亿元,资助范围覆盖了35%以上的普通高校在校生和100%的中职学校一、二年级学生。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面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了我省产品和产业综合竞争能力。继续深入实施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组织实施49项重大科技项目、20项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发项目,突破了71项关键核心技术,推广应用34项突破产业技术瓶颈的共性技术,开发出6O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组建了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进展顺利。科普工作全面推进。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制订了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和三年实施方案。坚持“大办卫生、多办医院”,重点推进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重点中医院的基础设施及设备能力建设,又有5个省级医院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3%,参合人数达3293.5万人,新增71.5万人,年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参合农民住院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0%。积极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加大力度抓好血吸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在全国首创并建成407所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完成2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启动了4万多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全省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3.35%和94.66%。省博物馆新馆、云南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一批州市县文化项目开工建设。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圆满承办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第16次大会。
(七)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了一大批力度空前的惠民利民措施,确保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大力促进就业。创新思路,实施促进就业20条措施和“贷免扶补”政策,省财政补贴困难企业2亿元,稳定25.7万个就业岗位;安排2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9.3万名失业人员就业;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鼓励创业,帮助2万人实现创业并带动12万人就业。新增23.5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因国际金融危机返乡的150万农民工有148万实现再就业。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23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55万人。
着力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省财政投入城乡低保经费41亿元,比上年增长77.8%,全省429万城乡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省财政投入5.5亿元,资助516.3万名特殊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对近46.5万次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住院和门诊救助。22.1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44万名高龄老人和长寿老人享受到生活补贴。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投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省28.9万名优抚对象享受到抚恤补助政策。
努力提高社保水平。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量达到1600万人次,新增125万人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省覆盖,城镇职工参加医保人数达到75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金待遇标准提高10%。妥善解决了22.4万关闭破产和国有、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全省16个县市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筹资43.34亿元,全部兑现了129个县的中小学在职教师绩效工资,对退休人员也相应增加了生活补贴。对其他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自去年10月1日起,每人每月增发300元临时补贴。
全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下决心用3年时间建设150万套保障性住房,改善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去年整合补助资金1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50万套,其中城镇15万套、农村35万套。加大农村建房支持力度,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中拆除重建户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户1万元。
持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落实专项资金8亿元,整合资金40.3亿元,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及时有效组织抗灾救灾。省财政投入救灾资金13.1亿元,救济灾民552.4万人,保障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保持了灾区社会稳定。筹集近45亿元资金,加快推进防震减灾十大能力建设。
(八)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不断巩固
我们始终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全省工作的重大任务,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重视互联网文化建设。统计调查、气象、文史、档案、测绘、地方史志等工作不断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繁荣。密切与各人民团体的联系,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切实维护社会安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开展领导干部大下访、大接访活动,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性事件。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了全省宗教领域的和谐。成功维护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等重大节庆期间的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系列专项活动;高度重视边境安全,及时有效处置了缅甸果敢事件对我省边境的影响。监狱、劳教工作继续加强,禁毒防艾工作取得新成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尾矿库专项整治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取得实效,应急能力得到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下降。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九)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们始终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应对危机、推动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努力改进工作,提高各级政府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定决议,支持省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议案、批评、建议和政协提案,全年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5件,制定、修改和废止了一批政府规章。坚持推进基层民主,居民自治、村民自治、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工作深入开展。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加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执法监督。审计、监察等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发挥。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健全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开展了新一轮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工作,全省共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91项。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重视抓好政府制度建设。在全省县以上政府机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省的政务信息电话查询系统,开通了“96128”政务查询专线,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5万多条,政府行政行为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继续推进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建设,全年共问责1525人次。
各位代表!在严峻挑战面前,我省出手快、措施实,牢牢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经历了一场重大考验。在这场重大考验中,全省人民的开拓进取精神进一步得到激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在这场重大考验中,云南的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在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深化,调整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更加增强;在这场重大考验中,各级各部门在复杂形势下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得到提高,抢机遇、谋发展的意识更加强烈。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各位代表!去年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应对、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各项部署,全面分析、果断决策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艰苦细致工作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合力攻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向驻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区市,向关心支持云南建设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云南的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财政增收、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压力很大,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城乡居民收入还比较低,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完善体制机制任重道远,政府职能转变也还需要不断推进。我们将认真重视这些困难和矛盾,不断破解难题,努力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二、创新思路、大胆开拓,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机遇,完善发展措施,化解发展中的困难,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在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根据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的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增投资、扩消费,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建和谐,快发展、上水平,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本文来自文秘家园收集与整理,特别感谢原作者!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67%,外贸进出口额实现恢复性增长。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6个着力点:
一是稳定政策、灵活调控,保持较快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要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切实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持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心、决心和力度不减;要认真把握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强预见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全省经济快速增长,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二是优化结构、转变方式,促进转型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省进一步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增强发展实力和竞争力的现实选择。要深刻认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升重化工业精细化发展水平;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凝聚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增加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内需发展。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我省增加投资、扩大消费的重大机遇。我们要高度重视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要作用,加大工作力度,继续保持投资较快增长。要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不断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消费预期,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四是统筹城乡、扶贫攻坚,推进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是全省人民的迫切愿望。我们要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探索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发展道路。要大力扶持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生活,更加重视扶贫开发,确保全省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五是重视生态、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是云南最重要的资源,最大的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低消耗、高效益、少污染产业,倡导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七彩云南”在新的时代更加亮丽夺目。
六是拓展空间、发挥优势,促进开放发展。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我国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也是云南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独特区位,把服务国家周边外交大局与建设国际大通道结合起来,加强对外沟通、交流及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❸ 人工湿地主要的植物是什么
1、芦苇
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香蒲
香蒲科香蒲属的一个种,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叶片条形,叶鞘抱茎,雌雄花序紧密连接,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种子褐色,微弯。因为香蒲能耐高浓度的重金属而且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富集能力强等,所以,已经受到重视和关注,被较多的应用在处理工矿废水污染的环境中。
3、菖蒲
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
4、旱伞草
又名水竹、风车草等,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其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状总苞片簇生于茎杆,呈辐射状,姿态潇洒飘逸,旱伞草性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保水强的肥沃的土壤最适宜。
5、美人蕉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全株绿色无毛,被蜡质白粉。具块状根茎。地上枝丛生。单叶互生;具鞘状的叶柄;叶片卵状长圆形。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霜冻,生育适温25-30℃,喜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在原产地无休眠性,周年生长开花;性强健,适应性强,几乎不择土壤,以湿润肥沃的疏松沙壤土为好,稍耐水湿。畏强风。
(3)红河元阳县电池污水处理扩展阅读
人工湿地在农村地区的使用效果也优于传统污水处理厂,首先人工湿地使用纯生物技术进行水质净化,而污水处理厂则使用化学方法,因此污水处理厂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富含有害化学成分的淤泥、废渣影响环境,而人工湿地则不存在二次污染。
其次人工湿地以水生植物水生花卉为主要处理植物,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有利于改造农村环境。另外,人工湿地还拥有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在人工湿地上可选种一些具备净化效果和一定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人工湿地的运行管理也比污水处理厂简单、便捷,因为人工湿地完全采取生物方法自行运转因此基本不需专人负责,只需定期清理格栅池、隔油池、每年收割一次水生植物即可。
人工湿地中起主要处理作用的还是微生物,不是土壤的过滤作用,所以湿地设计中应包括防止湿地填料堵塞问题、植物死亡问题和过冬问题。人工湿地服务年限一般按照10-15年计算,也就是说设计比较完善的湿地系统15年以后才需要清理填料床,达到服务年限的人工湿地系统在清理填料床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另外,人工湿地的建设周期短,建设一座传统污水处理厂和完成相关管道的铺设往往需要一年以上,而人工湿地的平均建设周期在3个月以内,因此建设人工湿地见效更快。
❹ 云南个旧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概况
个旧处于
经纬度:东经102°54′至103°25′,北纬23°01′至23°36′
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
自然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海拔:1600m
年均温:16.4℃
年降水:890mm
地貌: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土壤:高原红壤
水文:红河北岸
个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之一,市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间镶嵌有一个0.7平方公里的金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一个真正的气候湿润、景色迷人、四季如春的地方。总面积1374.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5%,坝区面积占15%,人口37万。
[编辑本段]个旧简介
“个旧”是以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的,意即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个旧是以生产锡为主并产铅、 锌、铜等多种有色金属的冶金工业城市,是中外闻名的“锡都”。
个旧古属贲古(即临安府,今建水县),元时属蒙自县,称个旧里。民国2年(公元1913年)设县,1950年改县为市(县)。位于滇南,距昆明255公里,面积1587平方公里,人口45.5万(2000年普查),为云南新兴的工业城市。
《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第三卷称“个旧,中国云南省第二大城市,著名的锡都”。个旧市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锡工业基地、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产锡基地。
[编辑本段]关于锡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个旧锡业开发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大约5万年前个旧就有人类生息,西汉时,个旧属贲古县,随着中原文化的渗透,锡、银、铅采冶业兴起,东汉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分工协作。明代,银、铜业盛,锡产品已为国内知名。清康熙后,锡业至为兴盛。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个旧厅,建立衙署,专管矿务,个旧大锡开始大批量出口。1897年,云南省第一个邮政代办所在个旧设立。1933年,云南无线电台在锡务公司设立个旧分台,沟通了个旧锡业、锡业生产与纽约、伦敦等地国际锡市场的通信联络。次年,个旧矿业资本家又集资兴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电话企业——个旧矿区电话所,架通了各大矿山企业电话电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个旧厂官商公司,使用进口机器设备和工艺,聘用外国专家开展锡生产作业,开了云南冶金工业近代生产之先河。宣统元年(1909年),滇越铁路碧(色寨)河(口)段通车,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使锡的出口量迅速猛增。次年,云贵总督将个旧厂官商有限公司改组为个旧锡务股份有限公司,向德国购买洗选、冶炼、化验、动力及索道等机械设备,并聘请德国工程师指导生产,开创了云南冶金工业机械化生产的历史。至30年代末,个旧锡业达到解放前之鼎盛时期。私营大厂户多达4400家,锡的出口量高时达1.1万吨,为全国锡出口总量的90%以上,居云南省商品出口首位。民国二年(1913年),个旧被列为云南省一等大县,成为全滇工业重镇。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发展个旧的锡业生产和城市建设,1951年将个旧撤县设省辖市,并列为“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地区之一,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抽调大批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以及财力、物力支援个旧,云南省以8个专州的矿用物资和生活用品供应个旧,使个旧的经济规模和城市建设迅速扩大,成为云南省第二大工业城市。1958年,个旧市隶属红河州,州府迁个旧市,同时撤销开远、蒙自县归个旧市辖。后两县于1961年划出。经过多年的建设,个旧己发展成为一个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轻纺、机电、建材、医药、食品等门类齐全,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型城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个旧为云南省计划单列市,行使地州级经济管理权;为对外国人开放城市。1990年代以来,年有色金属采选能力1000万吨、冶炼能力22万吨,产锡约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5%、世界产量的1/4,产品出口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锡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
个旧的地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锡、铜、锌、钨等有色金属储量达650万吨,其中锡 的保有储量90多万吨,占全国锡储量的1/3。此外还有铍、铋、镓、锗、镉、银、金等稀贵金属,霞石储量约30亿吨,为全国霞石储量之冠。
个旧的矿业开发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已开始,到本世纪的上半叶,锡的年产量最高达1万多吨。现在,个旧的工业发达,已建立了33个工业门 类,140多家独立核算的县以上工业企业,形成了16亿多元的固定资产规模。冶矿企业达80多家,年采矿能力850万吨,冶炼能力8万吨,锡产量占全国的 70%,有色金属产品远销英、美、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个旧的锡重选及冶炼加工技术,稀士节能荧光灯技术、锡工艺品制作技术、锡铅焊料系列产 品及高纯锡生产技术等,都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有60多个获省优、部优和国优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畅销不衰。除了冶金工业这一主 体产业外,个旧还形成了化学工业和轻纺工业两大支柱产业和机电、建材等重要工业。服装、苎麻纱、香料、节能荧光灯等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个旧不仅锡矿储量丰富,其它有色金属资源也十分丰富。现已探明,个旧的矿藏资源种类多达28种。个旧由于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32.3%,有乔木420种,经济林11种,竹子5种,野生药材200多种,野生花卉270余种,珍稀植物有云南金花茶、望天树、桫椤、董棕、云南穗花杉、柄翅果、多歧苏铁等9种,珍稀动物有长臂猿、云豹、麝、水獭、巨蜥等11种。其中,被称为“生物活化石”的红河多歧苏铁,为蔓耗热带雨林中所独有。
个旧有个旧湖、宝华公园、大屯海、贾沙温泉等风景名胜区。 个旧蔓耗风景名胜区位于个旧市境内,由蔓耗、锡都、白云山、大屯海四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48平方公里。风景资源有蔓耗热带山地雨林;有全国最大的长臂猿饲养基地——宝华山动物园;有云南境内温度最高(95—103℃)的丫洒底热泉;有国内最新发现的新种多歧苏铁景观;有驰名中外的锡都文化;有国内仅存的鸡(街)个(旧)600毫米宽的铁路交通。可供旅游观光、生物考察、锡文化和民族工业发展史研究。
个旧市高等级公路和窄轨铁路直达昆明,南至紧邻越南的边境重镇河口,境内公路网四通八达。个旧城小巧玲珑,房屋环绕金湖四周而建,整洁卫生, 绿树成荫,1990年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之一。市内有宝华公园、宝华寺可游览观光,离市区60公里的贾沙温泉水温达70℃,是疗养沐浴的好去处。 个旧所产的锡画、锡酒具等锡工艺品美观雅致,是名贵的旅游纪念品。米线、烧豆腐、烤肉串是有名的风味小吃。
宝华公园位于个旧市东侧老阴山下,园内饲养着象、虎、豹、熊、白鹇、孔雀等珍禽异兽,是在云南仅次于昆明圆通山的动物园。稀有动物长臂猿占全国动物园的拥有量一半多,被全国园林系统定为长臂猿的繁殖中心。园内植有松、杉、山茶、牡丹等各种花木,建有亭楼阁榭。登高远眺,个旧市容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宝华寺位于个旧市东南1公里麒麟山西麓。清康熙九年(1670年)春,云游道人李仁杰以募捐所得凿石开山,创立寺观。后人为其塑像供奉于寺内,以志纪念。宝华寺后来多次扩建、翻修,特别是前几年经市政府拨款修葺扩建后,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一组结构严谨,布局参差错落,气势雄阔的寺庙建筑群。宝华寺有观音洞、灵官阁、龙王庙、梁公祠、白猿楼、财神殿等建筑。寺内古木参天,清流潺潺,俯瞰市区历历在目,入夜则万家灯火,璀璨夺目,是个旧的游览胜地。
[编辑本段]个旧市城市建设概况
一、城市基本情况
个旧市是云南省的一个中等工业城市,1951年1月1日建市,因盛产大锡而闻名中外。1988年个旧被列为云南省计划单列市,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开放城市。个旧现在是滇东南的中心城市。
个旧全市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总人口45.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9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68.3%。个旧是一座山水城市,海拔1689米,年平均气温16度,具有城在山中、湖在山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城市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6万人。
为了加快个旧市的发展,市委、政府提出了“一二三”工作思路,即:以老工业城市的提升改造为突破点,立足有色、超越有色、立足老城、超越老城;将个旧建成云南省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云南省重要的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及云南省一流的精品城市。根据这一战略决策,个旧市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以精品城市建设为目标,以治好一个金湖;绿化老阴山、老阳山两座面山;建好金湖文化广场、工人文化宫广场、体育场三个广场;突出锡文化特点、山地城市特点、欧式风格特点、夜景灯光特点四个特点的“一二三四”系统工程为重点,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向精品城市又迈进了一步。
二、城市规划情况
个旧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自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对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1995年底市政府根据《城市规划法》及省建设厅的要求,作出了修编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决定,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修编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96年上半年完成了总规修编的方案,因96年8月初个旧市连降大雨,发生了40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遵照省政府的指示,个旧市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恢复重建工作,总规修编受到了一定影响;1998年6月25日省建设厅与州建设局受省政府的委托,在昆明主持召开了《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评审会,并给予了通过;99年7月,因州政府正在组织编制的个开蒙群落城市总体规划涉及个旧、开远、蒙自三市县,决定暂缓向省政府转报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2000年底,根据省政府刚刚批准的个开蒙城市群总体规划和州政府的要求,又对总规修编成果进行了调整。现调整工作已全部完成,规划年限近期为2001年至2005年,远期为2006年至2020年;城市性质确定为:滇东南中心城市,个开蒙城市群的经济中心,个旧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以冶金、生物资源加工、化工、建材工业为主,积极发展商贸、旅游第三产业,建设具有良好休闲和居住环境的现代化精品城市;城市发展形态确定为锡城西区(现状市区)——锡城东区(大屯)——锡城北区(鸡街)三片区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到2020年,把个旧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省域二级中心城市,滇东南中心城市,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地区性中心城市的行列。
在完成《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同时,还编制了《城市消防规划》、《个旧金湖景观规划》、《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城市环境卫生发展规划》、《市区南部旧城改造详细规划》等一大批专业和详细规划;在规划管理方面,制定了一整套办事程序,实行了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联合办公制度,将人防、城建档案、城建监察、质量监督、标准定额、劳务管理等有关部门集中,每月10日和25日两次定期联合办公,只要符合审批条件,只需一天、一张支票即可办完有关手续,深受大家的欢迎;个旧市还结合实际,制定了《个旧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强化规划的管理。每年“一书两证”的办证率都在99%以上,违法违章建设查处率也在99%以上。
三、城市建设情况
个旧“96.8”洪灾过后,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定要把个旧建设得比灾前更美好”的指示精神,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展开了个旧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几年来,完成了“96.8”洪灾后市政基础设施、房屋和个旧湖治理三大类恢复重建工程∶投资2.5亿元,完成了市区建设路、金湖东路、金湖西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的改造;建成了环境优美的明珠小区;完成了个旧湖环湖截污、排洪排污隧洞、个旧湖底泥疏挖、污水处理厂和环湖游览道建设等工程;建成了朝阳天桥、宝华游览索道、老阴山观景长廊、南北汽车客运站;建市50周年前夕又一鼓作气的完成了湖滨广场、个旧湖环湖美化、个旧湖二号通道改造、市区过境路路灯、市区北大门改造和绿化广场建设、老阴山景区道路改造、通宝门至青杉里道路改造;完成普洒河城市引水第一期工程和七层楼人员隐蔽工程,建成了个旧市第一座地下人行过街通道;新建了市人民医院内科、外科大楼、四星级宾馆、电讯枢纽大楼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今年又开始进行金湖文化广场、中水回用、金湖底泥疏挖及湖中心音乐喷泉、垃圾处理场、普洒河城市补给水、二期夜景灯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建筑云庙的周边环境改造、体育场看台改造、城区电网入地、市区南部旧城改造等城建十大工程建设。
城市绿化加大了以金湖为中心的环湖绿化、面山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垂直绿化工作,去年在老阴山面山采取特殊措施新植树3.8万株,个旧湖环湖移栽了董棕和竹子,引种了百年榕树和移栽本地亚热带树种,街道行道树全部种植常绿树种;兴建了以绿地为主的抗洪纪念广场、湖滨广场、迎宾广场,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4%,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达到了7.57平方米。 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关爱,对市区主要道路人行道全部开通了无障碍通道,金湖南路首次建设了盲道;城市供水每年约1200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190升,城市自来水普及率100%;城市夜景灯光工程经过近6年来的不断投入、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已形成了点与面、线与片、动与静的较为完美结合,现在市区拥有路灯4000多盏、城市夜景灯光已达到3000千瓦,每天晚上开灯3个小时以上,管理上实现了微机集中控制;为了使居者有其屋,加大了经济实用住宅的建设,使一大批中低收入的家庭住上了功能齐全的配套住房,75%的市民拥有了属于自己产权的住宅,配套率达到了70%以上,在省内率先实施了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已有300多户住上了廉租住房,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了11.45平方米;政府还禁止在市区使用燃煤,90%以上使用了炊电和液化石油气。
四、城市管理情况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多年来,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始终常抓不懈,经过历届政府和全市人民长期的努力,使个旧1990、199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1994、1996、1998、2000、2002年连续5次蝉联“全省甲级卫生城市”,个旧的城市环境卫生已形成一份无形的产业,成为继“锡都”之后又一块叫得响的城市品牌。
城市管理主要是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的干净整洁。个旧市首先在管理机构上落实,实行三级管理∶一是市爱卫会,作为全市环境卫生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二是建设局,特别是城建监察大队和环卫处,作为城市具体管理和办事机构,负责城市主要街道市容市貌管理和清扫保洁;三是城区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范围,主要是小街小巷、居民院坝的管理和清扫保洁,经过多年实践,这是行之有效的。
制定、实施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金湖管理条例》,此外,政府还出台了10多个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的政策性法规,如《关于加强对城市市容管理的通告》、《关于市容环境卫生实行“七不准”的通告》、《市区禁止烧燃煤的通告》等,使城市的管理有法可依。现在,个旧市制定了《个旧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意见》,争取在2004年上半年内进入“国家卫生城市”的先进行列。
经过不懈的努力,个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质量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整个城市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云南省甲级卫生城市,并于2001年荣获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在精品城市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编辑本段]个旧市交通概况
个旧市辖区内的公路状况为:北、东面的倘甸、沙甸、鸡街、大屯一带以326线(昆河公路)、323线作为骨架支撑相互连接并与开远、蒙自、建水相通,是个旧通往昆明和内地的主要通道,经济较发达,交通情况比较好,而西南部的贾沙、保和、卡房、老厂一带因地势偏僻、公路等级低、交通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现随着新建的个元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和冷墩到蔓耗柏油路的铺通,沿线各乡镇的交通状况将以该路为骨架逐步得到改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该路段还是红河州边疆的元阳、绿春、红河、金平、河口五个县通往内地和连接326线(昆河公路)的最佳通道。到2002年底,个旧境内共有公路276条(段),总里程达1375.762公里。其中:省管公路10条(段),计287.63公里;州管公路1条(段)47公里;市管公路265条(段),计1041.21公里。市管公路包括县道3条(段)计73.8公里,乡道222条(段),计768.91公里,专用道40条(段),计198.422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个旧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市委、政府“一二三”的工作思路,实施三步走的设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省州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矿业经济强州”、“民族文化大州”等历史性机遇,借助滇越大通道和个开蒙交通网构建的契机,努力将个旧建设成为滇南的交通枢纽城市和云南走向亚太的重要通道。
根据个旧市公路历史形成的现状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旧市2002年至2020年的公路发展规划主要是:规划新建、改建公路48条(段),计747.523公里。其中:改建公路23条(段),计351.533公里,新建公路26条(段),计395.99公里。通过规划,在原有基础上,于2010年前全部修通全市未通公路的自然村的公路,2005年前,通向各乡镇的公路全部铺设柏油路面和水尼路面,2015年前,对全市80%以上的乡村公路按照“三提高”要求实施改造,2020年前,使全市国道、省道、县道的技术等级全部提高一级,最大限度地改善个旧市的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
近期工作的重点是配合红河州重点公路指挥部建设好鸡街到石屏的一级公路和鸡街到蒙自的高速公路。加快个旧至大屯一级公路建设的步伐,争取早日破土动工。个屯公路建设项目现已完成大量的,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即将动工修建,该项目路线起于个旧八号洞明珠雕塑附近,经老阴山隧道、大屯坝,止于鸡蒙线(即与昆河公路连接),路线全长约15.86公里,双向隧道洞长约6940米,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该项目的建成作为个旧东移、蒙自西拓快速连接通道,将极大地缩短、开远、蒙自群落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密切三县市的联系,促进群落城市的形成,同时通过个屯公路和个冷公路,使昆河经济带与红河流域经济带相连,且它将成为边疆一一个旧(现在州府)一一蒙自(未来州府)联系的重要通道,对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史具有现实意义。
在个旧路网规划中,个旧市还考虑建—条二环路,在个旧市区八号洞建一立交桥,辐射东西两条路线至风筝山,形成环路,全长24公里,西线技术等级为一级, 由八号洞经个温线K1+060、长江编织袋厂至风筝山,长11公里;东线技术标准为二级由八号洞经老阴山、对门山至风筝山,长13公里;个旧二环路的建成,将使个旧的城区面积增加1倍(约14平方公里)。今后还将改建鸡个公路为一级公路,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泛亚铁路云南段的前期建设准备工作,通过对一些主干线新建、改建,逐步完善个旧市的公路运输网络,提升个旧的交通优势,为建设精品城市,推动个旧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主要有上下2000年举世无双的锡文化;高岭寒带植物群落;热带沟浴雨林、暖热性、暖湿性和温凉性针阔叶林多类型植物群落构成的低地热带原始丛林奇观;建筑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及各有千秋的民族风情。主要景区有16处。已建成的有位于市区的宝华公园,素有“森林公园”之称,园中始建于1670年的宝华寺,气势恢宏,园内饲养的一级保护动物长臂猿,数量几近全国动物园饲养总数的一半,取得了罕见的园内繁殖成功的成果,还是我国驯养长臂猿的中心。金湖公园位于市区,溶湖光山色为一体,园中有周恩来、朱德、宋任穷、楚图南等名人题词。温泉疗养院位于市西南部60公里,环境清幽,矿泉日流量400立方米,水温70℃,对治疗皮肤病、神经痛、风湿等症有显效。该院设施较为齐全,是理想的旅疗胜地。正在开发的有市区老阴山公园、市北郊水龙井北回归线科普公园及倘甸度假村。
耗风景名胜区
曼耗风景名胜区位于个旧市境内,由曼耗、锡都、白云山、大屯海四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48平方公里。风景资源特征:有曼耗热带山地雨林;有全国最大的长臂猿饲养基地--宝华山动物园;有云南境内温度最高即95°C-103°C的丫洒底热泉;有国内最新发现的新种多歧苏铁景观;有驰名中外的锡都文化;有国内仅存鸡(街)个(旧)600毫米宽的铁路。可旅游观光、生物考察及锡文化和民族工业发展史研究。1996年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飞霞洞
飞霞洞位于个旧市城北20公里倘甸村南隅,洞口左壁有明代阴刻“飞霞洞”三字。洞深1500米、宽60米,洞内钟乳悬垂,柱石擎天,造型千奇百态。全洞共有五厅二潭,洞厅相连,上下错落,水陆相通。洞前建有一寺,称飞霞寺,保存完好。洞前右侧有一泉水涌出,终年不涸,水清寒澈。春夏之间阴雨季节,辄见青霞横亘数里于洞周,故为避暑消闲胜地。
黑马井汉墓群
黑马井汉墓群在个旧市城区南40余公里卡房镇黑马井村西一平缓的山坡上,面积近万平方米。1989-1995年间,曾先后三次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清理古墓十五座。出土了青铜器、玉石器、漆器、铁器和陶器(原始釉陶罐)、五铢钱等300多件器物。有一颗刻有“董辅国”字样的方型铜质印章,另有1件“铜胡人俑灯”被定为“国宝”级珍贵文物,时代为东汉。
倘甸新石器文化遗址
倘甸新石器文化遗址在个旧市城区北20公里倘甸村东隅标杆坡上,海拔1400米左右。1993年3月至4月,进行发掘清理,出土了磨制石器、陶器等70多件,其中有一件长4.8厘米、宽3.5 厘米、厚1.5厘米的石雕人头像,造型美观,小巧玲珑。时代当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❺ 个旧地区地层、构造、矿产及构造分区发展史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床概述
Introction
地质背景及区域概况
矿床基本特征
成矿基本地质条件
成因分析及简单依据
结论
大地构造位置
个旧锡矿地处华南地槽褶皱区右江地槽褶皱带西缘,位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交接部位附近.右江地槽褶皱带北以弥勒—师宗岩石圈断裂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扬子陆核相接,南临菲律宾海板块,西南以哀牢山—黑水河超岩石圈断裂与藏滇地槽褶皱系相连,再往西为印度板块.
一,地质背景及区域概况
地层
矿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中三叠统的个旧组碳酸盐岩石和法郎组砂页岩夹泥质灰岩,白云岩等.各旧组为主要围岩,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和白云岩互层.局部夹薄层泥质灰岩.
构造
矿区内NE-NNE褶皱断裂是主要容矿控矿构造.SN向的个旧断裂纵贯个旧全区,将矿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东区是主要锡铜多金属成矿区.五子山复背斜是矿区一级大型褶皱构造,延长达30km,宽大于15km,横跨五指山复背斜之上的近EW向断裂构造的东西两端因受近SN向断裂的控制,造成了"梯子格"式,这些"梯子格"与五子山复背斜控制着个旧东区的五大矿田,即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卡房矿田.
岩体
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以岩山晚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作用为主.西区岩提出露广泛,除大面积的黑云母花岗岩外,还有较早侵入的基性和碱性岩.东区多位隐伏岩体,只有零星分布.(见图)
岩浆岩及有关矿床地质图
二,矿床基本特征
矿体
个旧原生锡多金属矿主要矿床类型分为:层间硫化物锡多金属矿床和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及脉状矿.主要矿点有:打磨山,马拉格,松树脚,芦塘坝,老厂,双竹,金光坡等
层间硫化物锡多金属矿
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条带状分布于个旧组层位中.部分矿体已为氧化矿,则称为层间氧化矿.此类矿体不但与岩浆作用有关,而且隐含着许多非岩浆热液信息.
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
该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与白云岩接触带上,锡石及金属硫化物形成浸染状,网脉状和致密块状矿石,而矿体形态则多呈陡倾斜的脉状,柱状,缓倾斜的透镜状,似层状或不规则囊状,此外还在花岗岩超覆下盘产生"凹兜"状矿体.矿体形状受花岗岩与围岩接触面形态控制,与花岗岩作用极为密切.
热液脉状矿
矿区脉状矿床有石英脉黑钨矿床,电气石细脉带矿床,此类矿床其矿脉的产出直接受构造裂隙控制.
矿石
滇东南个旧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块状硫化物矿石多为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各个矿床均见有由疏化物,硅质岩,碳酸盐岩或碎屑岩组成的低角度斜层理和交锗层理等.在镜下多见由黄铁矿,磁黄铁矿与硅质岩,粘土岩构成的显微层理和由胶黄铁矿等矿物组成的胶状结构和鲕状结构发育.主矿体外围的浸染状矿化也主要白胶黄铁矿组成,这种矿石也可为品位很高的矿石.一般远离主矿体层位,多表现为稀疏浸染状矿石.有些矿床还发育有细脉状,网脉状矿石,但它们一般出现在层状硫化物矿.另外还发现有化石及各种交代结构
成矿期
前震旦纪
震旦纪—早古生代
泥盆纪—三叠纪地
侏罗纪—第四纪
各具体成矿期内的构造背景,矿种,成矿作用和成矿时代见下图
三,成矿热液及包裹体
个旧锡矿矿区成矿热液活动元素组合表现为岩浆期后热液的特点,矿床元素组合类型及蚀变元素地球化学分带与花岗岩顶面的空间关系显示与受花岗岩顶面控制的温度梯度的控制.因此可得东区成矿热液活动体系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花岗岩,花岗岩既是成矿物源的供给体,又是热液活动体系的主要驱动营力—热源,热液活动体系受区域应力驱动影响较小.根据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研究,成矿热液活动有地下水的混合作用.因此认为成矿热液是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与地下水构成的混合体系并受侵位花岗岩热力驱动.
成矿热液活动体系基本上为开放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活动对区内上覆地层造成了广泛的蚀变影响,一部分热液活动元素受距热液活动中心距离的控制,其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垂向上向上衰减的普遍现象,成矿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分带.
成矿热液活动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构造断裂(包括裂隙)导流为主.
四,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及简单依据
成因
1,热水沉积成矿依据
(1)矿体产状
矿体产状是成矿作用最直观的反映.个旧层间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床,其中大部分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地层同步褶曲, 最多可达8~9层,这种与地层产状一致的矿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热水沉积成矿的特点.
(2)矿石中鲕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及鲕状黄铁矿中锡石包体的存在 通过矿相显微镜观察,个旧锡矿层间块状硫化物矿石的部分样品可见到典型的鲕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鲕状黄铁矿成因,为富硫化物的热液喷出海底之后在排气口或热泉口附近发生的一种胶体硫化物的沉淀作用,具有化学作用和沉积成因的双重特点.
(3)沉积层理和条带状锡石硫化物矿石
层状矿体中硫化物呈条带状,浸染状顺层分布,与硅质岩,少量粘土类硅酸盐矿物,泥岩,泥质碳酸盐岩构成纹层或条带,局部可见低角度交错层理,有的微层理和显微交错层理是厘米级的
(4)生物结构
个旧矿区一些条带状矿石中发现了藻类化石,将这种丝状体在扫描电镜下放大1000倍,甚至更大时,发现里面的充填物主要是硫化物和硅质,其单体和群体形态与那些在现代海底热泉和喷气口附近发现的丝状体极其相似.
2,岩浆热液成矿主要依据
花岗岩曾一度被视为锡多金属矿床的唯一物质来源.花岗岩被认为是个旧组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前人从岩石学方面,岩石化学方面,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乃至熔化实验等诸方面都印证了个旧花岗岩系列在整个演化过程中成矿跨度大,较为突出的是在演化过程中成矿起点早,即在岩浆处于较基性阶段就有好的成矿背景.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常为含锡矿物的载体,黑云母解离后释放出锡,而后又被成矿流体萃取沉淀成矿为锡的一种成矿方式.花岗岩与锡矿床紧密相依,每一个矿田中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小花岗岩岩株控制矿段,并以花岗岩为中心,由内向外形成矽卡岩白钨矿床→锡,铜矿床→锡,铅矿床→银,锡,铅,锌矿床,成矿温度由450℃→350℃→300℃→200℃,这表明成矿温度受花岗岩体控制.以上可见个旧燕山晚期壳源重熔花岗岩体为个旧超大型锡矿的形成提供了矿源和热源,是无庸置疑的.
成矿模式
1)与花岗岩有的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东区比西区深源硫多.东区花岗岩酸度比西区高,花岗岩中锡的丰度比西区的高一倍说明东区以深源酸性分异岩浆为主,西区以重熔型岩浆为主.其含硫,锡等成矿元素东区要比西区丰富得多.
2)花岗岩浆上升途中还同化部分含矿物质较高的地层并且萃取地层中的成矿元素.
3)个旧东区花岗岩浆上升到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地层中停止,花岗岩侵位最高点在个旧东区北部白沙冲,侵位于中三叠统个旧组白泥洞段第二层内,距中三叠统法郎组第一段页岩,砂质页岩,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这种热气液活动的遮挡层还有100m左右.
4)与花岗岩连通的各种早期断裂为含矿热气液上升的通道
5)元素矿物分带明显
五,个旧东区锡多金属矿体找矿评价标志
1)背斜部位的深部常存在花岗岩凸起,向斜部位的深部是花岗岩凹下处.利用电法可探测花岗岩埋藏深度.
2)发育在花岗岩体上的较大断裂,以东西向组最发育,北东向组次之,北西向组也有分布,这些断裂及相伴的次级断裂以及它们的交切部位对找矿最为有利.
3)成带的大理岩化,退色蚀变及铁锰碳酸盐化地带的深部对找矿有利.
4)利用矿物,元素分带,化探异常组合,结合地表较大断裂产状可以预测埋深于地下的矿种及位置.
5)控矿断裂夹持的,岩性,岩相变化大的层位,可预测层间破碎带矿体群产出部位.
6)岩床状产出的辉绿岩-凝灰岩与花岗岩体陡倾接触带可预测花岗岩大凹兜矿体部位.
7)应用地,物,化,遥综合手段和行之有效的综合研究,可预测地面以下数百米甚至千米以上埋深的大型矿床(体)部位,并以坑钻结合方式达到深部找盲矿的目的.
六,参考文献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商榷 周建平. 徐克勤等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周建平. 徐克勤等
个旧等锡矿中沉积组构的发现与矿床成因新探 周建平. 徐克勤等
个旧锡矿的矿床成因与找矿新发现 秦德先.
个旧锡矿成矿热液活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 陶琰.马德云.高振敏
个旧—大厂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 秦德先.谈树成等
个旧锡矿区域地壳演化与成矿探讨 谈树成. 秦德先等
个旧锡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张欢.高振敏
个旧矿区发现一种富锡矿类型——花岗岩锡矿体 徐云端. 李玉新
史料考证与找矿(之四):个旧锡矿 薛步高.
个旧锡矿区鲕状黄铁矿和胶状结构黄铁矿中锡的分布及其成因意义 张欢等
个旧矿区壳源重熔岩浆岩石系列特征,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 戴福盛
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马振飞 陈宏图
云南个旧锡矿床成因研究综述 张欢. 高振敏. 马德云. 陶琰.
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贾润幸. 方维萱等
❻ 个旧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个旧是个四季如春的好地方,不过城市有些小,一天就玩过来了!个旧湖晚上最好了,最好是有音乐喷泉时!